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概念框架论文-廖光蓉,陈靖

词概念框架论文-廖光蓉,陈靖

导读:本文包含了词概念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词概念框架,名转动,机制,依赖程度

词概念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廖光蓉,陈靖[1](2015)在《词概念框架视域下汉语名转动机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名词的分类为主线,以词概念框架为视角,从转换的条件、动因和途经,凸显的结果以及语义内涵五个方面考察了汉语名转动的机制,并分别着眼于对词概念框架的依赖程度和对动化后的形式单位的理解难度,比较、分析了各种类型的名转动。(本文来源于《汉语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陈珊[2](2013)在《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自1994年中国加入互联网以来,便诞生了;如今,汉语网络语言得到了人们广泛地运用,并深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学界也是从彼时开始关注汉语网络语言,并对其开展分析研究的。纵观以往对汉语网络语言的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从最初对汉语网络语言的态度和规范问题进行讨论,发展到讨论汉语网络语言的性质及形式问题,再之后,开始关注汉语网络语言的意义及从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汉语网络语言。在语料的选择上,关注汉语网络偏正短语不多,从词概念框架视角来研究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的则更不多见。实际上,经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我们发现许多汉语网络语言仍是词组而非独立的词,且由偏正短语结构组合而成,因此本文尝试挖掘它们的搭配机制。本文的语料主要收集于两大主流汉语网络语言网站:互动百科和百度百科,当中聚集了中国最新、最热的网络语言,同时,借助以下理论:形态学、框架语义学、词概念框架、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等理论,我们对收集的语料进行系统地归纳和分析,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尝试概括其搭配机制,具体如下:(1)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形式结构遵从形态学的规则,其形式结构存在内部联系,彼此关联;(2)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的,特别是词概念框架,说明其搭配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3)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机制是运用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的手段,以达到语言经济性为目的,因此,新出现的汉语偏正短语形式新颖,语义简明、诙谐,反差效果强烈,体现了很强的语言表达力。因此,我们得出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是有理据的,从词概念框架视角对如此丰富的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进行研究是对以往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补充和创新。(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刘佳[3](2012)在《词概念框架视域下的汽车广告汉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推销产品、宣扬品牌、传播理念的重要手段的汽车广告语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虽然有学者从语言特点、修辞、语篇分析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系统性的认知研究还很罕见。本文以框架语义学和域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从报刊杂志及网络上搜集到的120条汽车广告汉语进行分析,试图探究其生成的认知基础,进而全面归纳其语言特征。具体思路如下:首先,本文基于对汽车的认识以及对语料的分析,拟构出“汽车”概念框架,包括一个基本框架和六个子框架。它呈现出内部关联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接着,通过对语料的辨别、分类和统计发现,汽车广告汉语中被突显的框架元素有多个,其中关于汽车动力性的元素被突显的频率最高。总体来说,那些对于汽车本身很重要、具有区别性以及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元素常被突显,且呈现出迎合年轻消费者的趋势。