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电试验论文-王世红,林璋

运动心电试验论文-王世红,林璋

导读:本文包含了运动心电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踏车试验

运动心电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红,林璋[1](2019)在《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运动心肺试验中各检测指标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非左室肥厚(NLVH)患者在运动心肺试验中各检测指标的变化,探讨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各指标相关性。方法:纳入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LVMI水平分为NLVH组(n=74)及LVH组(n=42),测量两组无氧阈(AT)时摄氧量(VO_2)、代谢当量(MET)、氧脉搏(VO_2/HR)、相对摄氧量(VO_2/kg),以及最大运动量(max)时摄氧量(VO_2)、代谢当量(MET)、氧脉搏(VO_2/HR)、相对摄氧量(VO_2/kg),比较两组各数值的差异性及与LVMI相关性。结果:LVH组达到AT值时VO_2显着低于NLVH组(P<0.05);两组达到AT值时MET、VO_2/HR及VO_2/k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达到max值时VO_2、MET显着低于NLVH组(P<0.05);两组达到max值时VO_2/HR及VO_2/k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VH组VO_2 AT、VO_2 max、MET AT、MET max、VO_2/kg AT、VO_2/kg max与LVMI均呈负相关(r=-0.312、-0.376、-0.390、-0.475、-0.370、-0.492,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LVH患者出现VO_2 AT、VO_2 max、MET max下降,表明运动耐量受损,摄氧能力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张斯斯,赵丽,孟晓萍[2](2019)在《冠心病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与运动心肺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6分钟步行试验(6mWT)米数与运动心肺评估无氧阈值下代谢当量(METS值)之间的相关性,以根据6mWT结果制定家庭康复处方。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共计800例,分别行6mWT及运动心肺评估,分别统计6mWT米数及运动心肺评估检测中无氧阈值下代谢当量(METS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入选800例患者中共计完成758例研究,其中METS值<3.0共计389例,其对应的6mWT 119~608 m,r=0.144,P=0.005;METS值3.0~5.0共计355例,其对应的6mWT 222~620 m,r=0.127,P=0.017;METS值5.1~7.0共计14例,其对应的6mWT366~489 m,r=0.250,P=0.388。结论 METS值在5以内的6mWT步数与运动心肺评估结果无氧阈值具有一定相关性,故可通过6mWT步数值倒推出相对应的无氧阈值,依此限制患者相关运动类型,选择更为合适的运动康复方式。(本文来源于《慢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吕春梅,胡菱,赵冬琰,马媛媛[3](2018)在《运动心肺试验对2级~3级肥胖者心肺功能的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肥胖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为肥胖者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全国范围内征集肥胖病人68例作为试验组;随机选择正常体重者68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体重指数(BMI)35kg/m~2~46kg/m~2。运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测得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氧脉搏、肺通气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静息心率大于100次/min共44例(64.7%);静息血压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者共18例(26.5%),静息血压收缩压120mmHg~140mmHg,舒张压80mmHg~90mmHg 42例(61.8%)。运动中血压显着升高者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85mmHg,共54例(79.4%);恢复期血压持续升高超过250mmHg者32例(47.1%)。试验组最大摄氧量、氧脉搏、分钟通气量的绝对值大于对照组(P<0.05),以体重校正后的相对值结果相反,即最大摄氧量、氧脉搏、分钟通气量的相对值小于对照组(P<0.05),无氧阈值对照组大于试验组(P<0.05)。结论由于多余体脂的影响,肥胖者的心肺功能及有氧运动耐力比较差。肥胖者最大摄氧量、氧脉搏及分钟摄氧量绝对值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13期)

