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高压变异材料的SSR标记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雯[1](2021)在《羊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盐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禾本科赖草属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松嫩草原和欧亚陆地东部典型的优良草原草种,对干旱、寒冷、盐碱土壤具有高度的耐受性,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草种之一,在发展草原畜牧业方面具有重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国内外对于羊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耐盐性鉴定与评价鲜有报道,因此对羊草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耐盐性分析,进一步筛选出各方面性状优良的羊草种质材料,可为羊草抗盐性材料的筛选和育种供给相关基础,为了更好的对羊草耐盐碱的生理机制进行说明,丰富了羊草种质材料。本实验进行了48份羊草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遗传关系;比较7份羊草材料光合指标变化,分析其光合特性;对不同浓度Na Cl、Na2CO3盐胁迫下,7份羊草材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4份羊草材料幼苗生理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探讨羊草幼苗的耐盐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羊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利用48份羊草种质材料对23对SSR引物进行初筛,得到12对扩增良好且多态性稳定的SSR引物,存在51个等位基因位点,其中41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39%。Shannon信息指数变幅为0.5772~0.6923;PIC值介于0.3014~0.4561之间,遗传位点多态性较高。说明筛选出的引物可以很好反映了48份羊草材料的遗传多样性。2.羊草光合特性的研究通过对7份羊草新品系光合特性分析显示,“LC013号”羊草新品系叶绿素含量最高(1438.4 mg/m2),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各品种(品系)在11:00—13:00达到最大,“LC013号”羊草新品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峰值均高于其他品系,其值分别为20.22,8.49,0.344umol/m2/s,其次为“LC011号”羊草新品系,7个羊草新品种(品系)胞间CO2浓度均呈先降后升趋势,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呈负相关。3.羊草种子响应盐胁迫的研究在不同浓度Na Cl和Na2CO3胁迫下,7份羊草材料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显着。盐处理低浓度对种子萌发抑制小,当Na Cl浓度为400 mmol/L和Na2CO3浓度为150 mmol/L胁迫时,“LC011号”、“LC013号”、“LC016号”和“农菁11号”这4个羊草种子均能萌发。“LC011号”和“LC013号”羊草种子耐盐性较强。4.羊草苗期响应盐胁迫的研究通过对“LC011号”、“LC013号”、“LC016号”和“农菁11号”进行2种盐不同浓度胁迫的生理指标的分析,得出在2种盐胁迫初期,“LC011号”、“LC013号”、“LC016号”和“农菁11号”超氧化活性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上升,随胁迫周期和盐浓度增加,3种酶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羊草叶片中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提高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四者相比,“LC013号”的生理参数下降幅度要低于“LC011号”、“LC016号”和“农菁11号”,由此可见,“LC013号”耐盐性较好。
陶彦彤[2](2021)在《红豆草新品系遗传多样性及抗寒转录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为多年生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和单宁等次生代谢产物,适口性好且牲畜食用后不会引起鼓胀病。但是由于大多数红豆草种质在寒冷地区越冬率低,而且缺乏农艺性能良好的品种,导致红豆草在世界范围内的种植受到了限制。因此培育抗寒性强、农艺性状良好的新品系,研究其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机制,对红豆草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课题组前期自主培育的抗寒型红豆草品系H1、H2、H3为材料,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沙尔沁基地进行田间农艺性状测定、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系H2进行了4℃低温胁迫不同时间梯度的处理,研究其幼苗根系和叶的生理响应,且对其叶片进行抗寒转录组测序分析,揭示了红豆草(H2)的抗寒性适应机制,初步挖掘红豆草的抗寒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3个供试红豆草品系株高、枝条长、分枝数、种子产量、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越冬率、叶茎比、干鲜比、再生草高度,10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品系H2的各项农艺性状较H1、H3表现更好,三个品系的排序为:H2>H1>H3。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红豆草干草产量主要受鲜草产量和株高的影响。综合农艺性状遗传距离聚类显示,品系H1、H2的株高、枝长、分支数、越冬率、种子产量、草产量等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均表现较好,聚为一类;H3各项农艺性状表现稍差,单独聚为一类。(2)利用9对SSR引物对3个红豆草品系的90个单株进行PCR扩增,各引物共扩增出118个清晰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3.11个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94.32%。品系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平均为0.0736,有92.64%的变异存在于红豆草品系内部的单株之间。红豆草品系间的基因流为6.2929,品系间有较为丰富的基因交流。(3)在4℃低温胁迫处理4h、8h、24h、32h后其叶片及根系相对电导率、MDA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在根系中SOD活性在处理8h时明显上升(P<0.05)呈上升的趋势,表明根系对低温处理能够迅速反应,提高SOD活性以达到对根的保护。(4)对4℃低温处理4h和24h的红豆草H2品系幼苗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79,454条Unigene,N50为1,535。低温胁迫4h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产生差异表达的基因253个,差异基因功能注释219个;低温胁迫24小时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产生差异表达的基因901个,差异基因功能注释819个;4h和24h胁迫处理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035个,差异基因功能注释936个。(5)低温胁迫4h处理组、24h处理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GO富集分析,二者差异基因富集情况基本相同,在分子功能上主要富集在催化活性、物质结合、转运活动、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转录因子活性及蛋白质结合、抗氧化活性等条目;在细胞组分上,主要富集在细胞、细胞成分、细胞膜、膜组分、细胞器、细胞器成分等条目,在生物学过程中,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单一生物过程、应激反应、生物调节等条目。(6)低温胁迫4h处理组、24h处理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KEGG富集分析,二者共有的显着富集代谢途径有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植物昼夜节律途径。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4h),光合作用天线蛋白、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氰基氨基酸代谢等途径被显着富集。
杨轲[3](2020)在《引进啤酒花种质资源评价及苦味酸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既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也是抗癌物质黄腐酚的重要天然来源。甘肃是国内啤酒花生产的主要区域,但是目前面临品种单一、退化严重、产量低下、品质恶化等问题。因此,研究啤酒花种质资源,筛选优质啤酒花材料,解析其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对啤酒花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引进啤酒花种质材料为对象,运用分子标记、相关性分析、组织培养、转录组、蛋白质组测序等技术,进行材料间遗传背景、性状相关性、再生体系建立和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等综合研究,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选择60对SSR标记对384份啤酒花种质材料遗传差异、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其中24对SSR标记在材料间表现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啤酒花可聚类为5个类群,其中I类1份,II类85份,III类4份,IV类3份,V类291份;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供试材料能够划分为2个亚群,分别包含94和290份材料。2.从384份啤酒花材料中选取50份遗传差异较大、综合性状优良的代表性材料进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啤酒花材料间农艺性状变异丰富,α-酸含量与测定农艺性状间并无显着相关性,黄腐酚含量受干鲜比、花穗粗和花穗长三项指标影响较大;依据离差平方和-欧式距离法聚类分析,将50份啤酒花种质材料按照“由好到次”聚类,共划分为5个不同等级类群,第一类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包括28份材料;第二类较好,包括6份材料;第三类表现一般,包括12份材料;第四类表现较差,包括3份材料;第五类表现最差,仅有1份材料。3.从离差平方和-欧式距离法聚类分析筛选出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28份材料中,按照α-酸含量由高到低原则选取5份材料(PJ105、PJ274、PJ043、PJ028和PJ267),再根据激素诱导生根效果筛选后续研究材料,结果表明,啤酒花枝条扦插最适合的模式为土培扦插,啤酒花种质材料PJ274激素诱导生根率最高,可作为组织培养及后续研究的母体材料。组织培育结果表明,诱导啤酒花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是腋芽;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条件为MS培养基+葡萄糖20.0g/L+6-BA 0.1 mg/L+IAA 1.0 mg/L+2,4-D 2.0 mg/L+谷氨酰胺0.002 g/L+PVP 2.0g/L+6.5 g/L琼脂,pH为5.8-6.0;诱导腋芽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 1.0 mg/L+NAA 0.2 mg/L,芽分化率可达66.67%;适合啤酒花腋芽愈伤组织根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激素组合为6-BA 0.1 mg/L+IBA 1.0 mg/L,且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达80%。4.对啤酒花PJ274雌花序不同成熟时期的花序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00297个unigene,其中68797条unigene得到功能注释,注释率为68.59%,与桑树(Morus alba L.)的序列相匹配的unigene占36.55%。在雌性花序成熟中期,基因表达上、下调的分别有14135、4412个;在花序成熟后期,基因表达上、下调的分别有9483、8591个,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生物调节、调节生物学过程与响应刺激等过程。在花序成熟中期和后期,鉴定到共同表达上、下调基因分别为1823、1605个。啤酒花苦味酸合成代谢相关途径中的相关基因随着花序的成熟,表达丰度显着变化,以BCAA(支链氨基酸)和MEP(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为主。5.用iTRAQ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啤酒花PJ274雌性花序中苦味酸物质合成代谢过程相关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到6535个蛋白质,成熟中期和后期样品中,分别鉴定到426、726个差异表达蛋白;生物学代谢途径在成熟过程中发生显着变化,由萜类化合物代谢途径蛋白显着富集转变为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蛋白显着富集状态;对萜类、苦味酸和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分析,确定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质体中;并鉴定到了参与物质转运途径的相关蛋白质,包括6个ATP结合体蛋白、3个脂转移蛋白和36个参与囊泡转运相关蛋白。