这些被突显的元素包括理性元素和感性元素两类,其凸显方式分为单一突显和复合突显两种;再次,依据语料选取代表性的例子,本文论证得出汽车广告汉语的生成基础是框架内元素的突显;最后,本文从音系,词汇,句法和修辞的角度全面总结了汉语汽车广告的语言特征。(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廖光蓉[4](2010)在《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转换研究——历时词概念框架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五个动物词为对象,以其历时的概念框架为视角,依靠所拟构的框架,以其最初的施指为起点,通过"叁个结合"(即历时与共时、概念与形式、聚合与组合)探究框架内形式单位概念变化转换的动因、机制、途径和思维。(本文来源于《汉语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廖光蓉[5](2009)在《词概念框架的拟构及属性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词概念框架入手,讨论拟构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具体的例子探讨以下问题:后入框架概念的形式表征、框架内语义的变化转换、框架内词语参与命名框架外客体、隐喻和转喻的完成、框架内一些形式单位概念的消亡等,最后概括框架的属性与特征。(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09年05期)

廖光蓉[6](2009)在《概念形式表征与语义变化转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思维、表达和交际伊始,语言就内化于人脑中了。在对其进行研究之前,并不存在理论上的语言体系。即便是开始研究之后,由于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内,语言研究隶属于哲学、修辞学、文学,也没能建构起一个比较完整的语言体系;直到19世纪初,随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得以初步完成。这是语言研究第一个奠基式的成就,是科学语言研究内在的、固有的、核心的一部分,尽管主要还只是描写性的。现代语言学,从索绪尔后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到转换生成语法、到发端于伦敦学派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再到今天的认知语言学,一路走来,都在不断补充、发展、完善语言体系的研究,只是在哲学基础、视角、方法或目标上有所不同。前贤的成果是后人研究的基础,研究的向前推进并非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否定,而是补充与完善。索绪尔前的语言研究和现代语言学都为语言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虽大小不一,却各有千秋。迄今为止,仍然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一个概念最初是如何依附于一个简单形式的,也即最基本的、最简单的语言单位是如何产生的;而语言的任意性只能是一个较好的遁词而已,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然还会是语言学的一块心病。自索绪尔以来,在假设语言具有任意性的基础上,研究主要针对由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单位构成的这个语言体系,并且着重描写、分析和解释。本研究的对象依然还是这个体系、依然还是着重描写、分析和解释,稍有不同的是视角的更换和目标的追求。研究的视角多种多样,视角本身不存在对或错,只是在结果上可能会有差异,如看到的多或少、全面或片面、远或近、新或旧等。着眼于科学研究的标准,语言研究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依靠事实、尊重事实、符合事实,描写、解释的理论基础要统一而前沿,描写、解释要忠实、充分而全面,理论概括要自然、逻辑而系统,事实与理论、理论与应用、应用与事实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从词概念框架视角来研究概念的形式表征和语义的变化转换似乎较有可能接近上述标准。而且,迄今为止这种尝试还不是很多,尤其是立足于历时的词概念框架视角。基于框架、域和百科知识语义学等理论和国内着重于共时和理解的应用成果,本研究侧重历时角度对词概念框架再行定义,并以重新定义的词概念框架为视角,立足于概念的产生,探讨其语言形式表征和语义的变化转换。