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物质论文-刘锦钰

溶藻物质论文-刘锦钰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藻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蓝藻水华,铜绿微囊藻,溶藻菌,色胺

溶藻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刘锦钰[1](2019)在《溶藻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Sp34及其溶藻物质的溶藻特性与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全球范围内蓝藻水华的爆发频率和强度日益增加,造成水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和紊乱,降低水资源可利用性,影响旅游,养殖等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细菌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水环境中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与藻类生物量的平衡密切相关。因此,溶藻细菌成为微生物控藻研究的热点。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但近年来频繁遭受蓝藻水华的危害。因此,本研究以滇池水华藻为研究对象,研究溶藻菌及其分泌的溶藻物质的溶藻特性与溶藻作用机制,从而为滇池蓝藻水华的防治提供优质的控藻细菌或物质资源和理论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溶藻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从滇池分离得到了1株高效溶藻细菌Sp34,根据其16S rR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树分析,Sp34属于Bacillus licheniformis。2.Bacillus licheniformis Sp34对同样分离自滇池的铜绿微囊藻DCM4溶藻特性研究。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 Sp34对初始叶绿素a浓度为2 mg/L的铜绿微囊藻的六天去除率为76%,Sp34的最低初始抑藻浓度为1.35×10~5 CFU/mL,另外对铜绿微囊藻NIES843的溶藻作用也能达到97%,表明其能高效的杀灭铜绿微囊藻。而铜绿微囊藻是一种最常见水华蓝藻优势种,其能产生微囊藻毒素,威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同时,Sp34也能抑制其它有害水华藻类的生长,包括惠氏微囊藻和席藻。因而利用Sp34作为潜在控藻资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Sp34通过释放胞外溶藻物质的间接方式溶藻,并且,溶藻物质可能为具有温度和酸碱耐受性的非蛋白类物质。通过对其溶藻物质性质的研究,为后续分离纯化溶藻物质提供支持和指导。3.菌株Sp34分泌的胞外溶藻物质的溶藻条件探究。24 h光照和14:10 h光暗循环的条件下,菌株Sp34无菌上清液的溶藻效果远远高于黑暗条件下,其溶藻作用具有一定的光依赖性。此外,28°C下,其无菌上清液的杀藻率显着高于15°C时。同时,28℃时,藻的生长受到促进,而15℃时,藻的生长受到抑制。结合温度和光照实验,Sp34无菌上清液的杀藻率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显着正相关,其产生的胞外溶藻物质的杀藻作用依赖于铜绿微囊藻的良好生长,因此,菌株Sp34或者其溶藻物质在严重蓝藻水华的控制方面很有应用前景。4.菌株Sp34分泌的胞外溶藻物质的溶藻机制研究。Sp34无菌上清液处理后,铜绿微囊藻细胞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着减少。Sp34无菌上清液可能导致藻细胞的氧化胁迫,并进一步引起藻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此外,本研究证实了菌株Sp34分泌的胞外溶藻物质严重抑制了铜绿微囊藻DCM4的光合作用相关基因psaB、psbD1和rbcL的转录表达,DNA修复相关基因recA和微囊藻毒素合成相关基因mcyB的转录表达。因此,对菌株Sp34分泌的胞外溶藻物质溶解铜绿微囊藻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猜测为:在芽孢杆菌Sp34分泌的溶藻物质作用下,对藻细胞造成氧化胁迫,触发藻细胞内抗氧化机制,使得藻细胞内CAT含量升高而GSH含量降低;氧化胁迫的进一步作用下,藻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藻细胞完整性的破坏。同时其分泌的胞外溶藻物质也对藻细胞的DNA造成损伤,影响藻细胞光合作用的正常运行,抑制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的合成,最终杀灭藻细胞。5.溶藻物质色胺的鉴定及其溶藻特性研究。Bacillus licheniformis Sp34能在含有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产生色胺。同时,Sp34的1/8 LB培养液中也含有色胺,色胺对铜绿微囊藻DCM4具有良好的溶藻作用,Sp34主要通过分泌胞外溶藻物质溶藻,因此推测色胺是Sp34分泌的溶藻物质之一。色胺的溶藻作用具有一定的光依赖性和温度依赖性,结合其温度和光照实验,其溶藻作用依赖于铜绿微囊藻的良好生长。6.色胺溶藻机制的初步研究。色胺的作用下,藻细胞内ROS含量快速增加,藻细胞内氧化水平显着升高,可能导致藻细胞的氧化损伤。细胞内部总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显着下降,单个藻细胞内蛋白和糖含量增加,表明色胺可能导致藻细胞分裂受到抑制,严重影响藻细胞的生长,最终造成藻细胞死亡。