乔雨[4](2020)在《EMS诱导蒙农红豆草优良突变体筛选及花色变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蒙农红豆草是一种多功能性牧草,除作饲料外,还可美化环境,同时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但由于其育成和使用年限已有20余年,其丰产性和抗寒性逐渐退化,因此亟需对其进行提纯复壮及品种的更新换代研究。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吸胀种子确定半致死剂量,并以此剂量构建M1代突变群体,一方面以低温(2℃)发芽方法筛选抗寒性较强的突变植株;另一方面混合收种构建M2、M3代突变群体,对突变群体主要进行以下3方面的研究:①通过SSR分子标记对不同突变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目的从分子层面确定不同突变群体DNA多态性;②以M1、M2代突变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SPAD值和株高对突变群体进行初步鉴定分类,比较不同类型中突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目的筛选红豆草高产育种亲本材料;③在M1代突变群体中获得浅色花突变体,通过对不同花色表型、结构、成分以及转录组的研究,为红豆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EMS诱变强度的增加导致蒙农红豆草种子发芽力和活力的降低,其中0.9%的EMS处理18 h吸胀种子达到其半致死剂量,也是建立蒙农红豆草突变群体的适宜剂量。在蒙农红豆草的突变群体中,出现了叶色、叶量、花色、花序分枝等多个变异性状,其中多叶变异率较高,在M1代中达到30%以上。(2)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吸胀种子获得的M1代诱变植株,在幼苗期和越冬期的低温胁迫下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发生显着变化,同时其越冬期根部结构也有明显变化,说明EMS诱变吸胀种子后在低温条件下发芽筛选得到的植株其抗寒性强于对照。蒙农红豆草M2代的突变体植株(SPAD为25.28~48.84,株高为80~107 cm),其光合速率最高(5.76 μmol·CO2·m-2·s-1)、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2.33 μmol·mmol-1),可作为其高产育种的亲本材料。23对引物在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多态性位点比例变化为M3>M2>M1,说,说明EMS诱变后代其遗传物质多态性逐代增强,由于育种目标的不同M3代蒙农红豆草突变群体也可作为育种亲本材料的筛选群体。(3)EMS诱变蒙农红豆草获得的浅色花突变体与对照的粉红色花和紫红色花为3种不同的色系,根据黄度值(b*)和色相角(h°)将浅色花突变体的花色定义为黄白色花。在3种花色中共检测到10种类黄酮和5种花青素,其中6种山奈酚衍生物、2种矮牵牛素衍生物、2种飞燕草素衍生物和1种锦葵素衍生物为首次在蒙农红豆草的花瓣中报道。(4)不同花色不同时期蒙农红豆草花瓣转录组测序共得到81319631904个核苷酸(约 81Gb),5.47 亿多个 reads,53009 条 Unigene,其中 6202 条 Unigene 上具有SSR位点,平均每5.86 kb就有1个SSR位点;重复基元数量主要以三核苷酸为主(49.13%),二核苷酸次之(22.07%);在重复基元类型中以AG/CT最高(16.16%),其次为AAG/CTT(14.30%);基元重复次数种类最多为三核苷酸(1 1种),二核苷酸次之(10种),随着基元重复次数的增加核苷酸的数量减少;具有高度多态性潜能的SSR(长度≥20 bp)有3130条(38.29%)。其中共有6396个基因被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中,共找到和花色相关的3条代谢通路,分别是类黄酮代谢通路、黄酮和黄酮醇代谢通路以及花青素代谢通路,其中与类黄酮代谢通路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38条,黄酮和黄酮醇代谢通路合成的相关差异基因有10条,花青素代谢通路合成的相关差异基因有1条。(5)通过对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花瓣的转录组测序和qRT-PCR的验证,共找到7个控制其花色的关键基因,分别为4CL3、ANR、LAR、FLS、CHS、DFE、ANS,其中CHS、DFR、ANS表达量增加导致花色的加深。
冷月[5](2020)在《水稻生殖生长期耐盐性基因位点发掘及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粮食作物之首,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粮食需求不断增大,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城市用地的增加使得盐碱地成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水稻属于盐敏感作物,水稻耐盐性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具有复杂的遗传过程。因此,挖掘水稻耐盐主效QTL并克隆耐盐关键基因对推动耐盐水稻育种具有重要作用。前人主要针对水稻苗期耐盐性基因挖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而关于水稻生殖生长期主效QTL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鲜有报道。本研究选用优质高产粳稻品种“东农425(DN425)”为母本,强耐盐性粳稻品种“长白10(CB10)”为父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作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7年在正常条件和盐胁迫处理条件下,分别对结实率、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穗长和千粒重等5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各性状相对值作为耐盐性评价指标,通过ICIMapping V4.0软件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进行了QTL分析;并以相对每穗粒数为评价指标,筛选RIL群体内极端性状个体构建混池进行BSA测序分析,利用ΔSNP-index方法鉴定耐盐性主效QTL;结合三年QTL定位和BSA测序分析的结果,将两种方法检测到的QTL共定位区间作为耐盐候选区域,结合基因功能注释进行候选基因挖掘。同时,以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70份种质资源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候选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多态性分析,结合与耐盐性相关的产量相关性状及生理性状进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发掘与性状变异显着关联的SNP和In Del位点,为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改良水稻生殖生长期耐盐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2015-2017连续三年对RIL群体的结实率、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穗长和千粒重等5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调查发现,在盐处理后,各性状均有所降低,东农425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耐盐品种长白10。其中,东农425的有效穗数下降最为明显,其次是千粒重和结实率;长白10在盐胁迫处理后每穗粒数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千粒重和有效穗数;RIL群体的各性状相对值均呈连续变异且存在一定的超亲分离现象,各性状的频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适合用作QTL分析。(2)利用ICIMapping V4.0软件的完备区间区间作图法(ICIM)对相对结实率、相对每穗粒数、相对有效穗数、相对穗长和相对千粒重等5个生殖生长期耐盐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在水稻的第2、3、5、6、8、9和12号染色体上共定位到13个耐盐QTL。其中,与相对每穗粒数相关的QTL q GP2-1在三年均被检测到,位于水稻2号染色体Indel18-RM1342区间内,三年的LOD值分别为3.9801,5.2717和4.7121,贡献率均大于12%,该QTL是水稻生殖生长期耐盐性的主效QTL。(3)以相对每穗粒数作为评价指标,从RIL群体中筛选相对值极高和极低的株系各20株,分别构建抗池(Salt Tolerance Bulk,ST)和感池(Salt Sensitive Bulk,SS)进行BSA测序分析。共检测到496,333个高质量的SNP位点,采用△SNP-index的计算方法,共关联到7个候选区域,分别位于第2、5、7和12号染色体,总长度为10.07 Mb,共包含1465个基因。(4)结合QTL定位和BSA测序分析的结果,将q GP2-1定位在水稻2号染色体的25,830,000bp-28,159,456bp区间内,区间长度为2.329Mb,共包含327个基因。通过KEGG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到LOC_Os02g44230(Os TPP1)为候选基因,该基因编码水稻海藻糖-6-磷酸磷酸酶(trehalose-6-phosphate phosphatase),是水稻TPP家族的成员。(5)对170份水稻种质资源的Os TPP1基因进行扩增和拼接,获得全长4031bp的基因序列,包含10个外显子。通过序列比对和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35个SNP多态性位点和56个In Del位点,大多数变异都是发生在5’UTR区域,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1.32633。(6)对候选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35个SNP将170份材料分成21个单倍型,其中有11个单倍型中只包含了一份材料,单倍型Hap_9包含了超过一半的材料;而35个SNP位点和56个In Del位点共同将材料分成了33个单倍型,其中有21个单倍型只包含一份材料,有40%的材料表现出了Hap_18的单倍型。(7)利用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85对SSR标记对170份自然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分析。根据STRUCTURE V2.3.4软件和STRUCTURE HARVESTER网站的分析结果,试验群体可以分为3个亚群,分别用P1、P2和P3代表。三个亚群分别包含66、23和58份材料,剩下的23份材料被分为Mix群体。(8)利用所检测的各个产量相关性状和生理性状进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检测到有8个性状变异与Os TPP1基因的10个SNP位点和3个In Del位点显着相关(p<0.05),它们分别是相对叶片POD含量、相对叶片脯氨酸含量、相对根系脯氨酸含量、相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相对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茎中Na+/K+、相对有效穗数和相对每穗粒数,贡献率(R2%)最大值为9.23。这些多态性位点没有参与氨基酸的编码合成,Os TPP1的蛋白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
