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辩证观(论文文献综述)
郭苏琳[1](2020)在《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及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正逐渐改变舆论生态,给网络舆情的技术发现、数据分析和应对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数据壁垒仍然广泛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亦强调,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应用模式,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因而,本文聚焦区块链环境下的舆情信息传播和风险管理研究,并力图应用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从技术和数据方面在网络舆情风险管理领域寻求突破。本文在对国内外网络舆情、舆情风险管理和区块链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扎根研究、实证研究、仿真研究等研究方法,基于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区块链、复杂社会网络、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对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及风险管理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3章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分析,是全文理论基础;第4章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分析,是全文核心理论部分;第5章、第6章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网络结构分析、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模型构建为第7章提供理论支撑;第7章基于智能合约的网络舆情弹性风险管理模型构建,是全文理论层面的落脚点;第8章基于智能合约的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策略,是全文实践层面的落脚点。下面予以详细阐述:第3章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对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区块链舆情影响因素模型,接着遵循扎根理论研究范式,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最后阐述了相关概念并针对结果展开讨论分析。本章为第4章提供支撑。第4章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分析,挖掘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构成要素并进行划分。对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动力进行研究。分析了舆情传播的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和管控力,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舆情传播动力关系和作用形式。提出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机理模型。基于舆情平台区块链技术能力视角,深入挖掘舆情平台区块链技术能力和舆情传播的关系,构建了舆情平台区块链技术能力和舆情传播机理模型,最后对作用机理展开了细致讨论。本章是全文的重要理论支撑。第5章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网络结构分析,本章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理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区块链环境下的舆情传播网络结构进行研究。本章提出了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网络结构类型,在Minds区块链舆情平台以及新浪微博传统舆情平台采集新冠肺炎话题“李文亮牺牲”热点事件数据,对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网络传播特征展开分析,对所构建的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拓扑网络类型进行实证检验,并深入分析了其中的内在成因。本章为第6、7、8章提供理论支撑。第6章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模型构建,本章基于国内外学者研究及本文研究成果,以融合系统动力学理论的疾病传播模型为根据,提出了区块链舆情演化研究的建模依据,进而构建了具有区块链技术能力推动的区块链舆情演化模型SEIBR,经过数理分析指出了SEIBR模型平衡点,最后使用matlab展开仿真并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说明了SEIBR的科学和合理性。本章为第7、8章提供理论支撑。第7章基于智能合约的网络舆情弹性风险管理模型构建,本章基于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弹性管理理论,确立了网络舆情弹性风险管理理论框架,进而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出了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系统体系,并对网络舆情风险识别和感知智慧分类账本、风险关联树以及智能合约进行了阐述。本章为第8章提供理论支撑。第8章基于智能合约的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策略,本章是全文理论研究的实践运用。针对融媒体环境下,区块链舆情风险管理现状和困境,提出了弹性风险管理策略、智能合约管理策略、区块链技术实施策略。本文研究在理论层面,能够推动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深化区块链技术在舆情风险管理领域应用。本文研究在实践层面,能够指引舆情风险管理效果的提升,为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舆情风险管理系统指明方向。未来研究中,将进一步基于舆情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区块链技术,展开舆情演化、舆情管控等领域的研究,同时尝试区块链舆情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从而推动区块链舆情理论研究深入以及应用层面的创新。
苏新宁,杨国立[2](2020)在《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情报学的发展始终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关联。文章首先从信息资源环境、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际竞争与安全三个方面对情报学学科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评述。基于此,分析了情报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些不仅是当前情报学研究所取得成绩的动力和原因,也是未来情报学发展方向的引导。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情报学学术研究、队伍建设和社会贡献三个方面对近两三年来情报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同时从研究对象聚焦、技术与方法创新、军民情报融合等6个方面对情报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周漫丽[3](2020)在《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前及未来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对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进行研究,从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可能产生的限制进行分析,为网络空间中的公权与私益的平衡寻求解决路径。首先,从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响入手,对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进行全面解读,对公法与私法所保护的法律价值进行理论分析,并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角度分析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响。探究国家网络安全观的内在含义,准确把握其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响。国家网络安全观从宏观上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即立法机关要不断完善网络空间法律体系,行政机关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信息传播,司法机关要依法审判网络空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其次,从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涉及的权益平衡进行探究。