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新修两条高速公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1](2020)在《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及其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千年的城市规划实践中,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注重将城市与自然山水、人文空间作为整体进行统筹经营,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1]。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历史城区大都零散化,仅存一些大小不一的历史碎片作为城市记忆[2],导致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值得庆幸的是城市所处的山水环境是亘古不变的,历史人文遗存仍有迹可循。随着近些年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以生态文明为导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华文化、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满意度已是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使命[1],从而回归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本源,从更广阔的视野谋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新出路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陕西省富平县为对象,针对其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在面临现代城市建设、区域城市协同发展的影响下,研究探索富平县城的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其特征及价值,构建融合古今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以期为中国传统城市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案例。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概念认知,形成“要素构成-特征价值-现状发展-保护传承”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梳理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空间分析法等方法,从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要素构成、传统规划方法的特征及现代价值、城市发展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整理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及舆图资料,从自然空间、人文空间、空间秩序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要素构成。其次,立足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从“自然界域”、“郊野空间”、“城市形态”、“格局生长”、“标志营建”和“风景体系”六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其特征及现代借鉴价值。再次,结合富平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历程分析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情况和问题,并提出顺应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最后,本文从保护和传承两个方面提出现代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发展思路,结合现状的问题,提出了“空间格局保护层次的拓展”、“自然基底的保护与维育”、“人文空间要素的保护、标识与复兴”和“空间秩序的标识、接续与强化”四方面的保护策略;融合历史规划经验并且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提出了“因循地势确定城区空间布局形态”、“体察环境构建现代规划建设轴线”、“整合要素营建郊野环线和节点”、“统筹布局关键空间及组织特色线路”四个方面的策略,最终构建了一个以现状格局保护为目标的结构和一个以未来发展传承为目标的结构。本文运用“文本与空间”结合的方法,总结了一套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要素梳理整合的方法步骤,以及构建了一个可动态完善的构成信息数据库;结合定量化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征;融汇传统城市营建的特征及价值,初步构建富平现代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规划设计保护传承思路与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赵楚[2](2020)在《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的加速、功利性的城市建设导致部分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层面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而近年来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学者的重视,文化空间强调尊重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文地系统规划是对于文化空间如何保护、传承的系统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此理论,以宝鸡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建国以来城市进入现代化建设后,其文地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而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充实文地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宝鸡的文化空间建设产生指导意义。宝鸡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降临之厚土,文化产生之故乡,为周秦朝发祥之地。对中国经济政治文明之发展有重大意义,有着丰厚的历史遗存及有地方特殊性的历史空间格局,城市建设发展也与其厚重的文化休戚相关,这对大部分市县的文化建设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首先,界定了本文的支撑性核心概念以及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综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总结得出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相关历史文献的解读、现代城市发展资料的研读,对城市发展大事记进行时间脉络上的整理,从历史城市以及建国以来至今的四个现代城市发展阶段展开城市格局的梳理研究;总结其各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城市空间格局。其次,讨论了文地的分类方法,以及文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与城市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基于文地的分类,对各类型的文地分别从一般概念、发展历史及代表性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将宝鸡各类文地的年代、面积等信息统计梳理,得到宝鸡现代文地数据库。利用核密度分析法以及梯度分析法分析了在宝鸡市区范围和中心城区范围两个空间尺度下的文地分布特征,并识别出当下宝鸡城市中存在的主要文地集聚区。再次,以时间为线索,以城市发展阶段为节点,分析城市文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下的建设、搬迁和消失的过程,通过数量、规模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演变,总结宝鸡城市关键文地的变迁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宝鸡文地建设的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山水、历史积淀、国家政策、文化研究等角度探究出其在建设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最后,在把握宝鸡城市文地发展态势,并结合今天的城市发展诉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宝鸡现状文地结构的组成、文地系统的特征以及宝鸡文地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的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宝鸡市文地系统提出优化策略,希望宝鸡市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启发。本文对于宝鸡城市文地的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建设的动力机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相关学术研究,充实文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宝鸡文地系统的初步构建及优化策略提升,以期对同类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姚尧[3](2020)在《“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经济效应》文中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设施联通是优先领域,是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建立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重要支撑和依托,其进展事关“一带一路”建设全局。而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是设施联通的核心部分,也是实现“一带一路”愿景的基础支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加速实现运输便利化,提升国际国内道路通达度,减少运输成本和货物过境时间,从而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推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以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为重难点和突破口,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经贸效应。