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斯型脉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快光学,脉冲整形,反饱和吸收,光限幅
高斯型脉冲论文文献综述
刘纪彩,赵亚男,张莹,成飞[1](2019)在《纳秒超高斯型激光脉冲在C_(60)分子介质中的反饱和吸收光限幅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克兰克-尼科尔森差分法求解激光场的傍轴波动方程和粒子数速率方程,研究纳秒超高斯型激光脉冲与富勒烯C_(60)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并模拟不同阶次强场超高斯型激光脉冲在介质中的传播演化情况。当强场超高斯脉冲在C_(60)分子介质中传播时,表现出明显的反饱和吸收光限幅效应,而且脉冲的时空包络形状在传播过程中被重塑,由初始入射时的具有中心对称性的平顶型时间包络分布逐渐转变成具有非中心对称的尖顶型激光脉冲分布,而且脉冲持续时间也缩短了一个数量级;随着输入超高斯型脉冲时间阶次的不断增大,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的脉冲不断增多,出射脉冲宽度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莹[2](2018)在《超高斯型激光脉冲的反饱和吸收光限幅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克兰克—尼科尔森差分法,求解激光场的傍轴波动方程和基态粒子数速率方程,研究了超高斯型激光脉冲(n=1、2、5和m=1、2、5)与富勒烯碳60(C60)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模拟了不同阶次的纳秒强场超高斯型激光脉冲在介质中的传播演化情况以及粒子数转移情况。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强场超高斯脉冲在C60分子介质中传播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反饱和吸收光限幅行为。由于C60分子具有较强的反饱和吸收能力,入射的超高斯脉冲的时空包络形状在传播过程中被明显重塑,脉冲宽度减小。在传播过程中,脉冲的前沿部分略有减弱,主要是由基态的线性吸收引起,而脉冲的主体和后沿部分明显减弱,主要是由两步(单重态→单重态)×(叁重态→叁重态)非线性序列双光子吸收引起。入射的平顶型超高斯脉冲在C60分子介质的出射端几乎被整形成高斯型脉冲,同时脉冲持续时间由10ns缩短到1.0ns,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输入的超高斯脉冲的时空阶数越大,在传播过程中脉冲被吸收的越厉害,出射脉冲的宽度越小。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入射激光脉冲的光强越强,出射脉冲的强度越小,光限幅特性越好,同时波长为650nm的激光脉冲要比波长为532nm的同阶次的超高斯型激光脉冲的光限幅特性好。介质近入射表面的粒子数占有率分布情况和入射超高斯型脉冲的时空包络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激发脉冲波形的变化而发生显着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激发脉冲波形来对体系的粒子数占有率分布情况进行相干控制。因为粒子从基态转移到最低叁重态的速率与光场强度有关,光场强度越大,转移速率越大,在光场激发过程中从基态转移到最低叁重态的粒子数越多,体系的反饱和吸收强度越大,对激光场的光限幅能力就越强。(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8-03-01)
李兴哲[3](2017)在《超高斯型强场激光脉冲的时间包络分布对介质双光子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预估校正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求解叁能级体系下的全波载频麦克斯韦方程和布洛赫方程,研究了强场超高斯型激光脉冲与级联叁能级体系相互作用的双光子过程,同时研究了由强双光子吸收过程引起的不同阶次的超高斯型脉冲在传播过程的光限幅效应。通过对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同时间包络的超高斯型脉冲双光子面积的计算,发现不管是对于超短高斯型脉冲还是超短超高斯型脉冲,双光子面积都不再是脉冲传播动力学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脉冲波形在强场共振双光子相互作用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具有相同初始脉宽和入射电场峰值的高斯型脉冲和超高斯型脉冲,脉冲阶次越低,即n的值越小,其初始的入射脉冲双光子面积就越大,而在相同传播距离处的出射脉冲双光子面积却越小,双光子吸收光限幅效应也就会更明显。脉冲传播过程中,介质各能级粒子数分布,以及由高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引起的新衍生场的强度及其时频分布也都依赖于入射超高斯型脉冲的波型、电场强度、脉宽等参量。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在入射脉冲半高全宽为定值时,不同波型的超高斯脉冲的出射光强随着入射光强增加的演化曲线,发现n越小时,随着入射光强的增加,光限幅效应失效出现的越早。(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祁宾祥,刘树彬,封常青,安琪[4](2014)在《基于USB接口的多通道准高斯型脉冲信号发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USB接口可编程的16通道准高斯型脉冲信号发生器。利用高速模拟开关电路产生模拟脉冲信号,DAC用于调节脉冲信号的幅度,RC网络以及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成形电路决定脉冲信号的前后沿变时间,通过FPGA来编程控制模拟开关的通断和DAC的输出,利用USB接口实现PC机的通信和控制,最终输出16通道的准高斯信号。经测试,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和要求,输出脉冲幅度大小可调,且各通道输出一致性很好,其积分非线性均小于0.7%,可用于大型粒子物理实验前端电子学的性能测试、校准检测等工作。(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14年10期)