国家网络安全是公法要保护的法益,是公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私法所保护的权利,代表私人利益,在平衡中寻求私权保护的最优路径,寻求二者之间权力与权益的平衡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一是从立法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衔接冲突性与一致性的具体表现;二是从公权与私益平衡角度进行探讨,网络空间中存在权利人滥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情形,权利的扩张及行使不当会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当公益因侵权行为受到损害时,公权力基于维护公益的目的将对侵权人行政处罚,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予以行政救济,但公权介入应以公共利益遭受损害为前提,不能对私权利过度干预。因此,对于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标准予以界定是防止公权过度干预的前提;三是网络安全公益与信息网络传播权自由行使的冲突与协调。私益需要有力保护,公益更是立法之本,协调两者之间的权利范围是网络社会秩序所要面临的任务。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自由行使要以不违反网络公共安全与秩序为前提,而网络监管部门对公益的追求也是对私权行使的保障;四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平衡公益与私益中的角色定位。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设定合理的义务,建立更有效的控制机制,谨防出现权责失衡的情况,构建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网络空间各方利益的平衡。最后,以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为出发点,分析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使限制的具体情形。公权力可以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予以一定的限制,但是限制要满足正当性,包括目的正当、法律依据正当、程序正当,防止公权力以任何不正当的目的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侵害。同时,分析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及权力滥用等方面限制的可行性,并通过限制手段实现公益与私益的平衡。通过案例分析司法实践中国家机关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的问题,建议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公权力侵权豁免的主体资格、目的、合理范围,谨防公权力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为进一步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提供一些参考。
王微[4](2020)在《信息生态视角下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Web2.0时代的到来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助推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快速崛起。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核心,使用户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了信息的主动生成者,用户拍摄制作UGC移动短视频内容操作方式的日趋便捷使得UGC创作门槛降低,极大的激发了用户的创作热情。这些因素都推动移动短视频社交APP成为继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后网民对热点舆情事件表达态度观点、参与讨论的又一重要平台。作为传统网络舆情的一种特殊形式,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生态系统因UGC移动短视频信息内容价值密度高、传播力强的特征更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导致UGC网络视频舆情信息生态系统失衡或失调,从而影响信息的有效传播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则强调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因子的和谐发展,能够为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框架。本文在在国内外网络舆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及仿真研究法,在信息生态视角下对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五个部分: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对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机理进行了分析,是全文的核心理论框架;第四章和第五章在第三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信息生态因子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别针对UGC网络视频舆情传播影响因素及传播特征量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为第六章传播仿真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依然以信息生态因子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动力学思想,构建了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仿真模型,本章作为全文理论层面的最终落脚点;第七章针对前文第四、五、六章的研究结论,在实践层面提出有效加强基于UGC网络视频舆情监管的管理对策,作为本文实践层面的最终落脚点。具体研究工作如下: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该理论针对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机理展开研究。首先,提出在UGC网络视频舆情传播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分别是:信息对应UGC网络视频舆情的舆情本体要素,信息人对应舆情主体要素,信息技术对应舆情媒体要素,信息环境对应舆情空间要素,UGC网络视频舆情事件本身对应舆情客体要素;随后,在剖析UGC网络视频舆情传播内源动力、外源动力、调控力及其影响因素、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传播动力关系及作用形式;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机理系统该模型。第四章基于信息生态因子理论针对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在UGC网络视频舆情用户传播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抖音APP”从信息满足性、时效性、体验性、互联网技术、视频处理技术、社会经济、社群文化、法律保护环境8个方面构建了UGC网络视频舆情用户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随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与统计,从而对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UGC网络视频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UGC网络视频舆情用户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第五章基于信息生态因子理论针对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特征量分布及随时间变化趋势开展研究。首先在对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特征量分析的基础上,从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特征量分析框架;随后,以抖音APP“台风利奇马”舆情事件为例,使用Python语言编程爬取舆情相关数据,并使用Excel2016、MiniTab1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绘图。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生态因子理论可以有效支撑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特征量的研究,UGC网络视频舆情特征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符合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规律。第六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针对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模型开展研究。