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顺建立困难职工救助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和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21]1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和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晋江艳[2](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张帅[3](2021)在《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过去高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资源短缺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已经难以实现,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现象开始显现。城市收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加强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高效、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人地高效、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收缩概念引入到城市系统中开展研究。首先界定城市收缩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中国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即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赋值,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即加权求和法计算中国城市综合收缩及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收缩指数,对中国城市收缩及其时空分异进行总体评价。其次,基于传统的人口视角,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等不同层面,对城市人口收缩进行结构化解析。再次,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先对城市收缩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之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并结合综合视角和结构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其收缩的内在驱动机理。最后,提出中国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综合视角,中国收缩城市明显增长且区域差异显着。在收缩城市数量及严重程度上,2012-2018年综合收缩城市有25个,人口收缩城市59个,经济收缩城市45个,社会收缩城市3个,且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严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在收缩城市的时空演变特征上,2015-2018年相较于2012-2015年各类型收缩城市数量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空间分布上从以东北三省为主开始向全国其他省区蔓延。在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上,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经济-社会全维度收缩型和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且全维度收缩型城市和双维度收缩型城市在数量上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上,各类型收缩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而老工业城市的收缩占据东北收缩城市的主体地位,且长期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少于短期收缩城市。(2)基于结构视角,中国城市收缩因等级规模和区位分布而不同。从收缩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看,2012-2018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数量最多,有23个,其次为中等城市,有17个,大城市9个,特大城市1个,而超大城市没有出现收缩现象,且2015-2018年较2012-2015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而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变化不明显;另外在空间分布上,无论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从收缩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看,2012-2018年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而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其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从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的空间自相关看,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东北三省成为典型的收缩城市集聚区。(3)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具有自身特色。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医疗条件、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城市收缩的关联度值均在0.7以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其中的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更为显着,根据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其作用机理。由此归纳总结基于驱动机理的城市收缩类型,主要包括核心城市吸附型,资源主导产业枯竭型,行政区划调整型,政策导向型以及其他因素型,而目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中心城市或区域的极化效应依然显着,导致周边城市或区域出现收缩现象,这是中西方城市收缩成因的最大不同。(4)应对中国城市收缩的策略应当多元化。首先,要基于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所在具体区域的自然本底条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城制宜的原则,从振兴城镇化战略、城市精明收缩以及提升城市韧性水平等角度来灵活应对中国城市收缩问题。比如,对于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生态脆弱型城市要选择适当的精明收缩以谋求发展;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城市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并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提升城市活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而对于所有收缩城市,提升城市的韧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郭婷婷[4](2021)在《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腾飞促使人口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性增长。城镇化2007年被提出后,2014年、2019年和2020年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得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多方受益。然而城镇化也促使了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中心或大城市资源要素高度聚集,人口吸引力加强,小城市或边缘城市发展动力不足,人口流失加剧。从2008年开始,我国经济也受到全球经济转型的影响而转为中低速增长,人口空间分布的结构性转变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收缩的挑战,并衍生出大量的“收缩城市”。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到“收缩型中小城市要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这意味着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迈向了新的阶段,因此,本文对收缩城市协调发展的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被广泛认可和研究的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收缩城市黑龙江省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庆市、伊春市、七台河市,吉林省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辽宁省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作为研究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的对象,基于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等定量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出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协调发展策略。首先,梳理收缩城市的发展脉络,并对东北地区关于收缩城市的识别类文献进行研究期和尺度的累计,在满足本文收缩城市定义的基础上,将高识别率且被广泛认可的收缩城市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形成空间分布图。依据收缩领域主要是从人口和经济维度识别收缩城市,参考各类指标的选取原则,将评价收缩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确定为人口、产业、资源和发展4个维度21个指标,并依托SPSS23.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其次,基于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究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协调发展现状。利用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东北地区收缩城市人口产业资源水平与发展水平进行耦合协调测度并进行相关性验证;利用收缩城市耦合协调障碍度评价模型对耦合协调度水平最低的伊春市进行障碍因子识别;利用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年收缩城市的人口产业资源水平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并进行模型精度检验。最后,总结出以本文实证研究为基础的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协调发展策略。
高键[5](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提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不同寻常。面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省委?