祁宾祥,刘树彬,封常青,安琪[5](2014)在《基于USB接口的多通道准高斯型脉冲信号发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USB接口可编程的16通道准高斯型脉冲信号发生器,利用高速模拟开关电路来产生模拟脉冲信号,DAC用于调节脉冲信号的幅度,RC网络以及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成形电路来决定脉冲信号的前后沿变时间,通过FPGA来编程控制模拟开关的通断和DAC的输出,利用USB接口实现PC机的通信和控制,最终输出16通道的准高斯信号。经测试,可实现预期的功能和要求,输出脉冲幅度大小可调,且各通道输出一致性很好,其积分非线性均小于0.7%,可用于大型粒子物理实验前端电子学的性能测试、校准检测等工作。(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08-13)
陈超,田钢,于术娟,杨世平[6](2013)在《基于高斯型脉冲的非线性Ramsey干涉》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非线性Rosen-Zener隧穿理论,利用高斯型脉冲研究了双势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非线性Ramsey干涉.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丰富的非线性Ramsey干涉图样,分别讨论了粒子间相互作用和高斯型脉冲的周期对干涉图样的影响.通过哈密顿正则关系得到了干涉条纹的基频表达式,并借助傅里叶变换对Ramsey干涉条纹的频率进行分析,得到了干涉条纹的基频随粒子间相互作用及脉冲周期的变化关系.比较数值和解析结果发现两者符合得很好.(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22期)
王振东,马建玲,肖静,刘婷婷[7](2013)在《双色飞秒高斯型脉冲在Λ型三能级原子介质中的共振传播特性及光谱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双色飞秒高斯型脉冲在Λ型三能级原子介质中的共振传播特性及光谱性质,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双色场之间的相对相位φ可以改变双色场相干后的形状,即相干后的场分布,包括脉冲面积和振幅等,同时影响了双色脉冲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当双脉冲在介质中传播时,对于较小φ的值,脉冲通过分裂进行演化,当φ值增大到某一值时,脉冲不再分裂但其形状与初始入射脉冲有较大的不同;与脉冲演化相对应,对于较小面积的双脉冲(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江西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13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9-01)
谢务友,刘山亮[8](2012)在《超高斯型光脉冲在零色散区传输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超短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所遵从的高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模拟了超高斯型超短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演化.在零色散区对损耗、高阶色散、高阶非线性、啁啾等因素对光脉冲传输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结论:损耗对传输脉冲的形状影响比较小基本上可以忽略,对脉冲的幅度影响比较大.一阶孤子传输一段距离后稳定时的幅度和脉宽在传输时基本不变,是进行光孤子通信的理想载体,而高阶孤子在开始传输和传输过程中的幅度和脉宽变化较大.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时,对脉冲的传输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但通过合理的选择各个影响因素的参量,能得到一个比较适于信息传输的高阶孤子脉冲.这对通过提高入射光脉冲功率使光脉冲在光纤中形成高阶孤子来提高两光中继器之间的中继距离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甘桂蓉[9](2010)在《叁阶色散对超高斯型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修正的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出发,采用变分法,导出了在叁阶色散情况下超高斯型脉冲参数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及其解,讨论了叁阶色散对光纤中不同锐度超高斯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求出了振幅与脉宽、脉宽与啁啾、啁啾与频率及中心位置之间的叁个解析约束关系,得出了脉宽随传输距离演化的解析解,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描绘了不同锐度下叁阶色散对光纤中超高斯脉冲脉宽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幅和脉宽满足绝热特性,色散系数增大到0.3或脉冲前后沿锐度系数m≥3时,脉冲信号便会明显地展宽,其周期也大幅度地变大。