首先,在系统动力学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了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且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方程参数,完成模型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转化;随后,使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民质疑度对网民信息人主体作用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信息公开程度对政府信息人主体作用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网民互动传播行为频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短视频情绪感染力对信息作用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短视频情绪感染力对网媒信息环境作用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第七章以第三章传播机理为基础,基于第四章传播特征量、第五章传播影响因素和第六章传播模型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1个系统、8个理念、9种对策,以及4种机制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管理体系,是全文理论研究在实践层面的最终落脚点。首先,以信息生态因子理论为基础,明确UGC网络视频舆情管理理念;随后,提出加强UGC网络视频舆情管理的有效对策;最后,阐述了UGC网络视频舆情管理的创新监管机制。研究结果指出,应从信息生态因子和谐发展的角度,在信息人维度,始终坚持正确的舆情信息生态理念,转变UGC网络视频舆情事件处置理念,采取全面推进落实网络实名制,提升公民网络信息素养及社会责任意识的管理对策;在信息维度,坚持“管”、“控”结合的工作思路,讲求信息公开的“时”、“度”、“效”,采取全面推行信息内容管控策略、信息内容引导策略;在信息技术维度,树立信息技术开发的协同意识,完成从“数据整合”到“数据开拓”的思维转变,采取推进舆情受众识别技术开发,绘制受众群体特征画像,推进舆情预警识别技术开发,及时锁定潜在舆情事件的管控策略;在信息环境维度,正视UGC网络视频舆情对监管部门行为的倒逼作用,坚持UGC网络视频舆情监管“善治”理念,采取健全网络信息行为立法,加强网络信息行为伦理规范,构建和谐网络信息行为价值文化的管理对策。此外,持续推进管控机制、引导机制、预警机制、协同机制的联动配合作为舆情监管的措施保障。本文研究在理论层面,有效推动了网络视频舆情研究理论体系的建设,充实了现有网络视频舆情理论的研究成果,深化了信息生态理论在网络视频舆情管理中的应用,并为加强网络视频舆情管理提供了全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在实践层面,能够为监管主体认知网络视频舆情发展过程及特点提供参考,指导监管主体从网络视频舆情预警、引导、协同、管控机制入手加强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管理。同时,指引监管主体对于网络视频舆情管理技术及系统的开发方向。在未来研究中,将继续扩大UGC网络视频舆情传播媒介的研究范围,选择不同传播平台、不用类别的舆情话题开展研究,并尝试对比分析不同平台、不同类别舆情话题UGC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的异同。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完善视频、图像、音频等多媒体信息传播特征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体系,积极利用更为多元化的文本和关键信息提取方法进行数据获取和分析,从而推动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的研究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陈传夫,彭敏惠[5](2019)在《彭斐章先生治学的哲学思维观管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彭斐章先生是我国着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其治学思想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和学科发展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先生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做指导,将辩证观、整体观和发展观贯彻于治学全过程。通过对先生研究成果的探索和治学实践的解读,从三个方面探讨其治学中的哲学思维:学术研究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坚持辩证思维观、全面观和与时俱进观;学科建设方面坚持整体观、层次观和引领观;专业教育方面强调教书先育人,学以致用和整体贯通。
李静瑞[6](2019)在《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研究了网络知识活动,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网络知识生产、网络知识传播和网络知识悖论,对其方式、利弊及其运行规律进行归纳抽象,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知识理论体系。并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采用总论、研究视角阐述和分论的研究结构。本文涉及较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主要有: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认识活动和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论、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认识的群众主体论。网络知识论是对基于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和电子网络技术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活动方式的相关特点、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理论、网络知识生产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和网络知识悖论。相较于传统知识活动,网络知识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是得益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获取、生产、传播的主体都打破了精英垄断,有由精英垄断向普通大众下移的大众化趋向;二是同样源自于电子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三是源自于web2.0以来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备强交互性的特征。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透视和考察,网络知识获取实质上属于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间接经验获取新方式;网络知识生产理论既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开放性理论品格和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亦融通了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思想,从而多维度呈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体现了知识渗透价值理论;网络知识活动中的一系列悖论是网络知识活动中所衍生和呈现出的对立统一的新形式,也可作为网络时代认识论中对立统一的新形式。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对所有网络知识活动进行整体研究,提出了“网络知识论”的概念对之进行概括。第二,详细探讨了电子网络空间中的知识悖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应对之策。第三,在对网络知识理论的每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都对之进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的解读和考察。
张勇[7](2017)在《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环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也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虽然一些移动服务已然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但这些多数是互联网服务的翻版,并没有给图书馆服务带来实质性的革新,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差距仍然存在。本文将知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到高校图书馆来研究移动环境下的服务问题,是因为其理论切实能为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促使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科学高效并实现长远、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第二章,从知识生态的层面介绍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知识生态的相关理论;从知识链的角度分析了知识链的形成、结构、优化和模型;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视域阐述了移动服务的概念、方式和内容等;从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维度解析了知识生态系统、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和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为本文涉及的研究内容提供相关理论来源。