本研究选择猪、狗、鹰、鸡和蝇这五个动物词作为对象代表,依靠所拟构的框架,以其最初的施指为起点,通过“五个结合”即历时与共时、概念/意义与形式、词法与句法、语言与言语、聚合和组合,试图揭示后入框架概念、概念组合的产生及其形式表征的规律,框架内形式单位概念变化转换的规律,框架内形式单位参与命名框架外客体的规律,框架内语言单位概念消失的表现形式、动因及其对语言体系的影响,其间补充转喻研究的理论概括;以期探究知识/概念的本质、结构和组织,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形式表征和理解概念时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如框架/基底与突显、预设、包含、株连,概念结构与形式结构的关系,最终补充、完善认知语义学;还期望有助于话语的建构和理解、母语和二语教学与习得效率的提高,因为它能把感觉感知经验、意象图式、文化模式、认知机制、概念产生、形义结构、聚合组合等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连续统;从而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本研究首先尽可能广泛地搜集语料,然后忠实而全面地描写、细致入微地分析、充分而切实地解释,最后自然而系统地归纳、概括和抽象,性有量为支撑;辅之以观察、访谈、内省、比较等方法。本研究的结果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概括。1、词概念框架拟构及其本体研究共拟构了12个框架(包括子框架)。框架起点词概念与其它概念的关系大致有四种:领主与所属关系、源头与水流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属与种/种与属关系。五个框架的共性主要体现在概念的本质、概念链和框架形成的机制、主要内容等方面,差异性则见诸于框架元素的有无和多寡、层级的复杂程度等。词概念框架的属性有:1)知识表征模式、2)认知模式、3)涉语活动的基础,特征有:1)具众星拱月状、2)结构逻辑、3)扩张变化、4)主角为认知范畴、5)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2、后入框架概念的形式表征研究后入框架概念形式表征的一般规律:以需表征概念的中心成分为出发点,根据交际任务和目的,依靠框架的相关部分和语境,选择视角,集聚注意力于焦点,突显某一或某些限定成分,隐略其他,使用框架内、语言中现成的单位,最大限度地遵循经济原则。限定成分的突显受到语内和语外因素的制约。语内因素包括词化程度、类推规律、概念内容、上下文、双音节化、语体等;语外因素包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体验、认知心理、世界观,语言运用的习惯,等等。具体说来,后入框架概念的语言形式表征规律有16条。3、框架内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转换研究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转换受以下因素的制约:人的感觉和认知能力,客观现实现象固有的、内在的、逻辑的联系。形式单位概念变化的一般动因是:人对原概念所概括的对象的接触、互动、了解、熟悉、认识、概括、抽象,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主观认识和评价(包括褒和贬),对需要交流、思考、概括的新对象的感觉和认知,以及对两者的综合,尤其是对两者的关系或某一或某些属性相似性的确定。已被形式表征、并固化在语言体系中的原始概念,变化后仍沿用原来的形式,是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便利、2)经济、3)语境与框架、4)局限。原始概念转换后仍沿用原来的形式,除了上述后叁个因素在起作用外,还有一个动因即修辞;另外,文学创作还追求新奇。按框架内形式单位概念发生变化转换的比例大小排序,依次为“鹰”、“狗”、“鸡”、“蝇”、“猪”框架。特征越显着,就越突显,也就越容易被人所关注,自然就容易作为参照的标的。发生变化转换的简单词概念只占总数的3.17%,而其变化转换所占比例却是10.83%;动物作为整体更容易与其部分、所属或其他事物关联和比较;完形感知比部分感知容易,发散感知比纵深感知容易,完形感知后的发散或纵深思维比部分感知后的发散或纵深思维要容易。在发生变化转换的189个形式单位概念中,最初的施指为具体事物和行为的占绝大多数;人对实体和行为事件的感觉感知比对抽象事物要容易得多,前者比后者直观而醒目、易聚人的注意力,认识起来也省力一些,形式表征也容易一些。最初施指具体事物的112个形式单位概念中,经变化转换后,仍然施指具体事物的有100个次;把一个实体概念和另一个实体概念联系起来,然后隐喻或转喻要比对其进行属性或特征的概括抽象更容易更普遍。最初施指行为/状态的64个形式单位概念中,经变化转换后,仍然施指行为/状态的47个次,施指具体事物的6个次,施指抽象概念的21个次;人类思维在同一水平线上(如从具体/行为/抽象到具体/行为/抽象)或同一框架的同一逻辑结构层次上运行省力一些;若要从行为/状态中抽象出属性,则需要观察、发现、分析、比较、综合、判断、推理、概括等,显然是颇费精力的;把行为/状态作为整体从中抽象出高度概括的属性比从构成行为事件的某一或某些要素当中抽象出相应的属性要困难一些;如果根据行为事件只突显构成行为事件的某一要素如施事则有违思维的习惯,难度也大得多。最初施指抽象概念的13个形式单位概念中,经变化转换后,全都仍然只施指抽象概念;人类思维的规律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再回到具体难度要大得多。形式单位概念变化转换的规律涉及具体动因、机制、途径、思维。1)具体动因(1)功能动因。五个词概念框架经变化转换后附带感情色彩的形式单位概念所占比例都超过了60%,这证明概念、语言是体验的。人类在表征抽象概念时较常采用具象/体表达方式,符合实现最基本的交际目的和任务的要求。