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细胞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细胞毒颗粒蛋白,预后
蛋白细胞毒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1](2019)在《细胞毒颗粒蛋白的阳性表达提示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s,PTCLs)被定义为由一群成熟T细胞或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引起的非均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成熟T细胞淋巴瘤具有胸腺T淋巴细胞的免疫原性,可被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约占恶性淋巴瘤的10%-15%。大多数PTCLs的预后均不良。除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外,PTCLs患者5年生存率约30%。国际预后指数(IPI)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PTCLs预后评分系统,除IPI中的各项指标外,还有一些与PTCLs预后相关的分子指标近年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而细胞毒颗粒蛋白(cytotoxic molecule,CM)是存在于细胞毒性细胞的嗜天青颗粒中的细胞凋亡诱导分子,主要分布于NK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来源于细胞毒性细胞的PTCLs可能因释放大量CM而更具侵袭性或对获得常规化疗方案的耐药性从而使得预后更差。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以探究CM阳性表达对PTCLs的预后有无消极影响,进而对临床治疗发挥一定指导作用。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们回顾了2010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断为PTCLs的94名患者的医疗记录。病理诊断根据2016年的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ALCL),PTCL-NOS)、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包括ALK阳性和ALK阴性)、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cell lymphoma,HSTCL)、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和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EATL)的患者均被包括在内。由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中TIA-1、perforin或GrB任一一种表达阳性均判定为CM表达阳性。临床数据来自对患者记录的回顾,包括年龄、性别、临床分期(临床分期根据Ann Arbor分期进行)、IPI评分、骨髓受累情况、血液异常指标、治疗方案、疾病应答情况和患者的生存结局。所有患者均有化疗前可在影像中观察到的临床病变。94例患者的一线化疗方案为CHOP或GDPT方案,化疗4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评价为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的患者更换化疗方案。所有患者至少经过6周期化疗方案的应用。本研究按照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进行,不包含任何对动物的研究。2.疗效判断标准:根据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疗效判断标准(Cheso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定义为该疾病的所有临床证据消失以及在开始治疗之前被认为是异常的所有实验室指标和放射学检查结果转为正常,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定义为可测量病灶减少超过50%,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定义为出现新病灶或原病灶增大(在治疗评估之前由于进展或与治疗相关毒性反应的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均包括在PD中),除此之外的表现均属于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CR和PR的总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从诊断日期到死亡或最近随访的时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仅适用于达到CR的患者,记为从一线治疗结束至复发的时间。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软件20.0版本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存活曲线,并且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在多变量分析中鉴定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因子。所有P值均为双侧,如果P<0.05,则认为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者特征及分组:94例研究对象的年龄从17岁到7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PTCL-NOS患者27例,AITL患者22例,ALCL患者32例(ALK阳性患者17例,ALK阴性患者15例),SPTCL患者6例,EATL患者5例,HSTCL患者2例。男性患者在总人群中稍占优势,男女比例为1.76。94例患者中,10例患者(10.6%)疾病处于I期,12例患者(12.8%)处于II期,22例患者(23.4%)处于III期,50例患者(54.9%)处于IV期。