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倍体化,簇毛麦,双二倍体,异源四倍体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论文文献综述
杨学明,姚金保,马鸿翔,陈佩度[1](2010)在《5S rDNA位点在合成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中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倍体化是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促进植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据估计,至少有50%甚至超过70%的被子植物在其进化史中经历了一次或多次多倍体化过程。由于多倍体(特别是异源多倍体)植物覆盖面广,而且在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植物多倍体化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人工合成的异源多倍体为研究多倍体基因组进化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前人利用人工合成的多倍体(特别是异源多倍体)对多倍体化过程中基因组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多倍体经历了剧烈的基因组变化,并且基因组的变化是伴随着多倍体化过程快速发生的。(本文来源于《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9-11)
曹亚萍[2](2008)在《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花粉辐射高效诱导属间染色体易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簇毛麦是小麦的一个野生近缘种,抗白粉病、锈病、全蚀病、眼斑病及梭条花叶病毒病等多种病害,还兼有抗寒耐旱、分蘖力强、密穗多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等特性,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优良基因源。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梭条花叶病基因Wss1已分别以整臂易位6VS·6AL和4VS·4DL的形式被成功转移到普通小麦背景中。为了定位、转移和利用簇毛麦其它有益基因,本研究以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为基础材料,用花粉辐射诱导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研究辐射诱导效应和易位染色体的传递行为,并用筛选的EST-STS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身份进行鉴定。1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的高效诱导与传递为了诱导更多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采用60Co-γ射线800 rad、1200 rad、1600 rad叁种剂量照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即将成熟的花粉,分别在照射后第1、2、3天从辐射处理过的麦穗上取新鲜花粉给已去雄的普通小麦中国春授粉。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在M1代检测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分别在BC1、BC2、BC3代考查易位染色体的传递行为。结果表明:这3种辐射剂量都可以高效诱导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并且M1代种子发芽正常。在800~1600rad剂量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的提高,易位诱导频率和染色体臂内断裂融合频率增加。辐射处理后第1天采集的花粉,授粉后产生的M1植株易位诱导频率较高。M1代检测到的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有70%以上可通过雌配子传递给BC1代,在BC1代重现的易位染色体在随后的世代中绝大多数都能检测到。各种类型易位染色体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传递率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率均为整臂易位染色体>外源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外源大片段易位染色体。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通常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2基于EST-PCR的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通过用普通小麦中国春对易位诱导群体连续回交,已得到普通小麦背景中只包含单条簇毛麦染色体或单条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的一些单株。为了鉴定这批材料中的簇毛麦染色体身份,根据小麦、水稻的EST序列合成了240对STS引物,其中34对引物在普通小麦中国春与簇毛麦间存在多态性;进一步对亲本及簇毛麦二体异附加系进行PCR扩增分析,标记CINAU32-300可追踪簇毛麦1V染色体,标记CINAU33-280 CINAU34-510、CINAU35-1100和CINAU37-400可追踪簇毛麦2V染色体,标记CINAU38-250可追踪簇毛麦3V染色体,标记CINAU39-950和CINAU40-800可追踪簇毛麦4V染色体,标记CINAU41-745、CINAU42.1050和CINAU43-245可追踪簇毛麦5V染色体,标记CINAU44-765和CINAU45-495可追踪簇毛麦7V染色体。加上本研究室已开发的2个6V染色体特异标记,用这些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鉴定辐射诱导材料的部分回交后代,选育出小麦背景中只包含单条簇毛麦染色体的整套1V~7V染色体系,同时有18条易位染色体的簇毛麦身份得到确定,表明这些标记可以用来快速检测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3普通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系的选育与鉴定簇毛麦1V染色体长臂具有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位点Glu-V1,短臂具有编码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位点Glu-V3和ω、γ醇溶蛋白位点Gli-V1,小麦-簇毛麦1V附加系和代换系的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均高,将簇毛麦1V染色体的优质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进一步创造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易位系是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途径。