李战洲[6](2020)在《“复活”雷锋的社区管理》文中研究表明"编辑留言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可以协调群众之间的矛盾,引导群众的政治思想,使社区更为和谐、有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杨梅[7](2020)在《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研究(1948-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地区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有其原因和条件。一方面,在辽宁地区建构政治认同的原因:一是东北地区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政治认同建构的首要选择。二是辽宁地区深厚的工业基础对全国解放及战后重建的意义重大,因此需要凝聚共识进而发挥辽宁地区的工业优势;三是政治认同建构也是建国初期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辽宁地区解放较早,其政治认同的建构可以为党在其他地区建构政治认同提供重要借鉴。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建构政治认同也有其特殊优势。首先,中国共产党进入东北为党在辽宁地区政治认同建构提供前提条件;其次,东北全境解放为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构提供现实条件;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局部执政,具备了初步的政治认同建设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奠定基础。从1948年起,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执政优势,从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建构辽宁地区人民政治认同。在政治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起各级党政群团组织,进行工厂企业民主制改革和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其次,通过整风整党运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打造党亲民、近民、爱民的执政形象;通过领导人民群众参与打击各种敌对势力活动以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变革,奠定获取辽宁地区人民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在经济建设方面,辽宁地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通过开展新区土改、稳定物价和恢复工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安定民心;通过“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高社会经济总量和辽宁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通过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满足辽宁地区人民基本生活需求。这些工作促进了辽宁地区经济发展,满足了人民需求,为政治认同的建构筑牢经济基础。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辽宁地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积极推动意识形态领域的“破旧立新”,清理旧社会各种意识形态毒瘤,确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加强辽宁地区人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奠定政治认同的意识形态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对辽宁地区人民的政治动员大幅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为全国解放和经济建设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政治认同的建构,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增强全民政治认同提供了重要参考,包括始终以满足人民利益需求为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武装全民思想,着力提高人民政治参与度等。进行政治认同建构,还要努力克服“左”倾倾向,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
周新富[8](2020)在《民国时期西北煤矿厂研究(1934-194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山西各地兴起了开办煤矿的热潮。在20世纪初的争矿运动中,山西士绅、商人创办了保晋矿务公司,标志着山西近代煤矿业起步。辛亥革命后,随着一系列政府矿业法令的接连出台,全国掀起了振兴实业的热潮,各地官僚、商人纷纷来晋投资兴矿,山西煤矿业开始快速发展。其中,成立于1934年的西北煤矿厂是近代山西煤矿业的典型代表,作为自保晋矿务公司、晋北矿务局之后的又一大型煤矿企业,西北煤矿厂在山西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坏境下形成了其独具一帜的发展模式。西北煤矿厂在组织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责任制,采取三层五级的垂直领导,责任落实到人,并设有专门的奖惩机制;在煤炭生产方面,整合小煤窑以扩大煤矿规模,引进先进机器设备积极进行技术改良,制定相应的生产奖励机制;在煤炭运输方面,引进轨道矿车、电绞车等机器设备,修建各类岔道、各铁路支线、煤库和煤炭贮藏处,并设立铁路运输管理处负责统筹调度;在煤炭销售方面,设立售煤机构,实行分产合销的销售策略,改善煤炭运输条件和销售网络。作为阎锡山创办的官办煤矿厂,其命运与当时的政治社会坏境、阎当局的发展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与其他近代煤矿所不同的办厂特点。当然,其发展也受到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经营管理上的种种弊端所影响。深入研究西北煤矿厂的管理经营,不仅对研究近代山西煤矿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参考意义,而且对探索山西工业近代化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宋铁勇[9](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研究说明“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武洋[10](2020)在《区域社会与革命互动 ——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研究(1923-1938)》文中研究说明东北地方党组织在全国的党组织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1923年-1938年间东北地方党组织的工作融合了党的白区工作、苏区工作、武装斗争以及抗日民族革命等诸多内容,在领导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取得显着成绩的基础上,也对全国的革命起到了重要的配合和推动作用。而由于东北地区社会环境和地缘条件的特殊性,又使东北党的组织建设和革命活动呈现出与关内其他地区不同的路径和特征,使之在追随和贯彻中共中央的政策之余,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同一时期的中共中央,具有一定的先行意义。