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生物、地理教学的整合,培养中学生收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婷[1](2021)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要求和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将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倡导多元化教学方式是目前教育教学所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已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其课堂应用优势日渐明显,与其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教师收集并将视频引进课堂并不困难,但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是使用何种方法和策略可以将视频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达到最大化,以此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对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和深度,探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建议,从而促使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以便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就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整理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主体;再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概念界定,梳理视频资源特点和应用优势,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融合建立联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针对初中师生就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将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所呈现出的调查现象和结果提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应用策略和建议。第三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从学生学业成绩和课堂表现两方面探索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进行授课,以此验证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的可行性,让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更具实践意义,提高其可信度。通过三个部分本文明确了合理运用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且正向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行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提出了视频资源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策略以及筛选、获取和加工处理视频的相关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旨在能让初中生物学课堂应用视频逐渐成为一套完整且常态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让学生能轻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其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落实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周润[2](2021)在《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文中指出经济和科技地飞速发展导致传统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教学急需改革来应对此问题,因此STEM教学逐步进入我国教育的舞台,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科学(S)、技术(T)、工程(E)和数学(M)四门学科融合而成。本研究围绕“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开展STEM教学活动”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四方面的研究:(1)STEM教学的研究现状;(2)适合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开展的STEM教学模式;(3)STEM教学活动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和实施;(4)实施STEM教学后对学生的影响。因此,研究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本文有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概括、研究目的确定、研究问题划分和研究技术路线制定几部分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包括对STEM及相关概念界定、STEM教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和实施情况以及支持STEM教学的教育理论分析,研究发现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强调了STEM的综合性,也同样重视STEM教学对学生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第三个部分是基于STEM教育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通过分析初中生物学和STEM课程活动相同之处,针对“融合点”筛选合适的教学模式,研究发现6E设计型学习模式是以工程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制作进行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与STEM教学的观念相融合,所以第四部分中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6E教学模式进行的。第四个部分是STEM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案例和实施,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物学教材进行的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然后在教学中进行实践。第五部分是教学实践的结果分析,包括教师角度的评价和学生角度的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STEM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是同时对授课教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第六部分是对本次研究的总结,得出结论是:(1)虽然STEM教育在中国教育中起步较晚但很受重视,现在对STEM教育的研究也从理论研究转向在课堂中的应用研究;(2)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STEM教学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概念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总之,本研究尝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STEM教学活动,以生物学课本为落脚点,以6E设计型学习模式为载体,以工程活动为课堂呈现形式,针对STEM教育特点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希望能为初中教育阶段的STEM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赵婉莉[3](2021)在《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开放教育时代的主要特征。慕课(MOOC)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典型代表,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辅助资源,网络上有丰富多样的优质MOOC资源可以用来辅助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其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本文以MOOC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了解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再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将其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相结合展开实验研究并总结实验研究结论,以期拓宽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广大一线初中地理教师应用MOOC辅助地理教学提供参考。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得出目前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阻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MOOC课程时长和难度的影响,缺乏学校政策的支持,缺乏MOOC平台的建设。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拓宽知识获取渠道的需要,MOOC课程内容的碎片化和高质量。其次,根据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MOOC资源,初中地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搭建初中区域地理MOOC教学平台和初中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心理意识。最后,根据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阐述该MOOC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以“青藏地区”作为课例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和MOOC辅助下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在实验效果上的差异,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得以改善,学生的章节测试成绩相对较好,教师的地理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朱文杰[4](2021)在《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应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地理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近年来,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地理思维。但由于地理学科一直以来不受重视,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课堂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高一年级开始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差异;地理课程改革本身中也要求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课程内容要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和实际生活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可见,无论从国家还是地理课程本身出发,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都极为重要。MUSIC模型是Jones教授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实验研究总结出来的学习动机模型,包括五个要素,即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从赋权(Empowerment)、有用(Usefulness)、成功(Success)、兴趣(Interest)、关怀(Caring)五个维度出发,赋予学生课堂权利(M),学生理解课程或教学活动的有用性(U),在充满兴趣的课堂环境下(I),通过努力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体会成功(S),收获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影响(C)。将该理论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旨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动机较低的现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丰富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为地理教学中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实际参考。