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江淮水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卜凯,1931年,江淮流域,水灾调查
江淮水灾论文文献综述
杨学新,高志勇[1](2018)在《卜凯视阈下的1931年江淮流域水灾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卜凯采用样本采样与农户采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1931年江淮流域6省90县农家的受灾农田、役畜、房屋、死亡与流离人口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对降雨量、水利设施以及人民生活居住习惯等方面的分析,对水灾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诸如建立农产预测报告机构、设立常设调查机构以及防灾保险等方面的建议。此次调查呈现出调查范围广、调查内容全面以及调查人员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并形成"户—村—县"叁级调查体系,但仍存在诸如缺乏对重灾区、城市受灾情况以及排洪等方面调查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2018年05期)
李立虎[2](2014)在《安徽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气候温润,农业生产发达,养猪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产业。该地区每年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连续较长时间的暴雨,造成高温高湿,不仅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也给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当地的养殖户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文中对安徽江淮地区的地理环境、养殖业现状及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人员今后预防和应对水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4年10期)
唐峰[3](2014)在《乾隆初年的江淮水灾及其赈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宫扬州御档》一书,所收乾隆七年的奏折百余件,其中有近50件内容涉及是年发生的特大水灾及赈济。这使我们可以通过档案史料及相关典籍记载,较为全面地了解乾隆七年江淮一带发生的罕见水灾的真实情况。灾情惨重从现存乾隆七年初的相关奏折里可以看到,乾隆六年(1741)江淮一带就曾经遭受水灾,以至七年初的奏折仍有数件涉及两淮(六年水灾)赈恤之事。而乾隆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农历,下同)、五月二十二日,两淮盐政准泰等上奏的《奏报淮扬等处雨水二麦情形事》《奏(本文来源于《档案与建设》期刊2014年07期)
吉晓华[4](2014)在《1931年江淮大水灾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活动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31年百年不遇的江淮流域大水灾发生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合理定位自己的救灾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组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赈济活动。在整个救灾过程中,举措灵活多样,绩效表现明显,为后世的灾荒救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滁州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赵川[5](2013)在《媒体与救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以报刊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出现,为救灾活动注入了活力,在灾荒救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媒体在传布灾情、营造救灾的舆论氛围、呼吁捐款、监督救灾过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在传统的救灾体制中是没有的,这有力的推动了救灾的近代化和社会化。传统救灾体制主要依靠政府来进行,民间救助也基本限于当地灾区人士,外地势力多无法参与。在报灾方面,地方官吏多有匿灾不报者,并且报灾花费的时间长,因而难以对灾民进行有效的救济。近代媒体的出现,就克服了这些严重的缺点,哪里有灾情,经过媒体的报道,立时大白于天下,不致救灾的延误。媒体参与救灾,通过其广为宣传呼吁,激发人们的同胞互助之情,动员各界人士捐款救灾,集合全国的力量救灾,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面。另外,媒体积极参与救灾,担负了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民众增强了对媒体的信任,提高了媒体的影响力,赢得了社会声誉,推动了媒体的不断发展。论文通过对《大公报》、《申报》、《民国日报》、《东方杂志》等为代表的近代媒体参与救灾的情况,并以1931年江淮水灾救济为例,探讨媒体与灾荒救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媒体在灾荒救济中的作用。以媒体的报道、评论为基础,展现当时的救灾情形,了解社会舆论对救灾过程的监督,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当时救灾的真实情况,为当今防灾救灾以及媒体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提供借鉴。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章到第二章为第一部分,首先论述近代新型媒体的出现及媒体开始参与救灾的情形;其次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初媒体的技术与伦理优势,交通通讯网络的形成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媒体的独立性与民间性,促使其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努力关注民生,为灾民请命,监督救灾的进行,并提出各种救灾建议。第叁章到第七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媒体在1931年水灾救济中的活动,分析其如何努力参与救灾,在媒体关注点转移后对救灾的影响等内容。灾情发生后,媒体积极进行报道,对灾区受灾情况详细介绍,并分析灾因。面对巨大的水灾,各报刊提出各种救灾对策,并连续不断的刊登各方意见,为救灾建言献策。