为转移和利用簇毛麦1V染色体上的优质基因,在(中国春/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60Co-γ射线照射花粉)//中国春)回交后代中,综合运用染色体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从BC1F1-BC1F3代中检测到1V染色体系,在BC1F3、BC2F1代中选育出分别涉及簇毛麦1V染色体长臂和短臂的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系,包括1VS·W易位系、W·1VL易位系、1VS单端体系和1VL端二体系,为小麦育种创造了新的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8-07-01)
傅体华,任正隆[3](2001)在《簇毛麦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 的雌雄配子传递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株植物C -带技术” ,对 6x小簇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2 和回交BC1世代的染色体结构进行观察 ,研究了簇毛麦染色体在杂种后代中的传递行为。结果表明 ,在大多数杂种组合中 ,簇毛麦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行为是随机的 ,并显着高于通过雄配子的概率 ,但在含有小麦亲本‘J 11’的杂种组合中情况不同 ,簇毛麦染色体在这个杂种组合中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率都是随机的。说明簇毛麦染色体的传递受杂种F1中小麦亲本的影响 ,推测在小麦亲本‘J 11’中可能存在一个影响簇毛麦染色体通过雄配子传递的基因。单个簇毛麦染色体的传递与 6x小簇麦作为父本或母本有关。通过雌雄配子传递中 ,以 4V和 7V染色体的传递频率最高 ,而 3V的传递频率最低。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用 6x小簇麦作为桥梁转移簇毛麦有利基因 ,创制杂种F1时 ,最好以普通小麦为父本 ,并且F3 和BC1F2 是关键的选择世代(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傅体华,任正隆[4](2000)在《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杂交 ,对其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中期Ⅰ的染色体配对进行了洋红染色和Giemsa -C带染色观察。结果表明虽然簇毛麦染色体在中期Ⅰ主要以单价体存在 ,但也有少量的小麦 -簇毛染色体配对 (平均每细胞为 1 1%左右 ) ,可以通过遗传重组转移簇毛麦的有利基因。这些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配对 ,既分布在超过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也存在于少于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相反 ,超过理论配对数的染色体对不一定就是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之间的配对 ,在少于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也不一定仅是小麦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同样包含有少量的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配对。因而 ,用传统的染色法对外源物种与小麦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数的估计 ,既有夸大一部分信息 ,又有掩盖一些有益信息的弊端。说明我们在用传统方法来推测远缘杂种后代中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时要持审慎的态度 ,需要用较为准确的方法来直接鉴定(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李洪杰,石云素,史占良,张艳敏,郭北海[5](1999)在《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小麦比较容易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TH_1和 TH_1W杂交,所选的 9个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与 TH_1和 TH_1W的 19个杂交组合,平均结实率为 46.7%,共计获得 19个杂交组合2316粒杂种种子。正反交结果表明,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高于反交结实率,但是在杂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受正反交的影响小于杂交结实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杂种幼胚愈伤组织生长迅速,甚至直接诱导出绿苗,共获得不同杂交组合2005株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观察还发现有少量再生植株发生形态变异,但是组织培养对提高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育性没有明显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1999年S1期)