周鑫[6](2020)在《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等功能性状的遗传与结构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稻的品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淀粉是水稻中最主要的储能物质,对稻米品质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调控稻米消化特性及其它功能特性的分子结构基础及遗传机制还不明确,制约了稻米品质的改良进程。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淀粉消化特性及其它功能特性的遗传-结构-功能间的关系,为水稻的定向育种及稻米品质的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了控制水稻淀粉消化特性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在整个关联定位群体中,抗性淀粉(RS)含量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呈显着正相关(r2=0.7529)。共检测到四个与RS含量相关的QTLs,每个QTL均可以解释总变异的10%-13%。其中一个QTL位于第6染色体的Wx基因(chr061765761)上,另外三个分别位于第6染色体的SSIIa(chr066168586)、第8染色体(chr0823391108)的ISA1和第9染色体(chr095975264)的APGS1附近。2、以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广陆矮4号及其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淀粉精细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关系,并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突变体GM03和GM04的AAC分别为33.5%和35.1%,RS含量高达7.9%和8.4%。GM03和GM04峰值处的高度(hAM)均很高,表明真正直链淀粉含量(TAC)也显着高于亲本与其它突变体。花后5天GBSSI和花后15天SSI的表达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及精细结构参数显着正相关,与支链淀粉精细结构参数呈显着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及精细结构参数与RS呈显着正相关,支链淀粉fb1链与RS显着正相关,而平均链长(X)和fb3链与RS呈显着负相关。3、以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93-11及其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淀粉合酶含量、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JM2的TAC为26%,RS为3%,均显着高于亲本及其它突变体。JM02中GBSSI和SSIIIa的相对含量最高,平均为3.67和8.10;这两种酶含量直接影响h AM,而h AM与AAC、RS、硬度(HD)、粘聚性(COH)、糊化起始温度(To)、糊化焓((35)Hg)、回生焓((35)Hr)和回生率(R%)均存在显着相关性。SSI、SSIIa和SSIIIa影响直链淀粉大小(Rh,AM),而Rh,AM与AAC、TAC、RS、HD、COH、To和Tp具有显着相关性。SSIIa和PUL均影响XAP2,并且XAP2与To呈正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生物合成相关酶可通过调控淀粉的精细结构进而影响淀粉的功能特性。4、利用高RS含量水稻淀粉,通过普鲁兰酶改性、湿热改性或柠檬酸改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稻米淀粉的RS含量。除93-11外,经柠檬酸改性样品的RS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一个ae突变体(BP577I)经柠檬酸改性后的RS含量最高,为15.74%。而93-11经普鲁兰酶改性后的RS含量可达到6.11%。改性淀粉中,RS与AAC呈显着正相关,与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熔融温度呈显着负相关。
朱世杨[7](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张国正[8](2018)在《大豆耐酸雨性鉴定及其相关QTL的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酸雨是近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健康、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森林和农作物等均有不利效应;尽管许多国家先后采取了酸雨防控政策和措施,酸雨问题还将长期存在;进一步研究酸雨特征及其形成的污染物来源时空演化对于酸雨相关研究的有效开展十分必要。大豆是人类食用植物油和禽畜高蛋白饲料的最大来源。酸雨对大豆生长有诸多不利影响,如抑制种子萌发、损伤叶片、抑制光合作用、损伤细包质膜、降低根瘤生长和减少籽粒产量等。不同大豆基因型对酸雨胁迫具有差异响应,这是为大豆品种耐酸雨性遗传改良提供可能,但相关研究中仅使用了极少数目的大豆种质、且没有涉及野生大豆种质,因此大豆对酸雨胁迫响应的遗传变异和多样性尚未得到很好的评估。大豆耐酸雨性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同时受多基因和酸雨特性(发生时期、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的影响;尽管学者们已研究了酸雨对大豆的形态、生理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但尚未对大豆耐酸雨性的遗传机制开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①以江苏区域为例,分析酸雨特征时空演化规律及其成因的污染物局地/远距离输送,以明确酸雨及其特征发展态势;②以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种质的较大样本为材料,以大豆成株期生长、产量和产量组分等多个性状为指标,评估我国大豆种质资源对酸雨胁迫响应的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筛选具有不同等级耐酸雨性的大豆种质,为大豆耐酸雨性遗传机制揭示和耐酸雨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③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与分布在整个大豆基因组上的多态SSR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大豆耐酸雨性相关的QTL,发掘相应的优异等位基因并确定其来源,为大豆耐酸雨性相关基因克隆、分子遗传机制探究和耐酸雨大豆品种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江苏区域酸雨特征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利用1992年以来江苏省24个酸雨观测站资料、城市污染物年排放量资料,分析了酸雨的空间分布、年度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酸雨变化趋势;应用EDGAR数据库1990—2008年区域大气污染物资料和后向轨迹模型,对酸雨气团输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探讨输送形势及区域污染物排放对降水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7—2013年间江苏省降水pH值呈北高南低分布,中部及南部测站的降水大都为酸性,北部测站大都为偏中性。②四个季节降水pH值也呈北高南低分布,秋季降水pH值最低,冬春季节次之,夏季最高。③年平均降雨pH值出现一个起伏性变化,酸雨发生强度趋于减弱,强酸雨发生区域明显缩小,北部地区非酸性区域逐渐扩大。④ 1992~2013年间徐州、淮安、南京和常州的降水pH值及酸雨频率起伏较大,近几年变化趋于一致。降水酸度受局地污染影响最大,南部地区降水酸性强、电导率高,北部地区降水酸性弱、电导率高,中部地区降水酸性较强、电导率较高。⑤SO2、NOx、PMio和降水量的南高北低分布与大气中的氨含量的北高南低是造成江苏降水pH值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沿淮东部地区北部SO2、NOx和PM10排放量较低,NH3的排放量较高,这一地区电导率较低。⑥污染物的远距离传输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徐州来自东北和西南方向气团酸雨出现的比例最高,来自西北方向气团酸雨出现的比例最少。南京、常州和淮安来自西南方向的气团酸雨出现的比例最高,与西南路径SO2、NOx高排放相关。来自西北和海上的气团酸雨出现的比例较少,这与SO2、NOx、PM10和NH3的年排放量的分布具有一致性。来自东南沿海的气团比较清洁,南部地区出现酸雨的次数就比较少,而当东南气团到达苏北以后,由于华东地区局地污染物的加入,使得苏北在出现东南气团时降水呈酸性,这反映了本省污染物排放对酸雨的贡献。(2)中国大豆种质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分析和筛选 2009和2010年对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441份栽培大豆和172份野生大豆种质进行盆栽种植,在三叶期~成熟期对植株实施pH4.2和pH 5.6模拟降雨处理,大豆成熟后测定与耐酸雨性相关的14个性状。联合方差分析显示两个亚群体中所有14个性状的基因型×处理效应均为高度显着(P<0.0001),说明大豆种质耐酸雨性的遗传变异真实存在;单株籽粒产量、单株总荚数、单株籽粒数和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量的基因型×处理×年份效应也均为高度显着(P<0.0001),说明由它们测度的大豆耐酸雨性年度间存在变化。各性状的耐酸雨系数分析表明两个亚群体中单株籽粒产量、单株总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籽粒数和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量对酸雨胁迫具有强敏感性、且敏感性的遗传变异大;百粒重平均地不受酸雨胁迫的影响,但单个基因型水平上对酸雨胁迫有一定的敏感性、且敏感性的遗传变异存在;每荚籽粒数对酸雨胁迫不敏感、且敏感性的遗传变异很小。根据各性状对酸雨处理的响应强度、基因型间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大小和性状间相关性,选定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数、百粒重、单株总荚数、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量、株高和单株有效分枝数共7个性状用于大豆种质耐酸雨性的平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22份(8份)强耐酸雨型和23份(9份)酸雨强敏感型栽培(野生)大豆种质,这些种质的产量变化主要源于单株总荚数改变进而引起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籽粒数的相应变化,其次源于百粒重的变化。(3)大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QTL的关联分析 分别将427份栽培大豆和162份野生大豆种质的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与分布在整个大豆基因组上的79个多态SSR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亚群体中SSR标记等位基因数目平均分别为5.9620和6.1266,基因多样性平均分别为0.6573和0.7255,两个亚群体均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两个亚群体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化和一定程度的祖先混合,每个亚群体内均存在进一步的群体分层结构;亲属关系分析表明两个亚群体中分别有23.18%和20.89%的成对亲属关系系数大于0.05,说明两个亚群体中种质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用TASSEL 2.1软件的MLM(PCA+K)模型,在栽培大豆亚群体中,以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为因变量时,共检测到22对显着的(P<0.01)标记-性状相关(MTA),其中7对在两种酸雨处理下均被检测到、6对仅在pH 4.2模拟酸雨下被检测到、9对仅在pH 5.6模拟降雨下被检测到,单个位点表型方差贡献率(R2)变化在1.14~19.06%;以各性状耐酸雨系数为因变量时,共检测到19对MTA,R2变化在3.25~9.17%;7个位点与多个性状相关联,其中Gm15上位点Satt575与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数和百粒重等9个性状相关,其优势优异等位基因Satt5262在22个强耐酸雨型栽培大豆种质中有9个携带。野生大豆亚群体中,以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为因变量时,共检测到16对显着的MTA,其中仅有1对在两种酸雨处理下均被检测到、7对仅在pH 4.2模拟酸雨下被检测到、8对仅在pH 5.6模拟降雨下被检测到,R2变化在1.06-43.32%;以各性状耐酸雨系数为因变量时,共检测到17对显着的MTA,R2变化在1.08~44.52%;7个位点与多个性状相关联,其中Gm07上位点Satt567与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数和单株总荚数等共10个性状相关,其优势优异等位基因Satt567118在8个强耐酸雨型野生大豆种质中有6个携带。
钟敏[9](2018)在《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花粉直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猕猴桃(Actinidia Lindl)是原产于我国的多年生落叶藤本果树,功能性雌雄异株,在生产上雄株对果实的产量与品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分布于江西省及周边地区的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为试验材料,从其雄花表型性状、花粉形态以及SSR分子标记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对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表型数量性状与SSR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分析;并对选择两个毛花猕猴桃雄性株进行花粉直感效应研究,旨在为猕猴桃的育种和生产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野生毛花猕猴桃11个雄性自然居群为试验材料,对其雄花花器中花粉、花色、花器形态等17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讨论其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显着差异。各表型性状中平均变异系数单花花粉量最大(52.34%),花冠直径最小(15.71%),从群体的角度,变异系数最大的为麻姑山居群(33.65%),变异系数最小的是五府山居群(23.63%)。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冠直径与花粉量、花粉活力显着正相关,可以通过花粉量、花色与花器姿态来对表型进行分类,聚类分析表明,11个居群聚为3大类。(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3个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的花粉粒进行了形态观察。毛花猕猴桃花粉粒外观为长球形,偶有近超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极轴长22.4227.73μm,变异系数为4.75%;赤道轴长12.7314.31μm,变异系数为3.12%;具3条萌发沟,赤道面可见12条萌发沟,等间距分布,萌发沟长20.5224.68μm,变异系数为5.11%;萌发沟脊宽7.299.52μm,变异系数为6.78%;根据NPC分类系统分类,属于N3P4C5型花粉。