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作格论文-朴珍玉

非作格论文-朴珍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作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息结构,双事件,非作格动词,双宾语

非作格论文文献综述

朴珍玉[1](2017)在《非作格双宾句数量宾语的信息结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非宾格假说",非作格动词不能带宾语。带双宾语更是违反动词论元结构的非常规现象。以往研究无论是从论元结构的角度,还是从事件结构的角度,都无法对非作格动词带双宾语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本文结合信息结构理论,从直接宾语必须是数量宾语这一特点入手,指出双宾结构的特殊性,重新分析数量宾语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7年04期)

陈新仁[2](2017)在《词汇-语法创新的语言模因论解读——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的使用有时会"创造性地"突破其惯有的语法属性限制,在新的句法环境中获得新用法。现有文献主要从纯句法理论视角对相关创新用法加以阐释,但对相关语言现象产生的外部动因、语言基础等问题没有甚至不必给予合适的解读。笔者拟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引入语言模因论的全新视角,探讨上述相关问题,一方面可深化对该词汇-语法现象的认识,并为相关词汇-句法创新现象的类似探讨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补充、丰富不同理论或流派视角下有关词汇-句法问题方面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7年03期)

王立永[3](2015)在《概念观照与非宾格、非作格动词的语义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研究从施事性和有界性两个角度概括非宾格和非作格动词的语义基础。在以哪个标准为主方面,学者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此外,这两个标准存在冲突,动词根据一个标准是非作格,根据另一个标准是非宾格,或者相反。本文指出,之所以提出两个互相冲突的标准,是因为以往研究没有在更高层面上概括出非宾格、非作格动词的语义。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本文认为不管从哪个标准出发,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语义都可以归结为Langacker所提出两种观察事件的视角的对立,即绝对概念观照(absolute construal)和能量概念观照(energetic construal)。(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15年02期)

谢亚军[4](2015)在《非宾格化与非作格化视角下的双及物构式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宾格化削弱了主语的施事性,也让谓语表征为结果或终止状态,并驱动隐含的第二层次主谓结构所表征的存现意义呈否定状态。非作格化强化了第一层次主谓结构的动作性特征,并驱动第二层次的主谓结构呈常规的存现意义,由此证明了双及物构式的意义是左向或右向传递。予取的双向性可以共存于同一双及物句,但予取的内容不一定是物质性的实体。物质性实体或非物质性实体的双向传递,可以概括为双向的损益关系,这就是双及物构式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许红晴[5](2015)在《网络媒体非作格动词性成分带宾语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网络媒体上非作格动词性成分带宾语现象日益增多。首先分析了NP1+VP+NP2的论元结构,认为NP1为表示人的名词性成分,NP2为表示人或处所的名词性成分,而动词VP为在语义上关涉两个名词性成分的协同动词、针对动词及一元二位动词性成分。然后分析了NP1+VP+NP2结构的构式义,觉得当VP为针对动词及一元二位动词性成分时,NP1一般为得失主体。而当VP为协同动词性成分时,则VP1、VP2都可以为得失主体。最后通过NP1+VP+NP2结构分析叁个平面的关系,认为语义是语用的一个基础,而语用又是影响句法的一个因素。(本文来源于《梧州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田艳艳[6](2014)在《关于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先传统的从词汇语义、论元结构和句法结构上来比较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最后在原则参数与构式压制理论下对这叁类动词的分类提出质疑,认为所有动词在进入句法语义层面之前,表现相同的语义角色层级序列,只是在不同的语言或者不同的句式结构中表现出他们的个性。(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王苏[7](2013)在《论“原型非作格—原型非宾格”的“摹状词式”分类——一种判定非作格和非宾格动词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题元结构理论中不及物动词的"非作格/非宾格"划分的问题,我们在方法论基础上支持Dowty提出的"原型施事—原型受事"的"摹状词式"的动词分类方法,但认为原分类方法仅适用于及物动词的分类,而不太适用不及物动词的分类。我们在该方法论的基础上构拟了一套适合不及物动词的"非作格"和"非宾格"划分的模型:首先,从语言哲学基础上论证Dowty分类法的合理性;接着,在此基础上构拟一套"原型非作格—原型非宾格"的不及物动词分类模型;最后,我们以汉语和英语的不及物动词分类作为示例,并展示两种语言在这个分类模型上操作后的参数差异。(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期刊2013年03期)

