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城市论文-张新红,陈越依

河谷城市论文-张新红,陈越依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谷城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贫困住区,空间分布,基础地理要素,西北河谷城市

河谷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红,陈越依[1](2019)在《西北河谷城市贫困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兰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贫困空间分布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已有研究集中于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探讨,鲜有从"贫困住区"这一空间实体视角开展研究。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兰州市区155个贫困住区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其与基础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进行了探析。结果表明,贫困住区在市区尺度上整体呈凝聚型分布,在组团尺度上的不均衡分布也很显着。贫困住区在市区形成了两个高密度区和4个较高密度区,它们或为组团中心,或邻近组团中心,其中棚户区和城中村分布较多。从与城市空间基础地理要素的关系来看,贫困住区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显着的规律性,即远离黄河,趋近于洪道、山体和铁路。(本文来源于《开发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康浩[2](2019)在《探索山地河谷城市交通改善路径——延安“城市双修”之老城区交通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1.项目背景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历史名城,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也是全国人民心中的红色旅游胜地。2017年,延安列为住建部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同期延安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开展城市双修一揽子工作,着力治理"城市(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通讯》期刊2019年04期)

李博,王颖,张稼轩,黄萌,杨雪玲[3](2018)在《河谷城市通风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风系数是科学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利用WRF模式模拟的边界层高度和风速计算了兰州新区2014年4个季节的通风系数,探讨了风速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WRF模式模拟得到的兰州新区的混合层平均风速呈夜间高、日间低的特征,日间混合层内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20:00左右,这与地面风速积分法确定的平均风速具有较高相关性,验证了利用模式模拟边界层内平均风速特征的能力.(2)混合层高度季节变化呈现春夏季高、秋冬季低的特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日间混合层高度明显高于夜间.(3)通风系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4个季节的通风系数分别为4 607.6、5 424.1、1 316.4、706.9 m2/s),夏季高,冬季小,这与混合层高度和混合层内平均风速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一致;日变化呈现单峰型的变化规律,冬季的峰值出现在15:00,而其他3个季节的峰值则出现在17:00左右.研究显示,WRF模式的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混合层平均风速的基本特征,利用WRF模式模拟的结果计算得到的河谷地形的通风系数较为合理,不同季节的通风系数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马聃[4](2018)在《高原河谷城市风貌特色控制引导方法——以西藏林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有许多高原河谷城市,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些城市在快速建设和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城市空间环境特色塑造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都面临着"千城一面,万镇一统"的巨大挑战。文章基于对高原河谷城市的空间特征与问题分析,以西藏林芝为例,从城市空间尺度、宜人尺度及街道尺度对如何塑造高原河谷城市的风貌特色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和探索,并重点提出城市特色控制引导和实施管理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18年03期)

胡小静,王茵茵[5](2018)在《环境气候研究下的河谷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探析——以洛阳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趋严重的雾霾、热岛效应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困扰,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在对环境气候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原地区河谷城市洛阳为例,进行城市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绘制城市气候图,并提出规划建议;在此基础上将城市划分区域,构建网络状城区通风廊道系统;最后提出过程控制的管理建议以及发展展望。对河谷城市通风廊道系统规划构建,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8年02期)

孙大伟,刘文佳[6](2017)在《河谷城市建设须“留白” 以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依照对河谷型城市的狭义定义:城市建成区主体或核心部分在河谷地形中发育的城市,且城市主体发育受到河谷地形及其周围山地直接限制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中小型河谷城市顺沿着河谷阶地方向发展,形成了河谷带型城市。这类城市受自然空间地形环境影响,建设用地选择余地小,用地类型差异大。近年来河谷城市大量山体、滩涂被"改造利用",能用即用、能占即占,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空间形态失控,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华建设》期刊2017年11期)

肖伟红,尹柯柯,魏冠军[7](2017)在《河谷城市与平原城市热岛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环境卫星数据,以西安市和兰州市为例,通过对河谷与平原城市的热岛效应差异进行初探,发现在两个研究区的市区内部,其热岛分布特征与已有研究的热岛分布特征一致。但就整个研究区而言,西安市的热岛主要分布在城区,兰州市则主要分布在郊区。分别对西安和兰州的地表温度与NDV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西安市的地表温度与水体指数呈非线性相关,而兰州市则呈线性相关。(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7年10期)

李话语,徐磊,李帆,冰河,师永强[8](2016)在《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用地时空演变与驱动分析——以上饶市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揭示中国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为目的,以上饶市城区为例,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1988~2013年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特征及驱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的25 a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时间序列上,不论扩展幅度还是扩展速度,2001~2013年间的值均高于1988~2001年间的值,前后两个时段的扩展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空间格局上,上饶市城区以老城区的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先后经历了放射性扩展、组团式分散扩展两个阶段,同时呈现出明显的方向分异性,西南和西为其主要扩展方向,而其东南方向的扩展速度最为缓慢。自然环境中的地貌对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扩展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规划等因素成为城市用地扩张与时空演化的外在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6年11期)