本文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政党与社会相互动的研究视角下,对1923年至1938年间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的组织发展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得出中共在东北地区的斗争经验与革命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文章的写作缘起、介绍本次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研究方法、创新之处、重点难点,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史、东北党组织及其革命斗争、东北地方社会等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介绍东北地区开展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是东北的区域社会特征,移民对东北农村和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以及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群体特征;另一方面则是介绍共产主义运动在东北兴起的三条路径,分别是中东路沿线俄国革命的传播、东满和吉东地区朝鲜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以及192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建党活动。第三部分为第二、三章。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参考,探究东北地方党的组织史,还原东北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真实状态。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下,朝鲜共产党人的加入使中共东北地方党的组织规模、分布、党员的民族和阶级构成等发生重大改变;从组织系统的运行机制、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基层组织的真实形态,可以看出其组织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勉强维持组织运转的弱势平衡;而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更令东北地方党组织在复杂多变的革命环境下难以充分施展能量和手段,只得艰难求存。第四部分为第四章。探讨东北党组织对于工人阶级的政策以及东北工人对中共政策的反应,首先对东北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与斗争意志进行分析,认为其较高的工资待遇、薄弱的斗争意识都使其参与革命的愿望并未达到十分迫切。接下来分为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和东北沦陷时期,将中共的工运政策与外部环境的掣肘进行对比,进一步阐述工人阶级对于革命态度的变化以及东北工人运动的最终走向。第五部分为第五章。主要探讨东北沦陷后,党组织、抗日联军与农村社会的融合与互动。事变前农村经济的崩溃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事变后农村社会的权力真空状态是使农民革命化的关键性催化剂,也令党和军队得以在农村立足;党对于农民的组织和动员维护了根据地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使农民不仅是革命的追随者更是革命的参与者;“统一战线”政策的实施更使根据地的政权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扩大,令各阶层群众紧密团结到了党的周围;而随着日伪当局愈加严酷的封锁和讨伐,根据地农民群众不得已做出求生的本能选择,导致了东北农村根据地的最终丧失。第六部分为结语。对以上五部分内容进行总结,进而探讨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自身建设与革命活动的区域特色和先行意义。东北一直以来都与关内有着差异巨大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特征,使中共东北党组织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带上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先行意义则在于,在外部革命环境发生改变之后,迅速转变了斗争方向,以“抗日统一战线”取代“苏维埃革命”作为斗争的指导方针,具有超前的进步意义。
二、抚顺建立困难职工救助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抚顺建立困难职工救助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3)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2.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2.4 人口转变理论 |
2.2.5 城市精明收缩理论 |
2.2.6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综合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
3.1 城市收缩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1.1 城市收缩的总体评价思路 |
3.1.2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与依据 |
3.1.3 城市收缩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权重分析 |
3.2 城市收缩的类别与时空分异特征 |
3.2.1 城市收缩的类别分析 |
3.2.2 城市综合收缩时空特征 |
3.2.3 分要素城市收缩时空特征 |
3.3 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组合分析 |
3.3.1 全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
3.3.2 双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
3.4 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 |
3.4.1 长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
3.4.2 短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
第四章 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
4.1 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
4.1.1 规模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
4.1.2 区域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
4.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1 收缩度模型与判定标准 |
4.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3 数据来源 |
4.3 规模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
4.3.1 小城市收缩特征 |
4.3.2 中等城市收缩特征 |
4.3.3 大城市收缩特征 |
4.3.4 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收缩特征 |
4.3.5 不同规模结构城市收缩的横向对比 |
4.4 区域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
4.4.1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
4.4.2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
4.4.3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
4.4.4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
4.4.5 城市间收缩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 |
