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分布论文-乔安良

粉尘分布论文-乔安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粉尘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粉尘分布,粉尘治理

粉尘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乔安良[1](2019)在《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粉尘分布规律及综合降尘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辛置煤矿10-428巷道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通过研究本工作面在长压短抽式通风系统下的粉尘分布规律,提出了应用内抽外压集尘器、湿式全断面捕尘帘捕尘技术及转载点喷雾降尘的综合降尘措施。在采取了合理的综合降尘措施后,综掘巷道内的平均粉尘浓度降至64mg/m3,除尘效果明显,可以满足正常安全掘进此巷道。(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周全超,杨胜强,蒋孝元,桑乃文[2](2019)在《综掘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及通风除尘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通风方式对综掘工作面粉尘分布的影响,并探究综掘工作面不同通风方式下的降尘效果,以隆德煤矿209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压入式通风方式下巷道中粉尘分布情况以及抽、压组合式通风方式下粉尘分布规律及降尘效果,并通过现场实测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方式下工作面巷道中粉尘污染严重,粉尘影响区域较大且沉降缓慢;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粉尘浓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而说明了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其参数设置的合理性;通过对比长压短抽式及短压长抽式通风方式的降尘效果得出,压风筒出风口距离工作面5m的长压短抽式通风方法降尘效果最好,粉尘浓度可快速降低至6mg/m3以下。(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9年11期)