花粉外壁纹饰有三种类型:脑纹状、波纹状和疣状纹饰,分别占花粉样品的65.22%、30.43%和4.3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多数雄株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来源于同一母株。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在花粉的形态上变异比花器形态的变化较小,有较多的共性特征,同时在花粉的形态、外壁纹饰上,不同单株间存在差异,体现野生毛花猕猴桃的遗传保守性和多样性。花粉外壁纹饰的演化趋势为:由波纹状向疣状和脑纹状演化。(3)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1个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群体共274份材料进行检测。3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25个位点,观察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1.18;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55;Shannon’s信息指数为1.57。表观杂合度(Ho)介于0.060.89之间,预期杂合度(He)的范围在0.070.77之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21,野生毛花猕猴桃群体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11个毛花猕猴桃群体遗传距离(DA)范围是0.1170.691,遗传相似度(GI)范围为0.5010.889。(4)采用38对SSR标记对274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的全基组扫描,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采用Tassel的GLM分析策略进行分子标记与8个表型数量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检测到18个标记与8个表型数量性状极显着水平关联,各标记对表型性状变异的解释率范围为8.33%52.54%。部分标记与多个性状相关联,检测到与所有雄花授粉性状相关联的标记有7个,分别为5号、A167、STAD037、ESTAD42、UTH03-04、UDK96-013和UDK96-053。(5)为研究毛花猕猴桃雄株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选用野生优良雄株‘L7’、‘M16’和5个雌性品种‘红阳’、‘金果’、‘金魁’、‘金艳’和‘赣猕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授粉处理,共10个授粉组合,以分析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实坐果率及果实品质,探明其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各授粉处理在果实坐果率、果实形态、果肉含糖量、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各授粉处理在果肉可滴定酸含量方面无明显花粉直感效应。不同母本品种花粉直感效应指标和变幅存在明显差异。综上所述,从毛花猕猴桃雄花表型性状、花粉形态以及SSR分子标记角度均发现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为猕猴桃雄株育种提供丰富的材料。表型与SSR分子标记结果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造成。表型数量性状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可以进一步挖掘与表型相关的基因。如使用毛花猕猴桃雄株作为授粉雄株,需进一步扩大试验,验证其亲和力和花粉直感效应。
漆永红[10](2018)在《青稞茎基腐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f.)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及辐射边缘的高寒地区,是这些区域主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广泛用于饲草饲料、食品和酿造等。本研究在明确青稞茎基腐病发生情况、发病症状、危害程度、病原种类以及青稞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基础上,重点以优势病原菌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为研究对象,以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为研究材料,开展青稞茎基腐病菌(F.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以甘肃省甘南地区和青海省已分离鉴定的91株燕麦镰孢菌为供试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法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毒素化学型及地理分布分析。结果表明,6对SSR引物在91株燕麦镰孢菌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14个,多态性位点数13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2.86%。6个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821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53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56,Shannon信息指数为0.4644,多态性位点数为11.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15%。6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3250.9869,遗传距离为0.01320.8705。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遗传相似度与海拔差距无显着相关性。燕麦镰孢菌种群聚分为3个大类群,GroupⅠ由甘肃省临潭县、合作市和卓尼县种群组成,GroupⅡ由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刚察县种群组成,GroupⅢ由青海省海晏县种群组成。燕麦镰孢菌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3.63%。燕麦镰孢菌毒素化学型分为NIV、DON、3-AcDON三大类,没有15-AcDON毒素化学型。DON在6个不同地理均有分布。该结果为明确燕麦镰孢菌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毒素化学型及地理分布提供理论依据。(2)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为指示剂,首次建立了青稞茎基腐病快速诊断技术和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燕麦镰孢菌的ITS序列为目的DNA片段,应用LAMP设计软件设计2条外引物和2条内引物,优化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否出现阶梯状条带和LAMP反应液颜色变化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同时用LAMP反应液颜色变化进行田间发病组织检测和土壤燕麦镰孢菌灵敏度验证。优化的LAMP反应体系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65℃,反应程序为65℃1 h,80℃20 min。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均呈黄绿色(阳性),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均出现梯度条带,而对照和其他病原菌均呈橘色(阴性),电泳检测没有条带。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LAMP反应液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达到10 pg/μL,2.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100 ng/μL10 pg/μL的模板DNA均出现梯度条带。对采自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和临潭县的20份疑似病害样本提取的DNA进行检测,13份为阳性,该技术能够检测出青稞发病组织中的燕麦镰孢菌。在土壤中检测的灵敏度为10个燕麦镰孢菌孢子/0.25 g土壤。本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为燕麦镰孢菌的检测及其青稞茎基腐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技术。(3)采用室内接种燕麦镰孢菌的方法,测定了燕麦镰孢菌侵染对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植株叶片细胞结构、光和CO2响应以及青稞植株叶片水分、总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和青稞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的青稞叶片颜色均一且呈深绿色,而发病的青稞叶片叶脉绿色褪去,呈现黄绿或黄白交替症状,透光率增强。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均遭到严重破坏和断裂,叶肉细胞皱缩变形。发病青稞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电导率均降低。受燕麦镰孢菌侵染,甘青2号和NQK-01-0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升高;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均降低,而光补偿点升高;CO2饱和点降低,而CO2补偿点和光呼吸速率升高。青稞植株叶片水分含量降低,而粗纤维含量升高。青稞植株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降低。感病品种甘青2号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抗病品种NQK-01-03。该结果为阐明青稞茎基腐病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4)选取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和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在室内盆栽条件下,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法来测定感抗青稞品种内部及品种之间受燕麦镰孢菌侵染后引起的植株叶片和根系MDA含量、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病健植株株高、根长和植株鲜重、根鲜重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感病青稞甘青2号病叶Pro、MDA和POD高于健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和CAT低于健叶;病根Pro、MDA、POD和SOD高于健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CAT低于健根。而抗病青稞NQK-01-03病叶Pro和CAT高于健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POD和SOD低于健叶;病根Pro、可溶性蛋白、MDA和POD高于健根,可溶性糖、SOD和CAT低于健根。受燕麦镰孢菌侵染,感病青稞甘青2号和抗病青稞NQK-01-03之间病健叶和病健根生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感病青稞甘青2号病叶Pro、POD和CAT高于抗病青稞NQK-01-03,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和SOD低于抗病青稞NQK-01-03;而感病青稞甘青2号病根Pro、MDA、POD和CAT高于抗病青稞NQK-01-03,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SOD低于抗病青稞NQK-01-03。燕麦镰孢菌侵染后,感病青稞甘青2号和抗病青稞NQK-01-03的株高、根长和植株鲜重、根鲜重均减少。本研究得出,Pro含量、POD活性和CAT活性高低与青稞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病性呈负相关,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高低与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病性呈正相关。该结果为明确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叶片和根系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5)以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为材料,以接种燕麦镰孢菌后抗感青稞茎基部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Xten平台对其转录组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获得的转录本序列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结果表明,受燕麦镰孢菌侵染后,抗感青稞的株高和根长度、植株鲜重和根鲜重均减少,且感病品种甘青2号株高和根长度、植株鲜重和根鲜重均低于抗病品种NQK-01-03。经过基因表达量注释,从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中共获得DEGs 29676个,其中上调基因16274个,下调基因13592个。使用BLAST软件与COG、GO、KEGG、KOG、NCBI-NR、Pfam、Swiss-Prot和eggNOG数据库比对,28869条Unigene获得注释信息,其中NCBI-NR数据库中注释到的Unigene最多,达到28799条,占全部注释基因的99.76%。将DEGs与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到DEGs中显着性富集的代谢途径,共有28869个DEGs富集在240条代谢途径中,其中以Q-value≤0.05为阈值的代谢途径有21条。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差异表达基因KEGG参与的生理和信号传导方式有5类,分别参与代谢、合成、光合、加工和互作过程。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散点主要集中在苯丙基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植物-病原互作、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二萜类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主要有苯丙基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酪氨酸代谢、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6条。该结果在转录水平上初步明确了青稞与燕麦镰孢菌的分子互作机制。
