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敏河北省涿鹿县赵家蓬中学075636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兴趣培养
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就是“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提升自身魅力
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和人格塑造。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良好的个性素质能极大地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会因此爱戴老师、尊敬老师、感激老师、爱听老师上课,从而爱学英语。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二、倾注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老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会更深沉地热爱教师。“亲其师,而信其道”,产生情感迁移现象,即由爱教师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就能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取得满意的成绩。反之,如果师生情感格格不入,彼此厌烦,教师经常冷淡、训斥学生,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注入情感,以饱满、乐观、热情的情绪走上讲台,让情感通过自己对学生的表情、语言、神态、目光等方式,微妙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希望与鼓励,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做出积极主动的反映,学而有趣,趣而愿学。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情感的表达,特别是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生活遇到挫折时,身体不适生病时,这些都是教师表达真挚情感的时机。
三、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学习英语,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何在,即使对英语很有兴趣,那也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消逝,兴趣也会渐渐消失。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学习对将来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就能使他们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将学生当前的学习经常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他们体会到学有所用、目前的学习对以后的生活是有帮助的。还可以让学生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近期的、具体的目标的实现能为长远目标的实现作铺垫。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每个学期、每个单元甚至每节课都向学生提出具体的、明确的学习要求,并努力帮助学生达成这些目标。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源泉。
四、树立学习信心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知度和语言亲和力。要甘于做学生的服务支撑,给学生充分展示学习能力的空间,引导学生发挥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学活动切实有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要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充分、真实地参与英语学习,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同时要多关心、鼓励、表扬学生。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英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
五、创设交际情境
语言是迫于交际而产生的,口语教材编排中的课文和练习大都有采用了便于交际的对话形式,此时设置情境尤为重要,要让每一种语言形式均呈现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情景交融。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成为某一情境的主人公。语言因此时的需要,便脱口而出,避免了公式化的套用,记忆深刻。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自己编导的情境中尽情发挥他们潜在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自学能力。所以说,在情境中呈现语言项目,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更能培养出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总得来说,设置实际的交际情境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核心,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