(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陆大全,杨振军[10](2009)在《双曲正弦-高斯型超短脉冲光束及其传输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傍轴近似条件下,给出了一组超短脉冲光束的解析解,称为双曲正弦-高斯型超短脉冲光束。对这种超短脉冲光束及其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双曲正弦-高斯型超短脉冲光束光强的横向分布在脉冲中部为双曲正弦-高斯型,而在脉冲头部和尾部则为高斯型,该脉冲光束的脉冲波形在传输中始终为双曲正弦-高斯型。该脉冲在轴上传输时有脉冲极性反转现象,在轴外有脉冲延迟现象。(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高斯型脉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利用克兰克—尼科尔森差分法,求解激光场的傍轴波动方程和基态粒子数速率方程,研究了超高斯型激光脉冲(n=1、2、5和m=1、2、5)与富勒烯碳60(C60)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模拟了不同阶次的纳秒强场超高斯型激光脉冲在介质中的传播演化情况以及粒子数转移情况。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强场超高斯脉冲在C60分子介质中传播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反饱和吸收光限幅行为。由于C60分子具有较强的反饱和吸收能力,入射的超高斯脉冲的时空包络形状在传播过程中被明显重塑,脉冲宽度减小。在传播过程中,脉冲的前沿部分略有减弱,主要是由基态的线性吸收引起,而脉冲的主体和后沿部分明显减弱,主要是由两步(单重态→单重态)×(叁重态→叁重态)非线性序列双光子吸收引起。入射的平顶型超高斯脉冲在C60分子介质的出射端几乎被整形成高斯型脉冲,同时脉冲持续时间由10ns缩短到1.0ns,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输入的超高斯脉冲的时空阶数越大,在传播过程中脉冲被吸收的越厉害,出射脉冲的宽度越小。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入射激光脉冲的光强越强,出射脉冲的强度越小,光限幅特性越好,同时波长为650nm的激光脉冲要比波长为532nm的同阶次的超高斯型激光脉冲的光限幅特性好。介质近入射表面的粒子数占有率分布情况和入射超高斯型脉冲的时空包络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激发脉冲波形的变化而发生显着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激发脉冲波形来对体系的粒子数占有率分布情况进行相干控制。因为粒子从基态转移到最低叁重态的速率与光场强度有关,光场强度越大,转移速率越大,在光场激发过程中从基态转移到最低叁重态的粒子数越多,体系的反饱和吸收强度越大,对激光场的光限幅能力就越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斯型脉冲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纪彩,赵亚男,张莹,成飞.纳秒超高斯型激光脉冲在C_(60)分子介质中的反饱和吸收光限幅行为[J].光学学报.2019
[2].张莹.超高斯型激光脉冲的反饱和吸收光限幅效应[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3].李兴哲.超高斯型强场激光脉冲的时间包络分布对介质双光子特性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4].祁宾祥,刘树彬,封常青,安琪.基于USB接口的多通道准高斯型脉冲信号发生器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4
[5].祁宾祥,刘树彬,封常青,安琪.基于USB接口的多通道准高斯型脉冲信号发生器设计[C].第十七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6].陈超,田钢,于术娟,杨世平.基于高斯型脉冲的非线性Ramsey干涉[J].物理学报.2013
[7].王振东,马建玲,肖静,刘婷婷.双色飞秒高斯型脉冲在Λ型三能级原子介质中的共振传播特性及光谱性质[C].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江西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13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8].谢务友,刘山亮.超高斯型光脉冲在零色散区传输特性的研究[J].光子学报.2012
[9].甘桂蓉.叁阶色散对超高斯型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10
[10].陆大全,杨振军.双曲正弦-高斯型超短脉冲光束及其传输特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