首先以间接测度法测度的贸易成本代表运输成本,利用回归分析考察“一带一路”沿线铁路、公路、港口三种基础设施联通的运输成本消减效应,得出各种交通设施的运输成本影响系数;其次全面梳理“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三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在建项目和规划项目,依据设施类型、长度、新增或扩建赋予不同的权重,结合之前所得到的运输成本影响系数,构造六大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运输成本消减指数;最后将该指数引入包含贸易运输成本(国际运输部门)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以在建项目和规划项目完成作为设施联通的上限和下限,模拟预测“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交通设施联通对沿线各国的经济、贸易和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依据2008-2017年的经验数据,“一带一路”沿线港口、铁路、公路设施联通降低了沿线国与中国间的运输(贸易)成本,运输成本影响系数依次为0.185、0.119、0.083,即港口的作用最大,其次是铁路、公路。(2)“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交通设施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进展差异显着,按在建项目完成计算的联通度提升的运输成本消减指数,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依次为4.17、3.46、3.43、3.35、1.85、0.72;按所有项目都完成计算的联通度提升的运输成本消减指数,依次为6.35、5.41、5.32、3.58、3.77、3.55。两组指数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差别较大,这是因为该走廊多数项目仍处在规划和拟议中。(3)交通设施联通将显着促进中国和六大经济走廊的GDP、进出口及国民福利的增长。当所有交通项目完成,六大经济走廊全部实现联通,中国的GDP、进出口额、福利分别增长1.16%、15.41%、7.98%和2641亿美元;在六大走廊中增长最多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四项指标分别增长12.38%、17.39%、14.63%和1128亿美元。尽管美国等域外国家会因“亚欧大陆互联互通”而受损,但世界总体的福利仍然会有显着提升。(4)“一带一路”交通设施联通,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受益最多,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仅在拟议和规划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均建成后,才会明显受益。此外,六大经济走廊同步推进的联通对沿线国家和中国产生的经贸和福利效应要远大于单一经济走廊联通的情形。
商震[4](2020)在《蜀道难,真的吗》文中认为一因受李白《蜀道难》这首长诗的蛊惑,我一直想探究一下"蜀道"究竟有多难,为什么难?读了一些历史资料,并亲自去青泥岭走了几天"蜀道",确实感受到了"难",感受到我的"难"以及李白的"难",并决定写这本长篇散文。世人皆知的蜀道难,大抵是通过李白的乐府体长诗《蜀道难》而来的,问题是李白走过蜀道吗?体验过"蜀道难"吗?我耗时数月查阅很多史料后,认为李白根本就没走过"蜀道"。李白写《蜀道难》,就像范仲淹没见过岳阳楼
李小明[5](2019)在《考古学视野下明代北部边防设施遗存研究》文中提出明代北部边防体系的构建经历由军事据点——军事防线——军事聚落的形成过程,构筑东起鸭绿江西岸的沿江台,西北至卯来堡西南红泉墩一个浩大的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明代北部长城沿边共设立以十三军镇,蓟辽保定总督下辖辽东镇、山海镇、蓟州镇、昌平镇、保定镇,宣大山西总督下辖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陕西三边总督下辖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临洮镇、甘肃镇。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以长城、墩台、军堡、仓储相关附属设施的具体形制,以及长城墙体、敌台和烽火台台体、军堡与附属设施配置在不同区域的具体形制及差异表现,拟对明代北部边防设施体具体形制进行完整的而又真实的复原,本文分为六章进行研究分析。第一章,系统的梳理明代北部军事聚落的形成,军事据点构筑的变化经历三个时期。明早期在北部修筑了大量的军事据点,以军事据点为主,长城修筑为辅。靖难之役后,至宣德年间明朝北部防线内缩,失去长城以北的军事据点;明中期,军事据点、边墙的修筑重心暂时从东北、中部的辽、蓟、山、昌、保、宣府镇、向西北部的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临洮镇、甘肃镇构筑了大量的军事据点;明末军堡的修筑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章,重点对明长城墙体遗存及附属设施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明长城遗址主要以土墙、砖墙、石墙、铲山墙、山险、河险为主,木障墙在全境未发现考古遗存,砖墙遗址主要集中在蓟镇地区。对壕沟、品坑的分布、形制与功能进行分析。长城墙体的主要修筑方式为夯筑、堆筑、垒筑、砖石包砌、挑掘、增筑六种形式。分析明长城墙体的附属设施垛墙、女墙、射孔、排水设施、礌石孔、敌台、马面、暗门、障墙、马道、登台步道、登台踏步、水门的具体形制。第三章,首先通过文献、碑刻资料解析墩台的形制、附属设施的配置、职能。敌台是明长城墙体上重要的附属防御设施,与长城的位置关系为依附于长城墙体上向内凸出、向外凸出、骑墙而建。空心敌台据其内部结构分为七类十五型,敌台及附属设施组合关系分为八个类别,平面形态以矩形居多。烽火台的平面形状矩形居多,烽火台与附属设施的配置分为十七种组合关系。敌台、烽火台台体以夯筑、砖石包砌为主。火池为蓟镇长城烽火台的辅助设施。第四章,剖析明代北部边防屯兵设施。屯兵设施主要以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关城为主,多为黄土夯筑、石块垒砌、外包砖石三种形制,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平面形态多以矩形为主。军堡的附属设施主要有马面、角楼、瓮城、壕沟、护城墩、水门、马道等,据军堡与附属设施的配置关系组合分为十四个类别,城堡依其分布的地理位置分为城堡与山、河流、湖泊、泉水、荒滩沙漠五大类。第五章,梳理明代北部长城沿线铺舍、居址考古遗存分布,并对其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天津市居址遗存主要以石块干垒为主,宁夏为黄土夯筑的窑洞式砖室,按其与附属设施的配置关系分为六个类别。水窖遗存主要分布于天津市、水窖壁石块干垒,水井遗存主要分布于天津市、河北省、宁夏、陕西四省市。第六章,归纳总结明朝北部边防设施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北部防线不断内缩,军堡数量增多,长城墙体的规模不断扩大,附属设施配置逐步完备,辽东镇与蓟镇、昌镇、山海镇、真保镇在长城与军堡的规模、分布密度、材质、附属设施配置有显着差异;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与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临洮镇、甘肃镇在军堡、长城规模及附属设施配置存在差异。政治、经济、军事、民族、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气候变迁、地震等因素共同影响明代北部边防设施的空间分布、形制、附属设施的配置。通过本专题考古学研究,真实完整再现明代北部边防设施的形制,与附属设施配置组合类型等基本情况,分析其在明代北部边防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长城防御体系不仅仅是一条军事防线,更是农牧民族的分界线。本专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考古学手段展现明代北部长城、军堡等防御设施的构造与形制,并分析不同区域防御设施形制差异的原因,期以对今天北部边防设施的兴筑有借鉴意义。
施震凯[6](2018)在《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一国重要的公共资源,一向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地位。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有助于释放交通运输能力、拉近了时空距离、便利人力资本流动以及信息交换,拓宽和提升了资源在区域间、产业间乃至企业间的流通渠道和流通速度,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资源流动、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重点关注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基于国际、区域、企业等层面的数据,分别针对出口贸易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Heckman两阶段模型、倍差分析模型、空间面板模型等多种较为前沿的计量方法展开研究,并根据回归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既有文献中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效应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经济发展存在的增长效应、技术进步效应、效率改进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概括了不同维度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现状,从而探讨了既有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影响效应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从而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提供了相应的分析基础。在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探讨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影响效应时,相关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详细剖析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效应,侧重于前者对出口数量方面的冲击作用。基于全球222个国家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规模变动的解释力度和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出口国国内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具有积极影响,虽然铁路基础设施和公路基础设施对于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别,但仍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度,发展中国家限于自身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交通基础设施对其出口贸易规模影响作用的解释力度不及发达国家,但其国内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最终将提高其对外贸易合作水平。第二,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效应,侧重于前者对出口贸易质量方面的冲击作用。