冯栋宏,何栩,虞亚明[4](2016)在《阳虚体质运动员运动心肺功能试验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不同体质健康运动员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分析阳虚体质人群运动心肺功能试验结果与非阳虚体质人群的差别,从而作为阳虚体质的诊断依据。方法:以逐级负荷踏车试验对阳虚体质人群(阳虚体质组)21例和非阳虚体质人群(非阳虚体质组)21例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检测,并对最大摄氧量、氧脉搏、最大心率、最大通气量等指标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阳虚体质组比较,阳虚体质组的最大摄氧量、氧脉搏、最大通气量较低,最大心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阳虚体质运动员心肺功能较非阳虚体质运动员弱,结果可为运动员阳虚体质的诊断提供有力的现代医学理论依据,同时也有利于根据运动员的体质安排其更为适宜的运动训练项目。(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王岩,崔婷捷,王思远,郭京伟[5](2016)在《最大摄氧量的两步台阶试验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两步台阶试验法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法测得受试者最大摄氧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联系与误差,为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北京儿童医院实习生中随机抽取4名男生、4名女生;年龄26.25±2.12岁。分别利用两步台阶试验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进行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比较2组测试数值。结果:(1)运动后心率与最大摄氧量之间具有相关性。(2)两步台阶试验法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法所得最大摄氧量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后心率与最大摄氧量之间正相关,可以利用运动后的心率和运动完成的功间接推测出最大摄氧量数值。两步台阶试验法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用于推测普通青年人群的最大摄氧量。(本文来源于《中日友好医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陈嵘,王健,杨红春[6](2014)在《四种运动负荷试验评价运动心肺功能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法研究库珀12分钟跑、20米往返跑、PWC170机能试验和二次负荷试验与V觯O2max的相关性和应用以上四种方法预测V觯O2max的差异性,探讨运动心肺功能预测方法的评价效度。研究结果表明,20米往返跑和库珀12分钟跑成绩与V觯O2max相对值和绝对值的相关性优于PWC170机能试验和二次负荷试验;以20米往返跑和库珀12分钟跑成绩推测V觯O2max的误差明显小于PWC170机能试验和二次负荷试验。(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杨文兰[7](2014)在《运动心肺试验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不同于一般的只是单纯观察心电图改变的运动试验,也不同于静态肺功能。它是一种客观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无创性检测方法,综合应用呼吸气体实时监测分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活动平板或功率踏车技术,实时检测在不同负荷下机体耗氧量(VO2)和CO2排出量(VCO2)的动态变化,从而客观、定量、全面地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是目前公认的评估心肺疾病运动耐力下降的金标准。该方法强调外呼吸和细胞呼吸耦联,即肺-心-骨骼肌群的联系,特别强调心肺功能的联合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期刊2014年S1期)

刘爱华,董竞成[8](2013)在《运动心肺功能试验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是通过测量呼吸道内的气体交换而同步整体评估个体在运动状态下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神经心理系统和骨骼肌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运动耐力的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后分级、心肺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估、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的鉴别、康复治疗、外科手术术前风险的评估、残障的评估等领域。然而,在国外开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CPET在我国相关的研究极少。(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3年22期)

王俊义[9](2013)在《运动心肺功能及六分钟步行试验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和六分钟步行试验对肺癌患者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分析两者各项指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研究其评价手术适用征及评估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入住我科需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133例,术前1周及术后3月分别行静态肺功能测定,记录指标: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残气量(RV)、肺总量(TL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25%-75%),将患者分为肺通气功能正常组和肺通气功能功能异常组,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术前一周内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及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记录指标:最大功率(W%)、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02%P)、公斤摄氧量(VO2/kg)、无氧阈(AT)、氧脉搏(02pulse%P)、呼吸频率(BF)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术后患者入住监护室,分别记录患者麻醉时间(min)、手术方式、输血量(ml)、ICU入住时间(天)、体温(℃)、细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胸管留置时间(天)、有无二次插管等指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肺炎、长期机械通气、长期氧疗、二次气管插管、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乳糜胸、长期漏气、积脓等并发症,将患者分为术后肺部并发症组与无肺部并发症组。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显着性检验用成组资料的非配对t检验,采用Roc分析各指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与两种试验各指标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33例肺癌患者中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有41例,发病率为30.8%(41/133),其中肺通气功能正常组中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有23例,发生率为28.4%(23/81),肺通气功能异常组中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有18例,发生率为34.6%(1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通气功能正常组相比,通气功能异常组的W%(64%士16%比80%4-18%)、V02%P(54%±-11%比67%±13%)、VO2/kg(15.4±3.6ml比18.9+4.3m1)及O2pulse%P(73%士15%比83%±15%)均显着低于肺通气功能正常组(P<0.05),BF(35±8比30±5)、VE/VCO2(33±6比31+5)及VE/VO2(28±3比22+6)显着高于肺通气功能正常组(P<0.05),AT(51%±4.1%比55.3%±3.8%)无明显差异(P>0.05)。3.与肺通气功能正常组相比,接受肺叶切除的肺通气功能异常患者术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平均损失[(11.88+12.94)%比(24.60±11.06)%]小于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其用力呼气流量[(18.14±88.73)%比(-32.31±25.53)%]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non-PPCs组相比,PPCs组VO2%P(57%±13%比66%+11%)、VO2/kg(16±5m1比19±3m1)、AT(46%士13%比54%±11%)、O2pulse%P(72%±17%比83%±15%)、BF(27+8比32±8)及6MWD(443.04±33.9m比515.14±55.7m)均显着低于non-PPCs组(P<0.05)。5.当O2pulse%P<80%时,与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密切相关。6.V02%P<50%时其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7%,而VO2/kg<15ml·min-1kg-1时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7.当6-MWD<300m时,其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6%、73%,而V02%P<50%时,其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1%、67%,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肺部手术并发症预测时,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80%。结论:1.对于存在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即使其存在严重受限的肺功能,也应仔细筛选,而不应直接将其作为手术禁忌症。2. CPET适用于评价手术适用征及评估术后并发症,运用呼吸机可以更简易的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3.V02%P<50%且6MWD<300m时,有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应慎重考虑肺叶切除治疗,且其优于两者单一预测肺部并发症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3-05-01)

