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PGⅢ系统,裸子植物属,基部类群,单种或寡种
植物科论文文献综述
樊大勇,高贤明,杨永,熊高明,申国珍[1](2017)在《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种子植物科属的古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基于Phylomatic建立时间树并综合多学科证据,探讨了该区系种子植物科属起源的时间特征。结果发现,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裸子植物占中国华中山地分布中心属和种的67%和74%,是中国裸子植物分布中心之一;被子植物科的基部类群科占中国的85%;种子植物单型科(仅含1属1种)占中国的42%;拥有中国特有属56属,占中国特有属总数的23%,很多为古老特有属;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还分布有中国超过50%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这些事实表明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且有连续的传代线,是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重要体现。(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程周旺,方建新[2](2016)在《《中国植物志》与《Flora of China》蕨类植物科属的变更》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中文版的《中国植物志》第二、叁、四、五、六卷、《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与英文修订版的《Flora of China》2-3科属进行对照比较,报道了3部专着中蕨类植物科属分类位置的变动情况,以资正确鉴定应用。(本文来源于《黄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张恒庆,陈雨鸥,夏侯祯,唐丽丽,陈冲[3](2015)在《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科属结构及区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区系特征两个方面对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7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63科,188属;外来入侵种9种;中国特有种25种;近危物种1种;易危物种1种.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系华北植物区系特征.在保护区所有科中,有优势科3科;中等科10科;寡种科31科;单种科19科.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策略和建议.(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刘兴良,贾程,何飞,蔡小虎,潘红丽[4](2015)在《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组成的海拔梯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滇高山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为了阐明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用群落学调查方法研究了组成群落的植物科沿海拔梯度(15个海拔梯度,海拔2 200 m~3 600 m)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世界分布31科、热带分布21科和温带分布21科,分别为占42.47%、28.77%和28.77%。川滇高山栎群落的植物科数具有低海拔比高海拔多的特点,在海拔3 100 m以上,分布的植物科数没有变化。在各个海拔梯度以世界分布科占主要地位,其次为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热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具有递减的趋势,温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出现2个峰值。在海拔2 200 m~2 800 m范围,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相当,海拔2 900 m以上,温带分布科明显增多。(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刘冰,叶建飞,刘夙,汪远,杨永[5](2015)在《中国被子植物科属概览:依据APG Ⅲ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子植物是现存高等植物最为繁盛的类群,约30万种,是陆地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搞清科、属和种的数量和范畴对认识全球和区域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价值。分子系统学的快速发展,使很多被子植物的科和属的范畴发生了变化。本文结合APGⅢ系统和一些新的系统发育研究动态,对中国原产和引入的被子植物科属名单进行了整理,确认被子植物在中国原产258科,引入55科(其中6科归化),中国原产2,872属,引入1,605属(含归化152属),并简要介绍了中国被子植物科属范畴的历史沿革和新变化。新的名录与《中国植物志》相比,新增115科1,729属,与Flora of China相比,新增85科1,531属。(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5年02期)
杨青松,赵艳,史洪俊,陈毅坚,熊勇[6](2015)在《贵州布依族药用植物科属组成和区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民族植物学文献分析法并结合野外调查,对贵州省布依族药用植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布依族使用的植物药共539种,其基源植物共有252种,隶属97科、230属.根据吴征镒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贵州布依族药用种子植物有14种分区类型,其中以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药用植物生活习性分析表明,布依族药用植物主要以草本为主,乔木和藤本占比较大,表明贵州布依族生活环境更偏热带的特点;药用部位分析表明,贵州布依族主要利用植物的根.此外,贵州布依族药用植物还使用了其他民族未使用的一些外来物种,如鬼针草(Bidens pilosa)等.(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曹威,熊源新,杨冰,孙中文,黎小冰[7](2014)在《贵州省苔类植物科的新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贵州苔类植物二个新记录科—单月苔科Monosoleniaceae单月苔Monosolenium tenerum Griff.及小袋苔科Balantiopsaceae中华直蒴苔Isotachis chinensis C.Gao。根据贵阳市南江峡谷和都匀市斗篷山的标本提供详细描述,提供形态特征图或彩图,并对它们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等进行简要讨论。(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张建华,郭应,陈志萍,张华海[8](2014)在《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41科608属1 523种,科的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热带性质,而属的分布类型却以温带分布为主。(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段剑,杨洁,莫明浩,肖胜生,宋月君[9](2013)在《鄱阳湖沙地种子植物科属组成及地理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场调查及统计结果表明:(1)鄱阳湖沙地种子植物共计115种,隶属于50科,92属,占江西省种子植物总科数的16.50%、总属数的7.47%、总种数的2.79%,双子叶植物占主导地位,多样性不丰富,在属、种层次上尤其突出;(2)科属组成都是以单种型占优势,科具有一定的优势现象,主要为禾本科、菊科、大戟科和蝶形花科植物,属优势现象不明显,分化程度低,植被组成简单,系统脆弱性强,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加剧土地的风沙化现象;(3)研究区沙地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比科要丰富,但总体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都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无特有现象,这与其所在区域的热带性气候相符,此外,与其所在的庐山、赣西北区系相比较,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热带性成分突出,温带性成分占从属地位,世界分布型属的比重相对较大。(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3年12期)
彭福星,朱敏芬,张泽坤,杨天真,王涵[10](2013)在《岳麓山风景区种子植物科的区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岳麓山风景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555种,隶属于117科、403属,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115科、401属、553种。117科可归为9个分布区类型,热带性质的科共有63个,占该区总科数的72.4%,温带性质的科共有24个,占该区总科数的27.6%,显示出岳麓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3年04期)
植物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中文版的《中国植物志》第二、叁、四、五、六卷、《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与英文修订版的《Flora of China》2-3科属进行对照比较,报道了3部专着中蕨类植物科属分类位置的变动情况,以资正确鉴定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科论文参考文献
[1].樊大勇,高贤明,杨永,熊高明,申国珍.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种子植物科属的古老性[J].植物科学学报.2017
[2].程周旺,方建新.《中国植物志》与《FloraofChina》蕨类植物科属的变更[J].黄山学院学报.2016
[3].张恒庆,陈雨鸥,夏侯祯,唐丽丽,陈冲.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科属结构及区系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刘兴良,贾程,何飞,蔡小虎,潘红丽.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组成的海拔梯度特征[J].四川林业科技.2015
[5].刘冰,叶建飞,刘夙,汪远,杨永.中国被子植物科属概览:依据APGⅢ系统[J].生物多样性.2015
[6].杨青松,赵艳,史洪俊,陈毅坚,熊勇.贵州布依族药用植物科属组成和区系特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曹威,熊源新,杨冰,孙中文,黎小冰.贵州省苔类植物科的新发现[J].贵州科学.2014
[8].张建华,郭应,陈志萍,张华海.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研究[J].贵州科学.2014
[9].段剑,杨洁,莫明浩,肖胜生,宋月君.鄱阳湖沙地种子植物科属组成及地理成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
[10].彭福星,朱敏芬,张泽坤,杨天真,王涵.岳麓山风景区种子植物科的区系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