简便表达的理据主要有下面叁种:一是,目的概念与原概念不属同一范畴,也不属同一事件框架,但两者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具有内在的、固有的或基于人的评价的相似性;其次,目的概念是原概念的次类,类与次类相关,且具质的同一性;最后,目的概念与原概念不属同一范畴,但属同一行为事件框架,两者具有内在的、固有的相关性。叁种理据的数量分别为53、8、21各占总数233的22.75%、3.43%、9.01%;不同范畴事物间的相似性比同一范畴或同一事件框架内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更能驱动简便表达;汉民族似乎不大习惯于把同一范畴的事物纵向归并到上位层级范畴或进行次范畴化,是否更习惯于发散思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要认知同一事件框架里元素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位于不同逻辑结构层次上的元素之间的联系,难度也不小。这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同时也表明语言经济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2)发生学上的动因①客观相关性和相似性②基于人的认识或评价的相关性首先,原概念是种,目的概念是类,目的概念包含原概念,具有种与类的相关性。但目的概念这个类不是现成的,是新建的,是以人的认识或评价为基础的。若没有这个基础,也就没有这个新类。其次,原概念是领主/整体,目的概念是所属/部分,它们之间具有领主/整体与所属/部分的相关性。所属即属性或特征,是人对领主的认识或评价的结果并强加于领主;而部分也承载了人的认识或评价。再次,原概念施指一个行为事件或行为事件框架里的一个元素,目的概念是该行为事件框架里的一个元素或另一个元素,它们之间具有事件/元素与元素的相关性。目的概念所施指的这个元素承载了人对施事的认识或/和评价。最后,目的概念是原概念的标志或预兆,可视为领主所领有。标志或预兆什么是以人的认识或评价为基础的;若没有这个基础,也就没有标志或预兆。③基于或牵涉到人的认识或评价的相似性首先,原概念和目的概念之间的相似性是以人对原概念的认识或评价为基础的;若没有这个基础,它们之间也就无所谓相似。其次,原概念和目的概念之间在某一方面具有客观相似性,在此基础上,再掺入人对原概念的认识或评价。④相似性或相关性与人的评价的结合或叁者的结合首先,相关性与人的认识/评价相结合。客观相关性是变化转换的基础,人的认识或评价只是把目的概念的范畴缩小。其次,相似性与人的认识/评价相结合。客观相似性是转换的基础,人的认识或评价只是转换原概念的范畴。最后,相关性、相似性与人的认识/评价叁者的结合。客观相关性是变化或转换的基础,人的认识或评价则作为相似的基础,并把目的概念变为原概念的更为直接的上位层次范畴。2)机制(1)变化机制:出于附带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具体表达,或简便表达的目的,依靠框架的相关元素,(或者)突显集聚注意力的客观相关/似性和基于或牵涉到人的主观评价的相关/似性,保留或变化中心成分,增加、减少、变化或转换某一或某些限定成分。一般说来,中心成分不变,只增加某一或某些限定成分导致概念缩小也即以类代种;中心成分不变,只减少某一或某些限定成分导致概念的扩大也即以种代类;中心成分不变,只转换并增加/减少某一或某些限定成分导致概念的平移也即在同一范畴内以一个成员代指另一个成员。不过,概念扩大也可缘起下面四种情况,共计38个,占总数60的63.33%:①中心成分变化,限定成分增加;②中心成分变化,限定成分既减少又增加;③中心成分基本不变,只减少行为施事和增加某些限定成分;④中心成分基本不变,只变化限定成分。(2)转换机制:出于附带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具体表达,或简便表达的目的,依靠框架,从某一视角,(或者)突显集聚注意力的某一方面:原概念和目的概念内在的、固有的或常规的相似性,原概念和目的概念内在的、固有的、常规的或民俗的相关性,基于或牵涉到人的主观评价的相关/似性,在此基础上保留原概念的某一或某些限定成分(有些还增加限定成分),其它的限定成分改变,中心成分也改变。①保留限定成分即原概念和目的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包括客观相似性、夹有人对原概念比较复杂的评价或民俗认识的客观相似性和基于人对原概念的评价的主观相似性。②保留原概念的相关部分,包括整体的部分、领主的所属、行为事件的某一要素。3)途径(1)变化的途径主要通过转喻,大多数是在事件框架里进行的。动物家庭/社会化程度或其本身复杂程度越高,人对其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也就越高,相应地,有关概念、转喻的复杂程度也越高;而事件框架比单个的实体概念框架要复杂得多。(2)概念转换的途径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①通过隐喻:客观的属性或特征映射,人对原概念的评价映射,基于人对原概念评价的关系、比重、工具、作用、状态、行为结果或作为等的映射。②通过转喻:整体代部分,领主代所属,行为事件中的一个要素代另一个要素,整个行为事件指代其间的一个要素,一个要素代整个行为事件。在233次变化转换中,通过隐喻的有83次,占35.62%,通过转喻的有150次,占64.38%;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一些学者的推断,即在组织概念时转喻比隐喻更不可或缺。