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医院急诊科陕西咸阳7138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门诊收治的184例小儿发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病原因以及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184例小儿发热患者上呼吸道感染102例,支气管炎21例,乙型脑炎16例,麻疹26例,其他19例;12小时内降温98例,24小时内降温85例,24小时未降温1例,降温效果较理想。结论小儿发热的病因具有多样性,加强其治疗与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
【关键词】小儿发热;护理
小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全,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差,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需要通过增减衣物来对体温进行调节。特别是当机体其他组织与器官出现病例性改变的时候,患儿的体温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进而出现发热的临床症状【1】。因此,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根据原发疾病可以将小儿发热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发热以及非感染性发热两种,其中感染性发热会由病毒、细菌、衣原体或支原体、原虫或寄生虫感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非感染性发热可能由结缔组织病、血液病、体温中枢疾病、变态反应疾病等,虽然,这些疾病在成人中也会出现,但是,由于小儿的神经调节功能还不发育完善,因此,在机体某些方面出现病理性改变的时候,小儿的体温波动会比较大。同时,由于小儿机体许多系统还处于发育之中,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药物治疗的同时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大。如果对小儿发热不及时的处理,也会对机体其他器官与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对小儿的神经组织造成伤害,因此对对小儿患者的发热症状要予以重视,并根据小儿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与护理措施【2】。本文通过对我院2014年下半年收治的发热患儿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分析其病因、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184例,其中男98例,女86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22天,平均年龄5.6±2.7岁,所测腋温显示,低热者61例,中热者84例,39例。
1.2治疗方法
本研究所入选的患儿均在降温的同时,对患儿进行原发疾病的治疗,感染性发热的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非感染性发热的患儿根据患儿发病原因对患儿进行治疗。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给发热患儿治疗,治疗首先采用物理降温,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患儿穿衣盖被的数量,同时每隔1小时为患儿使用酒精擦浴,高热患儿辅以药物降温,降温药物选择布洛芬10-15mg/(Kg*次),每4小时一次,中低热患儿使用物理方法降温8小时后体温仍不恢复,则辅以药物降温。
1.3护理方法
首先对患儿的病史进行评估,仔细询问家长,患儿的发热时间、有无诱因等;并对患儿的伴随症状进行观察,即有无皮疹、腹泻、黄疸等;以及患儿在入院前使用药物的情况,检测并记录患儿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待患儿确诊之后,要是患儿卧床休息,但是要注意变换体位,防治患儿出现褥疮;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患儿进食清淡饮食,同时嘱患儿多饮水;保持患儿皮肤以及口腔清洁。每2小时测一次发热患儿的体温,患儿体温恢复之后可每天为患儿测一次体温,在患儿住院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患儿的颜面、精神变化,对有惊厥征兆的患儿及时给与镇静处理。
2.结果
184例小儿发热患者上呼吸道感染102例,支气管炎21例,乙型脑炎16例,麻疹26例,其他19例;12小时内降温98例,24小时内降温85例,24小时未降温1例,降温效果较理想。
3.讨论
3.1小儿发热的常见病因
能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具有多样性,其中感染性疾病比较常见,一方面是上呼吸道感染等流行性疾病可以引起小儿发热;另一方面,麻疹、水痘等小儿易感疾病也会引起小儿发热。此外,免疫性疾病以及血液病等也会导致小儿发热症状的出现。
3.2小儿发热的治疗原则
小儿体温通常高于成人的体温,因此,小儿发热的定义为小儿体温高于37.5摄氏度【3】,小儿确定发热之后通常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因为,小儿多器官以及系统的功能还未发育完善,退热药会对小儿的肾、心脏、神经等造成损害。物理降温无效或是高热的患儿给予药物降温。
3.3小儿退热的注意事项
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对小儿进行降温的时候要注意擦浴时避开患儿的腹部、前胸、手心、脚心等部位,防止擦浴刺激患儿的腹部出现腹泻,或是刺激患儿的心脏导致心律不齐;擦浴时使用的没液体可以为酒精或是冷水,无论使用哪种擦浴液都不可使擦浴液与体温之间的温度差过大,防止,在擦浴时你患儿的皮肤血管收缩,引起患儿全身不适【4】;在对患儿进行退热治疗的时候要嘱患儿及家属,使患儿卧床休息,但是患儿卧床期间要注意患儿体位的变换,防止患儿出现压疮;此外,患儿在发热期间会出现主观感觉寒冷的症状,注意不能给患儿包裹的过于严实,包裹过严反而不利于患儿散热;患儿在退热治疗期间要注意对营养的摄入均衡,应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并注意维生素的补充【5】。
总之,发热是小儿的常见症状,要对小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指导小儿家长正确的进行体温测量,并告知家属,小儿发热之后不要给患儿盲目用药,一般医物理降温为主,但是如果患儿体温过高或是纹理降温无效应辅以药物治疗,但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要积极查找患儿发热的原发疾病,积极对患儿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邓晓燕,张志明,飘拥等.小儿发热护理中的健康教育[J].医药前沿,2013,(21):254-255.
[2]王雪梅.发热小儿的观察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6):19-19.
[3]李春霞.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7):199-200.
[4]臧步红.小儿发热的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742-2743.
[5]冯英.小儿发热的护理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2014,(9):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