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译语中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射雕英雄传》,创造性翻译,翻译中的创造性,重写理论
译语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赵刚,苟亚军[1](2019)在《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创造性翻译”:《射雕英雄传》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郝玉青(Anna Holmwood)所译之《射雕英雄传》第一卷A Hero Born开启了中国武侠小说进入英语世界的大门,是中国文学走进英语世界的又一里程碑。小说英译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译者采取了创造性翻译的策略。创造性翻译与诸如翻译中的创造性等几个翻译学术语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既包括内容上的操作,更包括形式上的操作。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较好结合了形式创译和内容及语言创译,取得了理想的翻译传播效果。译者采用创造性翻译,既是出于对原作所涉之背景、内容及文体特点之考虑,也是译者自我身份以及中国文学英译的困难使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谢红秀[2](2015)在《以译语观众为中心的华语电影片名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译语观众为中心,分析电影片名的功能,探索华语电影片名翻译的误译,提出异化归化两种翻译方法,可以给华语翻译提供借鉴,开拓华语电影国际市场,更好地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世界更多的了解真正的中国,让优秀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王琳琳[3](2010)在《唐代边疆边防法律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边疆边防的法律是唐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边疆边防的角度,对唐代相关法律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并对其中某些问题进行必要疏证,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考察这些法律条文的实施情况,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我国古代的边疆问题以及唐代的社会关系。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对唐代边疆边防的法律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唐代历史文献对唐代的法律体系进行分析,并着重叙述,归纳了唐边疆边防中“叛国谋反”、“出入境管理”、“军事管理与防卫”、“流人流刑”、“驿传马政”的法律条文,认为边疆边防的法律渗入在整个唐代法律体系中,唐中央政府机构中有关边疆边防的规章制度、政策法令以及管理体制,有利于边疆的管理与稳定。第二部分,对唐代译语人进行了考证,并对其法律规定以及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唐代译语人的不仅在边疆边防事务中担当重要的职责,并且其地位是逐渐提升的,这不仅体现其在中央及地方机构中任职,在法律规定上译语人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完善。第叁部分,对化外人的身份认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认为唐代的化外人包括唐周边并未被教化的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并以周边少数民族为主,这是由唐朝人的中国观,中华观,华夏观决定的,更从其法律规定中得到证实,唐代对“化外人”的法律规定也是详细而成体系的。通过梳理唐代的法律资料,考察唐代边疆边防的有关法律规定,并以唐代有关译语人、化外人的法律规定以及这些法律法规实施状况为重点进行论证,可以得知,唐代的法律在边疆边防诸事务中起到规范社会秩序,维护边疆稳定的作用,并且得到了有力的实施和贯彻执行。(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10-05-01)
范立坤[4](2009)在《从翻译第一线探求翻译学习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译语选择在翻译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无论口译还是笔译,其选择的结果都直接关系到译文的质量。因此,对于译语选择过程的研究无疑会给翻译学习带来很多启发,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众所周知,翻译研究还是个相对年轻的研究领域,尽管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在翻译教育法研究、翻译问题论、翻译基础理论、翻译过程研究、翻译方法论等方向展开的一系列的研究等等。译语选择的研究由于其指导实践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进行。但是,翻译终归是一个实务性的过程,无论翻译研究或翻译学习都应立足于实证。在译语选择的先行研究中人们对翻译过程中译语选择所存在的困难都有涉及,但是通过实例进行实证研究的鲜有所见,因而可以说对于译语选择过程的研究还停留在在静态的文本研究上,尚未能真正找出译语选择过程的特性。此论文是本人以2008年9月在“日本口译学会第9次年会”上所发表的论文为基础撰写而成的。本人力求立足于实证调查,以客观的事实来证明前人关于译语选择所做出的研究成果,通过进行实例分析探明译语选择过程的实质特点;并在对前沿的翻译学模型研究,及认知语言学及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发展动向把握的基础上,试图建立起一个对翻译学习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翻译过程模型。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取本人实习的日本及北京的翻译公司专业人员校对的25篇、10万余字各种文体的译文作为实例(经翻译公司特许),通过对已校对文字进行数据统计、分类及分析,证实了研究译语选择不确切问题的重要性,即在翻译中因译语不确切而导致的翻译失败在所有失败原因中占最大比例。其次,本文在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中选取部分典型实例,结合前人将认知语言学及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翻译领域的探索成果,对译语不确切部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译语是否能够选择恰当体现了译者对源语意义的理解过程;而在词汇层面出现的译语选择错误,并不仅停留在微观语法层面,更需要综合场界、语旨、语式等文本的语域问题来考虑。本文对于译语选择过程的诸此探索可以说是在实例的基础上佐证并完善了前人所建立的翻译模型。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第二章为实例的数据统计。第叁章、第四章分别时是对数据进行的表层分析及理论分析。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9-05-01)
周召吉[5](2007)在《以译语观众为中心的字幕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各国的文化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着相互交流。由此,以视频音频为载体的翻译工作使得格外的重要。影视翻译中尤其是字幕翻译与其他形式的文本翻译同源,字幕翻译虽属文学翻译,但由于其向来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钱绍昌教授在2002年10月举行的“配音与字幕翻译国际会议”上曾指出:“目前我国的影视翻译水平较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普遍存在翻译质量不高,报酬较低,版权意识淡薄等问题”。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没有受到翻译界应有的重视,故而可循的理论不成系统,难以指导实践。字幕翻译虽同其他文本翻译有共同之处,但因为载体的不同,又兼有自身独有的特点。本文拟从字幕自身特点着手寻求字幕翻译策略方法。借鉴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Skopos理论,Newmark提出的交际性翻译理论,汲取其优点,但由于实际应用到字幕翻译这类理论又存在局限,故结合实践提出以译语观众为中心的字幕翻译方法。旨在服务译语观众,使其能通过字幕理解并欣赏剧情为目的,结合字幕自身特点,传递语言、文化上最有效的译文。由此定义从字幕的特点、语言学方面以及文化方面进一步展开讨论。根据字幕特点,力求译文简洁明了,减少字幕对译语观众观看影片的影响。从语言学角度,比较两种语言的差异对译语观众的影响,通过比较法、分析法和举例法等手段,讨论字幕翻译的策略原则。从跨文化角度,系统地整理文化对译语观众的影响,与影视配音作品进行翻译策略上的比较,指出字幕翻译不同于配音翻译,应该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让译语观众体会原汁原味的异国文化,力求在翻译中体现出文化差异,从翻译中领悟其中所折射的文化,达到最终文化交流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7-04-01)
译语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译语观众为中心,分析电影片名的功能,探索华语电影片名翻译的误译,提出异化归化两种翻译方法,可以给华语翻译提供借鉴,开拓华语电影国际市场,更好地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世界更多的了解真正的中国,让优秀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译语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1].赵刚,苟亚军.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创造性翻译”:《射雕英雄传》英译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谢红秀.以译语观众为中心的华语电影片名翻译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王琳琳.唐代边疆边防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4].范立坤.从翻译第一线探求翻译学习的方法[D].北京语言大学.2009
[5].周召吉.以译语观众为中心的字幕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