4)思维(1)变化的思维特征①流线型概念在同一范畴内的从种到类/从类到种、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从成员到成员的向上或向下的纵向或水平线变化,思维呈流线型,可分为直线流线型和曲折流线型。②流线-跳跃-流线型概念先在同一范畴内从类到种、向下纵向变化,再从一范畴横向变化到另一范畴;在后一范畴,从种到类、向上纵向变化。③连续跳跃型概念先在同一范畴内横向变化到另一个概念,再在变化后的概念所在的(次)范畴内横向变化到另一个概念。(2)转换的思维特征呈跳跃性,有两种情形:单一跳跃和连续跳跃;跳跃需要跳板,跳板多种多样:整体与部分/施事与受事的相关性、基于人的评价的原概念和目的概念之间的相似性、人对原概念的评价或认识、人对原概念属性的抽象、行为事件框架、人对框架元素的评价、人对框架元素的概括。4、框架内形式单位参与命名框架外事物的研究框架内形式单位参与命名框架外事物的机制可概括为:主要基于其施指与需命名事物之间的相似/关性,以及它与所突显的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依靠框架,通过隐喻或转喻,转换外延,丰富内涵,经济简洁。有框架内形式单位参与的整个合成通名形式上是定中式,概念/语义上是主题述谓结构;述谓的方式很少是直陈的,大都是隐/转喻的。述谓与主题组合的理据主要有两种即相似性和相关性。基于相似性,述谓通过隐喻对主题进行陈述;基于相关性,述谓通过转喻对主题进行陈述。通名可略去中心成分,表现为转喻,即部分代整体。貌似非常简单的限定成分实则是个转喻,而且种类颇多。5、命名和语义变换中的转喻研究转喻的关联动因有叁大基础,即域的属性/特征抽象、域的纵向归并与次/切分和域元素的横向联系。原概念与目的概念之间还可能有一种关系即领主与所属。囊括范畴、概念、事件框架的域具有模糊性;原概念与目的概念属于哪一个范畴是由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知识网络和语境来确定的,而凭借行为事件框架的逻辑结构及其元素则一般可确定原概念和目的概念是否属同一行为事件框架。转喻包含隐喻,而隐喻又掺入人的评价。一个转喻可内包一个以上的转喻。6、框架内语言单位概念消失的研究框架内语言单位概念消失的语外动因有:客体的消亡、客体的分类、社会大背景的改变、客体的发展变化、人的评价改变、语言社区的确认;语内动因有:语言的经济性、语义的显性度、语言的体验性、词语的替代、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方言色彩。语言单位概念消失后,给语言体系带来的影响如下:词语的交替、历史词语、复杂的语义系统、旧形复活、潜在的历史词语、庞大的聚合系统即大量的只具有诸如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或方言色彩这样细微差别的同义词语;曾经的语言单位概念因其存在对其所在的语言结构式就产生了影响即有助于其固化,消失后影响仍在,即构式的固化与变化。(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9-04-01)

廖光蓉,杨明星[7](2008)在《词概念框架研究提纲》一文中研究指出不但语言单位组合的解释和语义的理解与使用需依赖词概念框架,而且后入框架概念、概念组合、概念链的形式表征,框架内语义的变化转换,框架内词语参与命名框架外客体,隐喻和转喻的完成,框架内一些语言单位的消亡,等等,也需依赖词概念框架。本文勾勒词概念框架研究的概念体系、主要内容和方法、理论概括等。(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08年06期)

陈颖聪[8](2008)在《英汉动物词概念框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与人类都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既然动物在人类社会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作为反应人类经验的语言,必定会对动物词汇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将导致动物词语义的丰富多样。过去对英汉动物词的研究多停留在构造和文化语义的描述层面上,鲜有人涉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也就缺乏全面系统的对动物词构造和语义理据的解释。本文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英汉大词典》和《汉语大词典》罩所有的动物词语料的收集分析,构拟出可供英汉动物词共享的一般概念框架,该框架是开放的,也就是说随着人们对动物认识的不断加深,框架内的概念还将不断丰富。此框架对探究英汉动物词概念框架的特点、概念与意义及形式表征之间的联系、命名动物词次范畴成员的理据、动物词语义演变的机制、手段、规则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认为,动物词的意义与其概念框架密切相关,每个动物词表征一个概念范畴,对该动物词的理解必然激活其整个概念框架。动物词框架内的概念都有相关的概念内容(对概念内容的描述称作概念描述),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并非所有的概念都能够通过概念描述而被词汇化固定在语言中。通过对“鹦鹉”框架的个案研究,可以看出中英在概念化和词汇化中的异同,即人类有着共同的大脑结构和身体结构,构成了中英两民族的共同感知基础,但由于认知主体的不同,在范畴化的过程中产生不同视角,突显不同概念,因此在词汇化上产生了差别。