近一半的患者出现全身症状(45例,49.5%),41例患者(40.1%)表达细胞毒颗粒蛋白,其中23例患者仅表达一种毒颗粒蛋白(主要为TIA-1或GrB),剩余18例至少表达2种毒颗粒蛋白。94例患者中,有91例患者(96.8%)的临床记录可得出IPI评分,其中,37例患者(40.6%)为0-1分,28例患者(30.8%)为2分,17例患者(18.7%)为3分,9例患者(9.9%)为4-5分。6例患者(6.38%)初始即有骨髓侵犯,42例患者(44.7%)初始乳酸脱氢酶(LDH)值高于正常范围,17例患者(18.1%)开始治疗时人类疱疹病毒(EBV)抗体筛查为阳性。CM阳性组(41例)与CM阴性组(53例)患者临床特点均衡,P>0.05,无统计学差异。2.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本研究随访日期截至2018年6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1(2.1-74.0)个月。94例患者中,在经过一线治疗后,33例患者(35.1%)达到CR,29例患者(30.9%)达到PR,SD和PD的患者为32例患者(34.0%)。总有效率(ORR)为66.0%。其中,CHOP方案组CRR为32.7%,GDPT方案组CRR为38.1%;CHOP方案组ORR为65.4%,GDPT方案ORR为66.7%,两组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按CM的表达情况分组,CM阳性组完全缓解率(CRR)为29.3%,CM阴性组CRR为39.6%,P>0.05;CM阳性组ORR为48.8%,CM阴性组ORR为79.2%,P<0.05。94例患者中有40例(42.5%)死亡,3年的累计生存率为63.4%。中位OS为17.5个月(CM表达阳性组为15个月,CM表达阴性组为20个月),中位PFS为12个月(CM表达阳性组为12.7个月,CM表达阴性组为12个月)。CM表达阳性的患者3年OS率为48.3%,CM表达阴性的患者3年OS率为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预后分析:单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疾病分期晚(P=0.007)、IPI得分高(P=0.002)、骨髓受累(P=0.004)及细胞毒颗粒蛋白阳性表达(P=0.022)是PTCLs预后的不利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PI得分高、骨髓受累和细胞毒颗粒蛋白阳性表达为独立的预后风险因素(P<0.05)。结论1.疾病分期晚、IPI得分高、骨髓受累及细胞毒颗粒蛋白阳性表达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可能预后较差。2.细胞毒颗粒蛋白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周建华,王地,王焕瑞,侯晓利,郁卫东[2](2018)在《γδT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MICA/B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索γδT细胞在抗膀胱癌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识别的应激蛋白MICA/B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经帕米磷酸二钠体外扩增培养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γδ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的纯度、扩增效率和经佛波酯/离子霉素(PMA/ionomycin)刺激后CD107a的表达,通过细胞毒实验检测其对膀胱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膀胱癌细胞株表面和膀胱癌组织中MICA/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扩增6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纯度达75%~94%,γδT细胞绝对数达到初始的109~371倍。经PMA/ionomycin刺激后,表达CD107a的γδ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可达40%~82%,膀胱癌患者的γδT细胞对3株膀胱癌细胞株都有显着的细胞毒作用,且随效靶比增高而增强。3株膀胱癌细胞株表面和26例膀胱癌组织中均不同程度地表达MICA/B,浸润性膀胱癌中MICA/B的染色评分略高于非浸润性膀胱癌,高级别膀胱癌中MICA/B的染色评分要高于低级别膀胱癌,但统计学分析显示组织中MICA/B的染色评分与肿瘤分期、分级没有显着相关性。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可在体外成功扩增,并显示出显着的抗膀胱癌作用,膀胱癌细胞和组织中都不同程度表达MICA/B,但统计学分析显示MICA/B在膀胱癌组织中的染色评分与肿瘤分期、分级没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马刚,杨庆强,何兴状[3](2017)在《Lgr5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治疗结肠癌的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DCs),诱导产生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进行结肠癌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Lgr5蛋白诱导DCs成熟,同时检测DCs表面标记物和白细胞介素(IL)-10与IL-12表达量的变化,随后通过Lgr5-DC诱导Lgr5抗原特异性CD8~+CTL,并检测Lgr5-DC-CD8~+CTL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18Co和结肠癌细胞HT29的作用,同时检测干扰素(IFN)-γ释放量。然后进一步检测Lgr5-DC-CD8~+CTL对BALB/C-nu/nu小鼠结肠癌的抑制情况,并通过组织染色观察治疗后肿瘤组织的变化。结果与PBS刺激相比,Lgr5蛋白刺激能够显着上调DCs表面标记物DC80、DC83、DC86和HLA-DR水平,依次达到3.29、3.06、2.90和6.93倍;同时Lgr5蛋白刺激显着促进IL-12的释放和显着减少IL-10的分泌(P<0.05)。