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并总结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水平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MUSIC动机模型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数据作为实验分析评价的依据;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开展基于MUSIC动机模型的教育实验研究,从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两方面对模型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系统提出MUSIC模型应用于高中地理中的教学策略。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对MUSIC动机模型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发现该模型能够以活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地理学习动机,营造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环境;能够改善教师对原有学习模式和学习思想的理解,增进教师业务,改进教学策略。(2)MUSIC动机模型符合高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及大脑信息的形成。其中赋予学生课堂权利、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需要、有趣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关怀等理念与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相契合。(3)应用MUSIC模型进行实验教学,调查高一年级学习动机现状,收集模型研究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该模型的应用效果,发现实验班的学习成绩及模型各要素的动机成绩等都显着高于对照班。(4)基于MUSIC动机模型的教学理念和地理教育实验研究总结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MUSIC学习动机的策略。提出模型应用流程、应用原则及五个要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动机策略。(5)以地理1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设计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从案例设计流程、案例设计准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案例分析等方面展现将模型具体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借鉴国外关于“MUSIC动机模型”的研究成果,丰富国内关于学习动机模型的研究;通过教育实验法,深化模型在中小学领域的实践与应用;总结MUSIC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地理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性的参考。
王思源[5](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指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勾书琪[6](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之一。同时,“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地理实践和问题式教学。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般性的验证原理类地理实验,问题式地理实验有待加强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研究;另一方面,探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策略研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本文的研究工作:首先,广泛收集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与案例,并结合中图版地理教材提出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其次,在界定问题式地理实验概念的基础上,整理与分析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依据相关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启示,设计了10个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再次,进一步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和实验方案的组成部分;最后,为检验研究得到的结论,本文从设计的方案中选取其中一个进行实施,通过实践反馈,修改完善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提出2019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30个,设计了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10个。第二,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6条:(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第三,研究得到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的基本组成11部分,即实验名称、问题类型、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装置示意图、问题表征与猜想、问题分析与观察操作、问题解决与迁移、反思与评价。
冯春艳[7](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石迎春[8](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霍静[9](2021)在《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我国职前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文献表明,科学实验能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是学生智力发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培养的重要载体;生物职前教师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在中学成功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已经相继开设了与中学实验教学相关的课程,但尚无关于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明确的指标体系不仅是评价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更是培养生物职前教师具备实验教学能力的目标和依据。本研究共有三个主要的内容,(1)通过调查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开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培养生物职前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提供方向;(2)根据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建指标体系的要求,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进行修订,经在职教师、职前教师的问卷验证后,确定各指标的权重。(3)结合构建的指标体系,探寻《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训练》的课程形式和内容,检验该课程形式对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要求标准的培养效果。研究的具体结果如下:1.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初中50个实验中只有7个,高中33个实验中只有5个实验的开出率超过50%。实验开出率的高低与实验的类型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实验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越早,开出率就越高。2.以构建“中学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作为切入点,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初拟出一份中学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的框架,经过2轮专家咨询和论证,利用问卷星发放问卷,调查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对该指标体系的重要性评价,结合AMOS结构模型检测,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建立了具有6个潜变量,17个可观察变量及其具体评分标准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专家权重赋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调查职前和在职教师对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认同度,发现职前和在职教师均高度认同实验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积极作用。而且中学生物教师普遍愿意投入精力开展实验教学,但由于教师缺少开出实验的基本能力,导致实验开出率低。急需进一步探寻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3.根据构建的“中学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结合教师学科知识(PCK)理论的指导,探寻了培养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课程开设基本形式,并在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训练》的选修课程,明确课程前、中、后,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并利用相关问卷,追踪了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变化。进一步调查了课程教学的几个阶段对提升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作用,结果显示该课程开设的模式需要完整实施,才能有效提升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的能力,缺少其中的任一阶段,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将构建的指标体系用于学生自评,发现学生自评的结果与教师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构建的指标体系能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在生物课程改革不断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在生物职前教师的培养中开设一门有针对性的课程,培养生物职前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实际的困难。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生物、地理教学的整合,培养中学生收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生物、地理教学的整合,培养中学生收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
1.1.3 初中生物学学科性质的需求 |
1.1.4 “教与学”面临的共同诉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统计分析法 |
1.6.4 教育观察法 |
1.6.5 行动研究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创新 |
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资源 |
2.1.2 教学资源 |
2.1.3 视频资源 |
2.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特点 |
2.2.1 直观形象性 |
2.2.2 开放共享性 |
2.2.3 再现与穿越性 |
2.2.4 富有感染性 |
2.3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教学作用 |
2.3.1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3.2 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
2.3.3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
2.3.4 指导实验演示,实现有效实验教学 |
2.3.5 增添课堂趣味,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
2.4 研究理论基础 |
2.4.1 经验之塔理论 |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3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说明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的结构设置 |