通过理论推导论证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有助于促进不同技术水平企业的出口参与,且对那些技术复杂度较高的产品具有更为明显的影响,从而整体上有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可显着提高一国的出口复杂度,即对出口贸易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并且,随着公路和铁路建设里程的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复杂度呈现出较为显着的下降趋势,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展现出相反的趋势,表现出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即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技术复杂度较高的产品影响更为显着,从而有助于一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第三,为更为细致的观察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本文将出口贸易进一步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即以出口二元边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H-K方法结合222个国家1995-2015年的双边贸易数据测度各国的出口扩展边际和出口集约边际,进而分析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两者的影响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能够显着促进一国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双向增长,从而对一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在考虑了行业异质性和国别异质性后,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主要体现在出口贸易的集约边际方面,而对出口贸易的扩展边际仍然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第四,本文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中国30个省份1999-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研判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影响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具体的,在构建空间权重矩阵的基础上,利用莫兰检验分析了出口贸易和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交互性,再进一步将空间权重矩阵引入空间面板模型对出口贸易进行考察,以期研判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各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分布相对平均,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并且中国贸易高份额省份和交通基础设施高密度省份具有较高的重叠性,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交通基础设施在不同地区对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存在着空间异质性,特别是在割断铁路基础设施在中部地区对东西部地区的联结作用后,中部地区的贸易效应显着下降,不应忽略交通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所发挥的空间溢出作用。第五,本文进一步将研究视角转向微观企业,以铁路提速作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代理变量,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探析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其中的传导机制。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构建选择方程和出口方程,研究发现铁路提速整体上不仅能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出口参与度,表现为出口扩展边际的增长,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表现为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即铁路提速对企业的出口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区分地区异质性、企业异质性以及行业异质性后,所获结论略有差别,表明铁路提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行为具有差异性影响。在政策建议方面,本文指出中国开放型经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时,可以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国与贸易合作国以及中国内部不同区域间的互联互通,联通出口贸易所需的关键节点,从而促进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进而拉动国内高技术产业升级,并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应尽量规避重复建设,并着重关键节点的疏通,特别是促进交通网络不断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延伸。
刘呆运,邢福来,田有前,于春雷,王小蒙,赵占锐,苗轶飞,李坤,席琳,肖健一[7](2018)在《2008~2017年陕西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082017十年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三国隋唐宋元明清方向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考古发现和研究涉及城址、陵墓、瓷器手工业遗址、长城、佛教遗址及西藏地区岩画、佛寺遗址等。其中有较大的城址3处、窑址7处、帝陵29座、墓葬千余座、佛教遗迹20余处等。在墓葬考古方面,不但隋唐时代大中型墓葬考古继续有新的收获,以往不被关注的十六国—北朝时期,乃至宋元和明等各时段都涌现了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在考古的理念、综合记录手段以及研究方法上也有很大突破。
牛燕军[8](2017)在《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国时期是新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成为新疆社会经济的重要缩影。由于历史背景、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新疆城市演变与社会变迁进程,既经历了与沿海、内地城市相似的历史进程,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变轨迹。同治朝初年以来新疆的长期战乱和外敌入侵,对城市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使得乾嘉时期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停滞与衰退。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前后,经过左宗棠、刘锦棠等人一系列新的治理措施的实施,城市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复兴和发展,尤其是开埠通商和新疆新政的推行,进一步推动着边疆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启动。另一方面,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政治控制和和经济侵略程度日益增强,以英俄为代表的外部殖民势力,为将新疆纳入各自势力范围展开激烈博弈,天山南北城镇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民国以降,中央政府在西北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御力日趋式微,新疆地方政府长期处于半独立、半割据的状态,新疆历任军阀割据一方,实行独裁统治,使得边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轨迹印烙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对地处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的多民族城市的近代变迁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和深化城市史研究领域,而且也能为当前的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教训。本文围绕新疆城市的近代变迁这一主题,以天山北路东麓的乌鲁木齐为区域对象,以1884年新疆建省至1949年的新疆和平解放共65年为时段,从空间、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入手,在较为客观、全面和系统勾勒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脉络和变迁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揭示新疆城市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动因、历史局限性以及现实启示等,为边疆城市史研究提供典型范例。具体而言,首先,勾勒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从“双子城”的复式结构到“一城多区”的多中心结构,再到现代都市建设进程中社会空间显着重构的演变轨迹及特点。其次,以宏观历史事件为线索,将近代乌鲁木齐城市的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和阶段,分别为晚清的起步阶段(1884-1911年)、民国前期的初步发展阶段(1912-1933年)、民国后期的曲折发展阶段(1934-1949年)。对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围绕工业、商业贸易、金融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系统的论述。最后,选取反映城市社会变迁的典型层面进行横向的专题研究。具体以城市人口、社会阶层、衣食住行、习俗礼仪、娱乐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等方面为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近代新疆城市社会变迁的丰富图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变迁的总体思考,通过总结归纳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及动因,分析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探讨对当前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示。总而言之,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历史背景下,多重力量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新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城市的传统社会经济发生重要转型和变迁。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多民族共存的内陆边疆城市,社会经济的近代化程度依旧是初步的、局部的,不同民族社会的近代化模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满汉二城对立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被打破,旧的空间不断重组,以沙俄为主的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空间,和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的穆斯林空间等新的空间逐渐生成,城市空间的异质性、复杂性特征表现显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从区隔走向交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
