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关节注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体外冲击波,椎间孔注射
小关节注射论文文献综述
周飞,刘凯军,肖嘉文,王晶[1](2019)在《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lumbar facet joint syndrome,LFJS)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疾病~([1])。其治疗方案较多,但其疗效不一~([2-3]),多数起效缓慢,效果持续时间较短。近年来,我科采用椎间孔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LFJ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5年8月-2017年5月纳入102例LFJ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叁组。其中,A组33例,(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朱久宇[2](2019)在《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提高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找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中风后基础药物治疗及针刺治疗。1周为一个治疗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手部活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上肢部分,并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全部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有效性分析: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减少的百分比进行有效性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组有效率为93.3%,单纯康复训练组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2)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有明显的提升,组内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且治疗组疗效更佳。(3)改良的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MBI指数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提升,组内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BI指数高于对照组,可见治疗组的疗效更加显着。(4)手部活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评定:两组内患者的手部Brunnstrom等级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变化,在各个等级的患者比例有明显的调整,整体等级趋向更高级,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变化更加明显,疗效也更加显着。结论: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法与单纯康复训练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一定疗效,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更加显着,可明显提高FMA评分、提升MBI指数、提高手部Brunnstrom评分,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小关节功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磊,沈玉杰,黄小霞[3](2018)在《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行体外冲击波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行椎间孔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40例我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入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70,采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与观察组(n=70,采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椎间孔注射),观察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在治疗后各个时间段VAS评分、RMDQ评分、ODI评分均显着降低,观察组在治疗1、4、8周时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QOL-SF36评分显着上升,且观察组的QOL-SF36评分显着高于照组(P <0. 05),此外,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行椎间孔注射及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有效缩短病程,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罗君,李兆宝[4](2018)在《脉冲整脊技术联合腰椎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脉冲整脊技术联合腰椎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给予腰椎小关节注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病变腰椎小关节痛点辅以脉冲整脊技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JOA评分及其改善率对2组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整脊技术联合腰椎小关节注射对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8年04期)
吴海波,禹志军,白曼莫,王锋[5](2018)在《腰椎小关节松解联合骶管注射术对腰椎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松解术联合骶管注射对腰椎骨关节炎(L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LOA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松解术联合骶管注射强的松龙及地塞露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穿刺松解术联合骶管注射当归注射液进行治疗。纪录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3个月的VAS与JOA评分,及3个月后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2周、治疗3个月)两组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均显着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治疗3个月,两组的同期VAS评分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50,P=0.803)。结论腰椎小关节松解术联合骶管注射当归注射液术对LOA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为LOA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8年S2期)
姚晖,朱瑜琪,王楠,朱立国[6](2017)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小关节针刀松解联合小关节腔注射几丁糖,对照组采用单纯超声引导腰椎小关节针刀松解。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3个月后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1)疗程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结束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针刀松解联合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安全、准确而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纯的小关节针刀松解。(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张印,余攀,乔宗瑞,郝晓[7](2017)在《落枕穴穴位注射治疗急性颈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落枕穴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颈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片口服,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落枕穴注射。治疗后填写CRF表,统计治疗后VAS评分及有效率,通过分析随访数据,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治疗后30min,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落枕穴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颈椎小关节紊乱症操作简单、效果较好,可于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7年21期)