第三章,基于第二章理论探讨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服务机理。解析了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结构,认为其形成是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是自组织、自适应的系统,同时也是知识增值创新、知识传递消费、知识生态反馈和知识协同进化的系统。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是知识服务主体在移动环境下利用移动知识技术向有知识需求的用户提供学科知识产品的个性化服务过程。本章是全文理论的核心,为全文提供概念逻辑框架。第四章,从学科知识资源的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模式。基于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产品化”思路,探讨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体系的特征、结构和服务原则。认为该服务模式主要由学科知识移动服务平台、服务数据中心、学科资源维护系统三部分构成,通过知识链实现知识交流、知识检索、知识导航、知识推送和知识评价等功能。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服务基础,为服务提供物质介质。第五章,从移动知识技术的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计算服务模式。基于云计算理论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技术服务模式,并对技术框架进行了详实的研析。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移动云计算服务平台,并从基础设施层、数据处理层、管理控制层和服务应用层分别进行了功能设计,阐明了实现路径,对运行过程进行了讨论。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技术支撑,为服务提供技术可行性佐证。第六章,从用户个性化需求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基于个性化服务的相关理论,归纳总结了高校图书馆移动用户内涵、类型及特征。从用户需求现状综述分析其个性化需求演化方向,结合对长春7所高校的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面向“课程教与学”、“科研项目和论文创作”、“学校科学管理”的3种个性化移动服务模式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服务目标,为服务指明方向。第七章,从知识环境的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服务保障。讨论了知识环境的内涵及特征,重点阐述了移动服务中知识文化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制度建设及知识经济策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服务保障,为高效服务提供可操作条件。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促进了知识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丰富了知识生态系统在移动环境下的内涵,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移动服务模式的研究,明晰了移动服务革新作用,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新理念。在实践层面,针对高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高校用户的教学、学习、科研和管理活动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这为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实践提供了有力借鉴。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继续以知识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理论和新模式,深入调查论证,做好实例实证,以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不断的前进发展。
毛赣鸣,李黛君[8](2011)在《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模型的构建与解读》文中指出文章对国际图联、美国图书馆协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表述进行了举要分析;对"狭义"和"广义"图书馆核心价值进行界定,阐述图书馆社会角色论证的综合性;构建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模型,在模型解读中得出结论。
毛赣鸣[9](2011)在《图书馆核心价值:公民文化权利的价值阐释》文中指出对图书馆核心价值命题进行界定,举要辨析中美两国相关研究的差异;提出图书馆法权概念,并应用其发展观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演绎和归纳;建立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模型,从图书馆法权体系、信息资源体系、综合价值体系、知识资本循环体系中分别提取出图书馆核心价值要素并得出结论。
赵青[10](2011)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以CSSCI(2005-2009年)为例》文中认为随着1963年加菲尔德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的顺利诞生,引文分析进入实用阶段。目前引文分析已成为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科学交流研究中。引文分析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当属引文评价,但由于引文数据的粗糙性,使引文数据的评价功能一直颇受质疑。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图书情报学高被引论文为例,通过具体的实证分析,来揭示学术论文质量与其被引及形式特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图书情报学2010-2011年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在CSSCI中检索其在2005-2009年的被引情况,然后汇总排序截取被引次数在15次以上的133篇高被引论文。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法、概念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对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及引用行为进行分析,揭示学术论文质量与被引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本文从论文体裁、是否基金论文、论文作者及其机构、论文参考文献等角度对133篇高被引论文的形式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本文的结论为:一、高被引论文的主题都是近些年图书情报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结合作者及其机构分析,我们知道这些高被引论文大都出自在各个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教授、研究员之手,而且这些作者大多来自高校及其附属机构,但引文次数多与质量高未必成正比关系,一些主题专、窄、冷门、艰深的论文质量高未必被引用。总体上看,公共图书馆的科研能力较弱。二、高被引论文的引用行为中正面引用和深度引用占绝大比例,但也存在一定比重的负面引用和浅度引用,中性引用和中度引用占有相当比例。引文中占多数的正面引用和深度引用对论文质量具有评价作用。三、在体裁上,高被引论文中以专题型论文最多,综述型和评论型文章很少,优秀的综述型文章和评论型文章就更少。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总结和进行理论批评的时候,而我们的学术批评还不够活跃,优秀的综述类文章和学术批评类文章很少,这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四、一般情况下,基金论文大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其研究方向往往代表了一个学科的“制高点”。许多学术期刊将提高基金论文比作为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基金论文在这133篇高被引论文中的比例不大,可能有“曲高和寡”的原因,所以期刊工作者在遴选论文时要正确看待基金论文的价值。五、高被引论文的篇均引文量及对外文文献的利用水平都高于人文社科的平均被引水平。这些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对外文文献的利用能力及对国外先进学术成果的借鉴上都优于一般学者。同时学者们越来越多的从网络上获得研究所需的资料。但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可检索性及可靠性差,所以网络引文的着录格式、可追溯性以及构建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体系,需要引起图情专业学者们的关注。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辩证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辩证观(论文提纲范文)
(1)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及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