第五章 中国城市收缩的驱动机理分析 |
5.1 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 |
5.1.1 人口增长的影响 |
5.1.2 产业结构的影响 |
5.1.3 市内交通的影响 |
5.1.4 环境质量的影响 |
5.1.5 科技创新的影响 |
5.1.6 生活水平的影响 |
5.1.7 医疗条件的影响 |
5.2 城市收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
5.2.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3 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
5.2.4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
5.2.5 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 基于城市收缩驱动机理的类型划分 |
5.3.1 中心城市极化型 |
5.3.2 支柱资源枯竭型 |
5.3.3 区划调整收缩型 |
5.3.4 政策引导收缩型 |
5.3.5 其他因素收缩型 |
第六章 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 |
6.1 应对思路和应对原则 |
6.1.1 应对思路 |
6.1.2 应对原则 |
6.2 振兴城镇化战略 |
6.2.1 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 |
6.2.2 营造良好市场投资环境 |
6.2.3 鼓励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
6.3 城市精明收缩战略 |
6.3.1 控制用地规模,进行生态重建 |
6.3.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 |
6.3.3 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
6.4 提升收缩城市韧性水平 |
6.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韧性水平 |
6.4.2 加强合作,实现城市间优势互补 |
6.4.3 吸引人才,适度鼓励生育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4)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收缩城市相关理论分析 |
2.1 收缩城市的定义及内涵 |
2.2 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与收缩模式研究 |
2.2.1 国外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与收缩模式研究 |
2.2.2 国内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与收缩模式研究 |
2.3 收缩城市的形成机理 |
2.3.1 国外收缩城市形成的动因、机制和作用过程 |
2.3.2 国内收缩城市形成的动因、机制和作用过程 |
2.4 城市的理论研究基础 |
2.4.1 发展阶段理论 |
2.4.2 空间结构理论 |
2.4.3 人口转变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3.1 模型构建原则 |
3.2 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模型构建 |
3.2.1 收缩城市概念 |
3.2.2 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框架 |
3.2.3 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选取 |
3.2.4 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
3.3 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实证分析 |
3.3.1 研究对象 |
3.3.2 数据来源 |
3.3.3 东北地区典型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协调发展研究 |
4.1 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
4.1.1 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2 东北地区典型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 |
4.1.3 东北地区典型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验证 |
4.2 收缩城市耦合协调障碍度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
4.2.1收缩城市耦合协调障碍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2 东北地区典型收缩城市耦合协调障碍度评价结果 |
4.3 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 |
4.3.1 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预测模型的构建 |
4.3.2 东北地区典型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预测结果 |
4.4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协调发展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9-2018年东北地区典型收缩城市指标性数据 |
附录B 2009-2018年东北地区典型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值 |
附录C 2009-2018年东北地区典型收缩城市耦合协调度预测值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
2021年工作安排 |
一、盯紧发展着力点,千方百计上项目 |
二、融入发展新格局,打造未来新优势 |
三、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四、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
五、推进“城市双修”,提升城市品质 |
六、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八、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
(6)“复活”雷锋的社区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用雷锋精神“复活”雷锋 |
多功能党员家庭代办站 |
工会7双手 |
(7)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研究(1948-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概念释义 |
1.3.1 认同 |
1.3.2 政治认同 |
1.3.3 辽宁地区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的原因和条件 |
2.1 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的原因 |
2.1.1 东北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党在辽宁地区政治认同建构的首要选择 |
2.1.2 政治认同建构有助于发挥辽宁地区工业优势 |
2.1.3 政治认同建构是党在建国初期的重要工作 |
2.2 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的条件 |
2.2.1 中共进入东北为党在辽宁地区政治认同建构提供前提条件 |
2.2.2 东北全境解放为党在辽宁地区政治认同建构提供现实条件 |
2.2.3 党在局部地区的执政为辽宁地区政治认同建构提供经验借鉴 |
3 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的途径 |
3.1 以政权建设和发展民主建构政治认同 |
3.1.1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3.1.2 密切党群关系 |