对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动物的理解需要借助其他动物词的概念框架,这类动物词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显性,因此在框架借用的基础上还必须注入文化预设。对英汉动物词次范畴成员命名的研究依然以动物词概念框架为基础,对某一动物次范畴成员的命名的理据是:突显该动物词概念框架中的某一具体概念,然后将其词汇化固定在语言中。人们往往通过次范畴成员的形式表征,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辨认出被突显的概念。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本文发现一般框架中的任何概念都有被突显的潜势,从而成为次范畴成员的命名理据。对英汉动物词意义演变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意义变化的机制,即一般概念框架中可以裂变的概念类型。在英汉语中,概念裂变的方向受感知和自觉情感的影响,最后导致语言表征的差异。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动物词的理性意义可能退化成背景,非理性意义则被前景化,形成文化意义,使动物词意义的语言负载量增多,意值变大,丰化。隐喻和转喻是使动物词由理性义向其他意义扩展的两种重要手段,通过对动物词聚合意义和组合意义的研究,本文发现隐喻手段在英语中占主导地位,转喻手段则在汉语中占主导地位。并且,意义演变的规则也是以概念框架为基础的:从动物词的理性意义A——与动物有相似特征的人a——动作或行为a'。从概念框架的角度研究英汉动物词汇,较之过去的研究更全面,更注重内在的认知机制。全面系统地研究英汉动物词概念框架对外语学习、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尹小梅[9](2008)在《汉英植物词概念框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植物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植物词作为人类对客观世界中的植物认知的结果的语言形式表征,有着其他词汇范畴没有的一些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框架语义学和原型理论,采用分析、归纳和内省的研究方法,以汉英植物词为例,来揭示植物词概念框架中概念的语言形式表征特点和植物词概念变化转换的规律。本文重点是揭示汉英植物词概念框架中概念的语言形式表征特点和植物词概念变化转换的规律。对汉英植物词概念框架中概念的语言形式表征特点的研究从拟构汉英植物词概念框架入手,通过分析,归纳和内省《汉语大词典》和《英汉大词典》中收录的植物词,拟构出植物词的总体概念框架,汉英植物词的总体概念框架基本相同,然而,概念框架是一个动念系统,不同的经验、认知目标和文化背景知识都有可能改变框架中的成分,或者向更大的框架扩展。以汉英植物词为例,我们发现:绝大部分汉英植物词的总体概念框架没有差异,但也有少数汉英植物词的框架从第二层次开始出现不同,而在框架向更大的框架扩展时,不同会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是汉英民族不同的主客观文化。汉英植物词概念框架中概念的语言形式表征特点的研究是从概念的构词方式的角度进行的。框架中概念的语言表征形式可分为四种:单纯词,复合词,派生词和短语。我们发现:复合法,转换法和派生法是汉英语中最活跃的构词方法,复合法是两种语言中都常见的构词法,但其作用在汉语中相对较大,转换法在英语中更为常见,其次是派生法,并且汉英植物词框架中的概念的语言形式表征再一次证明了:受关注越多的概念,其词化程度越高。对植物词概念变化转换的研究是在原型语义理论的基础上,对植物词的概念变化和转换的主要手段,即隐喻和转喻,从框架的角度进行认知阐释。我们发现,第一,汉英植物词中,人类关注较多的词引申义较多,而关注较少的则几乎少见引申义;第二,在汉英植物词中,经转喻形成的引申义都明显多于经隐喻形成的引申义,且绝大多数由隐喻形成的引申义在概念上是以某个转喻为理据的,这个转喻很接近隐喻的经验基础,因而再次证明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方式;第叁,汉英植物词的引申义存在着相似点和差异性,相似点是源于相似的经验和认知方式即转喻和隐喻,而差异性则源于汉英不同的主客观文化。在框架语义学的基础上,本文从认知角度对植物词的全面分析,揭示了人类的经验和文化背景对植物概念以及语言形式表征的制约关系。理论上,我们对框架语义学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即从生成和理解两个角度研究框架,增强框架语义学的可操作性;实践上,我们拟构的植物词的概念框架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的经历经验、社会文化、认知机制等作用于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认识词语组合聚合的规律。(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廖光蓉[10](2007)在《语言简洁性的词概念框架基础——以经贸英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专门行业领域,以词概念框架和语境为基础,通过词化表达(包括动名化、名词复形和形容词+-s:形名化)、定语前置堆砌(包括名词性定语前置堆砌和后置短语定语前置)和机构、条约等的简称作定语等手段来增强英语的简洁性,并保持其清晰明了性。词概念框架的内在结构逻辑性使得专门用途英语话语词化程度变得更高,使得某些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失去了用武之地。(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07年11期)

