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钢筋切断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筋切断机,斜刀片,建模,有限元分析
钢筋切断机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肖强[1](2016)在《钢筋切断机特制斜刀片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筋切断机对钢筋的切断过程中,由于刀片对钢筋的剪切和挤压作用,得到的断口截面多为马蹄形。当用户对断口的截面有特殊要求时,传统刀片将无法加工出该截面。因而本文针对此情形,设计了切断断口为45°夹角的特制斜刀片,为加工特殊用途的钢筋提供了解决方法。同时,通过Solid Works对切断刀片、冲切刀座等零部件进行建模,并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设计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肖强[2](2015)在《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钢筋切断机有限元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当前市场上使用的GQ40F型钢筋切断机为研究对象,在叁维建模软件Solid Works中建模,并进行整机装配,借助Solid Works中的动画制作模块制作了钢筋切断机的工作动画。同时,利用Motion模块对钢筋切断机的传动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输出了传动机构运动的加速度、速度、位移曲线图,从运动学的角度更进一步地掌握了钢筋切断机的工作机理。对GQ40F的传动轴进行静力学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得到了各传动轴的受力情况;根据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结果,得到了各传动轴的总形变、应变、应力云图,找出各传动轴的危险截面,为后续改进与优化奠定了基础。从理论和仿真的角度对GQ40F的偏心轴-连杆机构展开接触分析,得到该机构各接触面所受接触应力的表达式,通过接触仿真分析,发现接触面上的薄弱区域,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将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建模型是合理的。对GQ40F的机体进行疲劳分析,得到机体的安全系数云图、寿命云图、损伤云图及疲劳敏感曲线图,探讨了机体疲劳与寿命的关系,发现机体薄弱部位,为改进与优化提供参考。对GQ40F的传动机构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与研究,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GQ40F的传动机构随载荷变化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弥补了静力学分析忽略惯性力和阻尼的不足,对钢筋切断机的研究更全面。对GQ40F的薄弱部位进行改进设计,为生产实际提供有利参考;同时利用ANSYS Workbench的优化设计模块对钢筋切断机的机体进行优化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5-04-27)
肖强,刘中,卫青珍[3](2015)在《GQ40F钢筋切断机偏心轴-连杆机构接触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筋切断机中偏心轴-连杆机构的接触问题,以GQ40F型钢筋切断机为例,利用Solid Works建立机构叁维模型并导入ANSYS Workbench,通过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静态接触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连杆机构总变形云图、应力云图、静态接触分析云图和前15阶模态振型图。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许少云[4](2014)在《钢筋切断机有限元分析与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目前钢筋切断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有限元理论,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GQ40F型钢筋切断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机体应力、应变大小、分布和机体整体变形情况,并找出了机体结构薄弱环节和材料冗余部分,为切断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对钢筋切断机剪切机构进行运动学理论研究,得出剪切机构滑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表达式并运用运动仿真软件SolidWorks Motion建立剪切机构的叁维模型对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得出机构各构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图,验证矢量表达式和运动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对钢筋切断机进行了动力学理论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钢筋切断机机体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出切断机在切断钢筋整个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同时对机体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机体的六阶频率和振型。根据动力学分析得出的结果和机体振型情况对机体进行结构改进,并证明改进方案的可行性,为切断机在今后的设计和改造上提供参考。从理论方面分析了轴与轴承过盈配合时,轴和轴承各自的应力分布和大小;运用ANSYS对轴与轴承的配合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应力分布云图,并探讨了配合过盈量和装配应力的关系,为钢筋切断机轴承的装配工艺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韩威,王伯平,李龙[5](2014)在《钢筋切断机轴瓦的失效分析及精度合理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筋切断机轴瓦的早期失效问题,从轴瓦的失效形式、原因入手分析,提出了避免轴瓦失效的措施及精度合理设计,从而可以提高轴瓦质量,保证钢筋切断机运行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生产力》期刊2014年03期)
陈学文,刘文超,王良文[6](2013)在《基于Inventor的钢筋切断机的叁维建模与运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现有的国产钢筋切断机的生产现状,提出采用新的设计手段开发钢筋切断机,以增强切断机产品竞争力。基于Inventor对钢筋切断机的通用结构进行了建模分析。根据设计数据建立各个零件的草图,在草图的基础上运用零件特征生成叁维实体;然后在软件的虚拟环境中进行虚拟装配,建立数字样机;最后进行运动干涉分析及运动仿真等。(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3年05期)
