原则性多义模式论文-徐宁

原则性多义模式论文-徐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则性多义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则性多义模式,介词,区别性义项,意群

原则性多义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徐宁[1](2018)在《原则性多义模式下介词AT的语义网络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介词是认知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多义性折射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隐喻过程。Tyler和Evans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是目前认知语言学中最具解释力的一种多义研究模式。文章运用此模式,分析了空间介词AT的原型场景、原型意义、区别性义项及其内部的方位意群和方向意群,探索出了以原型场景为中心,多点连接向外扩展的AT原则性多义网络。(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亚平[2](2017)在《基于原则性多义模式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空间介词under,below,beneath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语言学为二语习得领域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它能够揭示二语学习者潜在的心理机制和语言理解、产出的认知过程。特别是在词汇多义研究领域,认知语言学致力于系统性地研究和揭示英语一词多义形成的复杂的语义网络和其背后存在的语义一致性。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多义词拥有许多彼此不同但却相互关联的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围绕核心意义能够搭建成一个语义网络。着名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如原型理论(Correa-Beningfield,1990)、概念隐喻理论(Lakoff&Johnson,1980)、意象图式理论(Lakoff&Johnson,1987)等都已被应用于多义词的研究,其中,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Andrea Tyler&Vyvyan Evans,2003)受到了广泛关注。Andrea Tyler和Vyvyan Evans(2003)认为一个介词高度活跃的多义网络结构是由介词的原型场景及其派生出的有序独立意义组成。Under,below,beneath作为英语介词中比较容易混淆和使用错误的叁个介词,给中国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习得困难。目前基于原则性多义网络模式,对英语空间介词的研究都已非常多见,例如国外研究者Ijaz(1986)对on,onto,upon,on top of,over and above的习得研究;Navarro I Ferrando and Ricker(2001)对in,on,at的研究等;国内学者马书红(2005)对in,on,over的研究和蔡金亭、李佳对above,over,under,below的研究等,但目前将under,below,beneath叁个介词一起进行对比研究的却很少,本文就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基于原则性多义网络模式(Principled Polysemy Network)对两组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空间介词under,below,beneath的一项实证研究。本研究选取80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组为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40名高叁学生,第二组为山西师范大学40名英语专业大叁学生。两组被试分别代表低、高英语水平者。本研究采用自由造句测试,介词填空测试和对选取的部分受试者的访谈任务作为研究工具,本次研究拟主要探讨的问题有:1.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介词under,below,beneath的习得情况如何?2.高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在习得介词under,below,beneath各个义项时是否存在差异?实验调查结果如下:1.两组英语学习者总体上对英语介词under,below和beneath的习得情况并不令人满意,都没有建立完整的语义网络,但两组不同水平的受试者均对原型意义的习得情况要比其他边缘意义好。2.总体上,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介词under,below,beneath的整体习得情况确实好于低水平英语学习者,但他们在习得一些边缘义项如under的being-subject和classification义项;below的topographical distance义项;beneath的not-good enough义项时差异并不大,这些义项的习得结果都不太令人满意。此外,本文以选取部分受试者接受访谈为研究工具对造成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介词under,below,beneath困难的原因也作了分析。主要原因有:英语教师的教学策略,英语课本的编排,母语的概念迁移等等。(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31)

蔡晔[3](2014)在《基于原则性多义模式的英语介词词组OUT OF的语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拟基于"原则性多义模式",以英语介词词组OUT OF为研究对象,借助意象图式和原型范畴理论,探讨英语介词词组OUT OF的多义网络结构。(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4年18期)