综上,本研究分析了一株来自滇池的高效溶藻菌及其分泌的溶藻物质对同样分离自滇池的铜绿微囊藻的溶藻特性及溶藻机制。本研究成果将为蓝藻水华的微生物治理提供控藻资源与相关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马浩[2](2017)在《一株短波单胞菌的溶藻特性及溶藻物质的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不断威胁着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污染物质浓度严重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上限,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铜绿微囊藻的爆发性增长引起蓝藻水华,针杆藻的爆发性增长导致硅藻水华。铜绿微囊藻具有体积小、生长周期短、可分泌微囊藻毒素及嗅味物质等特性,对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以及饮用水的生产及安全造成潜在威胁。针杆藻体型大、不易被絮凝,导致其在水厂水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滤池堵塞,增加水体的处理成本,并且影响出水的净化效果。本论文以微生物除藻为研究方向,利用实验室分离保藏的一株短波单胞菌为受试菌种,对铜绿微囊藻和针杆藻分别开展生物除藻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实验菌种进行种属鉴定,作为研究该菌株的基础,本论文同时测定了溶藻细菌的生长曲线,在此基础上优化其生长条件,实现菌种的快速生长,探究其溶藻方式,优化培养时间,为进一步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实验菌株为一株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sp.),其通过间接途径进行溶藻,最佳培养条件是pH=7,温度为30℃,培养到36h时溶藻活性最高。(2)从生理特性、活性状态等多方面探究了该短波单胞菌的生物除藻机理。首先,探究不同浓度溶藻物质的除藻效率;其次,探究M.aeruginaosa 和 S.acus细胞受溶藻作用影响下的生理状态变化;再次,探究溶藻作用对藻细胞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溶藻时间和增加溶藻物质的浓度能显着提升除藻效率,溶藻作用会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反应,激发细胞酶活性以消除细胞损伤,同时,降低了 Chlorophyll a的含量,破坏了正常的光合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出溶藻作用会诱导藻细胞程序性死亡,进而抑制水华藻的繁殖。(3)探究藻细胞表面电荷受溶藻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溶藻前期,由于铜绿微囊藻细胞分泌物的增加导致负电荷含量迅速增加,但随着藻细胞被破坏和细胞活性下降,表面电荷的值逐渐下降,而针杆藻表面电荷的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实验同时探究了溶藻作用对针杆藻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藻作用不仅可以抑制针杆藻的生长,而且还能加速针杆藻的沉降,主要是由于溶藻作用破坏了藻细胞表面结构,降低了表面电荷的绝对值,从而影响了藻液体系的稳定性。(4)为将溶藻物质投入到实践应用中,本论文开展了溶藻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等相关研究。通过乙醇沉淀、甲醇浸提、有机溶剂萃取、薄层色谱法分离、硅胶柱层析提纯等方法纯化溶藻物质,最终确定溶藻活性组分的RF值为0.342,透析法确定活性组分的分子量小于1KD,通过HPLC-MS检测RF=0.342的物质成分,结果显示其包含分子量为136、278、315和390的四种混合物质,由于分离手段及研究时间有限,目前没有获得单一纯品,但为下一步继续开展物质分离工作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1)

黄珺,黄洪辉,吴风霞,戴明,齐占会[3](2016)在《嗜盐杆菌HSQAY1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物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嗜盐杆菌菌株(Halobacillus sp.HSQAY1)发酵液在不同p H、温度和反复冻融条件下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溶藻活性的环境稳定性;并采用乙醇沉淀、硫酸铵沉淀、超滤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等方法对溶藻物质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溶藻物质在强酸性条件下(p H=3)丧失活性,p H5~11时的溶藻率在83.4%~98.4%之间;30~110℃时溶藻率在71.7%~94.5%之间,表现出一定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且不受反复冻融(-20℃)影响。溶藻活性物质具有被乙醇和硫酸铵沉淀的特性,其活性组分是多种分子质量>10k Da的蛋白类物质,溶藻活性蛋白粗提物的SDS-PAGE电泳显示,在15~50 k Da间有3条明显的特异蛋白条带。(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杨秋婵[4](2015)在《模拟自然水体中溶藻物质对棕囊藻溶藻及生态安全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害赤潮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危害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利用生物方法尤其是溶藻细菌来治理赤潮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探讨了芽孢杆菌B1菌胞外活性物质在模拟自然水体中的溶藻效果,溶藻过程中p H、DO、高锰酸盐指数和氮磷营养元素的变化,活性物质的生物毒性以及对球形棕囊藻毒素的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自然水体模拟系统进行溶藻探究,测定溶藻过程中各水质参数的变化。