傅杰,井金学,陈漱阳,侯文胜,杨群慧[6](1998)在《具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合成、抗病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幼胚培养和秋水仙碱处理,人工合成了具有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AABBVV)。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1″的细胞占69.94%,染色体构型为1.0′+20.47″+0.02。天然和自交结实率分别为49.07%和39.23%。籽粒蛋白质含量为20.98%。抗白粉、条锈、叶锈和赤霉病。(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李锁平,刘大钧[7](1993)在《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_1可孕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_1减数分裂的观察结果表明:该杂种F_1的可孕性是由于杂种F_1产生了大量的(近于)未减数配子的结果。在一些PMC中,单价体中期Ⅰ集结到赤道板上,后期Ⅰ染色单体均等分离产生二分体,二分体发育成有功能的花粉粒。由于染色(单)体的丢失或不分离可产生大量的不完整的重复、缺失未减数配子,完整未减数配子的频率很低。杂种F_1和普通小麦杂交一代及F_2代的细胞学分析结果和F_1配子形成途径分析结果一致。推测从大量的F_2代中可能筛选到自发八倍体(DDAABBVV)。(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李锁平,刘大钧[8](1992)在《节节麦和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胚培养产生了节节麦和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间的杂种。结果表明节节麦和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交以节节麦作母本较易结实,3个组合的结实率分别为59.18%、67.72%和60.22%,胚培成苗率分别为39.13%、38.10%和50%。杂种F_1生活力旺盛,形态像父本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自交可孕,3个组合自交结实率平均为7.63%。杂种F_1(ABVD)的减数分裂平均构型为25.36个单价体,1.21个二价体和0.06个叁价体,平均每个细胞交叉结频率为1.38,高于“中国春”单倍体的配对频率,推测V组和A、B、D组染色体间有部分同源关系。节节麦和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交可能是产生八倍体(AABBDDVV)的又一途径。(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92年04期)
陈孝,黄惠宇[9](1991)在《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乙醇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硬—簇双二倍体 TH_1,TH_1W(81086A/簇毛麦),TH_2W(D311/簇毛麦),TH_3,TH_3W(墨75/簇毛麦)及它们的双亲硬粒小麦 D311,重建 AABB 四倍体81086A,墨75和簇毛麦(H.villosa)成熟种子乙醇脱氢酶(ADH)和酯酶(Esterase)的测试结果表明,硬粒小麦 D311和重建 AABB 四倍体都表现叁条 ADH 同功酶带,即 ADH-1(αα),ADH-2(2αβ)和ADH-3(ββ).簇毛麦只有一条酶带 ADH-5(vv).。硬—簇双二倍体都显现5条同功酶带ADH-1(αα),ADH-2(2αβ),ADH-3(ββ+2αv),ADH-4(2βv)和 ADH-5(vv)为此,ADH 酶可作为鉴别真假硬—簇双二倍体的生化标志,但不能用来区分硬粒小麦和重建 AABB四倍体。在等电点(pI)pH 7.2—6.2的活性区内的酯酶谱带色深且宽,至少有21条,酶带1,2,3,4(来源于普通小麦)可作为区别 D311和重建 AABB 四倍体的生化标志。硬一簇双二倍体的 EST 酶带来源于双亲,无杂种特异带。酶带14a(来源于簇毛麦)的有、无与双二倍体颖壳蜡粉无、有的特征相一致。根据 C.C.Ainsworth(1984)对六倍体小麦籽粒酯酶结构基因的研究,比较分析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和重组 AABB 四倍体的酶带,发现小麦由四倍体种向六倍体种进化的漫长历程中,第3部分同源染色体组发生过酯酶结构基因的交换。(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1991年02期)
韩彬,陈孝,徐惠君,张文祥,辛志勇[10](1990)在《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单倍体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簇毛麦(Haynaldia vtllosa)杂种幼胚和 F_1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秋水仙素处埋染色体加倍试验,秋水仙素浓度分别为20、50、100和150mg/l;处理时间为8、10、12,14、16和19天;742块愈伤组织在20-27℃温度和每日10小时荧光灯照条件下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平均加倍率(结实株数/成活株数×100%)为78.8%,以秋水仙素浓度150mg/l 处理10天的加倍率最高为94.1%。平均处理效果(结实株数/处理愈伤组织数×100%)是15.8%。以秋水仙素浓度150mg/l 处理8天的处理效果最佳为34.1%。试验说明,利用生物技术——幼胚或幼穗培养,使远缘杂种后代快繁和染色体加倍同时进行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期刊1990年03期)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簇毛麦是小麦的一个野生近缘种,抗白粉病、锈病、全蚀病、眼斑病及梭条花叶病毒病等多种病害,还兼有抗寒耐旱、分蘖力强、密穗多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等特性,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优良基因源。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梭条花叶病基因Wss1已分别以整臂易位6VS·6AL和4VS·4DL的形式被成功转移到普通小麦背景中。为了定位、转移和利用簇毛麦其它有益基因,本研究以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为基础材料,用花粉辐射诱导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研究辐射诱导效应和易位染色体的传递行为,并用筛选的EST-STS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身份进行鉴定。1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的高效诱导与传递为了诱导更多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采用60Co-γ射线800 rad、1200 rad、1600 rad叁种剂量照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即将成熟的花粉,分别在照射后第1、2、3天从辐射处理过的麦穗上取新鲜花粉给已去雄的普通小麦中国春授粉。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在M1代检测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分别在BC1、BC2、BC3代考查易位染色体的传递行为。