张静[7](2013)在《Φ25定尺钢筋切断机液压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研究Φ25定尺钢筋切断机液压系统,主要从液压伺服系统和剪切液压系统进行分析。为了保证钢筋定尺长度的精度,要求钢筋剪切过程中液压伺服系统液压缸推动小车刀架保持与钢筋前进速度同步前进。首先分析剪切液压系统,剪切液压系统为开式液压系统。剪切液压系统中的换向阀采用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两位四通电液动换向阀,在先导阀P口加回油插装式节流器,减缓了系统换向造成的液压冲击。方案二采用先导阀控制四个二通插装阀组作为换向阀,插装阀的应用较为广泛,且流通能力大。借助AMESim软件HCD库对两种系统方案进行建模及仿真分析,方案一动作响应快,且剪切过程中液压缸压力和流量波动较小,因此剪切液压系统选用方案一。其次分析液压伺服系统,其为伺服阀控非对称缸位置控制系统,借助AMESim软件和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对液压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由于液压伺服系统本身和外界干扰的不确定性,采用常规PID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差。因此本文应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模糊自适应P控制和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MRFAC应用于液压伺服位置控制系统。MRFAC为采用模糊集方法设计自适应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FAC控制的研究采用两种结构形式分析,参考模型分别采用伺服阀控对称缸和降阶模型两种形式分别进行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模糊自适应P控制响应最快,不能有效消除系统稳态误差。模糊自适应PID和MRFAC控制抗干扰能力强,提高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快速稳定性,都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MRFAC控制相对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更快趋于稳定且超调很小。(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3-05-01)
陈学文,刘文超,王良文[8](2013)在《基于Inventor的钢筋切断机的叁维建模与运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现有的国产钢筋切断机的生产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新的设计手段开发钢筋切断机,增强切断机产品竞争力。文章基于Inventor,对钢筋切断机的通用结构进行了建模分析。在Inventor中,根据设计数据建立各个零件的草图,在草图的基础上运用零件特征生成叁维实体;然后在软件的虚拟环境中进行虚拟装配,建立数字样机;最后进行运动干涉分析及运动仿真等。本设计手段与技术可以大幅降低钢筋切断机的研发周期及成本。(本文来源于《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期刊2013年03期)
张会强,徐金姿[9](2013)在《钢筋切断机中蓄能器的应用及充气压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筋切断机剪切不断钢筋时往往出现给蓄能器充气过高的现象。文中分析了蓄能器在钢筋切断机中的应用及充气问题,确定当蓄能器充气压力P0=(0.6~0.65)P1时可达到理想的剪断钢筋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3年01期)
胡永华[10](2011)在《钢筋切断机参数化CAD设计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切断机是对钢筋进行加工的机械产品之一,主要工作是对钢筋进行切断加工。钢筋切断机加工钢筋时大多以机械剪式切断为主。钢筋切断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需求量日益增长。现今很多企业采用CAD软件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但这些软件一般都是采用常规设计方法进行开发,缺乏可靠性设计的功能。根据CAD软件设计出的钢筋切断机零部件尺寸直接派生出新的零部件和组件叁维模型将大大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并方便了后续的有限元分析、虚拟制造和CAM等。正是基于此,本论文进行了“钢筋切断机参数化CAD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工作如下:开发钢筋切断机的常规设计和可靠性设计二次开发软件。利用VC++ 6.0集成开发环境,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包Pro/TOOLKIT编写二次开发应用程序,设计交互界面方便用户设置钢筋切断机原始数据和进行产品开发,实现钢筋切断机零部件常规设计和可靠性设计,并进行钢筋切断机零部件模型的虚拟设计和组件模型的虚拟装配。利用Pro/E的参数化建模功能构建零部件和组件的叁维模型样板,从而派生出新的钢筋切断机零部件和装配组件模型。(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1-07-01)
钢筋切断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当前市场上使用的GQ40F型钢筋切断机为研究对象,在叁维建模软件Solid Works中建模,并进行整机装配,借助Solid Works中的动画制作模块制作了钢筋切断机的工作动画。同时,利用Motion模块对钢筋切断机的传动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输出了传动机构运动的加速度、速度、位移曲线图,从运动学的角度更进一步地掌握了钢筋切断机的工作机理。对GQ40F的传动轴进行静力学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得到了各传动轴的受力情况;根据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结果,得到了各传动轴的总形变、应变、应力云图,找出各传动轴的危险截面,为后续改进与优化奠定了基础。从理论和仿真的角度对GQ40F的偏心轴-连杆机构展开接触分析,得到该机构各接触面所受接触应力的表达式,通过接触仿真分析,发现接触面上的薄弱区域,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将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建模型是合理的。对GQ40F的机体进行疲劳分析,得到机体的安全系数云图、寿命云图、损伤云图及疲劳敏感曲线图,探讨了机体疲劳与寿命的关系,发现机体薄弱部位,为改进与优化提供参考。对GQ40F的传动机构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与研究,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GQ40F的传动机构随载荷变化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弥补了静力学分析忽略惯性力和阻尼的不足,对钢筋切断机的研究更全面。对GQ40F的薄弱部位进行改进设计,为生产实际提供有利参考;同时利用ANSYS Workbench的优化设计模块对钢筋切断机的机体进行优化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筋切断机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肖强.钢筋切断机特制斜刀片的设计与分析[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6
[2].肖强.基于ANSYSWorkbench的钢筋切断机有限元分析与优化[D].太原科技大学.2015
[3].肖强,刘中,卫青珍.GQ40F钢筋切断机偏心轴-连杆机构接触分析与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5
[4].许少云.钢筋切断机有限元分析与动力学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
[5].韩威,王伯平,李龙.钢筋切断机轴瓦的失效分析及精度合理设计[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
[6].陈学文,刘文超,王良文.基于Inventor的钢筋切断机的叁维建模与运动仿真[J].机械工程师.2013
[7].张静.Φ25定尺钢筋切断机液压系统分析[D].燕山大学.2013
[8].陈学文,刘文超,王良文.基于Inventor的钢筋切断机的叁维建模与运动仿真[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3
[9].张会强,徐金姿.钢筋切断机中蓄能器的应用及充气压力问题[J].机械工程师.2013
[10].胡永华.钢筋切断机参数化CAD设计系统开发[D].太原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