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制度创新论文-刘文霞

供给制度创新论文-刘文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供给制度创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识社会,高校智库,知识供给,制度创新

供给制度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霞[1](2018)在《知识社会中高校智库的知识供给制度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创新驱动的知识社会新形态的呼唤和需求,高校智库需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机遇,创新政策科学知识供给制度,实现高校智库知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同共进。一方面,在遵守"专业性"和"价值性"的内部供给侧改革逻辑前提下,从研究范式、人才培养、组织结构和智库精神等四个要素实现内部知识供给制度创新;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高校智库与外部利益相关主体的互动创新,在践行"独立性"和"责任性"原则的前提下,在政策支持、高校"特区"、学科建设以及思想市场等四个方面对外部知识供给制度进行创新。唯有如此,高校智库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且受知识社会利益相关主体高度认可的"政策科学知识"产品。(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高教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邢一丹[2](2017)在《工业用地供给制度路径依赖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我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的形成及演进,进而讨论其创新的新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对建国初期的工业用地供给方式和经营性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的初始成本效应、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使得该制度在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不断得到强化。为避免工业用地低效利用,摆脱路径依赖,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7年07期)

汤秀[3](2017)在《江苏沭阳积极推进住房供给制度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省沭阳县积极推进住房供给制度创新,围绕市场化、惠民生、去库存多方发力,既保障了居民利益,又促进了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一是明确制度保障。相继出台《进一步促进城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六条意见》《购房补贴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将去库存与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相结合,并通过对产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控,使住宅类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非住宅类商品房库存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二是推行惠民政策。结合实际,主要从首套商品住房商业贷款贴息、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信息化》期刊2017年03期)

潘先慧[4](2016)在《产业融合趋势下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如何创新——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为广大农民有效、高效地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在当今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多,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等。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代表的案例,就是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趋势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共性体现,深入分析后,得出创新供给制度的几点思考。(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下旬刊)》期刊2016年11期)

周鹏[5](2016)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优化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提高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而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当前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现状切入,提出完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建议。(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6年21期)

张婷婷[6](2016)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高度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进军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城镇化的进程来看,城镇化的每个阶段都牵扯到农村,可以引发到农村、农业、农民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当前在我国迈得并不顺利,甚至有些艰难。自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新一届党的领导人极其重视叁农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新思考叁农问题,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问题又是制约农业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创新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很有必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采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文献研究、历史分析、比较等方法,对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本文主要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通过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应用相关的论证方法来诠释本文的目的,结合发展及研究的现状,在新的视角下阐述相关内容的独特内涵;第二章主要是介绍了城镇化相关的发展以及公共产品在农村供给制度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间的内在联系;第叁章主要是阐述了地方性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现状,主要从其成就和供给制度下存在问题来写;第四章探究了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从制度制定理念、制度内容、制度的监督来探讨;第五章主要是介绍了供给制度在国内外发展的不同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第六章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得出创新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之对策建议;第七章得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以新理念为指导创新出一条多元供给主体的、以农民需求为主导的、全面资金筹储的、全方位动态过程监督的、有长效性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最后再对其做出了相关展望。通过在新型城镇化新的视角下,研究地方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发展及相关制度,可以为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的服务能力以及服务的水平提高基础,改善地方政府的职能,也有利于叁农问题的解决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王海娟[7](2016)在《化解“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路径与机制——成都市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实践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采取自上而下决策体制,导致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成都市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实践从资源输入方式改革入手,通过激发村级组织的积极性形成自下而上的新型决策体制,从而实现了国家自上而下资源输入与农民公共品需求的有效对接,化解了这一难题。成都市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在实践层面化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对全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马玉华,李恩琦,刘显[8](2015)在《环境、价值和制度:转型期中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时期,认识和探究转型期我国体育的基本价值选择和基于这一选择的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安排成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创新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以"环境-价值-制度"为分析范式,分析新时期社会转型下,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如何回应不同的价值来推动体育的发展。2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规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3研究结果 3.1社会转型使得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改革面临新的条件和环境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起点。社会转型由总体性社会向多元(本文来源于《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期刊2015-11-05)

邸焕双[9](2014)在《创新与重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叁农”问题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所在,涉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村庄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不仅直接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而且直接关联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现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是“国家财政+社区自助”的模式。一方面,沿袭原有的“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由国家相关部门向农村划拨各种专项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无法有效表达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国家无力也不可能包揽下农村所有的公共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村社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资筹劳进行村庄的公共事业建设,但这种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而设计的制度外筹资的“一事一议”制度又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虽有国家财政补助,仍难以有效实施。这种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已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需要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本研究以此为逻辑起点,以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与重构为主题,分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阐明研究的问题、目的、意义、方法、内容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及述评,为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经验借鉴。同时,总结和梳理本研究所需的理论工具——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理论,建立研究的分析框架。认为,来自宪法秩序层面上的家庭承包制和来自制度安排层面上的农业税的取消将引发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与重构。这一创新与重构应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创新和民间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创新的有机协同;第二部分分别从纵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轨迹和现实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两个层面入手,揭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机理、现实影响,以及供给制度变迁的环境,从而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首先从宏观层面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脉络进行梳理,重点分析了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后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呈现的特点、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微观层面上考察了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影响因素;第叁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别从决策制度、筹资制度和监管制度等叁个层面分析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可行性,探究不同层面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路径选择和实施机制。首先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创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农村社区居民需求表达机制,激励社区居民真实显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偏好,从而实现供需对接、供求平衡。然后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筹资制度创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以动员机制为实施保障,动员民间力量,针对性质不同的公共产品,有针对性地提供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最后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监管制度创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引入自主监督机制,以实现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监管;第四部分综合前面的论证分析,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对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研究从农村社区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探讨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以及制度创新的可行性和路径选择。研究认为,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已有很大改善,但总体上仍显供给不足,一些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仍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呈现出供给低效和结构失衡等特点。说明税费改革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农村社区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自助”式供给制度还没有达到有机协同的状态,还有进一步创新的空间和必要。需要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筹资机制、监管机制等不同层面上进行创新。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需以“政府主导”为主,并动员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来,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的“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应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公共产品消费偏好真实显示机制,建立由农村社区内部需求与政府决策互动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新机制。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筹资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应在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情况下,通过建立组织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形成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监管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应是引入自主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社区公共资源使用、管理的监督。(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丁浩,陈学法[10](2013)在《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路径选择与对策——基于城乡发展一体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苏北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已成为制约苏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障碍,进行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以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苏北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根据目前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和需求特征,应构建以政府供给为主体,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供给主体多元、筹资形式多元和利益表达多元的"一体多元"、"双导向"复合制度模式,完善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提高供给效率,增加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3年26期)

供给制度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我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的形成及演进,进而讨论其创新的新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对建国初期的工业用地供给方式和经营性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的初始成本效应、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使得该制度在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不断得到强化。为避免工业用地低效利用,摆脱路径依赖,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供给制度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霞.知识社会中高校智库的知识供给制度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

[2].邢一丹.工业用地供给制度路径依赖与创新[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

[3].汤秀.江苏沭阳积极推进住房供给制度创新[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

[4].潘先慧.产业融合趋势下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如何创新——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

[5].周鹏.供给侧改革下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J].经贸实践.2016

[6].张婷婷.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7].王海娟.化解“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路径与机制——成都市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实践与意义[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8].马玉华,李恩琦,刘显.环境、价值和制度:转型期中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创新研究[C].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2015

[9].邸焕双.创新与重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4

[10].丁浩,陈学法.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路径选择与对策——基于城乡发展一体化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3

标签:;  ;  ;  ;  

供给制度创新论文-刘文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