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线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残障人群,无线信息传输,云平台,远程控制
无线信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胡敏,王宇俊,方灿,易民[1](2019)在《服务残障群体的一键式无线信息传输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残障人群使用现代通信设备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同时集合最简单化的文字信息传输和远程控制功能的简单按键式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安装在轮椅、盲人拐杖或病床上合适的位置,采用极为简单的按键操作发送需求信息,信号通过WiFi进入互联网,实现文字信息和控制信号的传输。其中文字需求信息在指定的接收终端上显示,并实时将反馈信息在按键面板上的显示屏中显示出来;控制信号通过云平台服务器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经实测证明,该系统整体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王冲,马吉,程琪[2](2018)在《变电站无线信息采集后台监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发基于无线高速WiFi、通用通信协议转换模块和常用WinCC上位人机界面软件的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实现了不同供电系统厂家的不同设备、不同协议之间的通信连接,降低了维护难度和维护工作量,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期刊2018年12期)
王莹[3](2018)在《MIMO系统无线信息与能量同传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信需求的提高,通信终端的数目迅速增加,终端的充电需求也随之增加。传统的终端多采用电池或电缆供电,然而,由于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频繁更换或充电限制了通信系统的持续运行,并且大量充电设备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因此,迫切需要新型的充电方式。无线能量传输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稳定的能量传输,可以避免充电电缆的使用。由于电磁波可以同时传输信息,因而无线信息与能量同传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充分利用。为了提高无线信息与能量同传的效率,在实际的多天线系统中,发送端需要利用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波束赋型,而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是通过接收端上行训练(时分双工系统)或反馈量化信道(频分双工系统)来实现。但是由于信道的时变特性以及量化、反馈误差的存在,使得信道估计不准确,并会产生一定的能量开销,影响系统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空间调制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同传系统,并对MISO SWIPT系统优化导频长度和接收端时间、功率分配来使系统获得最大的可达容量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同传系统,并通过优化接收端功分因子来最大化系统的吞吐量。开环的MIMO系统有空间复用、空间分集以及空间调制叁种模式,前两者在同一时隙需激活所有的天线,会产生较大的射频链路的能量开销,并且由于信号在不同的天线发出会产生较大的共道干扰。而空间调制在一个时隙内只激活一根天线(只需一个射频链路),因而可以减少能量开销和共道干扰。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无线与能量同传系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迭代功率分配算法,在收割能量门限约束下,使系统获得最大吞吐量。通过与SIMO SWIPT和进行能量波束赋型的MIMO SWIPT进行比较可知,在相同的频谱效率下,本文提出的基于空间调制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同传能够获得更好的吞吐量-收割能量性能。(2)研究了采用上行发送导频序列进行信道估计的大规模天线MISO SWIPT系统的可达速率最大化问题。对于大规模天线的MISO无线信息与能量同传系统,在时分双工模式下,将一个相干时间分为上行训练、下行信息和能量同传两个部分,发送端需要利用上行发送导频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并利用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波束赋型以对抗信道衰落,接收端采用时间转换和功率分配两种模式来解调信息和收割能量,其收割的能量用于信息解调和下个相干时间的上行导频发送。在保证能量约束的条件下,通过优化相干时间内的导频长度以及功率分配/时间分配因子,使系统获得最大的通信速率。本文提出了迭代最优导频长度和功分/时分因子搜寻算法,并通过仿真与固定导频长度时系统的速率进行比较,体现出本算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15)
高喆,沈洁,汤振华,王诚[4](2018)在《基于iBeacon技术在医院室内定位导航和无线信息发布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移动端的室内导航,流程指引,本文基于用户定位的信息发布,医疗信息知识库,制定社会化营销平台和用户行为分布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目的,设计了基于iBeacon技术在医院室内定位导航和无线信息发布系统。主要由室内定位系统方案、信息发布系统、iBeacon基站和移动端3部分组成。采用了基于几何聚类指纹库的约束KNN室内定位模型,通过院内各处布设的iBeacon,实现室内定位、信息发布以及物联网传感,后台可完成读取用户位置信息等操作。整个系统精确定位的信息发布,大数据用户行为统计分析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医院人性化智能化服务,体现了医院的人文关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04期)