王华[9](2017)在《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交通与区域合作是近年来旅游经济管理和旅游地理研究的热点课题,但将二者系统化及交叉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深化和落地,尤其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仅停留在口号式宣传呼吁,政府组织洽谈会或签定协议(合同)的活动,或两地建立铁路、公路、直飞航班等交通路线等层面,这是一种并不深入的泛合作活动,缺乏定量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紧密关系程度以及其与交通通达性的关系。本研究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三章从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交通对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交通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合作共时性分析,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归纳等方面分析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总结出交通运输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理论构架。第四章从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对区域旅游合作度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分析,并采用德菲尔法对每一个合作因子加权赋分,形成一个评价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的模型。第五章选择武陵山片区6个连通度不同的市(州、区)作为案例地,用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体系分两个层次定量测评它们之间旅游合作度的大小。第六章从武陵山片区交通与旅游的兴起、发展、演化历程始终交织在一起,相互推拉、共同发展过程,交通对武陵山片区不同市州区旅游合作效率的影响及影响类型等方面,进一步实证分析了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及弹性。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与区域合作中,交通互连互通是关键性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湖南省政府出面帮助武陵源(当时分属三县的张家界林场、天子山、索峪溪)进行“三通”,张家界旅游业开始起步。1994年张家界飞机正式通航,特别是1995年底,张家界至长沙铁路连通,张家界旅游业迎来第一次腾飞。2003年张家界至吉首的二级公路开通,张家界与凤凰古城旅游合作日渐紧密。2005年张家界至长沙高速公路贯通,2007年吉首至长沙高速贯通,张家界-凤凰旅游通道游客流量激增。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2013年张家界至重庆、吉首至铜仁高速公路全线开通,珠三角、成渝、武汉城市群大量游客流向张家界-凤凰-梵净山旅游黄金线,武陵山片区旅游业出现“井喷”。历时性分析长三角、中三角和湖南省旅游发展及合作,交通互连互通也是关键性制约因素。2.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度测评的指标体系从政府层面的政策相通、环境同治、责任协担,企业层面的资源共享、市场共拓、游客互送,协会和社区层面的氛围共营、分歧共商,落实到系统地分析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层次及因子指标,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的评价体系。首先,厘清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合作度)的目标和内涵。目标用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内涵涉及对象结构和合作活动要素。其次,从宏观层面的涉旅产业族群,中观层面的旅游业到微观层面的旅游企业的合作,分析其对象系统、管理过程系统、支持系统,确定合作指标体系构建准则和思路。再次,从众多的合作指标中筛选出实用的指标因子。最后对筛选出的指标归并出评价体系并请专家给予因子赋予权重。3.旅游地的外部通达度高,其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两个旅游地之间连通度高,那么旅游合作度高在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武陵山片区的6市(州、区)为案例,运用本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检验两地之间的旅游合作度与交通关系,开展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定量测评和实证研究。一是把同处湖南西部的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作为一个整体(称为大湘西),分别检验大湘西与贵州铜仁、重庆黔江、湖北恩施的旅游合作度,大湘西与铜仁的合作度最高,大湘西与恩施合作度最低(几乎没有合作),大湘西与黔江的合作度比大湘西与铜仁的合作度略低。研究发现,铜仁与大湘西共建共用铜仁·凤凰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与大湘西三个市(州)连通;黔江与大湘西国道、高速公路连通;恩施与大湘西截至2016年底还没有高等级公路连通。二是分别检验同处大湘西,市区地理位置呈等边三角形的张家界、吉首、怀化三者的两两旅游合作度,张家界与吉首的合作度最高,也有隶属渊源作用,吉首与怀化的合作度低,张家界与怀化的合作度更低。张家界与吉首有高等级旅游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相连;吉首与怀化有铁路相连,截至2012年,没有高等级公路相连;张家界与怀化之间没有直通道路,必须绕道湘西州(或常德桃源)才能连通。4.交通连通性与区域旅游业发展呈正相关性,促进区域旅游合作,龙头旅游地在合作中起引擎作用从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倒逼交通建设,交通发展对旅游线路的旅游流量历时性影响,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类型等方面分析交通的互连互通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合作。首先,分析张家界旅游发展倒逼交通网络的改善,交通每一质的提升反过来促进其旅游业实现一次大跨越,同时促进其与周边市(州)旅游合作加强。其次,以历史性数据分析张家界和湘西州之间的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与公路总里程(km)及高速公路(k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及0.904和0.952及0.932,双尾数检验为0,均小于1%,则旅游的两个指标与交通的两个指标是显着性相关的。再次,以张家界-凤凰-梵净山为例分析旅游通道演化对旅游空间合作的影响。最后,分析交通对不同地市合作效率及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5种主要类型,发现张家界对片区旅游合作有引擎作用。本研究拟在以下几点进行创新:第一,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评区域旅游合作度。本研究抛开广义的没有实质内容的区域旅游泛合作,首选区域必须满足地缘相邻,资源互补或共享,道路连通等条件,而且旅游合作中必须有政策相同,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市场共拓,形象共推等实质性活动,把具有以上特征的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为反映狭义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紧密程度,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度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一体化为满分标准(赋值100%),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层、功能指标层、分析指标等逐层加权赋分,构建了定量测评区域旅游合作度的体系。评价体系中用分值反映区域合作度的大小,完全一体化则合作度值为100%,完全没有合作则合作度值为0;其分值范围在0~100%,分值越大则表示合作度越高。这一点有3个创新分点:①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②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③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揭示了交通的互连互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从交通与旅游辩证关系,交通对长三角、湘鄂赣、湖南省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发现随着交通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愈来愈紧密;交通对国家、省区、大都市圈等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共时性分析,发现交通连通性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紧密,交通连通性不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关系松散;都凸出了交通的互连互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三,揭示了区域外部通达度好,则区域旅游业发展好,区域内部连通度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度就高;旅游龙头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引擎作用也很关键。本研究选取山高谷深的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作为案例地,首先对其外部通达度和内部连通度进行分析,对武陵山片区分两个层次定量测度区域之间旅游合作度。第一层次,把大湘西作为一个整体,分别定量测评其与铜仁、黔江、恩施的旅游合作度,发现大湘西与铜仁道路连通度最好,旅游合作度也最高;恩施外部与重庆、武汉等通达度高,旅游业发展好,但是恩施与大湘西之间道路连通度很低,旅游合作度很低,几乎没有开展合作。第二层次,定量测评大湘西中的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之间旅游合作度,发现张家界与湘西州道路连通好,旅游合作度最高;张家界与怀化道路连通性差,合作度最低。张家界与湘西州和湘西州与怀化道路连通度几乎一样,但湘西州与怀化的合作度远低于张家界与湘西州的旅游合作度,发现大湘西旅游龙头在旅游合作中的引擎作用也很关键;另外张家界是从湘西州剥离出去的,行政隶属渊源对合作也有一定影响。