二、水稻高压变异材料的SSR标记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高压变异材料的SSR标记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羊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土壤盐渍化的概况 |
1.2 植物的耐盐机制 |
1.2.1 离子平衡调节 |
1.2.2 活性氧平衡调节 |
1.2.3 渗透平衡调节 |
1.2.4 光合作用 |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 羊草及其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羊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材料来源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羊草DNA提取 |
2.3.2 PCR扩增与检测 |
2.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3.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羊草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2.4.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羊草新品种(品系)光合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材料来源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 |
3.3.2 光合参数的测定 |
3.3.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羊草新品种(品系)叶绿素含量 |
3.4.2 不同羊草新品种(品系)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3.4.3 不同羊草新品种(品系)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
3.4.4 不同羊草新品种(品系)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
3.4.5 不同羊草新品种(品系)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羊草新品种(品系)种子响应盐胁迫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材料来源 |
4.2.2 实验试剂及用品 |
4.3 实验方法 |
4.3.1 种子萌发及盐胁迫处理 |
4.3.2 实验指标测定 |
4.3.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盐胁迫对羊草发芽率的影响 |
4.4.2 盐胁迫对羊草发芽势的影响 |
4.4.3 盐胁迫对羊草发芽指数的影响 |
4.4.4 盐胁迫对羊草种子活力的影响 |
4.4.5 盐胁迫对羊草根长和芽长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羊草新品种(品系)幼苗响应盐胁迫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植物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羊草幼苗盐胁迫处理 |
5.3.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5.3.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盐胁迫对超氧化活性酶(SOD)活性的影响 |
5.4.2 盐胁迫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5.4.3 盐胁迫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5.4.4 盐胁迫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5.4.5 盐胁迫对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
5.4.6 盐胁迫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羊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
6.2 羊草光合特性研究 |
6.3 盐胁迫对羊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6.4 盐胁迫对羊草幼苗耐盐性分析 |
6.4.1 盐胁迫对羊草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6.4.2 盐胁迫对羊草渗透调节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红豆草新品系遗传多样性及抗寒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红豆草国内外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2 红豆草农艺性状及营养价值研究 |
1.3 红豆草的抗逆性研究 |
1.3.1 抗旱性 |
1.3.2 抗寒性 |
1.3.3 耐盐碱性 |
1.3.4 抗病虫性 |
1.4 红豆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5 植物抗寒性研究 |
1.5.1 植物抗寒性的生理响应 |
1.5.2 植物抗寒性分子研究 |
1.6 转录组测序及其在植物研究抗逆胁迫中的应用 |
1.6.1 转录组测序简介 |
1.6.2 转录测序在植物抗旱性研究中的应用 |
1.6.3 转录测序在植物耐盐性研究中的应用 |
1.6.4 转录测序在植物抗寒性研究中的应用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红豆草田间农艺性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2.1 试验地概况 |
2.1.2.2 田间试验设计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红豆草田间农艺性状比较 |
2.2.2 红豆草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3 红豆草农艺性状遗传距离分析 |
第3章 SSR分子标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9 对引物在 3 个红豆草品系上的标记结果 |
3.2.2 三个红豆草品系的SSR标记分析 |
3.2.3 三个红豆草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4 三个红豆草品系的遗传距离 |
3.2.5 红豆草指纹图谱构建 |
第4章 红豆草苗期低温胁迫生理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低温胁迫下红豆草电导率变化 |
4.2.2 低温胁迫下红豆草SOD活性变化 |
4.2.3 低温胁迫下红豆草MDA活性变化 |
4.2.4 红豆草低温胁迫下相对含水量变化 |
第5章 红豆草抗寒性转录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样品制备 |
5.1.3 总RNA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
5.1.5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分析流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红豆草(H2)抗寒转录组测序碱基情况及质控 |
5.2.1.1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碱基质量 |
5.2.1.2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碱基含量分布 |
5.2.1.3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测序质量控制 |
5.2.1.4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数据产出统计 |
5.2.2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数据组装 |
5.2.3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测序文库质量评估 |
5.2.4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Unigene功能注释 |
5.2.5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的基因结构分析 |
5.2.6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基因表达量分析 |
5.2.6.1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 Unigene 表达量计算 |
5.2.6.2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样品基因表达量总体分布 |
5.2.7 红豆草抗寒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
第6章 讨论 |
6.1 红豆草农艺性状研究 |
6.2 红豆草SSR遗传多样性及指纹图谱构建 |
6.3 红豆草田间表型聚类与SSR遗传多样性 |
6.4 红豆草抗寒生理响应 |
6.5 红豆草低温转录组测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引进啤酒花种质资源评价及苦味酸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啤酒花生物学特征 |
1.1.1 系统分类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种质资源分布 |
1.1.4 有效化学成分 |
1.2 分子标记技术与啤酒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1.2.2 分子标记技术 |
1.2.3 啤酒花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啤酒花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及组织培养 |
1.3.1 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
1.3.2 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历程 |
1.3.3 啤酒花组织培养研究 |
1.4 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研究及其应用 |
1.4.1 转录组学研究 |
1.4.2 蛋白组学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384份啤酒花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1.3 DNA制备 |
2.1.4 SSR分析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R引物多态性分析 |
2.2.2 聚类分析 |
2.2.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3 讨论 |
2.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2 群体结构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啤酒花表型特征与品质性状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概况 |
3.1.3 农艺性状测定 |
3.1.4 品质性状测量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啤酒花不同材料的性状特征 |
3.2.2 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3 啤酒花品质构成因子分析 |
3.2.4 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啤酒花绿枝扦插和不同外植体筛选及再生体系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和药品 |
4.1.3 啤酒花扦插移栽及生理指标测定 |
4.1.4 啤酒花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
4.1.5 不定芽的诱导 |
4.1.6 生根培养与炼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生根率材料筛选 |
4.2.2 不同培养体系对啤酒花PJ274扦插枝条发芽率的影响 |
4.2.3 不同培养体系对啤酒花PJ274扦插枝条根系生长的影响 |
4.2.4 各培养体系下啤酒花PJ274生理指标变化 |