Lgr5-DC-CD8~+CTL和DC-CD8+CTL均导致少量CCD-18Co细胞杀伤(P>0.05),而Lgr5-DCCD8~+CTL对HT29细胞的杀伤率是DC-CD8~+CTL的4.40倍(P<0.05)。动物实验表明,BALB/C-nu/nu结肠癌移植鼠经Lgr5-DC-CD8+CTL治疗后,肿瘤体积比显着低于PBS组和DC-CD8~+CTL组,依次达到0.25和0.24倍(P<0.05)。组织染色显示,Lgr5-DC-CD8~+CTL处理导致明显的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BAX表达升高。结论Lgr5蛋白促进DCs成熟并诱导产生Lgr5抗原特异性CD8~+CTL,Lgr5-DC-CD8~+CTL能够高效的杀伤肿瘤细胞并延迟肿瘤生长。(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易碧玉,裴轶劲,王春,蒋杨[4](2016)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收集1990-01-01/2016-05-25期间CTLA4基因多态性与NHL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资料。采用SATA(v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涉及CTLA4+49A/G、-318T/C、CT60 A/G 3个等位基因,NHL患者803例,对照共1254例。这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与NHL的易感性无相关性(PZ>0.05或95%CI包含1)。在CTLA4+49A/G基因多态性的亚组分析中却发现携带AA是HNL混合型的危险因素(AA vs GG:OR=4.181,95%CI:1.362~12.833;AA+AG vs GG:OR=3.217,95%CI:1.055~9.810;AA vs AG+GG:OR=2.827,95%CI:1.345~5.940),然而在B细胞淋巴瘤中是保护因素(AA vs GG:OR=0.465,95%CI:0.251~0.863;AA vs AG+GG:OR=0.534,95%CI:0.362~0.788);携带AA也是意大利人的危险因素(AA vs GG:OR=4.181,95%CI:1.362~12.833;AA+AG vs GG:OR=3.217,95%CI:1.055~9.810;AA vs AG+GG:OR=2.827,95%CI:1.345~5.940),但在中国人中是保护因素(AA vs GG:OR=0.643,95%CI:0.417~0.992;AA vs AG+GG:OR=0.601,95%CI:0.395~0.913)。结论 CTLA4+49A/G、-318T/C、CT60 A/G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与NHL易感性无明显关联性。(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胡芬,王钰雷,熊斌[5](2015)在《硒结合蛋白1通过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强奥沙利铂的细胞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硒结合蛋白1(SBP1)在结直肠癌DLD-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其引起的DLD-1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变化,揭示SBP1的部分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MTS法检测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处理SBP1siRNA或SOD1siRNA转染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CuZn/Mn-SOD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SBP1siRNA转染对DLD-1细胞SOD酶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下调SBP1后,SOD1和SOD2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下调SBP1或SOD1后DLD-1细胞内SBP1、SOD1及SOD2蛋白水平的变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染色法检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细胞内超氧化物阴离子的水平。结果:下调SBP1后,奥沙利铂对DLD-1细胞的毒性作用[半数毒性浓度IC50为(36.7±1.6)μmol/L]相比对照组[IC50为(17.5±0.8)μmol/L]明显减小(P<0.05);同时下调SBP1和SOD1后,奥沙利铂对DLD-1细胞的毒性作用[IC50为(16.8±1.0)μmol/L]相比对照组[IC50为(17.3±1.2)μmol/L]无明显变化(P>0.05);下调SBP1分别在转录水平、蛋白水平及酶活性水平上调了SOD,并减少了由奥沙利铂引起的DLD-1细胞内产生的超氧阴离子。结论:下调SBP1能上调SOD的水平,进而减小了奥沙利铂对DLD-1细胞的毒性作用,故SBP1能通过抑制SOD增强奥沙利铂对DLD-1细胞的毒性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赵红兵[6](2015)在《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膜转运蛋白hENT1对吉西他滨和阿霉素细胞毒作用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一组源自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或器官原发,国人多见NHL(淋巴瘤的两种分类之一,非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s)是来源于T细胞的NHL,该病侵袭性高、病程短、疗效差、死亡率高,以放化疗为主,但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为基础的传统CHOP方案疗效不敏感。核苷类似药物吉西他滨(gemcitabine)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各种类型实体肿瘤(如胰腺癌、胆管癌和乳腺癌等)化疗方案中的基础药,已取得不凡的临床疗效。