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顶蒴藓类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侧蒴藓类植物,人工培养,发枝长度,发枝数量
顶蒴藓类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孙会,赵允格,高丽倩,魏玉清,郝正刚[1](2018)在《黄土丘陵区6种侧蒴藓类植物营养繁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侧蒴藓类植物是苔藓植物中体型较大的类群,形态结构复杂,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黄土丘陵区6种常见侧蒴藓类植物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培养,研究了不同侧蒴藓类植物营养繁殖特征及种间差异。结果显示:(1)6种侧蒴藓类植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平均10d和17d均萌发新配子体和原丝体;营养繁殖中,6种藓新配子体萌发时间早于原丝体,其中青藓(Brachythecyum albicans)的新配子体萌发最早,镰叶灰藓(Hypnum bambergeri)萌发最晚。(2)6种藓新配子体的发枝长度、发枝数量在培养过程中均呈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发枝长度在萌发后第21天均趋于平稳,发枝数量在第28天时均趋于平稳;藓盖度除柳叶藓(Amblystegium serpens)在培养结束前继续增加外其余藓种在生长42d后趋于平稳,其中青藓的发枝长度、发枝数量、盖度增幅最明显,分别较萌发前增加4.73mm、1.53条、46.22%。(3)6种藓盖度、新配子体发枝长度及发枝数量的增长速率差异显着,其中青藓3个指标的增长速率均显着高于其他藓种(P<0.05),分别为0.97%·d-1、0.24mm·d-1和0.101条·d-1。发枝长度增加速率最慢的是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s),为0.17mm·d-1、发枝数量增加速率最慢的是镰叶灰藓,为0.041条·d-1、盖度增加速率最慢的是荫地绢藓(Entodon caliginosus),为0.46%·d-1。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6种常见侧蒴藓类植物通过人工培养均可进行营养繁殖,但营养繁殖存在种间差异,其中青藓的营养繁殖能力优势显着。本研究明确了侧蒴藓类植物营养繁殖特征及人工培养的可能性,可为该藓类植物在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夏乔莉,申琳,张泽悠,于晶,郭水良[2](2015)在《立体绿化载体上5种顶蒴藓类植物营养繁殖能力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检验棕榈垫是否能够成为苔藓立体绿化的载体,并且筛选出在此载体上能够生长的顶蒴藓类植物,本文将16种顶蒴藓类配子体碎片撒播于表面有薄层蛭石-泥炭土的棕榈垫上,4个月后,双色真藓(Bryum bicolor)、细叶莲叶藓(Rosulabryum capillare)、剑叶扭口藓(Barbula rufidula)、东亚砂藓(Racomitrum japonicum)和缺齿小石藓(Weissia edentula)5种藓类的配子体碎片形成绿色藓丛,并与立体绿化载体上的基质紧密结合。为进一步比较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能力,测定了5种藓丛配子体的盖度、长度、配子体鲜重和干重等生长指标,运用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2000)定量地测定了单位面积内5种藓类的表面积、总体积等指标。基于以上指标,计算了反映5种藓类生长和繁殖能力的综合指数。按综合指数由高到低,5种藓类植物的排列次序为东亚砂藓、细叶莲叶藓、剑叶扭口藓、双色真藓、缺齿小石藓,它们可以作为今后屋顶和墙体立体绿化的可选种源。(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李倩,方芳,于晶,郭水良,周项[3](2012)在《根系分析仪在侧蒴藓类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上的应用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获得了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y et Molk.)Dozy et Molk.)和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Hedw.)Müll.Hal.)32份标本的配子体枝条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枝条平均直径、长度/体积、总体积、枝尖数、枝的分叉数、枝交迭数等10个形态参数,基于这些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和无度量多维标定生成了这32份标本的排序和聚类图.聚类与排序结果表明:32份标本可以分成3组,与大灰藓、大羽藓和密叶绢藓有很好的对应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这32份标本的10个形态指标在大灰藓、密叶绢藓、大羽藓之间多数存在显着差异.因此,配子体的这10个性状在研究的3类侧蒴藓类植物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根系分析仪在侧蒴藓类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杜超,任昭杰,黄正莉,赵遵田[4](2010)在《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新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系统全面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整理,共鉴定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新记录属3个,新记录种61个。新记录属分别是圆口藓属Gyroweisia Schimp.、喙叶藓属Rhamphidium Mitt.、舌叶藓属Merceya Schimp.,新记录种为节茎曲柄藓Campylopus umbellatus (Arnoth.) Par.、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s (Brid.) C.Muell.,高山大丛藓云南变种Molendoa sendtneriana (B.S.G.) Limpr.var.yunnanica等。(本文来源于《山东科学》期刊2010年06期)