贾茜茜[4](2013)在《基于原则性多义模式的英语介词FOR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是最复杂、最常见的多义词类之一。传统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主义语言学对于介词的多个义项的地位及义项之间的联系疏于解释。而认知语言学家则认为,介词多义现象是指一个介词拥有许多彼此不同但却相互关联的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围绕核心意义形成一个语义网络。针对这一现象,认知语言学家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模式,例如:Brugman、Lakoff和Taylor的“辐射范畴模式”和Langacker的“图式网络模式”。其中,Andrea Tyler和Vyvyan Evans(2003)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尤为突出。他们认为一个介词高度活跃的多义网络结构是由介词的原型场景及其派生出的有序独立意义组成。本文主要依据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对介词FOR的多义性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多义网络结构,同时也对“原则性多义模式”的解释力进行验证。本文首先通过《牛津英语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柯林斯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等权威词典,对FOR的词典义进行收集和归类。根据“原则性多义模式”中判断介词原型场景的五个标准,判定FOR的原型场景为“射体向界标运动”,通过对该原型场景进行不同的识解,产生许多不同的义项。同时应用判断介词独立义项的两个标准,来确定这些义项是否是介词FOR的独立义项,并论证说明这些独立义项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对FOR的义群进行归类,揭示其多义网络模式,并对独立义项的判定和派生过程进行论述。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FOR的原型场景是“射体向界标运动”,并由此派生出3个义群,11个独立义项。它们是:“方向义群”,包括对于意义、朝向意义、支持意义和提供意义;“双盘平衡义群”,包括等价意义和代表或代替意义;“始源-路径-目的”义群,包括目的义、适合意义、义项表示一段距离、一段时间、原因意义。其原型场景表征其中心意义,独立义项直接或间接派生于原型场景,以原型场景为中心构建出一个高度活跃的辐射性语义网络。本文也为介词的多义研究提供了新的例证,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原则性多义模式”对介词多义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孔蕊蕊[5](2012)在《原则性多义模式下中国学习者英语介词习得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With作为英语介词中很常用的一个,其多义性给中国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习得困难,但是长期以来,对with的研究为研究者所忽视。系统、详尽的介词语义分析并不多见,而对二语学习者如何习得英语介词with,研究者更是缺乏清醒的认识。本文旨在对with进行语义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介词的习得。基于研究目的,本文提出两个研究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是否建立起with的语义网络,若已建立,该语义网络是怎样的。2.中国英语学习者with语义的习得呈现出怎样的路径。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家Tyler&Evans(2003)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框架下对介词with进行语义分析,根据语义分析建立with的语义网络,并探讨中国学习者with语义习得。根据原则性多义模式的标准及前期语义分析,本文将with的语义划分为九类,并对每一类语义的判定标准进行了详细讨论。语义分析结果显示英语介词with所表征的空间邻近概念是其核心语义,紧随其后的是工具意义,伴随意义,时间意义,转折意义等。为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介词with语义习得,本文首先对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进行调查,得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介词with语义使用的频率分布状况。在语料库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一项语义判断测试和一项翻译填空测试对中国学习者介词with的理解和习得状况进行了调查,共有100名高、中、低不同水平组的学习者参加了这两项测试,受试在语义判断测试和翻译填空测试中的成绩由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版本)分析,其结果用以回答本文提出的两个研究问题。本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低水平组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均未建立with的语义网络。2.中国英语学习者介词with语义习得除其空间语义之外,基本遵循了工具意义——伴随意义——时间意义——反对意义——转折意义这样的顺序,这一结果与原型理论的原则一致。另外,本研究认为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语义辨析的忽略和with语义辨别的复杂性是导致介词with的语义理解和习得困难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刘莎,杨丹,袁羽[6](2011)在《原则性多义模式对介词多义性的认知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义现象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Tyler和Evans(2003)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研究介词多义性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分析了这一理论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其核心体系即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S2期)

胡清[7](2011)在《原则性多义模式视域下空间介词beyond的认知语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介词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框架下,以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依据,系统地分析英语介词beyond的认知语义结构,以期客观、全面地解释其中心意义产生、各个义项生成的原则,使语言使用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记忆和使用介词beyond的多义结构,并证实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在分析解释介词多义性方面的理据性。(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1年17期)

张琳[8](2010)在《原则性多义模式视域下的空间介词语义结构研究——以介词In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介词是最常见的多义词类之一。介词多义现象折射出人类经验和认知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框架内,以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理据,对空间多义介词in的语义结构做了分析和讨论,以期客观、系统地解释其中心意义产生、各个义项生成的原则、标准以及过程,使语言使用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介词in的多义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使用其语义。(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姚红丽[9](2009)在《动态原则性多义研究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吸收了认知语义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研究一词多义的新模式—动态原则性多义研究模式。此模式结合动态意义识解和原则性多义模式的观点试图解释多义词的词义多样化的现象,并且从概念的层次上去解释一个单词的多义性。从一个单词的纷繁复杂的语境意义中,此模式探索的是在单词的意义延伸中起最基本推动作用的元素。这种元素被称之为潜在词汇概念框,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对一个单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不变的潜在的概念结构。本研究选取人体词back作为个案分析,来展示动态的原则性多义研究模式的工作机理。作为一个先行研究,我们首先使用布鲁格曼和莱考夫的多义研究框架来解释back的多义网络。我们从词典和网上的语料库收集了大量该词的用法,并把它们归类成32种意义。然后再进一步解释各种一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得出该词的意义延伸网络。从这一先行研究,我们找到back意义延伸的叁种路径分别为:类比转移节点;功用节点;和方位节点。基于初步研究的结果,我们获取了叁个关于back的潜在词汇概念框:1.人体部分概念框;2.支撑概念框;3.前—后概念框。人体部分概念框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名词性的概念结构,也就是说它表示的是实体。这个概念框集中了我们对身体所形成的总体的概念,其中背部所占据的结构被凸现了。当此概念框通过类比被映射到其他实体上时,我们就会通过自身的身体构架去看待那些实体。当我们遇到与我们身体结构相似的实体时,人体概念框就会被激活并起作用。支撑概念框是在人们的各种人体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动作性概念框架,描述的是从一个隐藏的地位给与支撑的动作。此动作性框架能被映射到许多其他的领域比如:政治势力,经济资助,情感支持,有效性的确立等等。当此概念框与这些领域中的认知模式相结合时,它就为理解在这些不同的情形下给与支撑的动作提供了概念上的识解支柱。前—后概念框总体上类似于一个由两个表示“前”和“后”的相对立的空槽所组成的结构。基于我们自身的身体经验,我们获得了关于“前”的潜在概念,由于后面是相对立于前面的,所以这是我们理解“后”的时候所凭借的参照。在语义构建的过程中,根据此概念框所投射的目标域的性质,back的词性会转变。作为最后一个步骤,我们使用back的这叁个潜在词汇概念框来解释这些概念框在语境中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04-17)