李雪,王雪[5](2018)在《综合交通枢纽无线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的综合交通体内无线对讲及信息共享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一种基于DMR技术的综合交通枢纽无线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方案采用全数字化技术,在实现基本的无线语音通话功能的基础上,提供了多种丰富的语音业务功能,同时可以通过接口获取各交通行业的运输信息,为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输组织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8年02期)
阮凯敏[6](2017)在《物联网无线信息采集与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健康信息的有效管理是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目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完善健康信息的管理,并把健康管理进行家庭化或社区化。但是,市场上出现的健康产品功能不够完善,例如检测不够方便,信息不全面,与移动设备和云端服务器连接不够迅速。基于该趋势和研究现状,本课题提出研究物联网无线信息采集与健康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采集设备采集体温、心电、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利用无线模块将生理参数传输到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接收和显示生理参数。同时设计高性能健康管理云服务系统,接收和处理设备传输的生理数据并保存数据。具体做了以下工作:(1)设计无线通信协议和移动端程序。生理参数采集设备与无线模块通信。为了更好的传输生理数据,设计了采集设备基础通信协议,有效地实现了采集模块网络直连和移动端多蓝牙多采集设备连接程序。(2)波形信号噪声处理。分析了脉搏波信号特点和噪声干扰种类;针对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AN(The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sie)算法在脉搏波波形处理过程中的缺点,提出使用改进的CEEMDAN算法对脉搏波波形去噪,提高了采集设备准确性和抗干扰性。(3)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的云端服务器处理程序。提出利用DUBBO微服务架构实现后台调度;对数据库表进行设计,优化表的查询时间;完成服务器前端和实时曲线绘制架构;对服务器高并发问题进行处理,优化并降低了云端服务器的访问延迟。(4)系统功能测试分析。对移动端多蓝牙连接成功率、耗时和传输吞吐量进行测试;同时验证了改进的CEEDMAN算法在实际脉搏波信号处理过程的去噪优势;采用专业医疗设备测量结果与采集设备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表明采集设备采集数据的准确性达到设计要求。在服务器性能方面,利用相关测试工具对服务器的抗压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服务器每天能够承受百万次请求。(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7-05-25)
宋要飞[7](2017)在《无线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受到无线通信领域的广泛关注。基于射频的无线能量收集与传输技术,已成为无线网络中能量受限终端获取能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此外,射频还能用来传递信息,因此,结合无线能量与信息传输的信号设计与处理技术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混沌通信技术是一种采用非周期、伪随机、宽带的混沌信号为载波的通信技术。尤其是差分混沌调制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良好的抗多径干扰能力,是低功耗的无线通信应用极具竞争力的技术。鉴于此背景,本文面向低功耗的无线应用,研究了大规模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和多载波差分混沌调制中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SWIPT)协议设计与性能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在介绍和总结无线能量传输(WET)、无线信息和能量协同传输(SWIPT)和无线充电通信网络(WPCN)等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基于SWIPT协议的大规模MISO系统的上行吞吐率优化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功率分配器的MISOSWIPT系统模型;考虑到移动端的服务质量,以及最大传输功率等约束条件,以上行吞吐率最大化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联合优化SWIPT协议中的功率分配系数以及能量传输时间的方案。为了解决该非凸优化问题,首先将该问题等价转换成凸优化问题,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算法对该凸优化问题进行去约束化,然后利用基于梯度算法的迭代算法解决该优化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联合优化方案的优越性。(2)结合差分混沌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研究了多载波差分混沌系统中的SWIPT协议。首先,建立了基于功率分配器的SWIPT MC-DCSK系统,在系统收集能量的约束下,提出了两个SWIPT协议。其次,推导了两个协议中信息解码器的误码率(BER)表达式,通过最小化BER,获得了系统中参考子载波和信息子载波之间的最优功率比。最后,在最优载波功率比以及系统总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对两个协议的吞吐率以及收集到的能量等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洋[8](2016)在《太原南站旅客无线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铁客运车站通过提供免费无线热点,可以满足旅客在候车期间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需求,便于实现"零距离"服务旅客,旅客不仅可以在线办理客票相关业务,还可以在线查询旅途信息、下载电子书或电影、旅客在线问题解答和意见征询等,从而丰富旅客乘车、候车等闲暇时间。