1.2.2 舆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区块链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舆情的概念 |
2.1.2 网络舆情的内涵 |
2.1.3 网络舆情的特征 |
2.2 区块链的相关概念 |
2.2.1 区块链特点 |
2.2.2 区块链分类 |
2.2.3 区块链技术 |
2.3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2.3.2 风险管理的目标 |
2.3.3 风险管理的过程 |
2.4 复杂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 |
2.4.1 复杂社会网络的内涵 |
2.4.2 复杂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2.4.3 复杂社会网络结构指标 |
2.5 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 |
2.5.1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
2.5.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成要素 |
2.5.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传播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
3.1 研究方法和步骤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对象 |
3.1.3 研究步骤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区块链舆情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2.1 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 |
3.2.2 选择性编码 |
3.2.3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概念阐释及讨论分析 |
3.3.1 相关概念阐释 |
3.3.2 结果讨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分析 |
4.1 区块链网络舆情传播机理研究框架 |
4.2 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的构成要素 |
4.2.1 舆情平台区块链技术能力要素 |
4.2.2 舆情信息质量感知要素 |
4.2.3 区块链舆情用户个人因素 |
4.2.4 舆情传播平台要素 |
4.3 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动机及动力 |
4.3.1 舆情传播内在需要 |
4.3.2 舆情传播外在诱因 |
4.3.3 传播动机模型 |
4.3.4 舆情传播内外动力 |
4.4 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机理阐释 |
4.4.1 直接作用机理 |
4.4.2 间接作用机理 |
4.4.3 调节作用机理 |
4.4.4 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机理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块链环境下舆情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5.1 区块链环境下的舆情传播网络 |
5.1.1 单区块链路型 |
5.1.2 区块中心点型 |
5.1.3 复杂区块链路型 |
5.2 研究方法 |
5.2.1 社会网络分析 |
5.2.2 数据采集和处理 |
5.3 区块链舆情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5.3.1 整体特征 |
5.3.2 内容特征 |
5.3.3 社群特征 |
5.3.4 中心性 |
5.4 区块链舆情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5.4.1 拓扑网络类型 |
5.4.2 单区块链路型拓扑网络 |
5.4.3 区块中心点型拓扑网络 |
5.4.4 复杂区块链路型拓扑网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模型构建 |
6.1 建模依据及思想 |
6.1.1 基于疾病传播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依据 |
6.1.2 基于疾病传播和区块链技术能力的建模思想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假设 |
6.2.2 演化模型构建 |
6.2.3 状态演化规则 |
6.2.4 模型参数配置 |
6.3 仿真实验 |
6.3.1 实验数据 |
6.3.2 模型平衡点和阈值 |
6.3.3 仿真参数估计及设置 |
6.4 仿真结果分析 |
6.4.1 区块链技术能力对舆情演化的影响 |
6.4.2 区块链信息环境对舆情演化的影响 |
6.4.3 区块链信息质量对舆情演化的影响 |
6.4.4 潜伏率和潜伏-感染率对舆情演化的影响 |
6.4.5 潜伏-变异率和感染变异率对舆情演化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智能合约的网络舆情弹性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
7.1 模型设计技术及方法 |
7.1.1 智能合约及区块链技术 |
7.1.2 网络舆情风险管理模型设计方法 |
7.1.3 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在模型构建的应用 |
7.2 风险管理系统概念框架 |
7.2.1 风险管理过程 |
7.2.2 概念框架设计 |
7.2.3 系统功能设计 |
7.3 基于智能合约的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系统模型 |
7.3.1 系统模型构建 |
7.3.2 系统智能合约 |
7.3.3 智慧分类账 |
7.3.4 风险关联树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智能合约的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策略 |
8.1 网络舆情弹性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前提 |
8.2 弹性风险管理策略 |
8.2.1 区块链舆情弹性风险管理体系 |
8.2.2 区块链舆情情境监测及资源系统 |
8.2.3 区块链舆情弹性管理实施工程系统 |
8.2.4 区块链舆情弹性管理行动策略系统 |
8.3 智能合约管理策略 |
8.3.1 技术保障工程管理策略 |
8.3.2 舆情风险识别工程管理策略 |
8.3.3 舆情风险分析工程管理策略 |
8.3.4 舆情风险应对工程管理策略 |
8.4 区块链技术实施策略 |
8.4.1 转变舆情风险管理观念 |
8.4.2 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 |
8.4.3 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 |
8.4.4 提高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情报学学科发展背景 |
1.1 信息资源环境背景 |
1.1.1 大数据的渗透 |
1.1.2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
1.1.3 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 |
1.2 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背景 |
1.2.1 智库战略需求 |
1.2.2 科技强国战略需求 |
1.2.3 社会治理需求 |
1.3 国际竞争与安全背景 |
1.3.1 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 |
1.3.2 国际经贸对抗环境 |
1.3.3 国家竞争优势战略 |
2 情报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1 情报学的发展机遇 |
2.1.1 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下的学科横断性发展 |
2.1.2 智库战略下的学科决策性功能彰显 |
2.1.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下的学科方法论资源升级 |
2.1.4《国家情报法》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学科管理体制完善 |
2.2 情报学发展的挑战 |
2.2.1 基础问题的争论 |
2.2.2 理论与方法的不适应性 |
2.2.3 学科战略思维的不足 |
2.2.4 学科社会地位式微 |
2.2.5 人才实践性能力培养存在短板 |
2.2.6 情报学的专业与职业优势弱化 |
3 情报学研究进展 |
3.1 情报学学科研究重点 |
3.2 情报学学科发展转折 |
3.2.1 规模化的情报学学科发展 |
3.2.2 情报学专家学者的观点 |
3.3 情报学学科研究热点 |
3.3.1 文献计量学领域研究 |
3.3.2 科学评价研究 |
3.3.3 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研究 |
3.3.4 信息行为与网络舆情研究 |
4 情报学术队伍建设进展 |
4.1 学术团队的发展 |
4.2 学术机构的发展 |
4.2.1 学术机构的成果产出 |
4.2.2 学术机构的国际合作 |
4.3 情报学教育的发展 |
4.3.1 情报学学科设置 |
4.3.2 情报学教育机构分布 |
5 情报学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
6 结束语 |
(3)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响 |
2.1 国家网络安全观释义 |
2.1.1 国家网络安全观产生的“新时代”背景 |
2.1.2 国家网络安全观内涵 |
2.1.3 国家网络安全观的内容 |
2.2 网络安全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价值 |
