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论文文献综述
毛渭红[1](2019)在《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26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展开分析。方法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共收治26例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会于早期出现皮肤黏膜、牙龈渗血、舌体血泡、结膜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等临床症状及并发症,需给予有效的治疗。临床中现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等,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老年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显着提升治疗效果。结论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由于抵抗力较差、身体机能衰退,出血症状较为明显,同时会伴发各种并发症,若能实现有效治疗,可取得显着的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4期)
龚征华,洪用为,陈蓓华[2](2019)在《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变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变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ITP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60例儿保门诊体检结果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选择ELISA方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A、PAIg G、PAIg M水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A、PAIg G和PAIg M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有56例患儿治愈,25例患儿显效,治愈+显效共81例; 19例患儿确诊为难治性ITP。治愈+显效组初诊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与PAIg M水平同时或分别升高的患儿比例明显低于难治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愈+显效组治疗前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PAIg M水平升高的患儿在治疗后均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难治组患儿在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的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M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M对观察ITP患儿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M水平较高的患儿应尽早采取大剂量激素或联合免疫治疗,避免转为难治性ITP。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特别是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M+PAIgG的联合检查,可以作为ITP患儿常规的检测项目。(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2期)
许欣欣,姜春状[3](2019)在《姜春状主任医师单纯中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是临床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本病病程长、难治疗、易复发,西医治疗短期疗效显着,但副作用较多,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本文将姜春状主任医师单纯中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综合整理介绍。(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2期)
陈莉[4](2019)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健康教育形式、内容及干预效果。方法:对医院接收的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观察,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基础护理、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且疾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及监护人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高琳[5](2019)在《汞中毒继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1例因使用偏方致汞中毒继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提示应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同时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要开拓思路,及时发现可能病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琳[6](2019)在《探讨优质护理方法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探讨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ITP患儿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0.8±0.5)d、血小板达正常值时间(4.1±1.4)d、出血症状控制时间(2.1±1.3)d均优于对照组82.4%、(3.6±1.4)d、(6.3±1.5)d、(4.9±1.8)d,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法应用于ITP患儿的护理中效果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0期)
崔建坡,冶鹏娟[7](2019)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8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48例ITP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TPO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外周血小板(PLT)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8例ITP患儿经治疗完全反应(CR)患儿18例,有效(R)患儿23例,无效(NR)患儿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41/48)。患儿治疗后4周PLT计数较治疗前显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不良反应率为8.33%(4/48)。结论在ITP患儿治疗中应用rhTPO治疗具有疗效显着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可有效控制患儿的出血症状,rhTPO值得在小儿ITP治疗中应用与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曾习文,邹慧娟,伍兰蕚[8](2019)在《归脾丸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归脾丸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06-2018.06收治的202例慢性ITP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1例,均给予维生素C、醋酸泼尼松治疗,研究组加用归脾丸治疗,治疗时间12周,比较两组疗效、血小板计数(BPC)及免疫功能,并检测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P<0.05);治疗后,两组的BPC及免疫功能均显着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归脾丸治疗慢性ITP疗效显着,安全性高,且可改善机体免疫能力。(本文来源于《血栓与止血学》期刊2019年05期)
冯璐[9](2019)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ITP患儿6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丙种球蛋白200 mg/(kg·d)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TP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观察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杨硕[10](2019)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给予观察组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显着,可有效缩短患儿血小板恢复时间,值得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变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ITP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60例儿保门诊体检结果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选择ELISA方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A、PAIg G、PAIg M水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A、PAIg G和PAIg M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有56例患儿治愈,25例患儿显效,治愈+显效共81例; 19例患儿确诊为难治性ITP。治愈+显效组初诊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与PAIg M水平同时或分别升高的患儿比例明显低于难治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愈+显效组治疗前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PAIg M水平升高的患儿在治疗后均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难治组患儿在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的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M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M对观察ITP患儿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M水平较高的患儿应尽早采取大剂量激素或联合免疫治疗,避免转为难治性ITP。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特别是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M+PAIgG的联合检查,可以作为ITP患儿常规的检测项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论文参考文献
[1].毛渭红.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26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龚征华,洪用为,陈蓓华.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变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9
[3].许欣欣,姜春状.姜春状主任医师单纯中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陈莉.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高琳.汞中毒继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9
[6].张琳.探讨优质护理方法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J].人人健康.2019
[7].崔建坡,冶鹏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8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9
[8].曾习文,邹慧娟,伍兰蕚.归脾丸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
[9].冯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比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
[10].杨硕.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
标签:老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