刘淑虎[10](2016)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分权化与全球化相耦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基础和空间配置方式,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处于同轨转型中,在此背景下,西安以3100余年城市发展史和1100余年都城史的特殊背景,进入剧烈转型时期,众多历史遗存的空间布局使其空间发展历经了复杂的演化过程,聚焦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西安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向,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以1978-2002年间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为对象,运用地图还原、系统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以“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为路径,研究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特征和动力机制,判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典型性与特殊性,总结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为西安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同类型城市研究提供实证基础。围绕问题及目标导向,研究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基础与研究论体系构建。以确立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体系为目标,通过国外—国内—西安三个层面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确立“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的技术路径;同时,构建了契合历史研究范式的“过程分析体系”和“机制解释体系”,为解析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第二部分: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和历史分期研究。首先,阐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地理条件和空间基础;其次,以空间拓展、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社会演进为分期要素,梳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脉络,理清研究时段的角色和地位;最后,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确立为两个阶段,并对两个阶段经济-社会的宏观脉络进行总结,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提供时段基础。第三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解析及特征识别研究。依托本文构建的“特征分析体系”,从“空间格局”和“功能类型”两个层面,分阶段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通过“空间格局”特征和“功能类型”特征的叠加,提炼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对比阶段特征的异同。在此过程中,“空间格局”以功能区位、功能比例、地块尺度、空间强度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过程;“功能类型”以工业、居住、道路、商业、公共空间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系统过程。第四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机制解释研究。依托论文构建的“机制解释体系”,分“动力因素”和“社会主体”两个层面,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因素演化及其空间响应,理清主体互动下的空间结构响应机制,并通过两个层面的耦合关系分阶段解释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在此过程中,将历史遗址对空间结构转型的影响进行重点解析,以阐明特殊性因素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方式。研究具有三点创新:第一,研究时段:1978-2002年是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剧烈时期,聚焦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于此时段的研究对当前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具有直接启示作用,同时,弥补了关于此时段系统研究的薄弱点。第二,研究方法:以城市形态学为理论基础,在借鉴其类型研究与多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空间格局”与“功能类型”为内容,以类型叠加为技术策略的“过程分析体系”,契合了城市空间历史研究的基本逻辑,拓展了城市形态学的应用领域。第三,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制度、经济、文化、技术因素推动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使其呈现工业郊区化、功能圈层分化、空间强度梯度化;同时,大遗址空间布局使城市空间发展呈现避让历史大遗址下的空间拓展、功能布局、强度分异等特征,使西安城市空间演化具有自身特殊轨迹。
二、陕西新修两条高速公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新修两条高速公路(论文提纲范文)
(1)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建设的时代新要求 |
1.1.2 中国城市山水人文规划传统的研究基础 |
1.1.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色及现实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空间 |
1.3.2 城市空间格局 |
1.3.3 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城市空间格局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 |
1.4.3 富平县的基础研究 |
1.5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2 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分析 |
2.1 富平县山水人文环境概况 |
2.1.1 区域环境 |
2.1.2 历史沿革 |
2.1.3 县治变迁 |
2.2 要素数据库建立的方法步骤 |
2.2.1 文献资料的收集选取 |
2.2.2 空间要素的归纳分类 |
2.2.3 整合要素的技术路线 |
2.2.4 转译方法的研究确定 |
2.3 自然空间要素的梳理 |
2.3.1 山 |
2.3.2 塬 |
2.3.3 水 |
2.3.4 泉 |
2.4 人文空间要素的梳理 |
2.4.1 史前至先秦时期——萌芽期 |
2.4.2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雏形期 |
2.4.3 隋唐至宋金元时期——发展期 |
2.4.4 明至民国时期——充实期 |
2.5 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秩序分析 |
2.5.1 轴线型秩序 |
2.5.2 视廊型秩序 |
2.6 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
2.6.1 富平区域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
2.6.2 富平历史城市及近郊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
2.7 小结 |
3 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征分析 |
3.1 格局建构的自然界域分析 |
3.1.1 感知城市周围山水环境的规划视野 |
3.1.2 “大环”的空间形态模拟 |
3.1.3 特征及价值 |
3.2 城市的郊野空间分析 |
3.2.1 圈层式的城市空间 |
3.2.2 “外形”的空间范围确定 |
3.2.3 特征及价值 |
3.3 历史城市的形态分析 |
3.3.1 因循自然地势构建城市形态 |
3.3.2 城市空间形态与地形关系的分析 |
3.3.3 特征及价值 |
3.4 城市空间格局的生长分析 |
3.4.1 空间要素的积累作用 |
3.4.2 空间格局的生长分析 |
3.4.3 特征及价值 |
3.5 标志空间的营建分析 |
3.5.1 点化自然之巧提振城市格局 |
3.5.2 标志空间的选址分析 |
3.5.3 特征及价值 |
3.6 城市风景体系的营造分析 |
3.6.1 城市的风景体系 |
3.6.2 “八景”分布特征分析 |
3.6.3 特征及价值 |
3.7 小结 |
4 富平现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及未来发展需求 |
4.1 建国后富平城市空间发展概述 |
4.1.1 初期恢复阶段——建国初至60年代末 |
4.1.2 缓慢复苏阶段——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 |
4.1.3 稳步发展阶段——80年代末至20世纪00年代 |
4.1.4 快速发展阶段——00年代末至今 |
4.1.5 城市空间发展的演变规律特征 |
4.2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评价 |
4.2.1 评价方法 |
4.2.2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物质遗存分析 |
4.2.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价值认知分析 |
4.2.4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综合评价 |
4.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问题总结 |
4.3.1 历史要素遗存贫瘠,传统空间格局面临瓦解 |
4.3.2 历史空间格局认知有限,缺乏整体性保护 |
4.3.3 传统规划经验丰富,现代建设缺乏传承 |
4.4 富平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现实需求 |
4.4.1 推进富阎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合作新典范 |
4.4.2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
4.4.3 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加快建设美丽富平 |
4.5 小结 |
5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传承思路与策略 |
5.1 保护传承的理念指导与思路框架 |
5.1.1 保护传承的理念指导 |
5.1.2 保护传承的思路框架 |
5.2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策略 |
5.2.1 空间格局保护层次的拓展 |
5.2.2 自然基底的保护与维育 |
5.2.3 人文空间要素的保护、标识与复兴 |
5.2.4 空间秩序的标识、接续与强化 |
5.2.5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结构 |