2.2.1 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的冲突与协调 |
2.2.2 安全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
2.3 影响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体现 |
2.3.1 立法层面的影响 |
2.3.2 司法层面的影响 |
2.3.3 执法层面的影响 |
第3章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益平衡 |
3.1 网络安全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冲突性与一致性 |
3.1.1 法律义务的衔接 |
3.1.2 法律责任的承担与法律适用的衔接 |
3.2 公权与私益的冲突与协调 |
3.2.1 私权扩张与公权介入的冲突与解决 |
3.2.2 网络安全公益与私权自由行使的冲突与协调 |
3.2.3 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的合理与失衡 |
第4章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 |
4.1 权利限制的正当性 |
4.2 限制路径的可行性及实现 |
4.2.1 谨慎新增合理使用类型 |
4.2.2 充分利用许可使用制度 |
4.2.3 构建法定许可新类型 |
4.2.4 禁止权利滥用 |
4.3 公权力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豁免 |
4.3.1 明确侵权豁免的主体资格 |
4.3.2 确保侵权豁免目的正当性 |
4.3.3 明确侵权豁免的合理范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信息生态视角下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网络视频舆情研究现状 |
1.3.2 UGC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UGC的相关概念 |
2.1.1 UGC的内涵 |
2.1.2 UGC的特征 |
2.1.3 UGC的类型 |
2.2 网络视频舆情的相关理论 |
2.2.1 网络视频舆情的内涵 |
2.2.2 网络视频舆情的传播特征 |
2.2.3 网络视频舆情传播过程 |
2.2.4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 |
2.3 信息生态的相关理论 |
2.3.1 信息生态的内涵 |
2.3.2 信息生态系统 |
2.3.3 信息生态因子 |
2.4 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 |
2.4.1 系统动力学的含义 |
2.4.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成要素 |
2.4.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原则和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机理 |
3.1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信息生态要素 |
3.1.1 主体要素 |
3.1.2 本体要素 |
3.1.3 媒体要素 |
3.1.4 空间要素 |
3.1.5 信息生态要素模型 |
3.2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动力 |
3.2.1 内源动力 |
3.2.2 外源动力 |
3.2.3 调控力 |
3.2.4 传播动力关系及作用形式 |
3.3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机理系统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影响因素 |
4.1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影响因素问题的提出 |
4.2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影响因素模型 |
4.2.1 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
4.2.2 传播模型构建 |
4.3 研究方法 |
4.3.1 调查对象选择 |
4.3.2 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及讨论 |
4.4.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4.2 验证性因子与模型检验 |
4.4.3 数据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特征量 |
5.1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特征量问题的提出 |
5.2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特征量概念模型 |
5.2.1 传播特征量分析 |
5.2.2 传播特征量概念模型构建 |
5.3 研究方法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数据采集 |
5.3.3 数据处理 |
5.4 数据结果及分析 |
5.4.1 用户特征量统计结果及分布 |
5.4.2 移动短视频特征量统计结果及分布 |
5.4.3 短视频技术特征量统计结果及分布 |
5.4.4 环境热度特征量统计结果及分布 |
5.5 讨论分析 |
5.5.1 用户特征量变化规律 |
5.5.2 移动短视频特征量变化规律 |
5.5.3 短视频技术特征量变化规律 |
5.5.4 环境热度特征量变化规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模型 |
6.1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模型问题的提出 |
6.2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模型构建 |
6.2.1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概念模型 |
6.2.2 边界确定与基本假设 |
6.2.3 主要因果回路图 |
6.2.4 存量流量图 |
6.3 仿真分析 |
6.3.1 实验数据获取 |
6.3.2 拟合分析 |
6.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管理对策 |
7.1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管理问题的提出 |
7.1.1 网络视频舆情管理的重要性 |
7.1.2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管理困境 |
7.1.3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UGC网络视频舆情管理体系 |
7.2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管理理念 |
7.2.1 信息人管理理念 |
7.2.2 信息管理理念 |
7.2.3 信息技术管理理念 |
7.2.4 信息环境管理理念 |
7.3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管控策略 |
7.3.1 信息人管控策略 |
7.3.2 信息管控策略 |
7.3.3 信息技术管控策略 |
7.3.4 信息环境管控策略 |
7.4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管理机制 |
7.4.1 管控机制 |
7.4.2 引导机制 |
7.4.3 预警机制 |
7.4.4 协同机制 |
7.4.5 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管理机制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彭斐章先生治学的哲学思维观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研究的哲学思维 |
1.1 扎根中国放眼世界 |
1.2 辩证观 |
1.3 全面观 |
1.4 与时俱进观 |
2 学科建设的哲学思维 |
2.1 学科建设整体观 |
2.2 学科建设层次观 |
2.3 学科建设引领观 |
3 人才培养的哲学思维 |
3.1 教书先育人的思想 |
3.2 学以致用的思想 |
3.3 整体贯通的思想 |
(6)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网络知识获取 |
(二)网络知识生产 |
(三)网络知识传播 |
(四)关于网络知识活动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网络与电子网络 |
(二)知识、知识实践与网络知识实践 |
(三)网络知识论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论研究的理论指引 |
一、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 |
二、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 |
三、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 |
四、认识论中的对立统一论 |
五、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 |
(一)中国特色网络知识和文化思想 |
(二)网络知识环境的治理和管控 |
六、与群众史观交汇的认识主体论 |
(一)人民群众:从历史主体到认识主体 |
(二)从群众合力创造历史到合力生产知识 |
七、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知识获取:间接经验的新形式 |
一、知识获取:传统与网络方式的对比 |
(一)传统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
二、网络知识获取利弊简析 |
(一)网络知识获取的优越性 |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局限性 |
三、知识获取的网络通道与传统方式之间:取代还是共生? |