B1菌活性物质投加浓度为1.0%(v/v)作用14 d后,相对于对照组,处理组水体中叶绿素a降低了82.3%(P<0.05),p H从8.50降低至7.51,DO增加了29.5%(P<0.05),高锰酸盐指数降低55.2%(P<0.01),氮磷营养元素NH4+-N、NO2--N、NO3--N、TN和PO43--P、TP浓度分别增加了0.5、1.5、6.2、14.8、1.3和0.9倍。活性物质在模拟自然水体中有效抑制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同时,也影响了水体水质参数的变化。(2)通过抑藻和急性毒性实验来探究活性物质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类的毒性。当活性物质的投加浓度为1.0(v/v)时,活性物质对小球藻、牟氏角毛藻和球等鞭金藻的毒性较小。活性物质对蒙古裸腹溞、褶皱臂尾轮虫和五日龄卤虫的24h LC50分别为15.41、8.49和1.30%(v/v),48h LC50分别为9.00、5.66和1.02%(v/v),对海水金鱼的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4.35、12.07、10.46和9.06%(v/v)。活性物质在对球形棕囊藻的有效抑藻浓度1.0%(v/v)下,对其他海洋生物的毒性较低,具有一定的生态安全性。(3)活性物质投加浓度为0、0.5、1.0、1.5和2.0%(v/v)时,溶藻至第5 d时,球形棕囊藻藻毒素对兔血红细胞的溶血活性分别为:81.2、31.8、20.1、19.3和21.3%。表明活性物质在抑制或杀死棕囊藻的同时,也降低了其胞内藻毒素的溶血活性。(4)用HPLC和GC-MS检测了活性物质抑藻后棕囊藻的毒素及脂肪酸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投加1.0%(v/v)活性物质溶藻5 d后,相比对照组,处理组球形棕囊藻毒素组分由8个减少至7个,总脂肪酸含量降低83.4%(P<0.01),主要脂肪酸成分C18:2,C16:0和C18:1分别降低了100,97.7和85.4%(P<0.01)。表明球形棕囊藻受到B1活性物作用后,藻毒素成分减少,含量下降,毒性降低。(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5-06-01)

黄珺,黄洪辉,吴风霞,戴明,齐占会[5](2014)在《嗜盐杆菌HSQAY1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物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嗜盐杆菌溶藻菌株(Halobacillus sp.HSQAY1)产生的溶藻活性物质的特性,实验通过改变p H、温度、反复冻融条件研究其对中肋骨条藻溶藻活性的影响,并采取超滤、乙醇沉淀法等手段对溶藻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结果显示,该菌株产生胞外溶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p H=3)丧失溶藻活性,而在p H 5~11时仍保持较高溶藻活性(溶藻效率87.0%~98.8%);随温度的升高溶藻活性虽略有下降趋势,但110℃高温处理后溶藻率仍可达83.2%;反复冻融对其溶藻活性没有影响。超滤结果表明该溶藻物质分子量>10 k Da;乙醇浸提相没有溶藻活性,沉淀相溶藻率为75.1%。(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29)

王金霞,德雪红,刘静,罗固源[6](2014)在《溶藻细菌胞外溶藻物质的分离方法和特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溶藻细菌S7胞外溶藻物质的分离特性和纯化方法。通过透析,有机溶剂萃取和乙醇沉淀的方法对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并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结果显示:该溶藻物质分子量小于14KD,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较强的极性,能用乙醇沉淀方法进行分离;该溶藻物质可能不是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物质,甲醇洗脱组分具有显着的溶藻效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崔亚青,马田田,赵化兵,杨兴明,沈其荣[7](2013)在《水单胞菌CA滤液的溶藻特性及其溶藻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株具有明显溶藻效果的水单胞菌CA(Aquimonas sp.),对其滤液的溶藻活性以及溶藻物质特性做了进一步的探索。结果表明,CA滤液具有强烈的溶藻效果。10 d内叶绿素a降解率达79.2%,藻细胞数目降解率达98.5%。同时,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急剧降低,分别降低了81.67%和82.60%。丙二醛含量也有所降低。通过研究溶藻物质的活性,发现溶藻物质经蛋白酶K处理后仍具有溶藻活性,说明溶藻物质是非蛋白类物质;溶藻物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即使在121℃下处理2 h活性仍未丧失;溶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有较强的pH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活性会有小部分丧失;同时通过有机试剂萃取,发现溶藻物质具有较强的极性。