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条件论文-李琼,马帅帅,庞树峰,张韫宏

混合条件论文-李琼,马帅帅,庞树峰,张韫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傅里叶红外,吸湿性,质量增长因子

混合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琼,马帅帅,庞树峰,张韫宏[1](2019)在《在湿度连续变化条件下测量(NH_4)_2SO_4/NH_4NO_3混合气溶胶的质量增长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溶胶颗粒物的吸水能力与环境湿度(RH)密切相关,即颗粒物的吸湿性,其决定了颗粒物的大小,相态和化学组成等,进而可以影响全球气候,可见度和人类健康~([1-2])。铵盐是大气气溶胶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铵盐混合气溶胶的吸湿性测量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了(NH_4)_2SO_4/NH_4NO_3混合气溶胶在湿度连续变化条件下的风化点(ERH)、潮解点(DRH)和质量增长因子(MGFs)。图1是RH和实验测得的MGFs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可以看出,本研究可以准确控制RH随时间线性下降和升高,由于微米级颗粒物与环境RH的平衡时间为毫秒级~([3]),所以在RH线性变化过程中颗粒物可以与RH时刻处于准平衡状态,因此本研究可以通过红外光谱特征峰变化同步测量颗粒物的MGFs。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NH_4)_2SO_4/NH_4NO_3混合气溶胶的风化区间为42%-31%RH,混合体系的DRH为65%,在70%RH时完全潮解。由于单组份NH_4NO_3的DRH为60以及单组份(NH_4)_2SO_4的潮解点为80~([4]),说明NH_4NO_3固体颗粒的潮解促进了(NH4)_2SO_4的潮解,使其DRH降低。图二是本研究测量的铵盐混合气溶胶的MGFs与EAIM模型理论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MGFs与模型吻合较一致。粉色区域表示铵盐混合气溶胶的风化区间。(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马艳,王婷婷,庄新村[2](2019)在《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在大应变-变路径加载条件下的参数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在大应变-变路径加载条件下的待定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标定方法。首先,针对Al2024-T351铝合金设计了单轴等应变幅值拉压循环实验,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通过推导混合硬化模型主控方程进行实验数据拟合,获得了随动硬化规律。随后,基于光滑圆棒料(SRB)单向拉伸试验的流动应力曲线和外推模型,将应力-应变关系外推至大应变范围。最后,利用保留前述随动硬化规律的Chaboche模型对大应变范围内的SRB流动应力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最终的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参数。实验验证表明,所标定的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大变形-变路径加载条件下材料的硬化行为。(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世伟,马放,麻微微,王萍,赵光[3](2019)在《中低温条件下牛粪秸秆混合沼气发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海林农场为实验基地,通过静态实验的方式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优化发酵底物碳氮比(C/N)、发酵温度和总固体质量浓度(TS),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的中低温环境下厌氧发酵条件。在混合底物发酵过程中,得到中低温环境下发酵的最佳C/N为25:1。在温度和TS的影响试验中得到中温环境下,产甲烷效率会受到较高TS的影响,最高累计产气量在35℃,TS为15%时获得,为14 030.95 mL。最终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符合海林农场的最佳产气条件为温度25℃,TS为17.6%,累计产气量为8 665.5 mL。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通过优化C/N、温度以及TS,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厌氧发酵效果。(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侯长满,余彪,陈远航[4](2019)在《基于DPSS的高噪声条件下混合LFM波形提取方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磁对抗与反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低截获概率信号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信号提取方法对低截获信号波形的提取已经无法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基于椭球基序列(discrete prolate spheroidal sequence,DPSS)构建时间窗函数对混合线性调频信号(multipl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进行分析,提出了恒门限判定概率捕获信号方法,并采用自适应二值化以及改进的霍夫变换(Hough transform)等图形处理算法完成信号波形的提取。仿真表明,本方法比短时傅里叶变换算法(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具有更为优秀的噪声控制,同时在低信噪比下仍能准确提取波形。(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19期)