近年来,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应用于NK/T细胞淋巴瘤病人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无吉西他滨药物的化疗方案,但仍有部分NK/T细胞淋巴瘤病人出现耐药现象。但无论在实体肿瘤还是淋巴瘤临床研究中,吉西他滨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决定因素尚未明晰。细胞内代谢是核苷类似药物发挥其毒性作用的必要步骤,但前提是药物必须首先完成其跨膜转运,这一步骤对于核苷类似药物来说,是实现其药效必不可少的。故近年来对膜转运蛋白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认为,药物疗效的发挥离不开膜转运蛋白的介导,其转运效率直接决定药物的治疗效果,甚至将其作为药物疗效和肿瘤病人存活长短的生物标志物。人均衡型核苷转运蛋白1(human equilibrium nucleoside transporter 1,hENT1)蛋白是近来膜转运蛋白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方向主要在其介导抗肿瘤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方面。目前,实体瘤研究认为,吉西他滨的跨膜转运是一个几乎完全由转运蛋白hENT1介导的过程,该蛋白是决定吉西他滨药物敏感度的决定因素,但对阿霉素没有相关研究。hENT1(SLC29A1)是核苷转运家族SLC29(the solute carrier 29)发现的第一个成员,hENT1是承担机体生理性核苷和多种抗癌、抗病毒核苷类似药物的细胞吸收和(或)细胞排出的主要跨膜载体。根据细胞对NBTI/NBMPR的敏感特性,hENT1蛋白被分为NBMPR敏感型(es)和NBMPR不敏感型(ei)两类。近5年来,关于hENT1与抗癌药物治疗关系的临床研究大多集中在:肿瘤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hENT1蛋白高表达与癌症病人的长期生存有关;检测hENT1蛋白表达程度来评估肿瘤病人对核苷类似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hENT1蛋白能否作为核苷类似药物的治疗靶点;大多数实体瘤研究数据显示,核苷类似药物(如吉西他滨)通过hENT1蛋白介导实现了高效的药物跨膜转运,能作为核苷类似药物治疗癌症病人的生物标志物之一;但部分研究对此持不同意见;故hENT1蛋白在核苷类似药物治疗实体瘤病人的生物标志物价值仍保持着争议。在PubMed检索中,hENT1蛋白水平、基因水平研究的文献不多,基础研究多于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多集中在胰腺癌和胆管壶腹癌;在人NK/T淋巴瘤细胞株YTS上hENT1蛋白与吉西他滨、阿霉素的相关功能、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研究,在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中未检索到相关文献。本实验拟采用CCK-8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膜转运蛋白hENT1与抗癌药物吉西他滨、阿霉素对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的细胞毒作用的相关性,探讨在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中,膜转运蛋白hENT1是否为介导吉西他滨、阿霉素进入癌细胞的主要通道蛋白及其功能特性。【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膜均衡型核苷转运蛋白1(hENT1,SLC29A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CCK-8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通过膜转运蛋白hENT1与抗癌药物吉西他滨、阿霉素对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的细胞毒作用的相关性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hENT1进行功能、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研究。3.CCK-8检测采用CCK-8技术,结合hENT1的小分子特异抑制剂NBMPR,通过hENT1与抗癌药物吉西他滨、阿霉素对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的细胞毒作用的相关性,检测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膜转运蛋白hENT1的功能。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hENT1与抗癌药物吉西他滨、阿霉素对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的细胞毒作用的相关性,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膜转运蛋白hENT1在基因水平上的变化情况。并运用该技术检测了淋巴瘤细胞株YTS、SNK-6、Jeko-1、ly1、Raji、Karpas和Jurket中的hENT1在基因水平上的表达。5.Western Blot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淋巴瘤细胞株YTS、SNK-6、Jeko-1、ly1、Raji、Karpas和Jurket中的hENT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膜转运蛋白hENT1在细胞株YTS、SNK-6、Jeko-1、ly1、Raji、Karpas和Jurket中的表达研究Q-RT-PCR检测结果显示:hENT1在细胞株YTS、SNK-6、Jeko-1、ly1、Raji、Karpas和Jurket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不均,YTS、Jeko-1表达相对低,其余表达较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ENT1蛋白在细胞株YTS、SNK-6、Jeko-1、ly1、Raji、Karpas和Jurket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不均。