词概念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自1994年中国加入互联网以来,便诞生了;如今,汉语网络语言得到了人们广泛地运用,并深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学界也是从彼时开始关注汉语网络语言,并对其开展分析研究的。纵观以往对汉语网络语言的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从最初对汉语网络语言的态度和规范问题进行讨论,发展到讨论汉语网络语言的性质及形式问题,再之后,开始关注汉语网络语言的意义及从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汉语网络语言。在语料的选择上,关注汉语网络偏正短语不多,从词概念框架视角来研究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的则更不多见。实际上,经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我们发现许多汉语网络语言仍是词组而非独立的词,且由偏正短语结构组合而成,因此本文尝试挖掘它们的搭配机制。本文的语料主要收集于两大主流汉语网络语言网站:互动百科和百度百科,当中聚集了中国最新、最热的网络语言,同时,借助以下理论:形态学、框架语义学、词概念框架、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等理论,我们对收集的语料进行系统地归纳和分析,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尝试概括其搭配机制,具体如下:(1)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形式结构遵从形态学的规则,其形式结构存在内部联系,彼此关联;(2)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的,特别是词概念框架,说明其搭配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3)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机制是运用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的手段,以达到语言经济性为目的,因此,新出现的汉语偏正短语形式新颖,语义简明、诙谐,反差效果强烈,体现了很强的语言表达力。因此,我们得出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是有理据的,从词概念框架视角对如此丰富的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进行研究是对以往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补充和创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词概念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廖光蓉,陈靖.词概念框架视域下汉语名转动机制探究[J].汉语学报.2015

[2].陈珊.汉语网络偏正短语的搭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刘佳.词概念框架视域下的汽车广告汉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廖光蓉.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转换研究——历时词概念框架视角[J].汉语学报.2010

[5].廖光蓉.词概念框架的拟构及属性与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6].廖光蓉.概念形式表征与语义变化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7].廖光蓉,杨明星.词概念框架研究提纲[J].外语教学.2008

[8].陈颖聪.英汉动物词概念框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9].尹小梅.汉英植物词概念框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0].廖光蓉.语言简洁性的词概念框架基础——以经贸英语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标签:;  ;  ;  ;  

词概念框架论文-廖光蓉,陈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