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甘油酯论文-陈瑞洋,刘欢

碳酸甘油酯论文-陈瑞洋,刘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酸甘油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酸二甲酯,甘油,酯交换反应,甘油碳酸酯

碳酸甘油酯论文文献综述

陈瑞洋,刘欢[1](2019)在《碳酸二甲酯和甘油酯交换制备甘油碳酸酯催化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廉价易得的绿色原料碳酸二甲酯和甘油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甘油碳酸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用于该反应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碱金属催化剂、碱土金属催化剂、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生物酶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催化剂。对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刘振民,李斌,薛永兵,王潇潇,王远洋[2](2019)在《甘油/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合成碳酸甘油酯的热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甘油酯(G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和摩尔等压热容,采用Trouton规则计算DMC和GC的蒸发焓。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力学基本公式计算得到标准状态下甘油与DMC酯交换合成GC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在标准状态下,该酯交换反应的焓变△rHθm=10.42kJ/mol为正值,吉布斯自由能变△rGθm=-26.85kJ/mol为负值,表明在标准状态下,酯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可自发进行;同时,在300~390K范围内,反应的焓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其值总是大于零,说明在此温度范围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其值总为负值,进一步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采用Aspen对该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进行模拟,得到与上述结果一致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许兰兰[3](2019)在《固体碱催化剂在碳酸甘油酯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甘油酯(G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状碳酸酯,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电解质液、涂料、聚氨酯和油品添加剂等产品的生产。以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甘油作为原料,通过酯交换法制备GC是目前经常使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可以有效的利用甘油,进而促进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所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酯交换方法制备GC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若使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钾等均相催化剂制备GC,虽然反应具有催化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反应完成后催化剂不能分离,后处理工艺复杂,不利于酯交换法生产GC的工业化生产应用。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若使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等非均相催化剂时,反应时间较长,不利于合成效率的提高。所以,开发催化活性高、分离效果好的非均相催化剂,并将一些高效的反应方式用于GC的合成非常必要。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论文首先开发高性能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研究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其次,探索微波合成在制备GC中的应用,确定微波合成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工业水玻璃(WG)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制备了五种不同模数的水玻璃固体碱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甘油与碳酸二甲酯(DMC)的酯交换反应中合成GC。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分析(BET)、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对不同模数的水玻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模数为2的水玻璃催化剂,即WG-2.0为GC合成中较佳的催化剂。使用WG-2.0时,DMC与甘油的最佳摩尔比为4:1,最佳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5h,WG-2.0加入量为4wt.%条件下进行反应时,甘油转化率为96.3%,GC收率为94.1%。另外,WG-2.0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即使在重复利用五次后甘油转化率也只降低了3%左右。微波合成法在GC合成中的应用。以硅酸钠(Na_2SiO_3)为固体碱催化剂,在密封反应系统中用微波合成的方法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GC。探讨了两种微波辐射模式,即恒温模式(TCM)和恒功率模式(PCM)对反应的影响。当以TCM进行反应时,Na_2SiO_3催化剂加入量为5wt.%,反应温度95℃,DMC与甘油摩尔比4:1,反应时间15min为该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得到的甘油转化率为96.7%,GC收率为94.3%。当以PCM进行反应时,加入1wt.%催化剂,4:1的DMC与甘油摩尔比和175W的微波辐射功率的条件下反应时间仅为50s即可获得了与TCM中反应相近的甘油转化率和GC收率。微波TCM和PCM相对于传统的加热反应方式,能源消耗更少,反应速度更快。相对于TCM,使用PCM可以更高效的完成GC的合成。微波法合成GC的这些优点不仅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使微波法在甘油与DMC酯交换反应的工业化应用更加具有经济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8)