还努力发表言论督促政府加紧筹款赈灾,大量刊登各救灾组织的赈灾启事和广告,报道捐赈善行,呼求人们慷慨解囊以救灾,并及时公布捐款数额及捐款人名录,以为赞扬。对各地救灾过程进行跟踪报道,关注灾后恢复与重建,提出建议等。“九一八”事变后,媒体关注点的转移对救灾的影响很大,民众的关注焦点随着媒体舆论的变化而改变,赈灾捐款也明显减少。最后一章是为第叁部分,重点论述了媒体与救灾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媒体参与救灾大力推动了救灾的进行,促进了救灾的近代化和社会化;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报道灾情和参与救灾扩大了自身的声望,提高了社会影响力。总之,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民众免于灾祸,努力参与救灾,协助政府和民间慈善组织做好赈灾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强大的救灾舆论,呼吁全国奋起救灾,并表彰善举,监督救灾过程,批评各种救灾不力行为,为救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5-21)
魏怡勤[6](2013)在《乾隆七年江淮水灾回眸》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乾隆朝60年间,各省区上报的水灾达514次,占自然灾害之首。一年发生水灾10次以下的有26个年头,10次以上的有34个年头。"黄河于丰县石林、黄村漫溢,淹浸滕县等六县卫;苏、皖、赣、湘、鄂、豫、鲁均遭水灾,损失之大,范围之广,为多年所罕见。"这是有关史料对乾隆七年(1742)发生水灾的一段文字记载。《清宫扬州(本文来源于《江苏地方志》期刊2013年01期)
孔祥成,刘芳[7](2012)在《“助人自助”与“建设救灾”——1931年江淮大水灾后重建观念及其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灾害频仍,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政府和社会各界重新思考救灾问题,中国传统的救灾思想进一步转型,"变救为助"、"教养兼施"逐渐成为民国灾害救助的主导理念。这一理念在灾后重建的机制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以工代赈、以贷代赈、以助代赈观念在救灾实践中脱颖而出,并作为1931年大水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而得以优先运用,其运作机理和特点彰显了民国时期救助比例结构性的变化,以及重建机制在操作层面上的日渐成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2012年04期)
王林[8](2011)在《评1931年江淮水灾救济中的美麦借款》一文中研究指出1931年七八月间,长江、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水灾,南京国民政府为了解决灾民口粮及实施工赈和农赈,向美国贷购小麦45万短吨。这批美麦运华以后成为救灾的主要资金来源和物资支持,在急赈、工赈和农赈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批美麦价格高、利息重、运费贵,加重了国民政府的债务负担,而且大量进口美麦,又导致中国粮价下跌,对中国农村经济的恢复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孔祥成[9](2010)在《民国江苏收容机制及其救助实效研究——以1931年江淮水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容所作为灾后应急救助和稳定过渡的重要一环,在民国时期得到反复运用与长足发展。1931年江淮大水席卷了南方8省2市,灾民5000余万,为此成立了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水委")。兼受长江与淮河泛滥之灾的江苏省,在收容机制建设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本地既有的义赈收容机构和社会资源,在国家与社会合作的框架下,建构了灾民收容所的规模与型态、结构与功能、运营与实效的机制,从而在各省雪上加霜的救灾时局中独树一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2010年03期)
陈琴[10](2010)在《1931年江淮大水灾中的河南政府救济》一文中研究指出1931年的江淮水灾范围之广,损失之惨烈,此乃国家之不幸,民族之奇灾。频遭战争蹂躏的河南也处于水深之中,是灾情最严重的八省之一。此次水灾无疑是给处于水深火热的河南人民雪上加霜。河南政治局势的复杂和官僚体系的腐败以及经济的衰竭,凸显了政府力量的薄弱。(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0年19期)
江淮水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气候温润,农业生产发达,养猪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产业。该地区每年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连续较长时间的暴雨,造成高温高湿,不仅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也给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当地的养殖户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文中对安徽江淮地区的地理环境、养殖业现状及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人员今后预防和应对水灾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淮水灾论文参考文献
[1].杨学新,高志勇.卜凯视阈下的1931年江淮流域水灾调查[J].中国农史.2018
[2].李立虎.安徽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14
[3].唐峰.乾隆初年的江淮水灾及其赈济[J].档案与建设.2014
[4].吉晓华.1931年江淮大水灾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活动评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4
[5].赵川.媒体与救灾[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魏怡勤.乾隆七年江淮水灾回眸[J].江苏地方志.2013
[7].孔祥成,刘芳.“助人自助”与“建设救灾”——1931年江淮大水灾后重建观念及其措施研究[J].中国农史.2012
[8].王林.评1931年江淮水灾救济中的美麦借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9].孔祥成.民国江苏收容机制及其救助实效研究——以1931年江淮水灾为例[J].中国农史.2010
[10].陈琴.1931年江淮大水灾中的河南政府救济[J].法制与社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