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扫描显微镜论文-夏郁美,郝茜,任少卿,李欣欣,于勇海

电子扫描显微镜论文-夏郁美,郝茜,任少卿,李欣欣,于勇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扫描显微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NdFeB,扫描电子显微镜,永磁材料,测试方法

电子扫描显微镜论文文献综述

夏郁美,郝茜,任少卿,李欣欣,于勇海[1](2019)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NdFeB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扫面电子显微镜表征永磁材料的检测方法。实验结合二次电子形貌,背散射形貌和X射线能谱分析(点,线,面扫)对NdFeB材料进行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检测出NdFeB永磁材料铸片的显微组织;NdFeB成品的晶粒度,断口形貌,富钕相的分布及杂质成分的测定。通过这些数据不仅能预估NdFeB材料生产过程中性能的好坏,对材料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性能也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5)

郑善亮,郑丽娜,吴爱芹[2](2019)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硫化胶耐磨性能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硫化胶耐磨性能评价新方法。将硫化胶薄片在磨砂玻璃表面摩擦,然后对摩擦区域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成像,并对图像中的山脊状斑纹进行分析,发现平均山脊状斑纹间距与硫化胶耐磨性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一般来说,硫化胶耐磨性能越差,山脊状斑纹间距越大。该方法具有参考意义,但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张晨夕[3](2019)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纸张表面形貌及断面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纸张表面形貌及断面分析中的应用。使用离子溅射仪对纸张表面进行喷金处理,使纸张表面形成导电层,在10kV加速电压、适宜的工作距离等条件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纸张表面及断面进行成像分析,包括纸张表面形态,填料分布状态,纤维结合状态等。(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9年14期)

刘玲玲,谭伟,范丹丹,崔亮,刘红杰[4](2019)在《论扫描声学显微镜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在使用扫描声学显微镜对IC封装体扫描时,对扫描图形中的黑点产生的原因及判定方法以及芯片底部芯片胶分层的波形情况及其扫描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气孔和未分散的橡胶是造成扫描图中黑点的原因,芯片胶底部的分层需要由透射图形结合波形图才能准确判定。(本文来源于《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期刊2019年03期)

甘玉雪,杨锋,吴杰,余勇[5](2019)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岩矿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要求低、具有高分辨率和实时成像功能,由于可携带分析功能强大的各类附件,成为岩矿分析中常用的测试仪器之一。本文从岩矿分析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形貌观察、成分分析、组构分析和阴极荧光分析中的典型应用案例,证明其不仅能够拍摄高分辨率的样品微区形貌图、阴极荧光图以及具有清晰边界的多相矿物相图;同时可结合能谱仪、波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探头和聚焦离子束等附件及多种分析软件对矿物的二维分布、含量、颗粒形态等信息进行提取,以获得有关岩石、矿物的元素组成,变化规律及其赋存状态等更多信息。由于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原因较多,笔者将重点从制样问题说明,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使用者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阳阳,席俊华[6](2019)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教学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材料表面微观形貌的表征手段,在高校实验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后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关实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张洲洋[7](2019)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水的相变的原位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益于不断发展的显微学分析方法,人类对材料的微观认识日益完善。从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显微学的技术进步直接推动了大量新物理化学现象的发现以及先进材料的研制。而今,电子显微学已是材料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微观分析方法。其中,扫描电子显微镜、特别是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的出现,更是提供了对样品(包括含水以及绝缘样品)在其天然状态下的表面微观形貌观察的可能性。相对于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CSEM),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允许其样品室存在气体环境,从而为研究生物、有机体以及含水样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原位分析在材料科学领域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对材料的动态物理化学过程进行实时观察和记录从而反应出更多的过程信息。而且,基于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位研究也在不断增多。由于水是ESEM观察中最常见的气体环境,所以,ESEM中的原位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叁类:(1)水的相变过程的原位显微观察,主要指关于水在相变/润湿/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变化的研究。(2)由于水的参与而引起的各种材料的形态变化过程的原位观察,例如材料的溶胀以及潮解、金属的腐蚀、纳米结构的制备、水泥的水化过程等。(3)无水参与的其他动态过程的原位观察,例如电池反应、二维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生长、氧化物的烧结等。在本文中,基于环境扫描电镜,我们具体研究了由于水的相变引发的一些原位过程(对应上述第一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材料表面对于水的气液相变的响应,在ESEM中原位研究了水滴对竹叶正面和背面的润湿过程及其微观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由于竹叶正面和背面结构存在微观差异,水滴在这两面上的生长方式表现出很大不同。进一步地,根据水滴在叶面的接触角及尺寸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对凝结过程中水滴的生长动力学分析,定量解析了竹叶两面上润湿行为的差异。这一研究中,我们利用原位ESEM方法,表征了材料表面结构与润湿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更好的理解润湿过程提供了直接的物理图像,从而在材料表面设计及仿生材料的制备及研究等方面上具有重要意义。而后,我们对水蒸气凝华成冰这一过程中冰晶形貌的演变进行了原位ESEM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冷及过饱和的水蒸气环境中,冰晶的生长依赖于一层层台阶的形成,而这些台阶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初始台阶和螺旋位错。并且,通过实验数据拟合,依据冰晶边长与生长时间的关系,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六边形冰晶的生长动力学行为。这一研究表明,基于环境扫描电镜的原位过程定性和定量研究对于重要物理化学变化(尤其是同时涉及两相或多相变化)的过程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3)