陈绍杰,陈举师,李改革,高杨,赵向锋[3](2019)在《煤层干式钻孔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干式钻孔过程中,风力排渣系统将钻屑沿钻孔环状狭缝高速排出,会产生高浓度粉尘.为有效地控制煤层干式钻孔粉尘污染,探寻影响粉尘分布的主要因素,确定出粉尘质量浓度较低的钻孔工艺参数配置,运用SolidWorks联合DesignModeler建模、Mesh划分网格、Fluent解算、CFD-Post后处理等手段,对不同边界条件下煤层干式钻孔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两者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压风自环状狭缝喷出后速度急剧衰减,整体呈锥体分布,大颗粒钻屑喷出孔口后就地沉降,细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并随风流继续扩散;钻场内粉尘质量浓度沿程先急剧上升至一个最大值,后快速下降,再逐步缓慢降低;水平方向上,机道中央粉尘质量浓度最高、巷道中央次之、人行道中央最低;竖直方向上,粉尘质量浓度呈现出中间高、上下两侧低的分布规律;钻场风速、钻杆转速、供气压力、钻杆型式及钻孔类型是影响粉尘分布的5个主要因素;当钻场风速为0.5 m/s、钻杆转速为2 r/s、供气压力为0.8 MPa时,采用外平钻杆钻进斜平行预抽钻孔,可取得良好的减尘效果.研究成果可有效地指导现场钻孔作业和防尘装置研发.(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乔力伟,蒋葛夫,桑琮辉[4](2019)在《水炮泥降尘施工隧道粉尘粒度分布演化的非稳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氯化钾(KCl)基水炮泥和氯化钠(NaCl)基水炮泥为堵料对隧道炮孔进行封堵后爆破,采用相关仪器对掌子面爆破后施工作业区内粉尘颗粒及浓度值进行现场采集,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2段试验中粉尘分散度及外形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料降尘剂对炮眼封堵爆破后,相同周期通风时间条件下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浓度演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粉尘粒度分布出现明显差异,粉尘颗粒长径比参数均在1附近发生窄幅震荡;各粒径粉尘颗粒频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呼吸性粉尘粒径分布峰值范围在5~7μm之间;以氯化钠(NaCl)作为降尘剂基料时小粒径粉尘的降尘效果优于氯化钾(KCl)基降尘剂,掌子面爆破通风60 min后氯化钠(NaCl)基降尘剂条件下呼吸性粉尘与粒径小于2μm的肺泡区高沉积呼吸性粉尘的平均累计分布较氯化钾(KCl)基降尘剂条件下分别下降38.68%和69.65%;隧道粉尘净化效果进行判断时除考虑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浓度下降率外,还要将粉尘粒度的分布变化情况纳入判断依据。(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振江[5](2019)在《深井巷道粉尘浓度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山粉尘是现今工业生产过程中职业健康的一大危害,文章基于某典型金属矿山掘进巷道粉尘控制的现实情况和粉尘特性,用CATIA建立矿山掘进巷道的几何模型,确定粉尘参数和边界条件,在以上基础上利用FLUENT对巷道掘进通风过程中粉尘运动规律进行仿真模拟,揭示矿山巷道粉尘在受限空间的运移规律,保障工人在采矿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张俊泽[6](2019)在《综掘工作面压入式通风粉尘分布规律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综掘工作面压入式通风粉尘的浓度分布规律,利用相似模拟方法模拟河南某矿21007工作面,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装置,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通风,在实验装置中布置测点,分析工作面不同位置粉尘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风侧的粉尘浓度明显高于中部空间和进风侧,粉煤尘是煤矿岩尘和煤尘的统称,粉尘危害是煤矿的重大危害之一.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产尘量也剧增,粉尘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到矿工的身体健康.(本文来源于《矿业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笑峰,张原培,陈颖,陈月鑫,龚文峰[7](2019)在《哈尔滨市城区积雪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冰雪中的粉尘可以记录并反映大气粉尘的直接指标。通过对哈尔滨市城区冬季积雪中粉尘的实验测试,分析研究了哈尔滨市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与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哈尔滨城区积雪粉尘粒径分布状况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粒径分布与交通流量之间显着正相关,植被覆盖率与粉尘粒径分布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边俊奇,毕建乙,王海东[8](2019)在《斜沟矿爆破掘进巷道粉尘非稳态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掘进工作面附近爆破和通风同时作用形成气相流场所致爆尘运移规律,指导通风系统和防尘系统的设计,以斜沟煤矿13采区集中辅运上山掘进工作面为背景进行爆破后的CFD模拟研究,并结合实际测量,以获得粉尘扩散规律、粉尘粒径沉降规律和粉尘浓度时间变化规律。模拟结果显示:距离地表垂高0.5m处粉尘浓度最高,距地表4m处粉尘浓度最低。粒径在90~200μm的几乎完全沉降;15μm以下的长时间悬浮;10μm以下的粉尘均匀分布于沿程空间各点。在1~5min之内,大颗粒迅速沉降;粉尘浓度在5min以后开始逐渐减少。距掘进工作面10~20m范围内粉尘浓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现场实测得到距工作面20m和25m范围内的粉尘浓度分布规律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S1期)