2.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膜转运蛋白hENT1功能的检测在吉西他滨、阿霉素药物作用组,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其细胞毒性明显增强,即两种药物对YTS的细胞毒作用存在时间依赖性;但预先加入NBMPR作用后,首先细胞毒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不起作用,其次时间依赖性不存在。先NBMPR作用+药物作用组与单纯药物作用组,无论吉西他滨、阿霉素,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NBMPR(5nM/L、10nM/L和20nM/L)即可明显减弱吉西他滨、阿霉素对YTS的细胞毒作用。3.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膜转运蛋白hENT1与吉西他滨细胞毒作用的相关性研究CCK-8结果显示:1)吉西他滨对YTS细胞的IC50值为25.63nM/L;2)吉西他滨对YTS的细胞毒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加大而明显增强。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即吉西他滨对YTS的细胞毒作用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3)加NBMPR作用后,吉西他滨的毒性作用改变明显;随作用时间延长,其细胞毒性几乎不显现。NBMPR作用+药物作用组与单纯药物作用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了吉西他滨作用YTS细胞后hENT1在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不同浓度吉西他滨作用YTS细胞后3小时、6小时后hENT1基因相对表达量2-△△Ct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小时、12小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吉西他滨对淋巴瘤细胞株YTS的作用的时间延长、浓度增加,6小时左右,hENT1基因显着增加;但随后的增加出现下降趋势。4.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膜转运蛋白hENT1与阿霉素细胞毒作用的相关性研究CCK-8结果显示:1)阿霉素对YTS细胞的IC50值为400nM/L;2)阿霉素对YTS的细胞毒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加大而明显增强。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即阿霉素对YTS的细胞毒作用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3)加NBMPR作用后,阿霉素的毒性作用改变明显;随作用时间延长,其细胞毒性几乎不显现。NBMPR作用+药物作用组与单纯药物作用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了阿霉素作用YTS细胞后hENT1在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不同浓度阿霉素作用YTS细胞后3小时、6小时之间,3小时、12小时之间,hENT1基因相对表达量2-△△Ct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即3、6、12小时,hENT1基因随阿霉素对淋巴瘤细胞株YTS的作用的时间延长、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1.在功能、基因水平证实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膜转运蛋白hENT1可能是介导吉西他滨、阿霉素进入的主要通道蛋白。2.在吉西他滨作用时,YTS细胞的hENT1 mRNA随时间延长、浓度增加而增加,上升趋势在6小时左右出现下降;在阿霉素作用时,YTS细胞的hENT1 mRNA随时间延长、浓度增加而增加,hENT1 mRNA在12小时左右仍处上升趋势。3.低浓度hENT1的抑制剂NBMPR可明显抑制吉西他滨、阿霉素对YTS细胞的细胞毒作用,YTS细胞的hENT1为NBMPR敏感型。4.膜转运蛋白hENT1在淋巴瘤细胞株YTS、SNK-6、Jeko-1、ly1、Raji、Karpas和Jurket中均存在表达,但表达不均,可能作为淋巴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5-05-01)
刘福生,杭海燕,陈润花,李培彩,张寅[7](2014)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毒相关蛋白A及环氧合酶2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脾胃湿热证与Hp细胞毒相关蛋白A(CagA)、环氧合酶2(Cox-2)及胃黏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经Hp检测、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CAG患者70例,Hp阳性并经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寒证的患者各30例,Hp阴性患者1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CagA、Cox-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组间CagA阳性率、Cox-2表达水平及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 CAG合并Hp感染的脾胃湿热证组CagA阳性率、血清Cox-2表达水平高于脾胃虚寒证患者,且均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胃黏膜病变程度与脾胃虚寒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湿热证具有较轻的趋势。结论 CagA及Cox-2可能参与CAG合并Hp感染患者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脾胃湿热证在CAG合并Hp感染早期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脾胃湿热证在CAG进展中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4年10期)