唐利华,张永福,刘小辉[9](2016)在《干旱区河谷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预测——以新疆伊宁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和核心。基于伊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依照规划基期年及末期年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借助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生态风险空间分析方法,测算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并通过运用ArcGIS 9.3对生态风险进行了系统采样、半变异函数分析及空间插值,研究伊宁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演变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显示:伊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全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土地生态风险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生态安全状况由北向南逐渐加重,且高、较高风险区在南部区域呈圆环式蔓延趋势。在未来土地利用变更中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伊宁市河谷构建良好的生态用地格局,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杨蕊[10](2016)在《典型河谷城市西宁多介质环境有害重金属识别、风险评估与元素计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城市的发展在促进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与破坏,甚至影响到整个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平衡。工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交通运输等将大量重金属污染物带入到城市环境中,而这些污染大部分具有隐蔽性、持久性和难降解性等特点,造成这些重金属在城市环境中的累积,并通过土壤、灰尘、水体等环境介质或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城市中多种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的含量、污染状况、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的环境风险评估、污染防控与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部典型河谷城市-西宁市的城市土壤、街尘和水体作为研究介质,运用多元统计、空间分析、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法研究了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规律、潜在生态风险以及人群健康风险等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和污染生态效应,重点针对土壤和街尘,此外还对不同介质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重金属在不同介质中的分配状况。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西宁市城市土壤与街尘中重金属Bi、Co、Cr、Ga、Pb、Sb、Sn、Th、U和Y的平均含量均超出了西宁市土壤背景值,表明西宁市城市土壤与灰尘中大多数重金属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2)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Sb属于极强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其余元素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街尘中Sb处于极强潜在生态风险水平,Cr和Pb属于中等潜在生态生态风险水平,其余元素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综合来看,Cr、Pb和Sb是西宁市主要风险因子。(3)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和街尘中Cr、As和Sb的非致癌风险总风险较大,其中街尘中Cr在3种暴露途径下对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超过了阈值1.0,表明西宁市城市街尘已对儿童健康产生威胁,不同重金属在手口、呼吸和皮肤3种暴露途径下的总致癌风险HI程度相差很大,同种重金属不同暴露途径下的非致癌健康风险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手-口摄入的非致癌风险是最高的,在这一途径中,街尘中的Cr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超过了阈值,会对儿童健康造成危害,应引起重视。(4)结合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对土壤和街尘中重金属的可能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和街尘中重金属来源比较复杂,包括交通运输源、自然源、工业活动源和燃煤燃油源等。(5)西宁市水体中各重金属浓度均未超过相应的标准,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水中Cr的致癌风险平均值为5.83×10-5a-1,超过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可接受的风险水平阈值,应引起风险决策部门的重视。Cd的平均致癌风险大小为2.41×10-7a-1,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内,但存在部分样点风险值超过阈值范围,也应引起注意。(6)土壤和街尘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介质中Zn具有极显着正相关性,表明Zn具有相同的污染来源,并且可能存在某种转化机制。城市街尘、土壤和水体中的危险元素Cr、Cu、Pb的含量大小顺序为城市街尘>城市土壤>城市水体。Cr在叁种重金属中的富集系数最高。(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河谷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项目背景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历史名城,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也是全国人民心中的红色旅游胜地。2017年,延安列为住建部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同期延安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开展城市双修一揽子工作,着力治理"城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谷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新红,陈越依.西北河谷城市贫困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兰州市为例[J].开发研究.2019

[2].康浩.探索山地河谷城市交通改善路径——延安“城市双修”之老城区交通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介绍[J].城市规划通讯.2019

[3].李博,王颖,张稼轩,黄萌,杨雪玲.河谷城市通风系数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8

[4].马聃.高原河谷城市风貌特色控制引导方法——以西藏林芝为例[J].规划师.2018

[5].胡小静,王茵茵.环境气候研究下的河谷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探析——以洛阳市为例[J].华中建筑.2018

[6].孙大伟,刘文佳.河谷城市建设须“留白”以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中华建设.2017

[7].肖伟红,尹柯柯,魏冠军.河谷城市与平原城市热岛差异性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

[8].李话语,徐磊,李帆,冰河,师永强.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用地时空演变与驱动分析——以上饶市城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

[9].唐利华,张永福,刘小辉.干旱区河谷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预测——以新疆伊宁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6

[10].杨蕊.典型河谷城市西宁多介质环境有害重金属识别、风险评估与元素计量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河谷城市论文-张新红,陈越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