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了纽约服装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征,发现纽约服装区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来自服装区内成熟的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和频繁的企业互动,另一方面得益于纽约服装区对“变异”的开放和包容,中介机构在这两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照纽约服装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公共政策的含义。
关键词:服装区产业集群创新变异开放性
0引言
服装产业是纽约市最大的制造业,被称作“纽约产业基地的支柱”。据有关数据显示,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女装中有18%是在纽约市制造的。纽约市的“服装区(GarmentDistrict)”主要集中在北至第40街,南至第34街,东到第五大道,西到第九大道的一个4×6的街区中。落户在这个区域中的6000家企业中,大约有4000家是与服装产业相关的商业。这些企业除了服装制造商和承包商以外,还包括纺织厂、服装辅料供应商、饰物/珠宝生产商、展室、批发和零售商店、采购分理处、流行预测服务机构以及服装设计学校等支撑机构,还有大量其它法律、融资等服务机构。不同的经济主体充分互动,通过各种贸易或者非贸易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不断创新保持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与巴黎并称为“世界服装之都”。
1纽约市服装区的结构特征
纽约服装区尽管从地理上看面积十分狭小,但是产业链条完整,功能非常齐全,主体之间互动频繁,是典型意义上的本地产业集群(localindustrialcluster)。服装区的结构方面表现出三个显著的特征。
1.1服装区内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完整,分工深化纽约服装区能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前提之一是基础设施相对完整,功能完备,服装产业的分工已经高度深化,相关的支持系统充分发展。波特(1990)在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时候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他认为一个产业集群能否持续创新和升级,取决于四个条件: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厂商的结构、战略和同业竞争。纽约服装区正是这样一个功能完整的系统:大量移民提供了熟练的廉价的劳动力,长期的服装生产使得服装区内的辅料供应也相当充足。而纽约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优越的市场需求条件。纽约服装区在服装设计、制造和销售各个环节中都出现了专业化的经济主体,承担是十分有限的一些功能,分工相当深化。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分工的深化和相关支持系统的完善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专业知识的积累。
1.2服装区内各类主体联系紧密,互动频繁,中介机构作用显著正是由于分工的深化,服装区内的企业只在生产的某个环节上占有核心竞争力,这样企业之间的频繁互动就成为必然。这些公司往往聚集在同一座写字楼中,它们之间的频繁联系既包括商业交易等正式的交流,也包括一起喝咖啡、共进午餐等非正式的交流。这些资讯公司参加世界各地的时装发布会,在信息搜集、整理和积累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流行资讯等中介公司在设计环节上的知识积累、生产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服装区内的趋势,这形成了服装区范围内的某种“共同空间”。这样的产业惯例保证了形成一致意见的低成本。
1.3服装区对“变异”表现出高度的开放和包容历史悠久的产业集群往往在创新性上表现不足。但是,Rantisi(2002),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纽约服装区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设计到生产环节的高效率,而服装区本身的创新能力有减弱的趋势。服装行业之所以没有出现相应的衰退是因为在曼哈顿的下城东区形成了另一个相对集中的服装基地。这个基地对许多年轻的、独立的设计师非常有吸引力。这些尚无名气的设计师聚集在下城东区是因为服装区内地价昂贵。而且,由于服装行业的利润逐渐向设计和销售环节转移,这些设计师不希望从成熟的服装区里逐步向上攀升,而希望避开中间商,从一开始就直接介入到设计和销售的环节。他们的聚集形成了不同于服装区的运行模式,同时又与服装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纽约服装区发展的启示
以往的文献往往大量地强调企业之间的互动是创新的主要来源,这一观点在纽约服装区的运行中得到了印证。不过,通过对纽约服装区的分析,我们看到企业之间的互动一方面交流了信息,另一方面强化了制度的稳定性,但是除此之外还存在另一种有区别的创新来源,就是“变异”的存在。
总而言之,对纽约服装区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纽约服装业的成熟,是纺织业、设计业、制造业、零售百货业和出口贸易等多方面的完善和成熟;第二,本地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是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和内部分工的深化,而且为了能保持产业集群高效的生产能力,产业集群内部的社会资本——包括生产的惯例、共同的行为模式等等——对维持集群的稳定性并保证集群的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当集群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运行的时候,创新的能力可能衰竭,甚至可能出现在低水平“锁定”的危险,此时可以通过从外部输入创新能力加以消除;第四,无论是要更好的加强集群内部的互动和合作,还是更有效率地从外部输入创新要素,中介结构的功能都十分强大。
3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在借鉴纽约市发展服装产业集群的经验之前,首先要明白我国大部分服装产业集群与纽约市有很大的不同,当然不能全盘照搬。比如纽约市成为国际时装之都依托的是纽约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长期作为工业、金融、文化产业中心的强大城市竞争力,这使得我国很多城市的服装产业集群不能与之相比肩。但是纽约市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成熟的过程却揭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3.1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分工还不深化,支持系统不完善。许多企业从设计到营销各个环节都由自己完成,但是在各个环节上都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贸易和营销来看,我国尚未形成大型有实力的采购批发流动企业。市场网络体系主要由大型服装制造公司的专卖店、直销店和特许店构成。其它的支持系统很不完善,给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因此,对于真正有能力发展服装业的区域或城市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实行产业群战略,发展专业化,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文化和专业化分工水平。
3.2中介机构的功能相对单一。为了支持本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各地主要采取了服装节和博览会等形式,这些旨在提升区域品牌的活动有的是政府主办的,有的在政府的支持下由一些中介机构主办。中介机构在品牌宣传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事实上中介机构还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当地政府可以在资助或者发展这些中介服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政府的扶持要满足系统范围——而不是个体范围——的产业集群的需要。
3.3我国的服装产业逐渐被纳入到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但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分工体系的底部,表现出设计、销售两头在外的特征。纽约服装区的故事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中介机构功能强大的前提下,以生产为主的部分和以创新、设计为主的部分实际上可以分离,这样现存的服装制造集群解决了我国服装产业目前的生存问题,而相对独立的具有创新功能的服装设计企业可能会在原有的产业模式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变异”,防止传统产业集群在低水平上的“锁定”,成为创新的主要来源。
参考文献:
[1]HelfgottR.1959.Women’sandchildren’sapparel,inHALLM.(Ed)MadeinNewYork.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MA.
[2]MeyerL.,1976.Thecitythatdressesthenation,NewYorkSundayNews,15February,pp.6769.
[3]Porter,M.E.1990.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M].Thefreepress.
[4]Rantisi,N.M.,2002.Thelocalinnovationsystemasasourceof‘variety’:opennessandadaptabilityinNewYorkCity’sgarmentdistrict[J].RegionalStudies,Vol.36.6,pp.587-602.
项目介绍:本文受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地区学习模式研究”研究成果(批准号:03Z21)。
作者简介:刘冰(1976-),女,湖南常德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集群、区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