3.1.3 维护政治社会稳定 |
3.2 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升建构政治认同 |
3.2.1 恢复国民经济安定民心 |
3.2.2 提高工业化水平 |
3.2.3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3.2.4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3.3 以意识形态建设和全面教育建构政治认同 |
3.3.1 清理旧社会意识形态遗毒 |
3.3.2 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3.3.3 加强全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4 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的成效与经验 |
4.1 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的成效 |
4.1.1 增强了党对辽宁人民的政治动员能力 |
4.1.2 促进了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4.1.3 为全国解放和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
4.2 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的经验 |
4.2.1 坚持党的领导是提升政治认同的保障 |
4.2.2 满足人民利益需求是提升政治认同的基础 |
4.2.3 提高人民政治参与度是提升政治认同的关键 |
4.2.4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是提升政治认同的核心 |
4.3 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
4.3.1 具有一定“左”倾倾向 |
4.3.2 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到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民国时期西北煤矿厂研究(193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和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4 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西北煤矿厂的创建过程 |
1.1 西北煤矿厂创建的背景 |
1.1.1 中国近代煤矿业的发展 |
1.1.2 山西的自然条件及煤炭开发历史 |
1.1.3 近代山西官僚资本的扩张与煤矿业的发展 |
1.2 西北煤矿厂的创建及发展 |
1.2.1 西北煤矿厂的建立 |
1.2.2 西北煤矿厂的组织运行 |
第二章 西北煤矿厂的管理 |
2.1 西北煤矿厂的职工管理 |
2.1.1 职工任命与招募管理 |
2.1.2 职工工作管理 |
2.2 西北煤矿厂的矿区管理 |
2.2.1 矿区安全管理 |
2.2.2 矿区救助管理 |
2.2.3 矿区生活管理 |
第三章 西北煤矿厂的经营 |
3.1 西北煤矿厂的生产 |
3.1.1 生产组织制度 |
3.1.2 生产技术与设备 |
3.2 西北煤矿厂的运输 |
3.2.1 厂内的煤炭运输 |
3.2.2 厂外的煤炭运输 |
3.3 西北煤矿厂的销售 |
3.3.1 阎锡山统治时期的销售状况 |
3.3.2 日军统治时期的销售状况 |
第四章 西北煤矿厂的评价 |
4.1 西北煤矿厂的影响及其发展的局限性 |
4.1.1 西北煤矿厂的影响 |
4.1.2 西北煤矿厂发展的制约因素 |
4.2 从西北煤矿厂看山西近代煤矿业的发展 |
4.2.1 山西近代煤矿业的发展历程 |
4.2.2 山西近代煤矿业的发展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鼓励生产及其激励办法 |
附录二 职员抚恤规则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10)区域社会与革命互动 ——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研究(1923-193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时限划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东北地区革命开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东北社会的区域特征 |
一、移民社会 |
二、农业与农村 |
三、工业发展与工人队伍 |
第二节 共产主义运动在东北的兴起 |
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东路沿线的传播 |
二、朝鲜移民的共产主义革命在东北 |
三、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章 东北地方党的组织结构与党员构成 |
第一节 组织规模与组织系统演化 |
一、组织规模及其分布状况 |
二、组织系统的演化 |
第二节 党员构成情况 |
一、党员的民族构成 |
二、党员的阶级构成 |
第三章 东北地方党的组织形态与经费状况 |
第一节 层级关系与组织运行 |
一、领导方式与信息沟通 |
二、巡视制度的建立与加强 |
第二节 基层组织形态 |
一、基层组织概况 |
二、支部形态 |
第三节 东北党的经费状况 |
一、东北党组织的经费来源 |
二、东北党组织的经费困境 |
三、经济困难的解决途径 |
第四章 东北党组织对工人的发动 |
第一节 东北工人群体概况 |
一、东北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考察 |
二、历史上的斗争与东北工人阶级的特点 |
第二节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党与工人运动 |
一、工运力量的积蓄与爆发 |
二、国、共两党对于东北工人的争夺 |
第三节 伪满时期中共领导下东北工人运动的走向 |
一、工运形势的转机与工运政策的滞后 |
二、“统一战线”与满总的成立 |
三、工人运动与抗日游击运动的融合 |
第五章 党组织、抗日联军与农村社会 |
第一节 农村革命力量的积蓄 |
一、东北党组织农村工作的开拓 |
二、农村社会矛盾的酝酿与激化 |
三、朝鲜共产党人的加入与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
第二节 游击根据地内的农民与党 |
一、事变后的农村社会与游击队的生存空间 |
二、农民的拥护与游击根据地的形成 |
三、将农民纳入党的组织系统 |
第三节 党与农村依存关系的形成与打破 |
一、党组织与农村社会的相互依存 |
二、日伪高压政策下根据地的生存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四、抚顺建立困难职工救助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和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J].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8)
- [2]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D]. 张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D]. 郭婷婷.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5]政府工作报告[N]. 高键. 抚顺日报, 2021
- [6]“复活”雷锋的社区管理[J]. 李战洲. 当代工人, 2020(20)
- [7]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地区的政治认同建构研究(1948-1956)[D]. 杨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8]民国时期西北煤矿厂研究(1934-1949)[D]. 周新富. 河北大学, 2020(08)
- [9]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10]区域社会与革命互动 ——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研究(1923-1938)[D]. 武洋.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