王浩东,孙冠卿,安丰磊,袁燕华,刘仁[4](2019)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高分辨率和耐侧蚀性能优异的阻焊油墨,本文利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对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并将其应用到阻焊油墨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改性树脂具有优异的感光性,同时涂层性能测试表明该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及柔韧性。与未改性树脂相比,该树脂所制备的阻焊油墨分辨率由75μm线距提高到50μm,侧蚀由37.5μm降低到24.5μm,表现出了更高的分辨率及更优的耐侧蚀性。(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孙兰波[5](2019)在《叔碳酸乙烯酯和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在低VOC、环境友好型涂料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采取类似使用乙酸乙烯、二元醇、丙烯酸羟烷基酯和活性稀释剂的反应方式,用叔碳酸酯制备叔碳聚合物,并将叔碳基团的优异性能引入其中,从而制备高性能的水性、高固体分、光固化和粉末等低VOC排放的环境友好型涂料。(本文来源于《中国涂料》期刊2019年03期)

朱梦楠,范明明,张萍波,蒋平平[6](2018)在《BaFe_(12)O_(19)@(CaO-CaAl_(12)O_(19))磁性固体碱催化甘油制备碳酸甘油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九水硝酸铁、硝酸钡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得到BaFe_(12)O_(19)前驱体,焙烧浸渍勃姆石溶胶后分散于Ca(NO_3)_2·4H_2O溶液,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磁性固体碱催化剂BaFe_(12)O_(19)@(CaO-CaAl_(12)O_(19))。对其进行了磁滞回线、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CO_2-TPD表征。将制得的磁性固体碱催化剂应用于甘油和碳酸二甲酯的酯交换反应,考察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有较强的碱强度且活性位包裹均匀、有较好的磁性;在m(Ca(NO_3)_2·4H_2O)∶m(BaFe_(12)O_(19)@AlOOH)=5∶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5 h、n(甘油)∶n(碳酸二甲酯)=1∶5、催化剂用量5%条件下,甘油转化率达到99.43%,碳酸甘油酯收率达到99.38%。(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8年06期)

闫天兰[7](2018)在《固体碱催化制备碳酸甘油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首先以市售CaO为催化剂,通过加入适当助溶剂催化非均相条件下的甘油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制备碳酸甘油酯。以无水乙醇为助溶剂,考察了CaO预处理条件和反应条件对碳酸甘油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O预处理温度对碳酸甘油酯产率影响显着,800℃焙烧的Ca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65℃,甘油与碳酸二甲酯摩尔比1:3,CaO用量5%(基于甘油质量)条件下,反应1h碳酸甘油酯产率可达87.02%。CO_2-TPD表征结果表明,CaO预处理温度对其碱性有很大影响,碱性强度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CaO固体碱催化活性,以CaO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aO负载碱金属氯化物固体碱,并将其用于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碳酸甘油酯。实验结果表明,LiCl/CaO催化性能最佳,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碳酸甘油酯的产率为89.45%。结合XRD和CO_2-TPD表征发现,具有中强碱性的CaClOH和LiOH物种的出现是影响LiCl/CaO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复合型固体碱,分别考察该类固体碱在催化甘油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体系制备碳酸甘油酯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固体碱MgO-CaO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碳酸甘油酯产率为78.78%,比CaO作催化剂产率有所降低。CO_2-TPD表征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盐和沉淀剂的种类对MgO-CaO表面碱性有很大影响。通过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纳米固体碱催化剂,分别考察该类固体碱在催化甘油和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体系制备碳酸甘油酯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纳米CaO和纳米MgO-CaO为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碳酸甘油酯产率分别为94.56%和90.18%。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无论是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氧化物还是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固体碱,相比于普通CaO,纳米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都明显增大,但表面碱性是影响其催化效果的最主要因素。采用化学键合法对CaO进行表面改性,以改性CaO为催化剂催化甘油和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制备碳酸甘油酯。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与未改性CaO相比,芳香基改性的CaO催化活性更高,而酯基改性的CaO催化性能较差。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改性过程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道结构、催化剂表面碱性以及氧化钙的表面形貌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改性CaO表面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但改性过程对CaO的比表面积、物相结构以及表面碱性影响不明显,说明表面形貌对其催化活性具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8-06-18)