本文以太原南站为实例,介绍了高铁客运车站旅客无线信息服务应用的相关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太原铁道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陈勇策[9](2016)在《基于随机几何的异构网络中无线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通信基站数量、终端数量以及数据业务量的高速增长,使得能源和无线电频谱成为未来移动通信日益稀缺的资源。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整合通信技术与能源技术现有的研究成果,实现满足人们对高效可靠信息交互的需求,并能够有效应对能源和频谱短缺的压力。从而,将新能源的引入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能量受限的无线网络由于电池的容量有限,只有有限的运行时间。而更换电池或重新充电很不方便,甚至是有害的或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等现代通信技术使得远场无线能量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成为可能。因此,一种更方便、安全且绿色的选择是从无线射频信号中采集能量,这样可以为无线设备提供永久的能量供应。同时,面对未来数以亿计的无线接入设备,物联网、传感网等无线网将在货物追踪、预测山体滑坡或森林火灾等众多场景将充当重要角色。结合无线信息传输(Wireless Information Transfer,WIT)系统及WPT系统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未来移动通信的网络拓扑呈现出越来越不规则的趋势,small cell的部署,超密集组网(UltraDenseNetworks,UDN)架构的引入,使得信号源分布复杂,小区形状及覆盖范围变得更加混乱。针对目前SWIPT对于异构蜂窝网络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及有效的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本文针对异构蜂窝网络下的SWIPT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研究。首先,本文针对研究SWIPT系统下功率分割(Power Splitting,PS)模式,建立可靠的异构网络分析模型,包括基站部署模型、信道模型、用户接入模型等,定义网络覆盖率、用户平均采集能量、小区平均吞吐量等性能指标。并从理论上推导出异构网络SWIPT系统下的网络覆盖率表达式、用户平均采集能量表达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表达式。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及数值仿真本文验证撰述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据此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提出在网络覆盖要求的限制条件下最大化用户平均采集能量的最优化问题,并利用随机几何工具,求解其结果并据此结果提出两种优化方案:首先提出各层固定功率分配比值的最优方案,系统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进一步地,本文提出基于位置的动态功率分割方案(Dynamic Location-based PS Ratio Design,DLPS)方案,并针对该方案提出在蜂窝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流程。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覆盖要求大于0.7时,平均采集能量相较于固定功率分配比值性能提升超过30%,并同时保持了网络覆盖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03-14)
殷朝晖,赵艳辉[10](2016)在《基于ZigBee的危险环境下无线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危险环境的危害气体泄露采集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多点传感信息采集系统。采用Zig Bee协议,通过星型网络实现采集节点和传感节点之间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无线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开发基于无线高速WiFi、通用通信协议转换模块和常用WinCC上位人机界面软件的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实现了不同供电系统厂家的不同设备、不同协议之间的通信连接,降低了维护难度和维护工作量,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线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胡敏,王宇俊,方灿,易民.服务残障群体的一键式无线信息传输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9
[2].王冲,马吉,程琪.变电站无线信息采集后台监控系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8
[3].王莹.MIMO系统无线信息与能量同传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8
[4].高喆,沈洁,汤振华,王诚.基于iBeacon技术在医院室内定位导航和无线信息发布系统的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8
[5].李雪,王雪.综合交通枢纽无线信息系统解决方案[J].移动通信.2018
[6].阮凯敏.物联网无线信息采集与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7
[7].宋要飞.无线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D].厦门大学.2017
[8].李洋.太原南站旅客无线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研究[J].太原铁道科技.2016
[9].陈勇策.基于随机几何的异构网络中无线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系统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6
[10].殷朝晖,赵艳辉.基于ZigBee的危险环境下无线信息采集系统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