结果表明:这3种辐射剂量都可以高效诱导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并且M1代种子发芽正常。在800~1600rad剂量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的提高,易位诱导频率和染色体臂内断裂融合频率增加。辐射处理后第1天采集的花粉,授粉后产生的M1植株易位诱导频率较高。M1代检测到的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有70%以上可通过雌配子传递给BC1代,在BC1代重现的易位染色体在随后的世代中绝大多数都能检测到。各种类型易位染色体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传递率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率均为整臂易位染色体>外源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外源大片段易位染色体。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通常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2基于EST-PCR的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通过用普通小麦中国春对易位诱导群体连续回交,已得到普通小麦背景中只包含单条簇毛麦染色体或单条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的一些单株。为了鉴定这批材料中的簇毛麦染色体身份,根据小麦、水稻的EST序列合成了240对STS引物,其中34对引物在普通小麦中国春与簇毛麦间存在多态性;进一步对亲本及簇毛麦二体异附加系进行PCR扩增分析,标记CINAU32-300可追踪簇毛麦1V染色体,标记CINAU33-280 CINAU34-510、CINAU35-1100和CINAU37-400可追踪簇毛麦2V染色体,标记CINAU38-250可追踪簇毛麦3V染色体,标记CINAU39-950和CINAU40-800可追踪簇毛麦4V染色体,标记CINAU41-745、CINAU42.1050和CINAU43-245可追踪簇毛麦5V染色体,标记CINAU44-765和CINAU45-495可追踪簇毛麦7V染色体。加上本研究室已开发的2个6V染色体特异标记,用这些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鉴定辐射诱导材料的部分回交后代,选育出小麦背景中只包含单条簇毛麦染色体的整套1V~7V染色体系,同时有18条易位染色体的簇毛麦身份得到确定,表明这些标记可以用来快速检测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3普通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系的选育与鉴定簇毛麦1V染色体长臂具有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位点Glu-V1,短臂具有编码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位点Glu-V3和ω、γ醇溶蛋白位点Gli-V1,小麦-簇毛麦1V附加系和代换系的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均高,将簇毛麦1V染色体的优质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进一步创造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易位系是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途径。为转移和利用簇毛麦1V染色体上的优质基因,在(中国春/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60Co-γ射线照射花粉)//中国春)回交后代中,综合运用染色体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从BC1F1-BC1F3代中检测到1V染色体系,在BC1F3、BC2F1代中选育出分别涉及簇毛麦1V染色体长臂和短臂的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系,包括1VS·W易位系、W·1VL易位系、1VS单端体系和1VL端二体系,为小麦育种创造了新的种质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杨学明,姚金保,马鸿翔,陈佩度.5SrDNA位点在合成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中的变异[C].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2].曹亚萍.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花粉辐射高效诱导属间染色体易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8
[3].傅体华,任正隆.簇毛麦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雌雄配子传递的研究(英文)[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
[4].傅体华,任正隆.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
[5].李洪杰,石云素,史占良,张艳敏,郭北海.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J].华北农学报.1999
[6].傅杰,井金学,陈漱阳,侯文胜,杨群慧.具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合成、抗病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8
[7].李锁平,刘大钧.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_1可孕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分析[J].遗传学报.1993
[8].李锁平,刘大钧.节节麦和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J].遗传学报.1992
[9].陈孝,黄惠宇.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乙醇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1
[10].韩彬,陈孝,徐惠君,张文祥,辛志勇.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单倍体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技术的研究[J].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