嵇源源,高立文,张健,王剑文[8](2013)在《蓝萼甲、丙素细胞毒活性及其与Bcl-2蛋白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和蓝萼丙素(GLC)对15株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差异以及与Bcl-2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关键蛋白Bcl-2的表达;应用分子对接Autodock程序,将GLA和GLC与Bcl-2蛋白进行分子对接,比较其结合的差异性。结果:用MTT法结果表明GLA对所选用的15株肿瘤细胞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相同浓度的GLC对15株肿瘤细胞的生存率没有影响;用分子对接法结果显示GLA与Bcl-2蛋白的结合自由能和ki值均低于GLC。结论:GLA更易与Bcl-2蛋白结合从而抑制Bcl-2蛋白的功能,促进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3年04期)
张宇[9](2013)在《B、C型HBV核心蛋白细胞毒T细胞表位筛选以及功能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肝病毒(HBV)为一类嗜肝性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在中国HBV感染情况更为严重。HBV感染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的威胁,也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研究认为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反应在清除HBV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HBV感染后引起的CTL反应是一把双刃剑,既起着病毒清除的作用,但同时又造成了肝损伤。而病毒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会通过产生各种突变体来对抗机体的清除作用,且HBV突变被证明与乙肝疾病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HBV感染中CTL反应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目前已报道的CTL表位主要是由西方学者发现的,但西方国家与亚洲国家主要流行的HBV基因型并不相同。基于这个情况,我们选取中国分布最多的B型和C型HBV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了HBV组成成分中保守性最好且免疫原性最强的核心蛋白(HBc)作为研究目标。通过总结分析NCBI上171条B型HBc序列和159条C型HBc序列,利用overlapping方法合成涵盖HBcl-150全序列的九肽(每条多肽与相邻多肽有8个氨基酸的重复),若某一氨基酸的突变率超过10%,覆盖该突变氨基酸的一系列多肽也被包括在合成的范围内,合计共191条九肽。首先通过T2细胞结合实验,筛选到四条HLA-A2高结合力的多肽(HBc60-68*,HBc123-131,HBc123-13l*,HBc141-149).随后通过晶体结构学研究显示这四条多肽具有典型的HLA-A*0201表位的结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从而拓展了人们对MHC-多肽复合物结构特点上的认识。其中HBc第60位突变(L60V)产生的新CTL表位(HBc60-68*,V60),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并对这一突变位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晶体学方法和功能学实验相结合的策略,证明V60具有典型的HLA-A*0201表位多肽的结构特征,在小鼠体中可以产生很强的特异性CTL反应,而其野生型多肽L60并不可以。通过分析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到HBc L60V突变与临床更强的肝损伤,更高病毒水平以及不良预后相关。随后通过在HLA-A2.1/HBV杂交小鼠中进行V60多肽免疫,我们证明V60刺激起的多肽特异性CTL反应在杂交小鼠中造成了一定的肝损伤。另一方面,我们在野生型HBV质粒中引入HBc L60V突变,在质粒转染Huh7细胞后检测发现,突变型质粒的HBV复制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质粒,高压尾脉注射野生型HBV质粒与突变型质粒进入小鼠体内也得到了同样的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通过细胞内和原核表达野生型及突变型HBc蛋白,发现在同等HBc蛋白表达量的情况下,突变型HBc蛋白包装成核心颗粒的水平要明显高于野生型蛋白,这就说明了HBc L60V突变可能通过促进HBc核衣壳的包装来促进HBV复制,而这个结果也解释了含有HBcL60V突变的慢肝病人中HBV DNA水平更高的现象。本实验中我们展示了一种新型HBV突变行为,该突变以产生一个新HLA-A2限制性CTL表位的代价而促进了HBV复制。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HBc L60V突变影响了T细胞反应,HBV复制以及艺肝疾病发展,有助于人们对临床乙肝疾病发生机制的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05-01)
