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东亚关系论文-任鹏飞

中国和东亚关系论文-任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和东亚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亚冬季风,南方旱涝,年代际尺度

中国和东亚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任鹏飞[1](2018)在《东亚冬季风与中国南方旱涝在年代际尺度上的耦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月平均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对冬季风的响应关系。通过计算一种综合的东亚冬季风指数,揭示出冬季风随时间减弱的趋势且其具有准2年、5~7年和10年的周期,其中1950~1986年为强冬季风时段,1987~2015年为弱冬季风时段。研究我国南方地区旱涝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季降水不仅具有明显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同时旱涝地区分布也有较大差异,我国南方春季降水主要分为南北两区,即南旱北涝与南涝北旱型,夏季降水区域主要分为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两个区域,而秋冬季南方降水分布比较均匀,表现为南方一致旱或涝。综合分析冬季风与南方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南方春、夏、秋叁季降水对冬季风的响应很弱。冬季降水与冬季风呈负相关关系,强(弱)冬季风年时南方冬季降水减少(增加)。研究发现,南方降水与冬季风在年代际上具有很好的耦合关系。从年代际上考虑,强(弱)冬季风年代时中国南方夏季和冬季降水减少(增多),秋季降水增加(减少),而春季降水对冬季风的年代际响应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5 研究生论坛》期刊2018-10-24)

黄骄文,金启华,徐海明,何金海,何舒天[2](2018)在《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MAP降水及Hadley环流中心海温资料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参考前人定义的亚太热力差指数,计算了1979-2016年亚太热力场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平均为56. 6候)。结果表明,该季节转变时间点能很好地表征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转变特征表现为:低层大陆热低压转为大陆冷高压,阿留申低压形成加强,低空偏南风转为偏北风;中层东亚大槽形成,副高单体减弱成一个副热带高压带;高层南亚高压中心从青藏高原移至菲律宾以东洋面上,高空偏北风转为偏南风。此外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与中国前冬降水和地面气温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该转变时间的早晚与前期夏季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呈现类ENSO异常海温型的相关分布,即表现为前期夏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时,后期东亚夏季型季风环流向冬季型季风环流转变易偏晚(早),这对东亚季风环流季节转变的预测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张云[3](2018)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与地区治理——东盟的东亚国际秩序观与中国-东盟-美国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解东盟国际秩序观和对外关系有3点至关重要:第一,东盟对于国内秩序和国际秩序联动性的认知;第二,东盟对于地区治理的期待的核心在于东盟内部团结;第叁,东盟与大国看待国际秩序和地区治理的视角不同。东南亚可以分为海洋东南亚和陆地东南亚两个部分,东盟的5个创始成员国属于海洋东南亚部分,冷战中他们的国际秩序观的共识是东盟成立和发展的知识基础。冷战后,中国的崛起以及东盟扩大到陆地东南亚部分带来了东盟内部两种不同的国际秩序观的出现,东盟原有的以海洋东南亚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观共识受到挑战,而东盟新的国际秩序观共识还处于变动期。作为地区治理的重要行为者,东盟未来能否继续发挥稳定次区域和沟通大国关系平台的作用,关键在多大程度上东盟内部,东盟与中美之间在国际秩序和地区治理的认知上达成新的共识和理解,这些也将成为本地区国际关系稳定的重要知识基础。(本文来源于《南洋问题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巴馨瑶,钱斌瑶,丁鹤鸣[4](2017)在《东亚季风区Hadley环流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计算局域的Hadley环流(以下简记为H.C.)质量流函数,描述了局域H.C.的季节变化特征,运用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法,得出了H.C.与我国东部降水的关系。夏季东亚季风区H.C.与我国降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热带支主要与华南降水正相关,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是负相关,副热带支与江淮流域降水呈正相关状态,与华南华北地区降水呈负相关,这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的主要情况一致。(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期刊2017-09-27)

黄娇文,金启华,徐海明,何金海[5](2017)在《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CMAP降水及Hadley中心海表温度资料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定义了亚太热力差指数,计算出1979-2014年亚太热力场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发现了该季节转变时间点能很好地表征热力场和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转变特征为:低层大陆热低压转为大陆冷高压,阿留申低压形成加强,低空偏南风转为偏北风;中层东亚大槽形成,副高单体减弱成一个副热带高压带;高层南亚高压中心从青藏高原移至菲律宾以东洋面上,高空偏北风转为偏南风。其次还揭示了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与中国前冬降水、地面气温和地面最高气温存在的密切联系及其可能原因。并且,该转变时间的早晚与前期夏季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呈现类La Ni?a型的相关分布,即表现为前期夏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暖)时,后期东亚夏季型季风环流向冬季型季风环流转变易偏晚(早)。最后,运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5.1)设计试验,模式结果验证了观测中的结论,因此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 副热带季风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论文集》期刊2017-09-27)