原则性多义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认知语言学为二语习得领域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它能够揭示二语学习者潜在的心理机制和语言理解、产出的认知过程。特别是在词汇多义研究领域,认知语言学致力于系统性地研究和揭示英语一词多义形成的复杂的语义网络和其背后存在的语义一致性。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多义词拥有许多彼此不同但却相互关联的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围绕核心意义能够搭建成一个语义网络。着名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如原型理论(Correa-Beningfield,1990)、概念隐喻理论(Lakoff&Johnson,1980)、意象图式理论(Lakoff&Johnson,1987)等都已被应用于多义词的研究,其中,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Andrea Tyler&Vyvyan Evans,2003)受到了广泛关注。Andrea Tyler和Vyvyan Evans(2003)认为一个介词高度活跃的多义网络结构是由介词的原型场景及其派生出的有序独立意义组成。Under,below,beneath作为英语介词中比较容易混淆和使用错误的叁个介词,给中国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习得困难。目前基于原则性多义网络模式,对英语空间介词的研究都已非常多见,例如国外研究者Ijaz(1986)对on,onto,upon,on top of,over and above的习得研究;Navarro I Ferrando and Ricker(2001)对in,on,at的研究等;国内学者马书红(2005)对in,on,over的研究和蔡金亭、李佳对above,over,under,below的研究等,但目前将under,below,beneath叁个介词一起进行对比研究的却很少,本文就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基于原则性多义网络模式(Principled Polysemy Network)对两组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空间介词under,below,beneath的一项实证研究。本研究选取80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组为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40名高叁学生,第二组为山西师范大学40名英语专业大叁学生。两组被试分别代表低、高英语水平者。本研究采用自由造句测试,介词填空测试和对选取的部分受试者的访谈任务作为研究工具,本次研究拟主要探讨的问题有:1.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介词under,below,beneath的习得情况如何?2.高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在习得介词under,below,beneath各个义项时是否存在差异?实验调查结果如下:1.两组英语学习者总体上对英语介词under,below和beneath的习得情况并不令人满意,都没有建立完整的语义网络,但两组不同水平的受试者均对原型意义的习得情况要比其他边缘意义好。2.总体上,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介词under,below,beneath的整体习得情况确实好于低水平英语学习者,但他们在习得一些边缘义项如under的being-subject和classification义项;below的topographical distance义项;beneath的not-good enough义项时差异并不大,这些义项的习得结果都不太令人满意。此外,本文以选取部分受试者接受访谈为研究工具对造成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介词under,below,beneath困难的原因也作了分析。主要原因有:英语教师的教学策略,英语课本的编排,母语的概念迁移等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则性多义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徐宁.原则性多义模式下介词AT的语义网络探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

[2].李亚平.基于原则性多义模式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空间介词under,below,beneath习得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3].蔡晔.基于原则性多义模式的英语介词词组OUTOF的语义研究[J].校园英语.2014

[4].贾茜茜.基于原则性多义模式的英语介词FOR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孔蕊蕊.原则性多义模式下中国学习者英语介词习得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6].刘莎,杨丹,袁羽.原则性多义模式对介词多义性的认知解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胡清.原则性多义模式视域下空间介词beyond的认知语义研究[J].考试周刊.2011

[8].张琳.原则性多义模式视域下的空间介词语义结构研究——以介词In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

[9].姚红丽.动态原则性多义研究模式[D].浙江大学.2009

标签:;  ;  ;  ;  

原则性多义模式论文-徐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