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辨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临床研究

体质辨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临床研究

(广西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12)

【摘要】目的:验证体质辨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择湿热内蕴、阴虚内热两种体质结合穴位贴敷治疗,阴虚内热用:(生地黄30g、玄参20g、天花粉15g、白芍15g、熟大黄10g、厚朴10g、枳实10g等),湿热内蕴用:(瓜蒌20g、黄芩15g、桃仁15g、杏仁10g、山栀子10g等)研末制成膏状,敷于天枢、中脘、足三里、大肠腧穴;对照组则采取饮食运动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5.1±2.8)小时,对照组为(10.1±7.3)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质辨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具有确切的疗效,适于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17-02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的周期延长;或者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尽管是非致命性疾病,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和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笔者采用体质辨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简便易行,多有良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2015年12月—2016年6月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

根据1993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诊断标准。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

排除标准:①经检查证实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克隆氏病、结肠息肉、肠结核等)所致肠道狭窄引起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对本药过敏者,或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若出现以上一种情况则视为剔除病例。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穴位贴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由本院制剂室制作。阴虚内热:(生地黄30g、玄参20g、天花粉15g、白芍15g、熟大黄10g、厚朴10g、枳实10g等),湿热内蕴:(瓜蒌20g、黄芩15g、桃仁15g、杏仁10g、山栀子10g等)研成粉末,然后制成膏状,取药放在6cm×6cm专用透气穴位敷贴中央,贴在穴位上,选取天枢、中脘、双足三里、大肠俞行穴位贴敷,每次敷贴时间为4~6h,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2.2对照组

饮食运动护理:①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多食含纤维素高的蔬菜与水果。蔬菜中以茭白、韭菜、菠菜、芹菜、丝瓜、藕等含纤维素多,水果中以柿子、葡萄、杏子、鸭梨、苹果、香蕉、西红柿等含纤维素多。②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卡因、铁剂、铝剂、钙剂等。③养成定时排便习惯。④锻炼身体,如散步、慢跑、勤翻身等。⑤腹部按摩:右手放于脐上,左手放于右手背上,在小腹部顺时针方向揉动,揉5分钟,然后按逆时针方向再揉5分钟,共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⑤心理疏导:向病人说明发生便秘的可能及危害,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3.疗效观察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入院2天内排便,排便频率1天或2天1次,成形软便,排便不费力,不费时,无不尽感,停止治疗1个月内无复发。有效:入院4天内排便,排便频率2天或3天1次,排便出现费力、费时,不尽感,停止治疗1个月内无复发,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3.2治疗结果

(1)总体疗效:经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2)首次排便时间:在治疗后较短时间内大多数患者出现排便,治疗组为(5.1±2.8)小时,对照组为(10.1±7.3)小时,两组间首次排便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这两种方法均有确切疗效,但是治疗组在促进快速排便方面优于对照组。

4.讨论

中药穴位贴敷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通过刺激局部俞穴,从而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全身气血,可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2]。笔者穴位贴敷药阴虚内热型用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而熟大黄具有消除燥热,解除毒素,活络经脉的作用,枳实、厚朴散结除满。湿热内蕴型则用瓜蒌具有滑肠通便,散结消肿作用,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从而达到行气通便之功。选取天枢、中脘及双足三里、大肠俞穴位,而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大肠之募穴,为通便之要穴;位于脐旁两寸,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等,中脘为胃经募穴,腑之所会,可以健运中州,具有疏通气血,调理胃肠气机的功效;足三里则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被誉为全身强壮保健要穴可调理脾胃,生化气血,滋阴通便;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之背俞穴,在腰部,主治腹痛,腹胀,便秘。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主要优点在于药物经穴位直接吸收,可避免因内服而受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3]。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刺激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报道用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便秘也取得满意疗效[4,5]。由此可见,体质辨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方便、安全、有效,适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3]陈睿.神阙穴贴敷治疗便秘[J].中国针灸,2002,22(8):540.

[4]陈睿.神阙穴贴敷治疗便秘[M].中国针灸,2002;22(8):540.

[5]武晓利,郭春玲,杨晓华.神阙穴治疗老年性便秘40例[M].中国针灸,1996;16(10):27.

标签:;  ;  ;  

体质辨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