徐雨飞[6](2017)在《用公共物品定义“地位”—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和东亚国际社会历史对西方国际关系的批判、翻转》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亚洲所处的国际环境、所参与的历史进程,不同于现代欧洲和世界政治的“大国兴衰”、“均势制衡”、“权力转移”的逻辑或事实。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各国以军力强弱、战争胜负、追随霸权与否来定义国际体系、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但是人类历史上还存在其他能够框定“地位”的价值观。本文提出,世界上有另外的、超国家层面的“地位”政治,能够造就更和平、可持续、最大规模的世界善治。经验上讲,西方的历史或发生在西方的“世界历史”是由战争驱动的,那里的各种国际体系如多极体系、两极体系、单极体系的构成和特性还是符合现实主义学说的;反观东亚的战争频率、和平的时段分布还不存在任何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能够适用。再者,中国古典政治哲学里“德”是一个核心观念,它影响了东亚国际体系、国际社会的运行,而它们在西方思想中找不到对应物。反而在东亚历史上各国以“德”的多寡定义国际地位的高低。最后,新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生的“地位过高”现象一起提供了本文关心的研究问题。本文的核心问题是:有没有一个关于“地位”的定义和测量符合一个“好的”世界政治?笔者开篇批判以现实主义、英国学派为代表的西方的“权力”价值世界对国际关系中“地位”的建构、判断。笔者在批判时运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方法,把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权力”放置在欧洲政治哲学、欧洲地缘政治的大历史、大背景的检释学循环中。第二章第二节运用该方法,从古希腊回答“有没有好的政治秩序”开始,经过罗马法、“神”、自由、主权的交替问答链条,诠释了西方政治哲学书写的小传统采纳了“Δ神”动态,这一小传统又与西方政治史(政治单位嬗变、政治单位之间的历史)同构一个“意识一存在”复合体(大传统)。笔者在第叁章提出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和东亚国际社会的独特价值方向、历史实践。“德”是通过天人合一的哲学象形为人群提供公共物品。它和东亚国际社会的“地位”价值世界是笔者所谓的“地位”对当前国际关系的翻转。第叁章的第叁节指出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是一个根植于“字”(中文)的“道仁五”视阐,对“权力”、“五德终始”和《大学》章句进行的诠释说明以公共产品定义的“地位”与集中于“德”的文本(3.1所考甲骨文及随后的中文书写)是古典(中国)世界政治循环往复的理念-实践环状运动。第四章为国际社会中“作为地位的公共物品”提供了新中国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全球治理的实证检验。笔者对共和国时期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的程度进行计量,发现作为“地位”的国际公共产品与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的“硬实力”指标之间出现明显的脱节(第四章表3)。笔者用新的“地位”政治的一个测量翻转了旧的权力政治棱镜。笔者在最后一章提出了这一批判和翻转的理论和政策意义。本文论证的中西方的两个“意识—存在”复合体,说明中国、东亚历史上的世界政治理论、实践比现有的体系要更优越。国家的“地位”的不同观念和实践为当前的国际关系提供一个全新的存在和话语模式,是世界政治新常态的坚实基础。具体而言,对于一个“好的”世界政治,其成立的关键在于科技对人物质身体的改造终将实现一个“德行”政治,打破西方“个人”这一“存在、意识”复合体的神话。高度同质性的价值观、交往方式会使整体人类拥有高度同质的利益内涵,进而为了护持这一利益,全人类结成广泛的公共领域实现交往的活动。在这样的“政治新常态”里,基于权力、权利、个体利益的世界政治就要被人类共同利益(“对一切”义务)、全球伦理、公共产品、“德”、“天下”的世界政治代替。不仅对自己的国家负责任,也对世界负责任,是理论上的一个中国哲学视界,亦孕育着实践上全新的可能性,其中“天下”作为政治/经济利益的首要分析单位,从天下去理解、体会、把握世界,再以“世界”作为思考单位解答分析问题,这样或许就超越西方式的民族-国家思维,人人都能肩负世界的责任,从而创造世界新理念和世界制度。“德”定义的、用公共产品测量的国际地位更适应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易于解决跨境恐怖主义、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问题,消除西方意识—存在复合体引发的殖民主义、难民潮、族裔政治等社会危机。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际战略迎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时代。而统筹的关键点集结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特质。统筹的机会已经萌发在“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机制里。(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9-01)

付子昂[7](2017)在《从明清小说看当时中国与东亚国家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小说中很多描写了外国的形象,这些外国形象体现了当时的中国人在闭关锁国体制下对外国的看法和想象,也反映了统治阶级给民众所灌输的对外界的认识,以及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对外界的感知,体现了当时中外关系的走向。下面我就根据明清小说文学中提及的部分国家这一文学基础,来简单阐释当时中国统治阶级与该国的关系和部分知识分子对该国的认识。对于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东亚朝鲜属国和日本,以及越南等国会突出说明。(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0期)

赵艺璇[8](2016)在《中国战略文化与东亚国际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国家的战略文化与其在国际上的关系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一个国家最高决策者在战略文化的影响下改变了国家的主要战略行为,从而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影响。这篇论文主要以战略文化与国际关系之间的互动性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中国战略文化的流动可变性与其在东亚的国际关系中的成败与否,考察现今中东外交在战略文化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源头,指出一些中国战略文化上可修改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6年20期)