任昭杰[5](2010)在《山东省侧蒴藓类植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地理范围介于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之间,全省总面积15.72万平方公里,地形、海拔、气候等变化相对较小,是典型的暖温带地区。山东省苔藓植物研究在前人的努力下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正由于苔藓植物学的不断发展,很多原有的系统、名称及相关的专业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近些年来山东苔藓植物研究一直没有能够跟上现代苔藓植物学的发展脚步,因此,本研究旨在能够使山东苔藓植物研究得到进步、发展,从而与现代苔藓植物学的发展接轨,同时也能够为中国苔藓植物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本研究的标本包括赵遵田教授等人从1984年至1992年8年间在山东全省各地采集的侧蒴藓类植物标本以及2007年至2009年在全省各地补采的标本,共计4000余号,通过整理鉴定共发现山东侧蒴藓类植物21科,68属,151种,2亚种,5变种,其中新记录科2个,新记录属8个,新记录种33个。通过区系成分分析可将山东省侧蒴藓类植物划分为11个分布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分布成份(36.71%)和东亚分布成份(36.07%)为主,同时具有一定的中国特有性和热带亲缘,与山东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吻合。根据吴鹏程先生对中国苔藓植物的分区选取了8个地区与山东省的侧蒴藓类植物区系作比较,发现山东与河北、内蒙古、东北、秦岭的侧蒴藓类植物区系关系较近,而与广西九万山、黔渝湘鄂交界区、横断山及西藏的侧蒴藓类植物区系关系较疏远,这与地缘及气候等因素相符合,也为吴鹏程先生对中苔藓植物的分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首次以潍河——沭河一线为界将山东省划分为鲁东和鲁西两个地区对山东侧蒴藓类植物进行了比较,发现鲁东地区侧蒴藓类植物较鲁西地区更为丰富,反映了其海洋性气候为侧蒴藓类植物的生长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根据中国苔藓志所采用的苔藓植物分类系统、体系及相关的专业名称、词汇对山东苔藓植物志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为其再版做好铺垫。(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8)
杜超[6](2010)在《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位于东经114°48′~122°43′,北纬34°23′~38°24′之间,陆地总面积15.7万km2。山东省地处暖温带,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植物区系成分多样。顶蒴藓类植物是苔藓植物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类群,顶蒴藓类植物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在植物界系统与演化过程中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对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进行系统的研究,能够完善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名录,为山东省苔藓植物区系提供新资料。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苔藓植物较为详尽的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和物种分类,对其中2000余份顶蒴藓类标本进行鉴定和系统的整理,共鉴定出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13科46属168种(包括种下单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1个,山东省新记录属3个,山东省新记录种61个,并对优势科、属进行了分析。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的生境类型大至可分为四种:土生、岩面薄土生、石生、树生。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中,以石生生境最多,其次是土生、岩面薄土生和树生(包括树干生和树基生)。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物种丰富,区系成分包括11种分布类型,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4.52%,其次为东亚成分,约占总种数的16.67%,中国特有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分别占总种数的10.71%和11.90%,说明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以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中国特有成分比例较高,有一定的亚热带亲缘关系。本研究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属相似性分析对比等方法,将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区系与我国云南、横断山、祁连山、内蒙古、东北5个地区的顶蒴藓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在物种丰富度上比较,横断山区、内蒙古顶蒴藓类植物丰富度较高,仅次于云南省,而东北地区、祁连山和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低。从属相似性系数分析看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与东北地区和横断山区顶蒴藓类植物最相近,其次为内蒙古和祁连山,与云南关系最远。(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8)
黄士良,王振杰,赵建成,李志,金红霞[7](2009)在《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垂直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野外调查和区系分析的基础上,在32个采集地区,对不同海拔高度的236个苔藓植物样方(20 cm×20 cm)进行详细调查,并采集标本6000余号,经室内整理,对196种(包括种下单位),隶属17科、66属的侧蒴藓类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首次报道了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垂直分布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黄士良[8](2009)在《侧蒴藓类植物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萌发后的原丝体(Protonema)阶段是孢子发育形成配子体的中间阶段。同时,这个阶段也是苔藓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类群区别于其他类群的一个显着特点。此阶段与苔藓植物的个体发育、系统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侧蒴藓类植物是指蒴柄从叶腋中发生而非着生茎顶的藓类植物,也是苔藓植物中形体较大,形态结构比较复杂的进化类群。因此,研究侧蒴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对阐明各分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讨了不同培养基质和培养条件对侧蒴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的影响,初步建立了藓类植物孢子培养基质和培养条件标准化体系。2、采用显微观察的方法描述了14种侧蒴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以及配子体发生的特征。3、选取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的9个主要特征,21个指标,对14种侧蒴藓类植物的原丝体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4种侧蒴藓类植物隶属于3种萌发孢子型,即真藓型(Bryum-type)、蓑藓型(Macromitrium-type)和高领藓型(Glyphomitrium-type)。其中,属于真藓型的侧蒴藓类植物有8种,蓑藓型有5种,高领藓型仅1种。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萌发孢子型检索表。4、探讨了萌发孢子型与侧蒴藓类植物系统进化、生态适应与繁殖策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已知18科51属74种侧蒴藓类植物原丝体发育类型的分析表明:真藓型是侧蒴藓发育过程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萌发孢子型,同时,它也是发育类型中较为进化的类型。本项研究共分析讨论了侧蒴藓类植物18科51属74种的萌发孢子型特征,其中7科11属14种是首次报道。(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6-06)