张恒[9](2019)在《综掘面尘源点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及降尘措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掘面由于其机械化程度高、设备多而复杂、巷道独头通风距离长等特点,导致巷道粉尘浓度远高于安全标准。高浓度的粉尘会影响工作视线、加剧设备磨损,同时还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针对综掘面高浓度粉尘治理的难题,本文以玉华矿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影响风流场和粉尘场分布的因素。通过优化通风除尘方式和增设全断面防尘系统,改善了巷道的除尘效果。首先,根据综掘面设备布置情况建立了几何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综掘面采用单一压入式通风时风流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随着距迎头面距离的增加风速不断降低并在35 m后稳定在0.6 m/s,回风侧风速高于风筒侧风速,在掘进机前后及司机工作区会形成低风速涡流区;分析了尘源位置对司机工作区和回风侧粉尘分布的影响,同时得出无论尘源点位置如何,回风侧粉尘浓度均高于风筒侧,说明粉尘的扩散主要受回风流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及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其次,根据掘进工艺,在模拟中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依次作为尘源点进行仿真,其结果比按一个固定尘源点仿真更接近于实测数据,说明该方法更为有效;采用这种模拟方法分析不同通风方式和风筒距离变化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得到采用单一压入式通风时,风筒距迎头面7m时司机工作区和回风侧粉尘浓度较低;采用压抽(除尘风机)组合式通风时,迎头面及整个巷道粉尘浓度明显下降,说明这种通风方式除尘效果更好,并当风筒距迎头面13 m时除尘效果最佳。最后,为了减小剩余未沉降小颗粒粉尘中的呼吸性粉尘对警戒线处(距迎头面25~30 m)待作业区人员的危害,提出在该处设置由可控喷雾和核孔膜防尘网组成的全断面防尘系统,实现对未沉降的呼吸性粉尘的治理。本文进一步深化了对综掘面风流场和粉尘场分布规律的认识,得出风流场和尘源点位置均会影响粉尘分布。通过改变风筒距离,运用压抽(除尘风机)组合式通风和设置全断面防尘网能显着改善降尘效果,为进一步研究智能化联动除尘系统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忠军[10](2019)在《红柳林煤矿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完善,煤矿尘害问题日趋突出。特别是陕北一些地质条件好、煤层赋存稳定,水、火、瓦斯等危害性比较小的煤矿,粉尘是其最大危害。本文根据红柳林煤矿实际,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和现场实验,开展了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煤水含量的增加可以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量,并将煤体中的主要细粉尘粘结成较大的粉尘颗粒。煤层注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注水压力下,注水压力越大,润湿半径越大。然而,当注水压力高于8MPa时,润湿半径的增加不再明显。受注水压力的影响减弱。煤层注水应用表明,煤层平均含水量增加31.4%,呼吸性粉尘平均含量降低45.4%,总粉尘浓度降低48.2%,煤层注水和粉尘预防措施是有效的。通过对红柳林煤矿综采工作面粉尘的测定,得出主要粉尘来源是采煤机切割产生粉尘、移动支架产生粉尘、落煤产生粉尘、落煤及运输扬尘。25208综采工作面煤机采用喷雾措施后,降尘率约为65.4%。通过对红柳林煤矿工作面风流粉尘浓度分布情况的分析,得出通风带走的粉尘量大于扩散补给的粉尘量,粉尘浓度降低,风流驱散降低粉尘浓度作用显着。确定工作面的最佳通风除尘风速为1.3~1.5m/s。通过“源头治理、过程控制”的综合防尘策略,实现了矿井综合一体化防尘,降低了生产现场的粉尘浓度,矿井粉尘超标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粉尘危害。(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粉尘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确定通风方式对综掘工作面粉尘分布的影响,并探究综掘工作面不同通风方式下的降尘效果,以隆德煤矿209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压入式通风方式下巷道中粉尘分布情况以及抽、压组合式通风方式下粉尘分布规律及降尘效果,并通过现场实测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方式下工作面巷道中粉尘污染严重,粉尘影响区域较大且沉降缓慢;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粉尘浓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而说明了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其参数设置的合理性;通过对比长压短抽式及短压长抽式通风方式的降尘效果得出,压风筒出风口距离工作面5m的长压短抽式通风方法降尘效果最好,粉尘浓度可快速降低至6mg/m3以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粉尘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乔安良.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粉尘分布规律及综合降尘技术[J].山东煤炭科技.2019

[2].周全超,杨胜强,蒋孝元,桑乃文.综掘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及通风除尘优化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9

[3].陈绍杰,陈举师,李改革,高杨,赵向锋.煤层干式钻孔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4].乔力伟,蒋葛夫,桑琮辉.水炮泥降尘施工隧道粉尘粒度分布演化的非稳态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5].刘振江.深井巷道粉尘浓度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轻工科技.2019

[6].张俊泽.综掘工作面压入式通风粉尘分布规律实验[J].矿业工程研究.2019

[7].王笑峰,张原培,陈颖,陈月鑫,龚文峰.哈尔滨市城区积雪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9

[8].边俊奇,毕建乙,王海东.斜沟矿爆破掘进巷道粉尘非稳态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矿业.2019

[9].张恒.综掘面尘源点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及降尘措施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10].刘忠军.红柳林煤矿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标签:;  ;  ;  ;  

粉尘分布论文-乔安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