四、基于间接经验的网络知识获取 |
(一)知识获取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
(二)毛泽东:“文字与技术”——间接经验获取的介质与推动力 |
(三)基于技术进步的间接经验获取新形式——网络知识获取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知识生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
一、知识生产与网络知识生产 |
二、从传统知识生产到网络知识生产的变革 |
(一)知识生产的工具和载体:从人造固态物到计算机和电态互联网 |
(二)知识生产的机理:由封闭走向开放 |
(三)知识生产的主体:从知识精英垄断到网民大众参与 |
(四)知识生产的样态:从凝固到动态 |
(五)知识生产者的远程即时互动:从“物理在场”到“虚拟在场” |
三、网络知识生产的益害权衡 |
(一)网络知识生产开放性利弊析辩 |
(二)网络知识生产大众化利弊探究 |
(三)网络知识生产动态化利弊争持 |
(四)知识生产者即时互动时空转换利弊论争 |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理论呈现 |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群众主体论呈现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知识传播:价值渗透知识的新形态 |
一、基于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
(一)基于知识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方式的变迁 |
(二)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
二、网络知识传播的特点 |
(一)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
(二)知识传播功能的分众化 |
(三)知识传播操作的强交流互动性 |
(四)浅传播与深传播并存 |
三、关于网络知识传播的深层思考 |
(一)网络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趋向具有相对性 |
(二)网络知识传播易于导致知识产权遭受侵犯 |
(三)网络知识传播彰显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
(四)网络知识传播可能导致公众话语权被误导 |
四、网络知识传播中的价值渗透 |
(一)价值渗透知识——传播正向知识,引导网络空间渐清趋朗 |
(二)知识环境影响认知观念——加强对网络知识空间的治理和管控 |
(三)借力互联网络——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知识悖论:矛盾学说的新呈现 |
一、民主化与权威性悖论 |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民主化与权威性之冲突 |
(二)悖论缓解:建构完善的网络知识质量控制机制 |
二、共享性与专有性悖论 |
(一)网络知识的共享性与知识专有性之抵牾 |
(二)悖论破解:借助社会制度变革走向共享 |
三、便捷性与“知识沟”悖论 |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便捷性与“知识沟”扩大之论争 |
(二)悖论缓解:培养知识兴趣,增强自控能力 |
四、“奥威尔悖论” |
(一)何谓“奥威尔悖论” |
(二)网络知识题域中的“奥威尔悖论” |
(三)应对策略:培育因特网信息素养 |
五、对立统一:网络知识悖论的实质和核心 |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共同核心 |
(二)网络知识悖论中的对立统一——认识论核心的新形式 |
六、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迅猛发展推动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 |
1.1.2 图书馆移动服务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向 |
1.1.3 移动环境下图书馆建设需要解决知识生态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
1.3.2 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 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知识生态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自然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2 社会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3 知识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 知识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1 知识链的形成 |
2.2.2 知识链的结构 |
2.2.3 知识链的优化 |
2.2.4 知识链的模型 |
2.3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3.1 移动环境的特点 |
2.3.2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概念 |
2.3.3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
2.3.4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
2.4 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4.1 知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4.2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4.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机理 |
3.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要素构成 |
3.1.1 高校图书馆知识主体 |
3.1.2 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 |
3.1.3 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 |
3.1.4 高校图书馆知识环境 |
3.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结构 |
3.2.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要素内部结构 |
3.2.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要素间结构 |
3.2.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结构形态 |
3.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形成动因 |
3.3.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内在动力 |
3.3.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外在动力 |
3.3.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利导和限制因子 |
3.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运行过程 |
3.4.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过程 |
3.4.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自组织过程 |
3.4.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自适应过程 |
3.5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3.5.1 知识增殖创新机制 |
3.5.2 知识传递消费机制 |
3.5.3 知识生态反馈机制 |
3.5.4 知识协同进化机制 |
3.6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构建 |
3.6.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模块 |
3.6.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块 |
3.6.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块 |
3.6.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环境服务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第4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模式 |
4.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的提出 |
4.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的特征 |
4.2.1 资源成果呈“产品化” |
4.2.2 资源建设呈“多元化” |
4.2.3 资源形式呈“碎片化” |
4.2.4 资源服务呈“全时空” |
4.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体系构成 |
4.3.1 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库 |
4.3.2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元库 |
4.3.3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产品库 |