5.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传承策略 |
5.3.1 因循地势确定城区空间布局形态 |
5.3.2 体察环境构建现代规划建设轴线 |
5.3.3 整合要素营建郊野环线和公园 |
5.3.4 统筹布局关键空间及组织特色线路 |
5.3.5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传承结构 |
5.4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2)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空间的重要性 |
1.1.2 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问题 |
1.1.3 宝鸡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典型性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文地的概念及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宝鸡城市发展历程及城市空间格局梳理 |
2.1 宝鸡城市的发展历程概况 |
2.1.1 城市关键建设时期的梳理 |
2.1.2 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文化空间建设 |
2.2 历史城市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与营建经验 |
2.2.1 历史文化空间要素 |
2.2.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营建经验 |
2.3 建国后宝鸡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概述 |
2.3.1 工业带动下的城市快速起步(1949年-1978年) |
2.3.2 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内向集中发展(1979年-1999年) |
2.3.3 西部大开发拉动城市飞速发展(2000年-2010年) |
2.3.4 一带一路下的城市稳步发展(2011年-2019年) |
2.4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特征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分布特征 |
3.1 文地的数据来源 |
3.2 文地的分类统计 |
3.2.1 文地类型的划分 |
3.2.2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 |
3.2.3 纪念用地 |
3.2.4 宗教用地 |
3.2.5 文化遗产用地 |
3.2.6 文化设施用地 |
3.2.7 文化产业用地 |
3.3 文地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
3.3.1 宝鸡城市文地的总体分布特征 |
3.3.2 基于核密度法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
3.3.3 基于梯度分析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
3.3.4 文地集聚区的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及动力机制 |
4.1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过程 |
4.1.1 城市快速起步时的文地建设(1949年-1978年) |
4.1.2 城市内向发展时的文地建设(1979年-1999年) |
4.1.3 城市重心东移下的文地建设(2000年-2010年) |
4.1.4 城市稳步发展时的文地完善(2011年-2019年) |
4.2 宝鸡城市文地的动态变迁特征 |
4.2.1 文地要素的数量变化 |
4.2.2 文地的规模变化 |
4.2.3 文地分布特征的变化 |
4.3 宝鸡城市文地建设的动力机制 |
4.3.1 自然山水的定位 |
4.3.2 历史的积淀 |
4.3.3 政策的影响 |
4.3.4 工业发展的推进 |
4.3.5 文化建设的重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宝鸡文地系统优化探索 |
5.1 宝鸡城市文地的现状问题 |
5.2 文地系统优化的策略 |
5.2.1 建构不同尺度的文地系统规划体系 |
5.2.2 历史文地的保护与提升 |
5.2.3 建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5.3 建立城乡一体、分区定位明确的区域文地系统 |
5.3.1 突显区域文地核心 |
5.3.2 建构区域文地格局 |
5.4 建立结构清晰、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文地系统 |
5.4.1 微观文地空间的塑造 |
5.4.2 中观轴线的强调 |
5.4.3 宏观结构的调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3)“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经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经贸效应研究 |
2.1.1 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2.1.2 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贸易效应研究 |
2.1.3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经贸效应研究 |
2.2 运输成本与贸易成本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2.2.1 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的理论研究 |
2.2.2 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实证研究 |
2.3 文献简评 |
第3章 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程度——基于“一带一路”的分析 |
3.1 运输成本内涵、测算方法与数据 |
3.1.1 运输成本内涵、测算方法 |
3.1.2 “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运输(贸易)成本变化分析 |
3.2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运输成本的实证研究 |
3.2.1 模型设定及变量描述 |
3.2.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3.2.3 稳健性检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交通设施建设及联通度提升分析 |
4.1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情况 |
4.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情况 |
4.3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情况 |
4.4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情况 |
4.5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情况 |
4.6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情况 |
4.7 六大经济走廊联通度提升分析 |
第5章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预测 |
5.1 GTAP模型及模拟方案设计 |
5.1.1 模型简介和变量说明 |
5.1.2 区域划分 |
5.1.3 模拟方案设计 |
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2.1 各区域GDP变化情况 |
5.2.2 各区域进出口变化情况 |
5.2.3 各区域福利变化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一带一路”国家名单 |
附录B 对比组国家名单 |
附录C 制造业和农业部门运输成本的回归结果 |
(4)蜀道难,真的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考古学视野下明代北部边防设施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明代北部边防设施的构建过程 |
第一节 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4) |
一、洪武年间的新建 |
二、建文至永乐年间的构建 |
三、宣德中的建设 |
第二节 正统至隆庆年间(1434—1572) |
一、正统至天顺的兴筑 |
二、成化至正德年间的创建 |
三、嘉靖至隆庆年间的持续构建 |
第三节 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 |
一、万历中的增建 |
二、天启至崇祯年间的尾声余韵 |
小结 |
第二章 明代长城墙体形制的考古学分析 |
第一节 明代长城的地理分布与墙体类型 |
一、东北地区明长城地理分布与墙体类型 |
二、华北地区明长城地理分布与墙体类型 |
三、西北地区明长城分布与墙体类型 |
第二节 明长城形制的考古学分析 |
一、城墙 |
二、壕堑 |
三、品字形坑 |
四、修筑方式 |
第三节 明长城城墙附属设施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
一、长城附属设施的遗存 |
二、长城外侧附属设施的遗存 |
三、长城墙体的等级与考古年代学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墩台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
第一节 文献与碑刻记载中墩台的形制与功能 |
一、文献所记载墩台的形制 |
二、碑刻所载敌台戍守人员、器械的配置 |
三、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
第二节 明长城敌台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
一、空心敌台的类别 |
二、敌台及附属设施的组合关系 |
第三节 烽火台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
一、烽火台及附属设施的类别 |
二、火池的遗存 |
小结 |
第四章 明朝北疆屯兵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
第一节 北部驻防城堡的层级与形制 |
一、镇城 |
二、路城 |
三、卫城、所城 |
四、堡寨 |
五、关城 |
第二节 驻防城堡及附属设施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
一、驻防城堡的平面形制 |
二、城堡与附属设施的配置 |
第三节 城堡所处地理环境与位置的考古学分析 |
一、城堡与山岭的组合关系 |
二、城堡与泉水的组合关系 |
三、城堡与河流的组合关系 |
四、城堡与湖泊的位置关系 |
五、城堡与荒漠滩地的位置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明朝北疆戍卒生活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
第一节 明长城沿线铺舍、居址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
一、今天津市境明代铺舍遗存 |
二、今宁夏境明代铺舍遗存 |
第二节 明朝北疆地带水井、水窖的考古类型学分析 |
一、明代北疆水窖遗存 |
二、明代北疆水井遗存 |
小结 |
第六章 明朝北疆边防遗存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明代北疆边防设施时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
一、防线总体内缩 |