4.2.5 不同碳源对PJ274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6 不同激素配比对PJ274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7 啤酒花PJ274腋芽诱导愈伤组织激素配比优化 |
4.2.8 不同激素配比对啤酒花PJ274腋芽愈伤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4.2.9 不同激素配比对啤酒花PJ274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4.2.10 试管苗移栽炼苗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啤酒花苦味酸生物合成过程的转录组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RNA提取及cDNA文库构建 |
5.1.2 转录组测序 |
5.1.3 unigene功能注释和编码区预测 |
5.1.4 unigene的 TF编码能力预测和SSR检测 |
5.1.5 unigene表达量计算及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
5.1.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转录本de novo组装和BGISEQ-500 测序质量评估 |
5.2.2 unigene功能注释分析 |
5.2.3 花序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4 q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结果 |
5.3 讨论 |
5.3.1 BGI-500 RNA-Seq为啤酒花研究提供了新的转录组数据 |
5.3.2 啤酒花花序成熟过程中生物学变化特征分析 |
5.3.3 苦味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啤酒花苦味酸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蛋白质提取及iTRAQ标记 |
6.1.2 蛋白酶解、肽段标记和LC-ESI-MS/MS分析 |
6.1.3 蛋白质鉴定、定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啤酒花雌花样品中蛋白质的鉴定 |
6.2.2 样品间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6.2.3 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类 |
6.3 讨论 |
6.3.1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
6.3.2 异戊烯基特异代谢途径 |
6.3.3 与转运相关的蛋白质 |
6.4 结论 |
全文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4)EMS诱导蒙农红豆草优良突变体筛选及花色变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红豆草概述 |
1.1.1 红豆草来源与研究进展 |
1.1.2 蒙农红豆草来源与研究进展 |
1.2 EMS化学诱变育种原理及应用 |
1.2.1 EMS化学诱变育种原理 |
1.2.2 EMS诱变育种特点 |
1.2.3 EMS突变体的筛选与分析 |
1.2.4 EMS化学诱变育种在牧草中的应用 |
1.2.5 SSR标记原理以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
1.3 植物花色及其合成机理 |
1.3.1 花色对红豆草的重要性 |
1.3.2 花色表型的测量 |
1.3.3 花色素的种类和结构 |
1.3.4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5 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主要酶 |
1.3.6 花瓣的组织结构对花色的影响 |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简介 |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发展 |
1.4.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方法 |
1.4.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非模式植物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EMS诱变蒙农红豆草突变群体的构建和高产突变体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剂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EMS处理方法 |
2.2.2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3 EMS突变群体的构建 |
2.2.4 突变性状的田间调查 |
2.2.5 M_1、M_2植株表型突变频率的计算 |
2.2.6 M_1、M_2表型变异植株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
2.3.2 蒙农红豆草M_1、M_2代突变体的性状表现 |
2.3.3 蒙农红豆草M_1、M_2代突变群体光合特性比较 |
2.4 讨论 |
2.4.1 EMS浓度对蒙农红豆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2 EMS诱导对蒙农红豆草变异植株特征特性的诱变效应 |
2.4.3 诱变后代株高和SPAD值对诱变剂的响应 |
2.4.4 诱变后代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
2.4.5 诱变后代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
2.4.6 诱变后代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2.5 小结 |
3 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变异群体M_1、M_2和M_3代SSR遗传变异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材料来源 |
3.1.2 试剂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各世代群体DNA提取 |
3.2.2 DNA质量与纯度检测 |
3.2.3 SSR引物筛选与稀释 |
3.2.4 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
3.2.5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蒙农红豆草SSR标记引物及最佳退火温度 |
3.3.2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M_1代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
3.3.3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M_2代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
3.3.4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M_3代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
3.3.5 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遗传相似性分析 |
3.3.6 蒙农红豆草不同突变群体的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3.4.1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的SSR标记位点多态性的影响 |
3.4.2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 |
3.5 小结 |
4 EMS诱变蒙农红豆草抗寒突变体的筛选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不同温度下的种子萌发 |
4.2.2 低温处理下幼苗及生理指标的测定 |
4.2.3 越冬期生理指标的测定 |
4.2.4 石蜡切片法观测蒙农红豆草越冬期根形态结构 |
4.2.5 返青期越冬率的测定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EMS处理下的蒙农红豆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萌发情况 |
4.3.2 EMS处理后低温下发芽的幼苗生长速率的变化 |
4.3.3 低温胁迫对EMS诱变的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4.3.4 越冬期气温变化和越冬率 |
4.3.5 越冬期低温胁迫对EMS诱变的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
4.3.6 蒙农红豆草抗寒性综合评价 |
4.3.7 EMS处理对越冬期蒙农红豆草根解剖结构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EMS处理后低温发芽与抗寒性鉴定 |
4.4.2 越冬期根解剖结构特征与抗寒性 |
4.4.3 幼苗与成株越冬期生理生化变化与抗寒性 |
4.5 小结 |
5 蒙农红豆草花色突变体表型及色素成分特征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材料来源 |
5.2 试验方法 |
5.2.1 突变体表型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 |
5.2.2 突变体花色显微结构观察 |
5.2.3 总花青素和总类黄酮的测定 |
5.2.4 花青素和类黄酮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表型观察 |
5.3.2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表型指标比较 |
5.3.3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的花粉育性与结实率的比较 |
5.3.4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相关花色指标比较 |
5.3.5 不同花色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6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的花瓣结构比较 |
5.3.7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的总类黄酮和总花青素含量比较 |
5.3.8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类黄酮含量比较 |
5.3.9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的花青素含量比较 |
5.3.10 不同花色表型值和色素含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
5.4 讨论 |
5.4.1 花色与异花授粉植物结实的关系 |
5.4.2 花瓣表型对其颜色的影响 |
5.4.3 花瓣超显微结构对其颜色的影响 |
5.4.4 花瓣色素含量对其颜色的影响 |
5.5 小结 |
6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蒙农红豆草花色变异机理及关键基因的挖掘 |
6.1 试验材料 |
6.1.1 试验材料来源 |
6.2 试验方法 |
6.2.1 文库构建与测序 |
6.2.2 质量评估与拼接 |
6.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2.4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2.5 SSR的筛选和统计分析 |
6.2.6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蒙农红豆草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6.3.2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转录组微卫星SSR特征分析 |
6.4 讨论 |
6.4.1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转录组测序的分析 |
6.4.2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类黄酮合成途径结构基因表达分析 |
6.4.3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转录组微卫星SSR特征 |
6.5 小结 |
7 结论 |
8 本研究创新 |
9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水稻生殖生长期耐盐性基因位点发掘及候选基因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盐碱地的概况 |
1.2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盐碱胁迫对植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 盐碱胁迫对植物生理性状的影响 |
1.2.3 水稻生殖生长期耐盐性研究的意义 |
1.3 水稻耐盐指标的鉴定标准 |
1.3.1 发芽率鉴定法 |
1.3.2 形态观察鉴定法 |
1.3.3 离子含量和产量性状鉴定法 |
1.4 连锁分析与关联分析 |
1.5 群体分离分析法(BSA)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1.6 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
1.6.1 基因多态性 |
1.6.2 自然选择和中性学说 |
1.7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1.7.1 连锁不平衡及计算方法 |
1.7.2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1.7.3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9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QTL定位 |
2.2.2 BSA测序 |
2.2.3 候选基因筛选 |