3.1.4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1.5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2.2 教师使用视频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3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态度分析 |
3.2.4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
3.2.5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阶段分析 |
3.2.6 影响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因素分析 |
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3.2 学生就视频资源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
3.3.3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兴趣分析 |
3.3.4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3.4.1 师生对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持肯定态度 |
3.4.2 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显着 |
3.4.3 视频资源的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 |
3.4.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
4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
4.1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应用视频资源策略 |
4.1.1 课前精心选取优质视频资源 |
4.1.2 课中精确把握视频播放策略 |
4.1.3 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
4.2 生物学视频资源筛选建议 |
4.2.1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教育性 |
4.2.2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科学性 |
4.2.3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代表性 |
4.2.4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与时俱进 |
4.2.5 筛选视频时注重学生“主体性” |
4.3 生物学视频资源获取途径建议 |
4.3.1 教材配套的光盘资源 |
4.3.2 自行录制 |
4.3.3 网络下载 |
4.4 生物学视频资源加工处理建议 |
4.4.1 视频资源的下载 |
4.4.2 视频资源的格式转换 |
4.4.3 视频资源的剪辑截取 |
4.4.4 视频资源的录屏软件 |
4.4.5 视频资源的编辑制作 |
5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
5.1 实践目的 |
5.2 实践对象 |
5.3 实践思路 |
5.4 实践案例设计 |
5.4.1 实践内容选择 |
5.4.2 编写教学设计 |
5.5 实践实施过程 |
5.5.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部分实施片段 |
5.5.2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1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
5.5.3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2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
5.6 实践结果分析 |
5.6.1 学业成绩分析 |
5.6.2 课堂观察分析 |
5.7 实践结论 |
5.7.1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
5.7.2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
5.7.3 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四 对照班和实验班后测成绩统计表 |
附录五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 |
附录六 部分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图片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4 理论基础 |
3 基于STEM教育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 |
3.1 初中生物学课程的特点 |
3.2 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设计原则 |
3.3 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设计流程 |
4 STEM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及实施 |
4.1 STEM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 |
4.2 STEM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 |
5 STEM教学的实施效果 |
5.1 教师角度评价 |
5.2 学生角度评价 |
5.3 STEM课程实践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MOOC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开发和应用 |
第二节 MOOC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开发和应用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二、初中地理教师应用MOOC辅助教学现状分析 |
三、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一、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要求 |
二、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三、初中学生拓宽知识获取渠道的需要 |
四、MOOC课程内容的碎片化和高质量 |
第三章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一节 初中地理教师选取合适的MOOC资源 |
一、MOOC资源的内容要与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相关 |
二、MOOC资源的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
三、MOOC资源的时长要契合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 |
第二节 初中地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
一、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
二、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环节 |
第三节 搭建初中区域地理MOOC教学平台 |
第四节 初中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心理意识 |
第四章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MOOC资源的选取 |
一、教材内容分析 |
二、MOOC资源的选取 |
第二节 实验前的教学准备 |
一、MOOC平台的搭建 |
二、课前导学案设计 |
第三节 实验过程 |
一、实验对象 |
二、案例分析 |
三、课后测评 |
第四节 实验结论 |
一、实验结论 |
二、研究限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
1.1.1 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 |
1.1.2 学习动机教育理念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
1.1.3 学习动机教学能够创新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方式 |
1.1.4 学生多元发展教学中需要培养学习动机 |
1.2 研究主题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
2.1.2 国外MUSIC学习动机模型研究现状 |
2.1.3 结论与启示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地理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学习动机模型研究现状 |
2.2.3 结论与启示 |
2.3 高中地理学习动机研究现状的综合评述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行动研究法 |
3.2.5 教育实验法 |
3.3 研究思路及过程 |
3.3.1 整体研究思路框架 |
3.3.2 高一年级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思路 |
3.3.3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应用于高中地理的策略构建思路 |
3.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意义 |
3.4.3 创新点 |
4 高一年级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方案 |
4.1.4 问卷的编制 |
4.1.5 MUSIC动机量表的信效度及相关性分析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2.1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2.2 高一年级学生地理学习现状分析 |
4.2.3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应用对学生地理成绩影响分析 |
4.2.4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应用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分析 |
4.3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应用于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总结 |
4.3.1 实验数据总结 |
4.3.2 访谈结果总结 |
4.3.3 研究总结 |
5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5.1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5.1.1 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应用优势分析 |
5.1.2 可行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
5.1.3 必要性——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5.2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
5.3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5.3.1 主体性原则 |
5.3.2 趣味性原则 |
5.3.3 目标性原则 |
5.4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5.4.1 M——赋权维度相关策略 |
5.4.2 U——有用维度相关策略 |
5.4.3 S——成功维度相关策略 |
5.4.4 I——兴趣维度相关策略 |
5.4.5 C——关怀维度相关策略 |
5.5 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
5.5.1 案例设计的流程 |
5.5.2 案例设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5.5.3 案例分析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6.2.1 关于高一年级学生地理学习动机实验研究的讨论 |
6.2.2 关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策略的讨论 |
6.3 对高中地理中应用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教学建议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高中地理衔接现状调查 |
附录二 基于MUSIC学习动机的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
附录三 MUSIC学习动机的追踪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实验班对照班地理成绩统计 |
附录五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生学习任务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问题式地理实验 |
2.地理实验方案 |
3.地理实践力 |
一、理论基础 |
(一)具身认知理论 |
1.具身认知理论主要观点 |
2.具身认知理论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指导 |
(二)地理学理论 |
1.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其成因 |
2.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背后的各要素关系 |
(三)地理教学理论 |
1.从地理实践力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以问题为线索”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内容分析 |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