二、驻军城堡增加 |
三、长城长度增加 |
四、修缮的常态化 |
五、防御设施的多元化 |
第二节 明代北疆边防设施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
一、辽东镇与蓟、昌、山、保四镇的长城形制差异 |
二、宣、大、山西三镇与陕西五镇的形制差异 |
第三节 明代北疆边防设施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军事因素 |
四、民族因素 |
五、生态因素 |
六、气候因素 |
七、地质因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表格 |
附录二图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 |
1.5 全文逻辑线索 |
1.6 全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交通基础设施的定义及衡量 |
2.2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效应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国际贸易的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规模的影响效应 |
3.1 相关文献综述 |
3.2 影响机制分析 |
3.3 方法简介、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
3.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3.5 稳健性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效应 |
4.1 相关文献综述 |
4.2 影响机制分析 |
4.3 特征事实、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
4.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效应 |
5.1 相关文献综述 |
5.2 影响机制分析 |
5.3 特征事实、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空间异质性 |
6.1 相关文献综述 |
6.2 特征事实分析 |
6.3 方法简介、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效应 |
7.1 相关文献综述 |
7.2 影响机制分析 |
7.3 提速概况、方法简介及模型构建 |
7.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5 基于异质性理论的机制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2008~2017年陕西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址 |
(一) 统万城遗址 |
(二) 唐长安城 |
(三) 陕北麟州故城 |
二、帝陵 |
(一) 隋文帝泰陵 |
(二) 唐代帝陵 |
(三) 明秦藩王陵考古调查 |
三、墓葬 |
(一) 西晋墓葬 |
(二) 十六国墓葬 |
1. 洪渎原墓葬区 |
2. 西安郊区 |
(三) 北魏、西魏墓葬 |
1. 北魏墓葬 |
2. 西魏墓葬 |
(四) 北周、隋墓 |
1. 北周墓葬 |
2. 隋代墓葬 |
(五) 唐代墓葬 |
1. 唐宰相韩休墓 |
2. 唐豳国公窦孝谌墓 |
3. 唐昭容上官氏墓 |
(六) 宋金元墓 |
1. 宋代墓葬 |
2. 金代墓葬 |
3. 蒙元墓葬 |
(七) 明墓 |
四、陕西长城资源调查与研究 |
(一) 隋长城 |
(二) 明长城 |
五、陶瓷手工业遗址考古 |
(一) 陶窑 |
1. 桑园窑址 |
2. 小土门村陶窑遗址 |
3. 西郭村陶窑遗址 |
4. 银沟村陶窑遗址 |
5. 西安西郊窑头村陶窑遗址 |
(二) 瓷窑 |
1. 耀州窑址 |
2. 尧头窑遗址 |
3. 安坪村窑址 |
六、佛教考古 |
七、青藏考古 |
(8)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基本史料 |
(一) 汉文文献 |
(二) 外文文献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难点 |
(二) 创新之处 |
上篇 空间演变篇 |
第一章 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从“双子城”到“一城多区”——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初步转型(1759-1933年) |
第一节 复式城市空间的建构(1759-1884年) |
一、迪化城的初建与扩建 |
二、巩宁城的修建 |
三、破坏与重建:战乱对城市的影响 |
四、城市各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
第二节 “一城多区”:多重力量驱动下城市空间的区隔(1885-1933年) |
一、满汉二城的合并与城市空间的初步整合 |
二、贸易圈与领事馆:沙俄势力的渗透与与城市空间的异化 |
三、会馆与庙宇:城内汉族社会空间的塑造 |
四、清真寺与巴扎:城外少数民族商业空间的生成 |
五、城市民族结构与居住格局的演变 |
六、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城市面貌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1934-1949年) |
第一节 市政规划的出炉与城市空间的延展 |
一、市政机构的完善与城市功能分区 |
二、城市空间的延伸和扩展 |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展开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 |
一、城墙的拆建 |
二、街道的改扩建 |
三、城市房屋的拆迁 |
四、城市新式公共空间的辟建 |
五、城市公用事业的开发与市民生活空间的演变 |
第三节 区隔下的混融:市政建设对城市民族居住格局的影响 |
一、城内汉族聚居区的散居化 |
二、南关穆斯林商业社区居住格局的重构 |
三、贸易圈的杂居化 |
本章小结 |
中篇 经济发展篇 |
第四章 晚清乌鲁木齐城市近代经济的萌芽(1884-1911年) |
第一节 新疆建省前乌鲁木齐经济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农业的开发 |
二、传统手工业的兴起 |
三、传统商贸活动的活跃 |
第二节 城市近代经济萌芽的具体表现 |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工业的发轫 |
二、“八大商帮”的形成与城市商业的复苏 |
三、开埠通商与对外贸易的畸形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杨增新、金树仁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杨增新、金树仁时期新疆的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杨增新时期的政治危机及其应对 |
二、金树仁时期矛盾与危机的激化以及哈密事变的爆发 |
三、从“认庙不认神”到南京国民政府统合新疆努力的失败 |
四、新苏关系的确立与苏联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渗透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缓慢发展期(1912-1928年) |
一、官办、商办工业的初步发展 |
二、各族商人群体的崛起与商业发展的新趋势 |
三、对外贸易的萎缩及重启 |
四、近代银行的初设与旧式票号、典当业的并存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全面衰退期(1928-1933年) |
一、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中断 |
二、商业贸易由盛及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盛世才、国民党时期新疆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从亲苏容共到反苏反共盛世才的政治投机之路 |
二、国民党势力入新与苏联支持下三区革命的爆发 |
三、新疆省联合政府从成立走向破裂 |
第二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1934-1942年) |
一、两期“三年计划”中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
二、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 |
三、城市金融业的大力整顿 |
第二节 波折与动荡中前行的城市经济(1942-1949年) |
一、工业建设的失调 |
二、商业贸易一蹶不振 |
三、财政金融濒于崩溃 |
本章小结 |
下篇 社会变迁篇 |
第七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演变 |
第一节 人口的变迁 |
一、人口数量的变动 |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 |
三、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变动 |
一、新式政府职员的形成 |
二、新兴产业工人的出现 |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
四、新型知识分子的涌现 |
五、边缘阶层的膨胀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日常生活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碰撞与交汇:物质生活的变迁 |
一、服饰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交织 |
二、饮食的多元荟萃 |
三、建筑风格的中西杂糅 |
四、交通工具的新旧并行 |
第二节 良莠混杂:精神生活的近代转型 |
一、习俗与礼仪的变革 |
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
三、思想观念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城市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
一、清末近代教育的起步 |
二、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近代图书报刊事业的转型 |
一、图书报刊业的初创阶段 |
二、图书报刊业发展的新阶段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命运 |
本章小结 |
结语 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及启示 |
一、乌鲁木齐在新疆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性 |
二、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动因 |
三、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 |
四、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样本选取 |
1.3.4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交通与区域交通网络 |
2.1.2 旅游与旅游业 |
2.1.3 区域旅游合作 |
2.1.4 交通通达性 |
2.1.5 交通对旅游的影响 |
2.1.6 区域旅游合作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交通区位理论与点轴理论 |
2.2.2 空间相互作用与旅游O-D理论 |
2.2.3 区域旅游辐射理论与发展梯度理论 |
2.2.4 区域旅游一体化与旅游圈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交通运输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理论构架 |
3.1 交通与旅游的辩证关系 |
3.1.1 交通与旅游密不可分 |