潘月飞[10](2013)在《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细胞毒蛋白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ci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一种以表皮大面积剥脱坏死、黏膜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药源性疾病。其病情变化迅速,皮损泛发全身,常伴有发热及肝肾功能损害,死亡率较高(>30%)。关于SJS与TEN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SJS与TEN同属变态反应中的ⅣC型,此型变态反应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特异性的抗原激活具有杀伤作用的CTL细胞,该细胞释放细胞毒性蛋白诱导靶细胞的坏死与凋亡。细胞毒蛋白是一类由CD8~+T、NK、NKT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蛋白质,研究证实细胞毒蛋白如颗粒酶素B(Granzyme-B),颗粒溶素(Granulysin),穿孔素(Perforin)等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诱导表皮细胞的凋亡或坏死。可溶性人相关因子凋亡配体(soluable Fas Ligand, sFasL)在这个过程中亦具有重要作用,CTL细胞识别靶细胞后,细胞表面表达的高水平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相互识别,通过Fas触发靶细胞内部的Caspase-3系统,使靶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穿孔素的作用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同时,该通道还可以使一些颗粒分子如Granulysin,Granzyme-B进入靶细胞内,对胞内感染发挥免疫作用。Granulysin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细胞毒蛋白,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在CTL增殖活化约3-5天后,Granulysin与Perforin和Granzyme-B等颗粒分子一起排出胞外,参与抗菌、抗病毒和杀伤肿瘤细胞等免疫过程。尽管有学者认为sFasl和Perforin是导致患者表皮细胞大量坏死凋亡的主要效应分子,然而这两种分子在SJS和TE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很低,人们很难理解如此低浓度的分子如何导致表皮细胞的大量凋亡和坏死,并且sFasL发挥作用时需要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而在SJS和TEN患者表皮内早期浸润的T细胞并不多。有台湾学者通过比较SJS和TEN患者与其他疱病患者疱液中颗粒溶素的表达水平,发现颗粒溶素在SJS和TEN疱液的浓度显着升高;并且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作者在SJS和TEN患者证实颗粒溶素可沉积在患者表皮;将颗粒溶素注入小鼠的表皮内,发现其可诱导小鼠表皮水疱的产生。既然细胞毒蛋白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表皮坏死过程中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它们与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呢?而且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早期的发病中,患者往往仅表现为红斑丘疹,与斑丘疹型药疹鉴别困难,细胞毒蛋白水平是否有可能作为鉴别二者的分子标记呢?因此,我们决定以细胞毒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SJS和TEN患者体内细胞毒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产生细胞毒蛋白的细胞来源,为鉴别早期SJS、TEN与斑丘疹型药疹提供依据,并分析其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提供判定依据。目的以SJS与TEN患者的血清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毒蛋白在SJS与TEN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及细胞来源,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为阐明SJS与TEN的发病机制以及为其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纳入研究的对象均为西京皮肤医院住院患者,其中TEN患者7例,SJS患者8例,男性患者8名,女性患者7名,年龄为14~51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0~9d,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5例,抗癫痫类药物4例,非甾体抗炎药6例。普通型药物反应患者15例,包括多形红斑型(erythema multiforme,EM)药疹患者7例,斑丘疹型药疹(maculopapular exanthema,MPE)患者8例,其致敏药物分别为阿莫西林、青霉素、对乙酰氨基酚、卡马西平及氨基比林等药物。选取1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其中男5例,女5例,来自本院体检中心,年龄与性别与患者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首先分离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毒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产生CD8~+T细胞的来源。其次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3名长期好转的SJS与TEN患者CD8~+的记忆性T细胞,与致敏药物和其B淋巴母细胞共孵育,利用CCK8检测每个细胞群增殖情况。结果: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血清颗粒溶素水平为0.269±0.138ng/ml,明显高于多形红斑药疹组(0.05+0.006ng/ml),MPE组(0.02+0.003ng/ml)及正常对照组(0.01+0.005ng/ml),(P<0.05),进展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CD8~+T细胞选择性表达颗粒溶素。