2.2.4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利用RIL群体进行水稻生殖生长期耐盐性QTL定位 |
3.1.1 耐盐产量相关性状的数据分析 |
3.1.2 QTL定位 |
3.2 BSA测序分析 |
3.2.1 耐盐极端性状的筛选和抗感池的构建 |
3.2.2 碱基类型的分布 |
3.2.3 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比对 |
3.2.4 SNP和Indel检测 |
3.2.5 △SNP-index关联结果 |
3.2.6 候选区域的SNP,In Del分析 |
3.3 基因功能注释及候选基因筛选 |
3.3.1 候选基因q RT-PCR验证 |
3.3.2 候选基因测序分析 |
3.4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3.4.1 序列多态性及单倍型分析 |
3.4.2 连锁不平衡及中性进化分析 |
3.4.3 群体结构分析 |
3.4.4 关联群体耐盐产量相关性状鉴定 |
3.4.5 关联群体耐盐生理性状测定 |
3.4.6 OsTPP1的关联分析 |
4 讨论 |
4.1 水稻生殖生长期各性状间的关系 |
4.2 本研究生殖生长期耐盐QTL与前人的比较 |
4.3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
4.4 候选基因的筛选及耐盐性分析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等功能性状的遗传与结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稻米淀粉结构与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展 |
1.1.1 稻米淀粉的简介 |
1.1.2 稻米淀粉的结构 |
1.1.3 稻米淀粉的理化性质 |
1.2 稻米淀粉消化特性遗传与改良的研究进展 |
1.2.1 淀粉的生物合成与其消化特性 |
1.2.2 淀粉消化特性的QTL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1.2.3 淀粉消化特性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
1.3 稻米淀粉组成与结构对其消化特性的影响 |
1.3.1 淀粉粒结构 |
1.3.2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 |
1.3.3 蛋白质 |
1.3.4 脂质 |
1.4 加工进程对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
1.4.1 糊化 |
1.4.2 回生 |
1.4.3 贮藏 |
1.4.4 半加工 |
1.5 改性及其他处理对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
1.5.1 物理改性 |
1.5.2 化学改性 |
1.5.3 酶改性 |
1.6 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
1.6.1 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 |
1.6.2 抗性淀粉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AAC的测定 |
2.1.3 RS含量的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稻米性状的表型变异和群体结构对表型变异的影响 |
2.2.2 RS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水稻GLA4胚乳突变体功能特性的结构基础及淀粉合成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水稻胚乳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3.1.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1.5 稻米的形态结构 |
3.1.6 稻米淀粉的提取 |
3.1.7 稻米淀粉的形态结构 |
3.1.8 结晶度的测定 |
3.1.9 SEC测定脱分支淀粉的结构特征 |
3.1.10 FACE测定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 |
3.1.11 黏度的测定 |
3.1.12 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3.1.13 消化特性的测定 |
3.1.14 AAC的测定 |
3.1.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水稻籽粒和淀粉颗粒的形态结构 |
3.2.2 淀粉结晶度的分析 |
3.2.3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特征 |
3.2.4 突变体淀粉理化特性 |
3.2.5 突变体种子发育过程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 |
3.2.6 水稻GLA4及其突变体淀粉的基因表达-结构-功能关系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水稻93-11胚乳突变体功能特性的结构基础及淀粉合成相关酶含量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可溶性和结合性淀粉合酶的提取 |
4.1.3 SDS-PAGE和 Western印迹 |
4.1.4 质构的测定 |
4.1.5 回生性质的测定 |
4.1.6 其他实验方法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米粉中淀粉生物合成酶的相对含量 |
4.2.2 全淀粉和去分支淀粉的精细结构 |
4.2.3 淀粉的功能特性 |
4.2.4 淀粉生物合成酶含量、精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4.3 小结 |
第五章 非糯稻理化改性对抗性淀粉及其它功能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稻米淀粉的改性处理 |
5.1.3 其他方法及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AAC和RS含量的分析 |
5.2.2 结晶度的分析 |
5.2.3 粘滞特性的分析 |
5.2.4 改性淀粉的糊化与回生特性 |
5.2.5 淀粉功能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
1.1.1 花椰菜的起源 |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性状调查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2.3 讨论 |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SSR引物 |
3.1.4 PCR扩增 |
3.1.5 电泳检测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性状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性状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
5.2.2 联合方差分析 |
5.2.3 配合力分析 |
5.2.4 杂种优势分析 |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
5.3 讨论 |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大豆耐酸雨性鉴定及其相关QTL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酸雨的现状 |
1.1.1 我国酸雨成份和分布特征 |
1.1.2 酸雨的形成因素 |
1.2 酸雨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酸雨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酸雨对作物主要生理代谢过程的影响 |
1.2.3 酸雨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3 大豆耐酸雨胁迫的研究进展 |
1.4 数量遗传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1.4.1 零区间作图法 |
1.4.2 区间作图法 |
1.4.3 复合区间作图法 |
1.4.4 多区间作图法 |
1.4.5 混合线性模型 |
1.4.6 关联分析法 |
1.5 作物耐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
1.5.1 作物耐旱性的研究进展 |
1.5.2 作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江苏区域酸雨特征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2.1 酸雨观测资料与分析方法 |
2.1.1 酸雨观测站点与资料 |
2.1.2 酸雨资料分析方法 |
2.1.3 污染气体和污染颗粒物数据 |
2.1.4 后向轨迹分析方法 |
2.2 酸雨分布特征 |
2.2.1 酸雨空间分布特征 |
2.2.2 酸雨季节分布特征 |
2.2.3 酸雨年变化特征 |
2.3 1992—2013年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3.1 徐州市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3.2 淮安市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3.3 南京市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3.4 常州市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4 酸雨影响因子分析 |
2.4.1 降水酸度与局地污染的关系 |
2.4.2 污染物远距离输送对酸雨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中国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分析和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栽培试验 |
3.1.2 模拟雨水配置和模拟降雨处理 |
3.1.3 性状测定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国栽培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分析和筛选 |
3.2.2 中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分析和筛选 |
3.3 讨论 |
3.3.1 大豆耐酸雨性的遗传变异和综合评价 |
3.3.2 酸雨胁迫对大豆产量和产量组分的影响 |
3.3.3 大豆耐酸雨性评价的复杂性 |
3.3.4 大豆耐酸雨性的评价和筛选方法 |
第四章 大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QTL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栽培试验 |
4.1.2 模拟雨水配置和模拟降雨处理 |
4.1.3 表型性状测定 |
4.1.4 SSR标记基因型测定 |
4.1.5 数据过滤 |
4.1.6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7 群体结构分析 |
4.1.8 亲属关系分析 |
4.1.9 耐酸雨性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关联分析试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2.2 群体结构分析 |
4.2.3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亚群体内亲属关系 |
4.2.4 大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与SSR标记间的关联分析 |
4.3 讨论 |
4.3.1 试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3.2 试验群体的群体结构和亲属关系 |
4.3.3 与大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关联的SSR位点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花粉直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略缩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雌雄异株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1.1.2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
1.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 关联分析及研究进展 |
1.2.1 关联分析的概念与主要特点 |
1.2.2 关联分析在植物遗传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 猕猴桃种质概况 |
1.4 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4.1 猕猴桃雄性品种(系)资源 |
1.4.2 猕猴桃雄性种质花器及发育特征 |
1.4.3 猕猴桃雄性种质花粉研究 |
1.4.4 猕猴桃性别鉴定研究 |
1.4.5 猕猴桃雄性种质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1.5 研究背景 |
1.6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花器表型变异分析及多样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
2.2.2 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居群花器表型性状变异特征 |
2.2.3 基于花器表型特征的毛花猕猴桃天然居群聚类分析 |
2.2.4 毛花猕猴桃野生雄性居群花器表型相关性分析 |
2.2.5 毛花猕猴桃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
2.3 讨论 |
2.3.1 野生毛花猕猴桃雄花花器表型多样性 |
