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串行迭代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串行迭代模型,最优执行顺序,遗传算法,智能割草机
串行迭代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田启华,文小勇,杜义贤,梅月媛[1](2016)在《基于遗传算法的串行迭代过程最优执行顺序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任务规模较大与依赖关系较复杂的串行迭代模型中迭代时间求解复杂和最优执行顺序搜索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采用多阶段混合迭代时间计算模型简化串行迭代时间的计算和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任务执行顺序的方法。并以智能割草机的设计过程为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王渊,张忠培[2](2014)在《部分连接K用户MIMO干扰信道的串行迭代干扰对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部分连接相比全连接的K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干扰信道(interference channel,IC)的干扰对齐(interference alignment,IA)能以每用户仅提供有限信号维度条件下在任意用户数规模部分连接网络应用的实用意义,一种基于两干扰源K用户MIMO IC模型的低复杂度串行迭代IA算法被提出。仿真分析表明,相比现有算法,该算法具有更低的复杂度、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理想的实用性能,并能以有限次迭代(10次以内)达到最优自由度。同时该IA算法的提出也证明在部分连接网络信号维度受限时存在可应用于任意用户数规模部分连接IC网络的可行性IA方案结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4年06期)
陈岩松,张静娟,鲍乃铿[3](2003)在《用串行迭代算法设计具有长焦深功能的衍射光学元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串行迭代算法 ,将它用于控制波前传播进行衍射光学元件设计 .用此算法设计出能使半导体激光束聚焦并具有长焦深功能的衍射光学元件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了此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该衍射光学元件已用光刻和离子刻蚀技术制备并进行了光学实验研究 ,取得了与理论设计一致的实验结果 .(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张静娟,张艳,吕俊峰,梁文锡,司徒国海[4](2002)在《用加权串行迭代算法设计衍射光学元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加权串行迭代 (WSI)算法用于解决衍射光学元件 (DOE)的设计问题。以高斯光束均匀化为例 ,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 ,该算法在减少误差和顶部不均匀度以及提高衍射效率方面都优于 GS算法。(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02年12期)
邵凌,丁佩律,张立明,胡波[5](2002)在《重建高分辨率图像的实时串行迭代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帧低分辨率图像重建高分辨率图像的实时串行迭代算法 ,在得到与传统多帧算法图像质量相近的同时 ,大大节省了计算所需的存储空间 .给出了该算法的收敛性的证明 .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和实验的一致性 .最后在一个实际系统验证该方法 .(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串行迭代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部分连接相比全连接的K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干扰信道(interference channel,IC)的干扰对齐(interference alignment,IA)能以每用户仅提供有限信号维度条件下在任意用户数规模部分连接网络应用的实用意义,一种基于两干扰源K用户MIMO IC模型的低复杂度串行迭代IA算法被提出。仿真分析表明,相比现有算法,该算法具有更低的复杂度、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理想的实用性能,并能以有限次迭代(10次以内)达到最优自由度。同时该IA算法的提出也证明在部分连接网络信号维度受限时存在可应用于任意用户数规模部分连接IC网络的可行性IA方案结论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串行迭代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田启华,文小勇,杜义贤,梅月媛.基于遗传算法的串行迭代过程最优执行顺序的确定[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6
[2].王渊,张忠培.部分连接K用户MIMO干扰信道的串行迭代干扰对齐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4
[3].陈岩松,张静娟,鲍乃铿.用串行迭代算法设计具有长焦深功能的衍射光学元件(英文)[J].光子学报.2003
[4].张静娟,张艳,吕俊峰,梁文锡,司徒国海.用加权串行迭代算法设计衍射光学元件[J].光电子·激光.2002
[5].邵凌,丁佩律,张立明,胡波.重建高分辨率图像的实时串行迭代算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