张超[8](2013)在《动词的非宾格和非作格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及物动词具有不同的句法特点,英语的某些特殊构式具有非宾格和非作格性。结合构式语法中的构式压制现象,研究发现there构式的动词具有非宾格性,同源宾语构式的动词具有非作格性,这两个构式特有的句法语义特点,是对不及物动词的非宾格和非作格性的有益补充。(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3年32期)

莫俊华[9](2012)在《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宾格假设"认为,不及物动词是非同质的,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英语二语习得中,这种差异有时构成"刺激匮乏",引发可习得性问题。本研究尝试使用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范式来调查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的问题。研究发现:英语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中国学习者的心理语法中具有不同的表征;中国学习者低水平时就能够习得英语的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习得的原因是中国学习者能够通达普遍语法。(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陈林柯[10](2011)在《关于日语中的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日语教育中,动词被单纯划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类,而自从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这一理论被介绍到日语中后,日语的自动词则被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两者的区别为动词所表示动作有无意志性。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语言中,且说明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但是通过大量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的日语教学中这个概念几乎很少被提到,而且,迄今为止关于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的讨论几乎都围绕着和语动词进行,涉及到汉字动名词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这一观点出发,对日语的动名词性质和其句子结构进行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对动名词中的自动词进行了研究,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首先明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对象、方法后,在总结相关先行研究基础上对本论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本论文选取了具有自动词用法的3518个两字汉语动名词为研究对象,从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这一角度出发,采用语意论和句法论的观点对动词性质和句子的结构特征进行考察。第二部分对汉字动名词进行明确的定义,然后将选好的汉语动名词划分为非宾格动名词和非作格动名词,并对其的意义和其所在句子的句法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性质和其句法结构极为不同。第叁部分则对这一性质对句子结构的具体影响做出了具体分析,众所周知动名词必须与“すゐ”结合才可发挥其动词的机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勤名词+すゐ”一句中,非作格动名词可以插入“な”,而非宾格动名词则不可以插入“な”。第四部分对如何将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这一概念运用到我国日语教学进行了探讨,本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为如何提高国内学习者的日语水平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第五部分是对本论文的综合性考察,总结了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课题。本论文如果能够为我国日语学习者理解并掌握两种不同性质的自动词——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学习起到些许的帮助,笔者将深感欣慰。(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1-05-01)

非作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词汇的使用有时会"创造性地"突破其惯有的语法属性限制,在新的句法环境中获得新用法。现有文献主要从纯句法理论视角对相关创新用法加以阐释,但对相关语言现象产生的外部动因、语言基础等问题没有甚至不必给予合适的解读。笔者拟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引入语言模因论的全新视角,探讨上述相关问题,一方面可深化对该词汇-语法现象的认识,并为相关词汇-句法创新现象的类似探讨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补充、丰富不同理论或流派视角下有关词汇-句法问题方面的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作格论文参考文献

[1].朴珍玉.非作格双宾句数量宾语的信息结构特征分析[J].汉语学习.2017

[2].陈新仁.词汇-语法创新的语言模因论解读——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J].外语教学.2017

[3].王立永.概念观照与非宾格、非作格动词的语义基础[J].现代外语.2015

[4].谢亚军.非宾格化与非作格化视角下的双及物构式意义[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许红晴.网络媒体非作格动词性成分带宾语现象分析[J].梧州学院学报.2015

[6].田艳艳.关于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的比较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

[7].王苏.论“原型非作格—原型非宾格”的“摹状词式”分类——一种判定非作格和非宾格动词的新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

[8].张超.动词的非宾格和非作格性[J].考试周刊.2013

[9].莫俊华.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

[10].陈林柯.关于日语中的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D].大连海事大学.2011

标签:;  ;  ;  ;  

非作格论文-朴珍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