1.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
2.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
1.地理实验项目统计分析 |
2.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展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 |
1.案例筛选与分析目的 |
2.案例分析内容与方法 |
3.案例分析呈现 |
(二)案例分析启示 |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依据 |
1.依据课标、教材 |
2.依据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
3.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特点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组成 |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
1.设计示例 |
2.设计分析 |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 |
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 |
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 |
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 |
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 |
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 |
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 |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1.准备过程 |
2.实施过程 |
(二)实施反思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
附录2 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
附录3 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
附录4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
附录5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7)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概念 |
(三)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
三、 研究取向 |
(一)质的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四、 具体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文本分析法 |
(五)行动研究法 |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二)知识结构理论 |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
(一)教学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三、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制定行动计划 |
四、 行动实施 |
(一)系统提取 |
(二)揭示前概念 |
(三)激发元认知 |
(四)抽象概括 |
五、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六、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五、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反思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
二、 研究建议 |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
三、 研究不足 |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研究展望 |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
二、研究问题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四、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阶段 |
(三)研究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研究的学校 |
(二)研究的学科 |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文献分析 |
(二)视频图像分析 |
(三)课堂观察 |
(四)访谈 |
(五)作品分析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
(一)归纳式教学 |
(二)过程性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过程性 |
(三)建构性 |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结构 |
(三)教学方式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
(一)指导思想 |
(二)功能目标 |
(三)操作流程 |
(四)实现条件 |
四、小结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
二、研究结论 |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职前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
1.1.2 职前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能力中的困境 |
1.1.3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课程的探索 |
1.1.4 生物职前教师亟待建立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指标 |
1.2 研究的概念界定 |
1.2.1 生物职前教师 |
1.2.2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力 |
1.3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综述 |
1.3.1 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作用 |
1.3.2 实验教学能力评价的分类与构成 |
1.3.3 培养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
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假设 |
1.5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设计 |
1.5.2 研究方法 |
2 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 |
2.1 研究方法 |
2.1.1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和数量统计 |
2.1.2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的问卷设计 |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1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和数量统计结果 |
2.2.2 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
2.2.3 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2.3.1 中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
2.3.2 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亟待提升 |
2.4 对研究的启示 |
2.4.1 提升教师实验准备和设计的能力 |
2.4.2 改进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 |
3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基本结构 |
3.1.2 研究方法 |
3.2 基于文献研究的指标体系初选 |
3.2.1 实验属性 |
3.2.2 教学属性 |
3.2.3 评价属性 |
3.2.4 评价量表的初选 |
3.3 基于专家咨询的指标体系初构 |
3.3.1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的统计分析 |
3.3.2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意见统计分析 |
3.3.3 指标体系初构小结 |
3.4 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与验证 |
3.4.1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2 指标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 |
3.4.3 综合分析与讨论 |
3.4.4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 |
3.5.1 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 |
3.5.2 二级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 |
3.5.3 指标权重的小结 |
3.6 实验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关系的研究 |
3.6.1 职前教师对实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认同度分析 |
3.6.2 在职教师对实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认同度分析 |
3.6.3 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对实验认同度的比较 |
4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实践教学研究 |
4.1 课程开设模式的探索 |
4.1.1 课程开设的形式 |
4.1.2 实验对象的选取和问卷调查的设计 |
4.1.3 研究结果 |
4.1.4 小结和问题 |
4.2 指标体系的效果评价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学生自评问卷的基础信息统计 |
4.2.3 学生自评成绩与真实平时成绩的差异性检验 |
4.2.4 课程各阶段对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影响分析 |
4.3 实践教学的小结 |
4.3.1 课程前自主训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
4.3.2 试讲试做是提升能力的关键 |
4.3.3 课中和课后的情境创设是达成能力的保障 |
5.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 1 重庆中学生物实验开设情况统计表 |
附表 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统计表 |
附录 |
附录1 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现状与存在困难调查问卷 |
附录2 问卷调查的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3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4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5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6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7 指标体系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8 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基本模式说明 |
附录9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基本情况调查问卷1 |
附录10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基本情况调查问卷2 |
附录11 课后教学能力评价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科研成果 |
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生物、地理教学的整合,培养中学生收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 陈玉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D]. 周润.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D]. 赵婉莉.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应用策略研究[D]. 朱文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 勾书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7]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霍静. 西南大学, 2021(01)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