李叁喜,郝鹏飞,王松,张林楠[8](2018)在《硅酸钠催化制备碳酸甘油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催化制备碳酸甘油酯过程中催化剂易失活、难回收的问题,以Na2Si O3·9H2O为原料,经焙烧、研磨、过筛等工艺处理后,制备得到了易分离且可循环使用的固体碱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甘油与碳酸二甲酯的酯交换反应.探讨了催化剂的粒度和煅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甘油与碳酸二甲酯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5%且甘油与碳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1∶4时,在75℃反应2.5 h后甘油转化率高达97.8%,碳酸甘油酯收率为95.5%.(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赵丹丹,王舒笑,单锐,罗光前[9](2018)在《新型生物炭基催化剂催化甘油合成碳酸甘油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固体废弃物核桃壳生物炭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廉价、高效的固体碱复合催化剂,并应用于甘油和碳酸二甲酯的酯交换反应试验.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N2吸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Hammett指示法进行表征;同时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催化反应条件及重复利用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30K/WB-600展示了最优的催化活性,当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5%、碳酸二甲酯/甘油摩尔比为4:1、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80℃时,甘油的转换率达到98.3%,甘油碳酸酯的产率达到94.6%;经过5次循环利用后甘油转换率为94.2%,甘油碳酸酯产率为85.2%;催化剂的失活主要是由于少量K离子的流失.(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胡步青,王舒笑,袁浩然,单锐,陆丽丽[10](2018)在《新型泥煤生物炭基催化剂催化甘油酯交换合成碳酸甘油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泥煤生物炭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廉价、高效的固体碱复合催化剂,用于催化甘油和碳酸二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碳酸甘油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BET)、热重分析(TG)及Hammett指示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催化反应条件及重复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30K/PB-600具有最优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5wt%、碳酸二甲酯/甘油摩尔比为4∶1、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80℃时,甘油的转化率达到99.1%,碳酸甘油酯的产率达到95.7%;经过5次循环利用后,甘油的转化率为94.2%,碳酸甘油酯的产率为69.8%,产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K+的流失。(本文来源于《新能源进展》期刊2018年01期)

碳酸甘油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甘油酯(G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和摩尔等压热容,采用Trouton规则计算DMC和GC的蒸发焓。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力学基本公式计算得到标准状态下甘油与DMC酯交换合成GC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在标准状态下,该酯交换反应的焓变△rHθm=10.42kJ/mol为正值,吉布斯自由能变△rGθm=-26.85kJ/mol为负值,表明在标准状态下,酯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可自发进行;同时,在300~390K范围内,反应的焓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其值总是大于零,说明在此温度范围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其值总为负值,进一步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采用Aspen对该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进行模拟,得到与上述结果一致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酸甘油酯论文参考文献

[1].陈瑞洋,刘欢.碳酸二甲酯和甘油酯交换制备甘油碳酸酯催化剂研究进展[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9

[2].刘振民,李斌,薛永兵,王潇潇,王远洋.甘油/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合成碳酸甘油酯的热力学分析[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9

[3].许兰兰.固体碱催化剂在碳酸甘油酯合成中的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19

[4].王浩东,孙冠卿,安丰磊,袁燕华,刘仁.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的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9

[5].孙兰波.叔碳酸乙烯酯和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在低VOC、环境友好型涂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涂料.2019

[6].朱梦楠,范明明,张萍波,蒋平平.BaFe_(12)O_(19)@(CaO-CaAl_(12)O_(19))磁性固体碱催化甘油制备碳酸甘油酯[J].中国油脂.2018

[7].闫天兰.固体碱催化制备碳酸甘油酯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

[8].李叁喜,郝鹏飞,王松,张林楠.硅酸钠催化制备碳酸甘油酯[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8

[9].赵丹丹,王舒笑,单锐,罗光前.新型生物炭基催化剂催化甘油合成碳酸甘油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胡步青,王舒笑,袁浩然,单锐,陆丽丽.新型泥煤生物炭基催化剂催化甘油酯交换合成碳酸甘油酯[J].新能源进展.2018

标签:;  ;  ;  ;  

碳酸甘油酯论文-陈瑞洋,刘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