邵娜[9](2009)在《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省至今共报道苔藓植物56科185属506种,其中藓类植物38科155属432种。总的说来,对甘肃省苔藓植物的调查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尤其是对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系统研究尚属空白。白龙江位于甘肃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的交界处,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2°21′~35°50,东经101°40′~105°20′。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约31,800 km2 ,海拔最高峰4920m ,最低550m ,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复杂多样,呈现出从亚热带、温带到寒温带的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在对甘肃省白龙江流域苔鲜植物调查采集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共发现了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共25科、91属、226种(包括4亚种,1变型,7变种)。甘肃省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种类丰富,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优势科属主要是分布于温带地区的种类,还具有明显的东亚色彩。该地区的侧蒴藓类植物的分布类型可划分为13大类,,其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占27.88%)为主,其次为东亚分布类型(占22.12%)和中国特有分布类型(占20.35%)。东亚分布类型中中国-日本分布(11.50%)高于中国-喜马拉雅分布(4.42%)。比较白龙江流域与相邻7个地区侧蒴藓类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白龙江流域与秦岭、神农架、横断山的种和属的相似性关系较密切,而与祁连山、贺兰山的关系疏远。该区系既表现有热带、亚热带分布向北温带分布的过渡,也有中国-日本分布向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的过渡。(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8)
赵遵田,任昭杰,杜超,邵娜,姚秀英[10](2008)在《甘肃白龙江流域顶蒴藓类植物区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系统全面的野外调查研究和标本鉴定整理,得出甘肃白龙江流域顶蒴藓类植物203种,隶属于14科59属。经区系分析发现,白龙江流域顶蒴藓类植物区系成份以北温带分布为主,占总数的35.5%。另外,东亚分布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占总数的21.7%。(本文来源于《山东科学》期刊2008年05期)
顶蒴藓类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检验棕榈垫是否能够成为苔藓立体绿化的载体,并且筛选出在此载体上能够生长的顶蒴藓类植物,本文将16种顶蒴藓类配子体碎片撒播于表面有薄层蛭石-泥炭土的棕榈垫上,4个月后,双色真藓(Bryum bicolor)、细叶莲叶藓(Rosulabryum capillare)、剑叶扭口藓(Barbula rufidula)、东亚砂藓(Racomitrum japonicum)和缺齿小石藓(Weissia edentula)5种藓类的配子体碎片形成绿色藓丛,并与立体绿化载体上的基质紧密结合。为进一步比较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能力,测定了5种藓丛配子体的盖度、长度、配子体鲜重和干重等生长指标,运用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2000)定量地测定了单位面积内5种藓类的表面积、总体积等指标。基于以上指标,计算了反映5种藓类生长和繁殖能力的综合指数。按综合指数由高到低,5种藓类植物的排列次序为东亚砂藓、细叶莲叶藓、剑叶扭口藓、双色真藓、缺齿小石藓,它们可以作为今后屋顶和墙体立体绿化的可选种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顶蒴藓类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孙会,赵允格,高丽倩,魏玉清,郝正刚.黄土丘陵区6种侧蒴藓类植物营养繁殖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18
[2].夏乔莉,申琳,张泽悠,于晶,郭水良.立体绿化载体上5种顶蒴藓类植物营养繁殖能力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5
[3].李倩,方芳,于晶,郭水良,周项.根系分析仪在侧蒴藓类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上的应用潜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杜超,任昭杰,黄正莉,赵遵田.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新记录[J].山东科学.2010
[5].任昭杰.山东省侧蒴藓类植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6].杜超.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7].黄士良,王振杰,赵建成,李志,金红霞.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垂直分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黄士良.侧蒴藓类植物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9].邵娜.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赵遵田,任昭杰,杜超,邵娜,姚秀英.甘肃白龙江流域顶蒴藓类植物区系研究[J].山东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