4.3.4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信息库 |
4.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原则 |
4.4.1 知识元多变涌现原则 |
4.4.2 知识链灵活可塑原则 |
4.4.3 知识产品循环更新原则 |
4.5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模型构建 |
4.5.1 学科知识资源维护系统 |
4.5.2 学科知识资源数据中心 |
4.5.3 学科知识资源服务平台 |
4.6 本章小结 |
第5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式 |
5.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式的提出 |
5.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服务模式的建设优势 |
5.2.1 海量的存储性能 |
5.2.2 高速的计算性能 |
5.2.3 可靠的安全性能 |
5.2.4 强大的共享性能 |
5.2.5 无限的扩展性能 |
5.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知识服务的架构 |
5.3.1 基于移动云技术的知识服务构成 |
5.3.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知识服务构成 |
5.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服务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 |
6.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提出 |
6.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类型及需求现状 |
6.2.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类型 |
6.2.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特点 |
6.2.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现状 |
6.2.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演化 |
6.3 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需求分析 |
6.3.1 高校大学生个性化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
6.3.2 高校教师队伍个性化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
6.3.3 高校管理人员个性化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
6.3.4 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需求分析结果 |
6.4 面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型 |
6.4.1 面向“课程教与学”的移动服务模式 |
6.4.2 面向“科研项目和论文创作”的移动服务模式 |
6.4.3 面向“学校科学管理”的服务模式 |
6.5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改进措施 |
6.5.1 通过平台架构完善用户个性化移动服务功能 |
6.5.2 通过素质培养提升用户个性化移动服务效率 |
6.5.3 通过无缝衔接丰富用户个性化移动服务资源 |
6.6 本章小结 |
第7 章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知识环境保障 |
7.1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知识环境问题的提出 |
7.2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文化教育 |
7.2.1 图书馆员的知识素养培育 |
7.2.2 教师的知识素养培育 |
7.2.3 科研工作者的知识素养培育 |
7.2.4 学生的知识素养培育 |
7.3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 |
7.3.1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
7.3.2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分析 |
7.3.3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路径 |
7.4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制度建设 |
7.4.1 高校图书馆知识规章制度的影响 |
7.4.2 高校图书馆知识规章制度制定原则 |
7.4.3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制度的完善措施 |
7.5 高校图书馆知识经济策略 |
7.5.1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运营现状 |
7.5.2 高校图书馆经济问题的原因分析 |
7.5.3 高校图书馆知识经济对策 |
7.6 小结 |
第8 章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8.3.1 研究局限 |
8.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9)图书馆核心价值:公民文化权利的价值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1 命题界定与概念辨析 |
2 图书馆核心价值表述举要分析 |
2.1 美国图书馆界的表述 |
2.2 中国《图书馆服务宣言》的表述 |
3 图书馆法权与图书馆核心价值历史演进的关系 |
3.1 法权 |
3.2 图书馆法权 |
3.3 图书馆法权发展观 |
3.3.1 古代图书馆法权 |
3.3.2 近代图书馆法权 |
3.3.3 现代图书馆法权 |
3.4 当代图书馆法权体系 |
3.4.1 图书馆与宪法的关系 |
3.4.2 图书馆与相关法的关系 |
3.4.3 图书馆法中确立的图书馆法权 |
4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文化权利框架内的综合价值体系 |
4.1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辩证观 |
4.2 建模 |
4.3 模型的系统分析与综合阐释 |
4.3.1 图书馆法权体系 |
4.3.2 信息资源体系 |
4.3.3 综合价值体系 |
4.3.4 知识资本循环体系 |
5 结 论 |
(10)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以CSSCI(2005-2009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引文分析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引文分析研究综述 |
1.3.2 国外引文分析研究综述 |
2 相关概念概述 |
2.1 基础概念界定 |
2.2 引用行为相关问题阐述 |
2.2.1 国内外引用行为研究 |
2.2.2 引用性质与引用深度 |
3 图书情报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的调查设计 |
3.1 样本选择 |
3.2 调查结果统计 |
4. 高被引论文的内容分析 |
4.1 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分析 |
4.1.1 高被引论文主题调查结果 |
4.1.2 高被引论文主题分析 |
4.2 高被引论文引用行为分析 |
4.2.1 高被引论文引用行为调查结果 |
4.2.2 高被引论文引用行为分析 |
5. 高被引论文的形式分析 |
5.1 高被引论文的体裁分析 |
5.2 高被引基金论文类型分析 |
5.3 高被引论文作者及其机构分析 |
5.3.1 高被引论文作者分析 |
5.3.2 高被引论文作者机构分析 |
5.4 高被引论文的引文分析 |
5.5 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分析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辩证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及风险管理研究[D]. 郭苏琳. 吉林大学, 2020(03)
- [2]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J]. 苏新宁,杨国立. 情报学进展, 2020(00)
- [3]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研究[D]. 周漫丽.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4]信息生态视角下基于UGC的网络视频舆情传播研究[D]. 王微. 吉林大学, 2020(08)
- [5]彭斐章先生治学的哲学思维观管窥[J]. 陈传夫,彭敏惠. 图书情报知识, 2019(04)
- [6]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D]. 李静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D]. 张勇. 吉林大学, 2017(09)
- [8]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模型的构建与解读[J]. 毛赣鸣,李黛君.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06)
- [9]图书馆核心价值:公民文化权利的价值阐释[J]. 毛赣鸣. 图书情报工作, 2011(11)
- [10]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以CSSCI(2005-2009年)为例[D]. 赵青. 南京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