3.1.2 旅游者对交通的要求 |
3.2 交通网络对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 |
3.2.1 长三角旅游合作 |
3.2.2 湘鄂赣旅游合作 |
3.2.3 湖南省域旅游合作 |
3.3 交通网络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共时性分析 |
3.3.1 不同国家层面旅游合作 |
3.3.2 不同省区层面旅游合作 |
3.3.3 大都市圈旅游合作 |
3.4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归纳 |
3.4.1 政府主导或推动型 |
3.4.2 企业主导或行业引导型 |
3.4.3 空间引致合作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1 区域旅游合作度评估的目标和内涵 |
4.1.1 评估的目标 |
4.1.2 评估的内涵 |
4.1.3 影响区域旅游合作行为的要素 |
4.2 合作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则和思路 |
4.2.1 区域旅游合作度评估的整体性设计 |
4.2.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3 指标的设计与筛选 |
4.3.1 预选指标集的建立(初选) |
4.3.2 指标的筛选 |
4.3.3 指标的确立和归并 |
4.4 指标测度方法选择 |
4.4.1 常见评价方法比较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
4.4.3 评价指标的计量 |
4.4.4 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模型 |
4.4.5 指标筛选过程 |
4.4.6 指标取舍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度的实证分析 |
5.1 武陵山片区景区及其可达性 |
5.1.1 武陵山片区地市交通的可达性 |
5.1.2 片区景点可达性评价方法 |
5.1.3 旅游景点分布和可达性分析 |
5.2 交通网络对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影响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区域 |
5.3 武陵山片区各城市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分析 |
5.3.1 公路通达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公路通达性的测度 |
5.3.3 铁路交通和航空通达性分析 |
5.3.4 片区交通通达性的空间格局分析 |
5.4 测算大湘西与周边各地市的旅游合作度 |
5.4.1 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状况分析 |
5.4.2 合作度测算依据 |
5.4.3 筛选测算对象及测算 |
5.4.4 测算结果及分析 |
5.5 大湘西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度分析 |
5.5.1 大湘西三市州间旅游合作历程 |
5.5.2 三市州间旅游合作完整度 |
5.5.3 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组织度 |
5.5.4 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直观度 |
5.5.5 测算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度 |
5.5.6 测算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交通的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及弹性分析 |
6.1 旅游倒逼交通发展 |
6.1.1 武陵山片区旅游龙头呈现 |
6.1.2 武陵山片区第一个旅游地的形成 |
6.1.3 旅游地的发展倒逼交通改善 |
6.2 武陵山区交通网络化建设 |
6.2.1 大湘西互连互通的交通基础建设 |
6.2.2 大湘西交通网络推动旅游合作 |
6.2.3 交通发展与旅游合作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6.3 交通发展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历时性影响 |
6.3.1 旅游运输通道类型及演化机制 |
6.3.2 数据来源及分析 |
6.3.3 旅游运输通道演化对区域旅游空间合作的影响 |
6.4 交通网络对不同市州区旅游合作效率的影响 |
6.4.1 交通网络密度对合作效率影响 |
6.4.2 交通网络优势度对旅游合作效率影响 |
6.5 武陵山片区旅游交通通达性计算 |
6.5.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
6.5.2 研究方法 |
6.5.3 旅游节点交通通达性评价 |
6.5.4 通达性与旅游合作的关系 |
6.6 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类型 |
6.6.1 旅游资源禀赋的牵引 |
6.6.2 地理区位与地理环境的优势 |
6.6.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助推 |
6.6.4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
6.6.5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交通规划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概念辨析 |
1.1.3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与体系构建 |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历程 |
2.2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西安相关研究 |
2.3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启示 |
2.3.1 过程分析启示 |
2.3.2 特征识别启示 |
2.3.3 机制解释启示 |
2.4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体系构建 |
2.4.1 论文研究路径确立 |
2.4.2 过程分析体系构建 |
2.4.3 机制解释体系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与阶段划分 |
3.1 自然地理基础 |
3.1.1 区位条件 |
3.1.2 山水格局 |
3.1.3 地形地貌 |
3.2 空间发展基础 |
3.2.1 区域空间演化轨迹 |
3.2.2 历史遗址分布特征 |
3.2.3 内部空间发展基础 |
3.3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史分期 |
3.3.1 相关研究启示 |
3.3.2 历史分期原则 |
3.3.3 历史分期标准 |
3.3.4 要素演化时段 |
3.3.5 分期节点判识 |
3.4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脉络 |
3.4.1 阶段一演化脉络(1978-1992) |
3.4.2 阶段二演化脉络(1992-2002) |
3.5 本章小结 |
4 1978-199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
4.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
4.1.1 经济体制转型 |
4.1.2 价值体系转变 |
4.1.3 发展目标转变 |
4.1.4 城市规划“科学化”转变 |
4.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
4.2.1 功能区位演化 |
4.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
4.2.3 地块尺度演化 |
4.2.4 空间强度演化 |
4.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
4.3.1 工业空间演化 |
4.3.2 居住空间演化 |
4.3.3 道路结构演化 |
4.3.4 商业空间演化 |
4.3.5 公共空间演化 |
4.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
4.4.1 “空间格局”特征 |
4.4.2 “功能类型”特征 |
4.4.3 阶段“特征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1992-200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
5.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
5.1.1 经济体制转变 |
5.1.2 价值体系转变 |
5.1.3 城市规划“区域化”转变 |
5.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
5.2.1 功能区位演化 |
5.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
5.2.3 地块尺度演化 |
5.2.4 空间强度演化 |
5.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
5.3.1 工业空间演化 |
5.3.2 居住空间演化 |
5.3.3 道路结构演化 |
5.3.4 商业空间演化 |
5.3.5 公共空间演化 |
5.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
5.4.1 “空间格局”特征 |
5.4.2 “功能类型”特征 |
5.4.3 阶段“特征识别” |
5.5 阶段特征的比较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解释 |
6.1 动力因素层面 |
6.1.1 空间性因素 |
6.1.2 文化性因素 |
6.1.3 秩序性因素 |
6.1.4 经济性因素 |
6.1.5 技术性因素 |
6.2 社会主体层面 |
6.2.1 政府层面 |
6.2.2 企业层面 |
6.2.3 市民层面 |
6.3 层级耦合下的机制解释 |
6.3.1 1978-1992时期的机制解释 |
6.3.2 1992-2002时期的机制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标目录 |
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陕西新修两条高速公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及其保护研究[D]. 刘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D]. 赵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经济效应[D]. 姚尧. 华侨大学, 2020(01)
- [4]蜀道难,真的吗[J]. 商震. 青岛文学, 2020(04)
- [5]考古学视野下明代北部边防设施遗存研究[D]. 李小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D]. 施震凯. 东南大学, 2018(06)
- [7]2008~2017年陕西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综述[J]. 刘呆运,邢福来,田有前,于春雷,王小蒙,赵占锐,苗轶飞,李坤,席琳,肖健一. 考古与文物, 2018(05)
- [8]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D]. 牛燕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D]. 王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D]. 刘淑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