穿孔素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表达水平高于EM组,而与MPE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颗粒酶素B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CD8阳性T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普通药疹患者,在血清水平与其他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溶性人相关因子凋亡配体的血清浓度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细胞内的Granulysin水平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P=0.0186,r=0.617),细胞中的Granulysin与CK水平呈正相关(P<0.001,r=0.79),而与白球蛋白比值、AST、ALT等指标均无相关性。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我们发现产生细胞毒蛋白的细胞为CD8阳性的效应性T细胞和效应记忆性T细胞,在体外实验中,我们发现在致敏药物的刺激下,效应记忆性T细胞增殖最快。结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体内细胞毒蛋白的水平可能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中颗粒溶素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中的表达相对特异,可作为鉴别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与普通型药疹的分子标记,其表达水平还可能与患者的心肌损伤有关。产生细胞毒蛋白的CD8~+T细胞来源于效应性T细胞与效应记忆性T细胞。在致敏药物的刺激下,这两群细胞可发生增殖,效应记忆性T细胞的增殖速度最快,从而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3-05-01)
蛋白细胞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初步探索γδT细胞在抗膀胱癌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识别的应激蛋白MICA/B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经帕米磷酸二钠体外扩增培养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γδ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的纯度、扩增效率和经佛波酯/离子霉素(PMA/ionomycin)刺激后CD107a的表达,通过细胞毒实验检测其对膀胱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膀胱癌细胞株表面和膀胱癌组织中MICA/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扩增6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纯度达75%~94%,γδT细胞绝对数达到初始的109~371倍。经PMA/ionomycin刺激后,表达CD107a的γδ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可达40%~82%,膀胱癌患者的γδT细胞对3株膀胱癌细胞株都有显着的细胞毒作用,且随效靶比增高而增强。3株膀胱癌细胞株表面和26例膀胱癌组织中均不同程度地表达MICA/B,浸润性膀胱癌中MICA/B的染色评分略高于非浸润性膀胱癌,高级别膀胱癌中MICA/B的染色评分要高于低级别膀胱癌,但统计学分析显示组织中MICA/B的染色评分与肿瘤分期、分级没有显着相关性。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可在体外成功扩增,并显示出显着的抗膀胱癌作用,膀胱癌细胞和组织中都不同程度表达MICA/B,但统计学分析显示MICA/B在膀胱癌组织中的染色评分与肿瘤分期、分级没有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细胞毒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细胞毒颗粒蛋白的阳性表达提示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D].郑州大学.2019
[2].周建华,王地,王焕瑞,侯晓利,郁卫东.γδT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MICA/B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3].马刚,杨庆强,何兴状.Lgr5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治疗结肠癌的实验[J].解剖学报.2017
[4].易碧玉,裴轶劲,王春,蒋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
[5].胡芬,王钰雷,熊斌.硒结合蛋白1通过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强奥沙利铂的细胞毒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6].赵红兵.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YTS膜转运蛋白hENT1对吉西他滨和阿霉素细胞毒作用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
[7].刘福生,杭海燕,陈润花,李培彩,张寅.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毒相关蛋白A及环氧合酶2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8].嵇源源,高立文,张健,王剑文.蓝萼甲、丙素细胞毒活性及其与Bcl-2蛋白关系的研究[J].抗感染药学.2013
[9].张宇.B、C型HBV核心蛋白细胞毒T细胞表位筛选以及功能意义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10].潘月飞.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细胞毒蛋白的表达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