杨胜男,刘娜,宋东辉[5](2019)在《菌藻混合体系去除Cr(Ⅵ)的条件优化及Cr(Ⅵ)还原酶活性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高效去除废水中的Cr(Ⅵ),从天津某印染场印染废水中筛选出两株高效除Cr(Ⅵ)细菌,探究了菌藻混合体系去除Cr(Ⅵ)的效果及优化条件,并测定了Cr(Ⅵ)还原酶活性。基于16S rRNA序列比对进行菌种鉴定。通过PlacketBurman、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此外,对两株细菌Cr(Ⅵ)还原酶进行了活性测定。两株细菌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最终确定菌藻混合体系去除Cr(Ⅵ)的最优条件为:温度29.74℃,Cu2+27.65 mg/L,葡萄糖含量2.41%(W/V),丙酮酸钠2%(W/V),接菌量7%,pH7.0,NaCl浓度为0,优化后菌藻混合体系24 h对Cr(Ⅵ)去除率达到97.89%。细菌S-3和D-7的Cr(Ⅵ)还原酶的最适温度为30℃,菌株S-3的Cr(Ⅵ)还原酶的最适pH值为6.0,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86.94μmol/L,Vmax=2.71μmol/(L·min)。菌株D-7中Cr(Ⅵ)还原酶最适pH值为7.0,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103.18μmol/L,Vmax=3.38μmol/(L·min)。菌藻混合体系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后不但能提高Cr(Ⅵ)的去除率,也能缩短处理时间,在含铬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陈龙,吴兴利,于维,谷巍,徐海燕[6](2019)在《Bacillus velezensis157混合固态发酵生产多种木质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论证单一固态Bacillus velezensis 157发酵豆粕中混合碱处理玉米秸秆能否有利于提高内切葡聚糖酶、淀粉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产酶量,利用DNS法对碱处理玉米秸秆与豆粕混合添加质量比进行优化后,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单一发酵豆粕、碱处理玉米秸秆以及混合发酵碱处理玉米秸秆-豆粕中底物与水分质量比、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并对发酵过程中B.velezensis 157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发酵条件优化后,以碱处理玉米秸秆和豆粕的质量比为1.0∶1.0,底物与水分质量比为1.0∶0.5;B.velezensis 157于37℃培养温度下发酵24 h后,混合发酵组的内切葡聚糖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果胶酶以及菌落数,均高于单一发酵碱处理玉米秸秆组和豆粕组,酶活力分别可达56.83±1.47、1 949.28±14.41、16.52±0.79和14.53±0.56 U/g,相应酶活力与碱处理玉米秸秆组相比,分别提高了7.81、6.41、1.23和2.53倍;与豆粕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7、1.35、1.07和1.21倍;同时,混合发酵组中B.velezensis 157菌落数高于豆粕组和碱处理秸秆组。因此,B.velezensis 157混合固态发酵有利于提高B.velezensis 157内切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酶产量,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为动物饲料酶制剂和生物饲料的开发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金力,洪秀杰,白岩,毕少杰,杨宏志[7](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两相厌氧发酵酸化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废弃物厌氧发酵的利用率,开展了牛粪和餐厨垃圾混合两相厌氧发酵过程中酸化条件优化的研究,探究在酸化相中搅拌频率、搅拌速率、酸化浓度、酸化时间和酸化温度对甲烷产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搅拌频率、搅拌速率、酸化浓度、酸化时间和酸化温度分别为:3次·d~(-1)(2 min·次~(-1))、50 r·min~(-1)、12%、8 h和35℃。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过程中酸化条件进行优化,以甲烷产率为响应值,选取酸化温度、酸化浓度和酸化时间3个因素研究其对发酵过程中产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甲烷产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酸化时间>酸化温度>酸化浓度。最佳的酸化条件为:酸化时间7.6 h、酸化温度35.8℃和酸化浓度10.4%;搅拌频率和搅拌速率分别为3次·d~(-1)(2 min·次~(-1))和50 r·min~(-1)。采用最佳酸化条件处理后,混合原料的甲烷产率可达290.5 mL·g~(-1)VS,比未经酸化处理提高了17.9%。研究表明,对牛粪和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中酸化相的酸化条件进行优化,可提高甲烷产率、甲烷含量及VS去除率。(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珺,杨斌,朱小林[8](2019)在《混合不确定条件下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当运输时间、中转时间、客户需求和中转集拼货运量四重混合不确定因素服从随机分布时的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运用随机优化理论,以运输成本、碳排放成本和时间惩罚成本为目标,建立混合不确定条件下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通过对各子目标函数权重进行赋值,得出考虑不同成本因素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方案.探讨时间、需求和网络服务能力对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结果的灵敏度分析,发现各成本随时间变动而变化的规律和边际运输成本最小时的服务时间;当货运量形成规模效应后可降低边际运输成本;不同网络服务规模的运输路径优化结果,以及满足客户不确定需求的最小网络配置.(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9年04期)