2.3.2 野生毛花猕猴桃雄花花器表型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毛花猕猴桃雄花花粉形态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野生毛花猕猴桃花粉形态与大小 |
3.2.2 花粉形状 |
3.2.3 花粉表面纹饰 |
3.2.4 花粉的萌发器官 |
3.2.5 野生毛花猕猴桃花粉形态的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毛花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 |
3.3.2 毛花猕猴桃花粉形态与演化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SR标记技术的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质量检测结果 |
4.2.2 退火温度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及SSR引物筛选 |
4.2.3 野生毛花猕猴桃SSR位点多态性 |
4.2.4 基于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4.2.5 不同来源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间的遗传变异分析 |
4.2.6 居群遗传变异 |
4.2.7 居群结构聚类分析 |
4.3 讨论 |
4.3.1 野生毛花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 |
4.3.2 毛花猕猴桃雄株居群遗传分化 |
4.3.3 表型与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的异同 |
4.4 小结 |
第五章 毛花猕猴桃雄株表型数量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群体结构分析 |
5.2.2 标记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 |
5.2.3 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表型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5.3 讨论 |
5.3.1 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 |
5.3.2 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连锁不平衡 |
5.3.3 SSR标记位点与雄花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 |
5.3.4 群体关联分析结果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5.4 小结 |
第六章 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花粉直感效应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毛花猕猴桃花粉对不同品种坐果结实的影响 |
6.2.2 各授粉组合对果实外观性状影响 |
6.2.3 各授粉组合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 |
6.3 讨论 |
6.3.1 毛花猕猴桃雄株对坐果率的影响 |
6.3.2 毛花猕猴桃雄株对果实性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毛花猕猴桃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
7.1.2 毛花猕猴桃雄花花粉形态多样性分析 |
7.1.3 基于SSR的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遗传多样性 |
7.1.4 毛花猕猴桃雄株数量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7.1.5 毛花猕猴桃雄株花粉直感效应研究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青稞茎基腐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缩略词表 |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青稞病害研究进展 |
1.1.1 青稞病害 |
1.1.2 青稞茎基腐病害 |
1.2 简单序列重复SSR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 |
1.2.1 SSR微卫星标记 |
1.2.2 国外SSR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 |
1.2.3 国内SSR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 |
1.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及其应用 |
1.3.1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
1.3.2 LAMP引物设计 |
1.3.3 LAMP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
1.3.4 LAMP检测技术的特点 |
1.3.5 LAMP检测技术的应用 |
1.4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
1.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 |
1.4.2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
1.5 作物与病害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5.1 转录组学 |
1.5.2 转录组学在作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区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毒素化学型地理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引物筛选 |
2.1.3 基因组DNA提取 |
2.1.4 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
2.1.5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和电泳检测产物 |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1.7 燕麦镰孢菌的毒素化学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微卫星引物的SSR扩增结果 |
2.2.2 燕麦镰孢菌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3 燕麦镰孢菌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 |
2.2.4 燕麦镰孢菌不同种群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 |
2.2.5 聚类分析 |
2.2.6 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分子变异的AMOVA分析 |
2.2.7 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毒素化学型 |
2.2.8 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毒素化学型地理分布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的方法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和材料 |
3.1.2 菌株培养和基因组DNA提取 |
3.1.3 病原菌ITS序列的扩增及LAMP引物的设计 |
3.1.4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
3.1.5 扩增结果判断方法 |
3.1.6 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验证 |
3.1.7 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体系的灵敏度验证 |
3.1.8 田间发病组织中燕麦镰孢菌的检测 |
3.1.9 土壤中燕麦镰孢菌检测的灵敏度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
3.2.2 特异性检测 |
3.2.3 灵敏度验证 |
3.2.4 田间发病组织中燕麦镰孢菌的检测 |
3.2.5 土壤中燕麦镰孢菌的检测灵敏度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燕麦镰孢菌对青稞叶片细胞结构、生理响应及营养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叶片细胞结构的影响 |
4.2.2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的生理响应 |
4.2.3 燕麦镰孢菌对青稞叶片营养特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叶片及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生理特性和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5.1.4 溶液配制 |
5.1.5 生理和生化指标测定 |
5.1.6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PRO含量的影响 |
5.2.2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2.3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 |
5.2.4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MDA含量的影响 |
5.2.5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POD活性的影响 |
5.2.6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CAT活性的影响 |
5.2.7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SOD活性的影响 |
5.2.8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青稞株高、根系长度和植株鲜重、根系鲜重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青稞与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在转录水平上的互作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样品采集 |
6.1.3 RNA提取 |
6.1.4 样品检测、文库构建及其质量控制和上机测序 |
6.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1.6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6.1.7 SNP/INDEL分析 |
6.1.8 差异表达分析 |
6.1.9 新基因功能注释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燕麦镰孢菌对甘青2 号和NQK-01-03 株高、根长、植株鲜重和根鲜重的影响 |
6.2.2 RNA质量检测 |
6.2.3 ILLUMINA HISEQ测序结果 |
6.2.4 比对效率统计 |
6.2.5 比对结果 |
6.2.6 SNP位点统计 |
6.2.7 新基因分析 |
6.2.8 DEG SET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6.2.9 差异表达基因UNIGENE的注释数量和比例 |
6.2.10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6.2.11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 |
6.2.12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
6.2.13 差异表达基因COG分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图 |
四、水稻高压变异材料的SSR标记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羊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盐性研究[D]. 王嘉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2]红豆草新品系遗传多样性及抗寒转录组研究[D]. 陶彦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引进啤酒花种质资源评价及苦味酸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D]. 杨轲.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EMS诱导蒙农红豆草优良突变体筛选及花色变异机理研究[D]. 乔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水稻生殖生长期耐盐性基因位点发掘及候选基因关联分析[D]. 冷月.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等功能性状的遗传与结构基础研究[D]. 周鑫. 浙江大学, 2020
- [7]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8]大豆耐酸雨性鉴定及其相关QTL的关联分析[D]. 张国正.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9]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花粉直感研究[D]. 钟敏. 江西农业大学, 2018
- [10]青稞茎基腐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D]. 漆永红.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