杜晨辉,龚亮,蔡小勇,殷伯华,江潮[8](2019)在《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的微纳米级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计量型扫描电镜位移系统的稳定性及测量精度,对位移系统中的机械位移台进行仿真分析,获取相关振动参数。依据机械位移台工况建立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它进行静力及模态分析,获取机械位移台系统结构的振动参数;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对机械位移台进行谐响应分析,获取外界载荷频率与位移台上平面应力、应变、变形以及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机械位移台的静刚度为6.634×10~5 N/mm;水平X,Z两运动方向的耦合比分别为15.22%和17.63%;通过上层平面振动参数关于频率的响应曲线,得出危险频率为7 750Hz左右,即第8阶固有模态下的频率。X,Z两运动方向耦合较为明显,在对机械位移台进一步改进中,避开危险频率的同时,需对其进行位移补偿。(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录强强,袁军,任宇波[9](2019)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法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质交换原理认为凡是接触必定存在物质交换,交通事故中车辆之间的碰撞尤为剧烈,发生诸如油漆、刚体、泥土等物质的脱落和黏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口形态,也可以复合法观察,具有倍数高、方便快速的优点。同时可以通过能谱法定性无机物元素的种类和定量含量。(本文来源于《广东公安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梁刚,王振廷,王建永,张鹤[10](2019)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都是广泛应用于材料类专业的重要分析测试仪器,文章通过材料失效分析教学中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对拉伸试样的对比,分析及实验总结,初步探索出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实践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电子扫描显微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一种硫化胶耐磨性能评价新方法。将硫化胶薄片在磨砂玻璃表面摩擦,然后对摩擦区域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成像,并对图像中的山脊状斑纹进行分析,发现平均山脊状斑纹间距与硫化胶耐磨性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一般来说,硫化胶耐磨性能越差,山脊状斑纹间距越大。该方法具有参考意义,但有待进一步完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扫描显微镜论文参考文献

[1].夏郁美,郝茜,任少卿,李欣欣,于勇海.扫描电子显微镜在NdFeB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C].第十七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2].郑善亮,郑丽娜,吴爱芹.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硫化胶耐磨性能探索[J].橡胶科技.2019

[3].张晨夕.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纸张表面形貌及断面分析中的应用[J].中华纸业.2019

[4].刘玲玲,谭伟,范丹丹,崔亮,刘红杰.论扫描声学显微镜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9

[5].甘玉雪,杨锋,吴杰,余勇.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岩矿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19

[6].李阳阳,席俊华.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化工.2019

[7].张洲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水的相变的原位动态研究[D].南昌大学.2019

[8].杜晨辉,龚亮,蔡小勇,殷伯华,江潮.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的微纳米级振动[J].光学精密工程.2019

[9].录强强,袁军,任宇波.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法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应用[J].广东公安科技.2019

[10].梁刚,王振廷,王建永,张鹤.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标签:;  ;  ;  ;  

电子扫描显微镜论文-夏郁美,郝茜,任少卿,李欣欣,于勇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