吴九平[8](2017)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内精准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腰椎小关节内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关节内介入治疗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疗法。材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门诊,经初步问诊、查体、检查诊断为疑似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119名,进一步经严格筛查后剩余48人进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24人,对照组24人。给予实验组患者腰椎小关节腔内自体PRP介入注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局麻药与激素的混合药物的小关节腔内介入注射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不同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疼痛缓解率[(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腰椎功能评价[包括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Q)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 Nab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疾病特征等基本资料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疼痛变化比较(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无论休息状态下还是弯腰状态下,腰部疼痛在治疗1周开始均有明显减轻(P<0.05)。在治疗后短期1周、1月时,对照组疼痛减轻比实验组明显(P<0.05)。3.腰椎功能变化比较(RMQ评分和ODI评分):与治疗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短期效果对照组更佳,中长期效果实验组更优。4.治疗后主观满意度比较(改良Mac Nab评分):对照组短期满意度更好,在治疗后1个月优良率最高,为83.33%;而实验组中长期满意度更好,在治疗后6个月优良率最高,为75.00%。5.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感染、排斥反应、神经损伤等药物和穿刺并发症。两组患者疼痛加重情况均在治疗后即刻发生率高,其余时间发生率较低。结论:1.影像协助下的腰椎小关节内精准注射是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从短期疗效看,传统局麻药和激素的混合药物的治疗效果更佳,但自体PRP也有效果。3.从中长期疗效看,自体PRP比传统局麻药和激素的混合药物更加有效,是一种更优的治疗选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4-01)
王超,阮祯,周娴芳,邹小勋,胡琼[9](2016)在《穴位注射结合胸椎拔伸类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长期的伏案工作模式,胸椎小关节紊乱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之一。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关节错缝,属于中医"骨错缝"的范畴[1-2],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为各种原因(如急性外伤,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的胸椎小关节的(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张晓卫,蔡军,关涛[10](2016)在《C型臂X线机下关节注射曲安奈德与玻璃酸钠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下关节注射曲安奈德与玻璃酸钠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6-05-2012-08间治疗的小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76例,男41例,女35例,单侧腰部疼痛39例,双侧37例,23例合并不同程度臀部放射痛。年龄42~83岁,平均65.3岁。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均行C型臂X线机下小关节注射曲安奈德与玻璃酸钠;对照组均行C型臂X线机下小关节注射曲安奈德。两组患者3个月内均得到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vale,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进行评估,并得出患者疼痛的缓解度(PAR)。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完全缓解26例,明显缓解7例,中度缓解3例,无缓解2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完全缓解23例,明显缓解9例,中度缓解3例,无缓解3例,总有效率92.1%,两组总有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3个月后治疗组完全缓解23例,明显缓解8例,中度缓解6例,无缓解1例,总有效率97.3%;对照组完全缓解13例,明显缓解6例,中度缓解2例,无缓解17例,总有效率55.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 C型臂X线机下关节注射曲安奈德与玻璃酸钠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具有满意的疗效,且疼痛不易反弹复发,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小关节注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提高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找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中风后基础药物治疗及针刺治疗。1周为一个治疗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手部活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上肢部分,并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全部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有效性分析: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减少的百分比进行有效性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组有效率为93.3%,单纯康复训练组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2)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有明显的提升,组内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且治疗组疗效更佳。(3)改良的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MBI指数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提升,组内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BI指数高于对照组,可见治疗组的疗效更加显着。(4)手部活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评定:两组内患者的手部Brunnstrom等级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变化,在各个等级的患者比例有明显的调整,整体等级趋向更高级,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变化更加明显,疗效也更加显着。结论: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法与单纯康复训练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一定疗效,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更加显着,可明显提高FMA评分、提升MBI指数、提高手部Brunnstrom评分,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小关节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关节注射论文参考文献
[1].周飞,刘凯军,肖嘉文,王晶.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9
[2].朱久宇.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小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
[3].王磊,沈玉杰,黄小霞.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行体外冲击波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2018
[4].罗君,李兆宝.脉冲整脊技术联合腰椎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8
[5].吴海波,禹志军,白曼莫,王锋.腰椎小关节松解联合骶管注射术对腰椎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8
[6].姚晖,朱瑜琪,王楠,朱立国.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
[7].张印,余攀,乔宗瑞,郝晓.落枕穴穴位注射治疗急性颈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
[8].吴九平.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内精准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17
[9].王超,阮祯,周娴芳,邹小勋,胡琼.穴位注射结合胸椎拔伸类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
[10].张晓卫,蔡军,关涛.C型臂X线机下关节注射曲安奈德与玻璃酸钠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J].颈腰痛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