梁军,陈长胜,秦玉琳,姜忠宝[9](2016)在《1981-2011年中国近海海冰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NOAA卫星反演的高分辨率海冰密集度资料,根据密集度将海冰分为5个级别,分析了1981-2011年共31年中国近海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中国近海海冰分布有叁个主要区域,分别是渤海湾北部靠近辽东半岛一侧,渤海湾西部靠近天津、秦皇岛一侧和黄海北部靠近丹东和朝鲜一侧,其中渤海湾北部海冰密集度最高、冰期也最长。各级海冰面积年际变化呈现叁个阶段性变化:1981-1986年海冰面积变化平稳,但重度的海冰主要出现在这一时期;1987-2005年间海冰面积明显偏少;2005-2011年近海海冰明显增多,且年际变率大。从季节内变化来看,海冰面积在1月中旬增长最迅速,至2月中旬达到最大;海冰密集度在渤海海域最大值出现在1月下旬,这比黄海北部早一旬。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近海海冰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显着正相关,海冰异常多(少)年东北亚地区海平面气压为正(负)距平,地面气温异常偏低(高),850h Pa有异常北(南)风气流;同时,在500h Pa上,异常多年在欧亚地区环流呈现南北反位相分布的模态,而海冰异常少年欧亚及北太平洋地区呈现东西向正负正波列。(本文来源于《气象灾害防御》期刊2016年03期)

吴萍,丁一汇,柳艳菊,李修仓[10](2016)在《中国中东部冬季霾日的形成与东亚冬季风和大气湿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3年中国地面台站长期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华北、江淮和华南为研究区,分析了中国中东部冬季霾日的形成与东亚冬季风以及大气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冬季霾日与东亚冬季风强度成显着的负相关。首先,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使得地面风速减小,进而导致冬季霾日增多。其中,华北7—8 m/s最大风速日数和江淮6—8 m/s最大风速日数的减少,及华南≤2 m/s最大风速日数的增多对各区冬季霾日的增多作用较大。其次,东亚冬季风减弱引起冬季气温的持续升高,易导致冬季霾日的增多,这在华北地区较之在江淮和华南更为明显。(2)由于气候变暖,冬季气温升高,使得近地面相对湿度减小。在江淮和华南地区,冬季霾日的增多与近地面相对湿度的减小显着相关,而在华北地区这种相关较弱。(3)冬季气温升高也有利于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增强,3个区域冬季霾日的增多均与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增强显着相关,特别是与对流层中低层(850—500 hPa)大气饱和度的降低显着相关。(4)冬季霾日数变化与区域水汽输送关系密切。其中,华北地区的冬季霾日数与水汽总收入成显着正相关,江淮地区与纬向水汽收入成显着正相关,与经向水汽收入成显着负相关,华南地区与经向水汽收入成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中国和东亚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MAP降水及Hadley环流中心海温资料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参考前人定义的亚太热力差指数,计算了1979-2016年亚太热力场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平均为56. 6候)。结果表明,该季节转变时间点能很好地表征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转变特征表现为:低层大陆热低压转为大陆冷高压,阿留申低压形成加强,低空偏南风转为偏北风;中层东亚大槽形成,副高单体减弱成一个副热带高压带;高层南亚高压中心从青藏高原移至菲律宾以东洋面上,高空偏北风转为偏南风。此外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与中国前冬降水和地面气温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该转变时间的早晚与前期夏季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呈现类ENSO异常海温型的相关分布,即表现为前期夏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时,后期东亚夏季型季风环流向冬季型季风环流转变易偏晚(早),这对东亚季风环流季节转变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和东亚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任鹏飞.东亚冬季风与中国南方旱涝在年代际尺度上的耦合关系[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5研究生论坛.2018

[2].黄骄文,金启华,徐海明,何金海,何舒天.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8

[3].张云.地区性国际组织与地区治理——东盟的东亚国际秩序观与中国-东盟-美国关系[J].南洋问题研究.2018

[4].巴馨瑶,钱斌瑶,丁鹤鸣.东亚季风区Hadley环流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2017

[5].黄娇文,金启华,徐海明,何金海.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副热带季风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论文集.2017

[6].徐雨飞.用公共物品定义“地位”—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和东亚国际社会历史对西方国际关系的批判、翻转[D].华中师范大学.2017

[7].付子昂.从明清小说看当时中国与东亚国家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7

[8].赵艺璇.中国战略文化与东亚国际关系分析[J].祖国.2016

[9].梁军,陈长胜,秦玉琳,姜忠宝.1981-2011年中国近海海冰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J].气象灾害防御.2016

[10].吴萍,丁一汇,柳艳菊,李修仓.中国中东部冬季霾日的形成与东亚冬季风和大气湿度的关系[J].气象学报.2016

标签:;  ;  ;  

中国和东亚关系论文-任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