刘燕[9](2019)在《一类四阶微分方程的非线性混合边界条件的奇摄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具非线性混合边界条件的四阶微分方程的奇摄动问题,应用合成展开法构造了问题的形式渐近解,利用微分不等式理论证明了原问题解的存在性及所得形式渐近解的一致有效性,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结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炜波,胡珀,杜卡帅[10](2019)在《中低雷诺数条件下单侧加热矩形通道内混合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是先进压水堆非能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空气对流换热的能力较差,对安全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大尺寸垂直单侧加热矩形通道内空气自下而上流动时的混合对流换热,用于模拟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换热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小雷诺数条件下自然对流的影响不能忽略且自然对流会占据主导作用;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强迫对流换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学者所用经验关系式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自然对流在混合对流中起的作用,因此本文还通过实验数据拟合了一个新的计算混合对流换热的关系式,该公式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与实验值能很好地符合。(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混合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确定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在大应变-变路径加载条件下的待定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标定方法。首先,针对Al2024-T351铝合金设计了单轴等应变幅值拉压循环实验,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通过推导混合硬化模型主控方程进行实验数据拟合,获得了随动硬化规律。随后,基于光滑圆棒料(SRB)单向拉伸试验的流动应力曲线和外推模型,将应力-应变关系外推至大应变范围。最后,利用保留前述随动硬化规律的Chaboche模型对大应变范围内的SRB流动应力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最终的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参数。实验验证表明,所标定的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大变形-变路径加载条件下材料的硬化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琼,马帅帅,庞树峰,张韫宏.在湿度连续变化条件下测量(NH_4)_2SO_4/NH_4NO_3混合气溶胶的质量增长因子[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2].马艳,王婷婷,庄新村.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在大应变-变路径加载条件下的参数标定[J].塑性工程学报.2019

[3].王世伟,马放,麻微微,王萍,赵光.中低温条件下牛粪秸秆混合沼气发酵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9

[4].侯长满,余彪,陈远航.基于DPSS的高噪声条件下混合LFM波形提取方法设计[J].科技导报.2019

[5].杨胜男,刘娜,宋东辉.菌藻混合体系去除Cr(Ⅵ)的条件优化及Cr(Ⅵ)还原酶活性的测定[J].生物技术通报.2019

[6].陈龙,吴兴利,于维,谷巍,徐海燕.Bacillusvelezensis157混合固态发酵生产多种木质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7].刘金力,洪秀杰,白岩,毕少杰,杨宏志.响应面法优化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两相厌氧发酵酸化条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8].李珺,杨斌,朱小林.混合不确定条件下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

[9].刘燕.一类四阶微分方程的非线性混合边界条件的奇摄动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王炜波,胡珀,杜卡帅.中低雷诺数条件下单侧加热矩形通道内混合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9

标签:;  ;  ;  

混合条件论文-李琼,马帅帅,庞树峰,张韫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