王俊义,张鹏,刘毅梅,崔元涛,王晋祥[10](2013)在《6分钟步行试验与运动心肺功能测定预测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运动心肺功能测定(CPET)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T)联合检测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方法:收集新入院需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133例,入院后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及6分钟步行试验,并记录相应指标。结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组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P)、公斤摄氧量(VO2/kg)、无氧阈(AT)、氧脉搏占预计值百分比(O2pulse%P)、呼吸频率(BF)及6MWT均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PET与6MWT中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敏感指标(VO2%P≤50%,6MWT≤300 m)结合起来时,其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80%。结论:当CPET与6MWT联合检测时,优于任何单一方式评估手术适应征及预测手术风险。(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运动心电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6分钟步行试验(6mWT)米数与运动心肺评估无氧阈值下代谢当量(METS值)之间的相关性,以根据6mWT结果制定家庭康复处方。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共计800例,分别行6mWT及运动心肺评估,分别统计6mWT米数及运动心肺评估检测中无氧阈值下代谢当量(METS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入选800例患者中共计完成758例研究,其中METS值<3.0共计389例,其对应的6mWT 119~608 m,r=0.144,P=0.005;METS值3.0~5.0共计355例,其对应的6mWT 222~620 m,r=0.127,P=0.017;METS值5.1~7.0共计14例,其对应的6mWT366~489 m,r=0.250,P=0.388。结论 METS值在5以内的6mWT步数与运动心肺评估结果无氧阈值具有一定相关性,故可通过6mWT步数值倒推出相对应的无氧阈值,依此限制患者相关运动类型,选择更为合适的运动康复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动心电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世红,林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运动心肺试验中各检测指标变化[J].中外医学研究.2019

[2].张斯斯,赵丽,孟晓萍.冠心病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与运动心肺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9

[3].吕春梅,胡菱,赵冬琰,马媛媛.运动心肺试验对2级~3级肥胖者心肺功能的评价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

[4].冯栋宏,何栩,虞亚明.阳虚体质运动员运动心肺功能试验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

[5].王岩,崔婷捷,王思远,郭京伟.最大摄氧量的两步台阶试验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的比较[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6

[6].陈嵘,王健,杨红春.四种运动负荷试验评价运动心肺功能比较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

[7].杨文兰.运动心肺试验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

[8].刘爱华,董竞成.运动心肺功能试验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3

[9].王俊义.运动心肺功能及六分钟步行试验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

[10].王俊义,张鹏,刘毅梅,崔元涛,王晋祥.6分钟步行试验与运动心肺功能测定预测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价值[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3

标签:;  ;  ;  ;  

运动心电试验论文-王世红,林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