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附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活力论,附生性,心灵哲学,反还原物理主义
附生性论文文献综述
任巧华,武青艳[1](2016)在《附生性理论:一种反还原论物理主义路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力论与附生性从不同角度尝试跨越生物哲学和心灵哲学的二分法,对解读生物和心灵起源有着重要理论意义。特别是,附生性为跨越二元论和还原论的鸿沟做出了承诺,它既是一种本体关系,也是一种依赖关系,从心灵哲学视阈试图解决"心—物"关系,形成一条反还原论物理主义路线,只是研究在解释力和本体论的探讨上存有不足。(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郭非非[2](2010)在《“附生性”概念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英美哲学中形而上学研究的兴起和心灵哲学问题讨论的盛行,附生性成为了最重要的哲学概念之一。同时,附生性所具有主题中立的特征使得它在其它学科领域(如伦理学、美学、系统科学)也广受青睐。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各种各样的附生性论题进行了辨析,同时对其成双成对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考证,也审察了它们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可能性。然而,除了广泛的分析,某些细节还存在问题,还有某些争论并未得到解决。而争论存在的关键可能就在于,是否能够建立起真正的对话语境,使讨论能够在同一标准、同一前提下进行,可见,一个明确而又恰当的附生性概念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我并不试图厘清所有的细节或是解决所有的争论,而是对前人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梳理,以期获得一个明晰的附生性概念。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对附生性概念进行了梳理:一是对附生性关系的表述中经常出现的两个关系项(属性和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明确附生性关系的主要关系项是属性;二是对附生性的两种分类方式进行梳理,其中,弱的、强的和全面的附生性分类看似精细,但过于复杂,存在大量问题,而新近用数学中的“对应”概念对附生性作出的分类虽还未完善,但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叁是根据现有的主要关系比较分析附生性的本质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0-12-01)
邢如萍[3](2009)在《下向因果性与附生性——论金宰权对突现论的反对》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主义的突现论与还原论之争是旷日持久的。还原论者有强烈的愿望为不同领域的学科提供一种统一、简单的说明,并建立各种各样的还原模型。作为还原论的反对者之一,突现论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借助于自然科学研究事实,坚持同一系列事件或属性之间有某种不相容性。在认识论和本体论方面存在物质和属性有别于其基础的、低层次的物质和属性,主张用突现性来描述和解释这些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文章在介绍还原论的附生性论题和突现论的下向因果性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金宰权在其还原论主张中提出的以消解下向因果性为目的的两个着名论题,指出其论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文章认为突现性完全可以避免金宰权所设的"副现象或还原"的两难困境。(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刘天楠[4](2008)在《心物区别的本体论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戴维森在他的引起广泛影响的论文《心理事件》中用“附生性”来讨论心物关系问题,使“附生性”成为心灵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戴维森用附生性来表述一种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以金在权为代表的对反常一元论和附生性概念的批评与戴维森之间的对立也许是当代心灵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而他们争论的原因在于对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产生了偏差。尤其是戴维森一方面坚持“事件本体论”——认为心理事件和物理事件作为个例事件是等同的,另一方面又在类型事件的意义上谈论附生性概念和非严格心—物规律;给人们理解其非严格心—物规律造成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使心理的因果效力不够明确。笔者希望通过对戴维森的反常一元论和附生性概念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个例事件与类型事件、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单一因果关系与规律和严格规律与非严格规律的分析,对其理论做一本体论意义的辨析,揭示戴维森在个例事件与类型事件之间的变换对说明心理因果性所造成的困难。最后笔者试图阐明:在赋予心理事件实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在心理事件和物理事件(个例事件)之间谈论附生性概念和不可还原性,更有利于心理的因果效力在非严格心—物规律的框架中彰显,实现两者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李小宁[5](2005)在《培育兰花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剪梗促萌 各种兰花尤其是墨兰(报岁兰)应尽早剪除花朵凋谢后的梗茎,不要让其结果,以免消耗养分,影响腋芽的萌发。花梗剪除以后,需用软质纱布或棉球蘸取0.1%的氧化乐果或敌敌畏溶液,轻轻擦(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报》期刊2005-08-30)
陈刚[6](2005)在《附生性,因果性,还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论在过去的 20多年里, 戴维森的反常一元论和附生性概念占据了心灵哲学讨论的中心领域。一方面, 戴维森的理论面临以金在权为代表的众多哲学家的尖锐批评; 另一方面, 大家似乎相信, 弄清楚附生性概念就意味着心物问题的解决。本文首先将论述戴维森的附生性(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05年03期)
罗永兰,张志元[7](1991)在《柑桔附生性绿球藻的发生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柑桔附生性绿球藻(Chlorococcum sp.)是藻类植物,附生于树冠下部老枝叶上,藻体在老叶上形成一层致密的绿色粉状物,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树势。在湿度较大、树冠郁蔽的果园受害较重。 经显微镜观察,该藻类单细胞或聚积成膜状团(本文来源于《中国柑桔》期刊1991年03期)
李德锐[8](1985)在《恶性肿瘤的附生性综合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某些恶性肿瘤除其本身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外,尚可发生其它一些与肿瘤有关的特殊的综合征这些综合征系肿瘤组织自身的异常代谢所导致的影响宿主全身的症候群,包括内分泌、神经肌肉系统、皮肤等一系列异常改变。Viallet等于1961年首先将这些症候群称为“肿瘤附生性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omes)。尔后20余年来,临床学家不但发现了更多的肿瘤附生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而且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由于这些附生性综合征常可出现于肿瘤临床症状尚不明显时,因此,认识这些症候群将有助于(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1985年06期)
附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英美哲学中形而上学研究的兴起和心灵哲学问题讨论的盛行,附生性成为了最重要的哲学概念之一。同时,附生性所具有主题中立的特征使得它在其它学科领域(如伦理学、美学、系统科学)也广受青睐。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各种各样的附生性论题进行了辨析,同时对其成双成对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考证,也审察了它们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可能性。然而,除了广泛的分析,某些细节还存在问题,还有某些争论并未得到解决。而争论存在的关键可能就在于,是否能够建立起真正的对话语境,使讨论能够在同一标准、同一前提下进行,可见,一个明确而又恰当的附生性概念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我并不试图厘清所有的细节或是解决所有的争论,而是对前人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梳理,以期获得一个明晰的附生性概念。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对附生性概念进行了梳理:一是对附生性关系的表述中经常出现的两个关系项(属性和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明确附生性关系的主要关系项是属性;二是对附生性的两种分类方式进行梳理,其中,弱的、强的和全面的附生性分类看似精细,但过于复杂,存在大量问题,而新近用数学中的“对应”概念对附生性作出的分类虽还未完善,但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叁是根据现有的主要关系比较分析附生性的本质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附生性论文参考文献
[1].任巧华,武青艳.附生性理论:一种反还原论物理主义路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郭非非.“附生性”概念辨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邢如萍.下向因果性与附生性——论金宰权对突现论的反对[J].系统科学学报.2009
[4].刘天楠.心物区别的本体论辨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
[5].李小宁.培育兰花技术要点[N].湖北科技报.2005
[6].陈刚.附生性,因果性,还原性[J].哲学研究.2005
[7].罗永兰,张志元.柑桔附生性绿球藻的发生及防治[J].中国柑桔.1991
[8].李德锐.恶性肿瘤的附生性综合征[J].实用医学杂志.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