本研究为溶藻物质的溶藻特性研究以及溶藻物质的分离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田小方,刘伟[8](2013)在《细菌F5-2溶藻物质的初步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室分离得到一株铜绿假单胞菌F5-2,其菌液上清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有显着的溶藻活性。本研究主要对其溶藻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首先通过稳定性、酶处理和萃取等试验,证实其性质相对稳定。接着采用2种分离方法HPLC和TLC结合进行分离纯化,确定了HPLC最佳分离条件:Eclipse XDB-C18柱,25℃,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300nm,流动相为V(水):V(甲醇)=60:40等度洗脱;确定了TLC最佳分离条件:展开剂V(乙酸乙酯):V(石油醚)=1:1,得到比移率Rf约在0.8033-0.927的组分,再次V(乙酸乙酯):V(石油醚)=4:1展开,得到较纯的活性组分;最后经过质谱分析,推断溶藻物质分子量约是260Da,可能含有Ar-等基团。(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期刊2013-08-01)

袁婷[9](2013)在《ANO2粉剂溶藻物质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AN02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有较强溶藻活性的放线菌。将其发酵制备所得的溶藻微生物制剂已成功应用于滇池蓝藻控藻示范工程,本研究以该制剂为研究对象,并尝试了对其溶藻物质进行纯化与鉴定。分别用甲醇、乙醇、氯仿、乙酸乙酯、苯胺对其进行系列萃取实验,发现该活性物质易溶于水,能溶于甲醇和苯胺,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酸乙酯和氯仿,说明此物质亲水性强,极性与甲醇相近。将粗分离得到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对液相条件进行探索,对馏分分段收集并进行溶藻活性测试。最后确定使用AgilentXDB-C18柱,流动相甲醇:水=15:85。液相色谱的紫外检测波长220nm,流速设置为0.4ml/min。每分钟收集一次,收集10分钟。馏分用氮吹仪吹干后分别加入藻液进行溶藻活性测试。在此条件下得出,6-7分钟馏分有明显的溶藻活性。将6-7分钟馏分用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使用Hisep C18-T2柱,在流动相水:乙腈=90:10,流速0.4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31nm的条件下,得到一个尖锐的单峰,收集单峰进行溶藻活性测试,发现有很强的溶藻活性,随后进行了液质联用检测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结果发现送检样品为混合物,其中包括了一个分子量为103~105的物质(片段)。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AN02粉剂样品,使用global chromatography C18柱,在流动相甲醇:水=15:85,流速.1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20nm的条件下,初期每隔1分钟收集一次,从第4分钟开始第26分钟结束,其中14-16分钟有明显溶藻活性后,缩短收集时间至每隔20秒收集一次,溶藻活性实验证明每瓶馏分都有溶藻活性且效果差不多,用分析型液相分析了6段馏分发现其组成成分差异不大,选择其中两个时段的馏分进行气质联用检测,推测两个时段的馏分均含有的分子量为102的物质(即液质中103-105的物质)为溶藻活性物质。大量收集单峰馏分对十种常见藻进行溶藻实验,并测定其EC50。结果显示,活性物质对铜绿微囊藻和锥状斯克里普藻溶藻活性最高,赤潮异弯藻、东海原甲藻次之,其余依次为牟氏角毛藻、集胞藻、微小原甲藻和织线藻,而对栅藻和普通小球藻均无溶藻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田小方[10](2012)在《细菌F5-2溶藻机理的初步探索及溶藻物质的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s)对经济和公共健康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人们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来进行控制。物理与化学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生物控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实验室分离到一株细菌F5-2,其菌液上清对赤潮藻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金藻(Chrysophyta)、锥状克里斯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有显着的溶藻活性,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水华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is aeruginosa)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有显着的溶藻活性,能观察到沉淀黄化死亡现象。此外,VC对M. aeruginosa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观察到有藻沉淀现象。于是初步探索了菌液上清和VC对M. aeruginosa的作用机理。菌液上清(v/v=1:50)和VC(w/v=1:5000)处理藻液,首先观察到处理过程中两者的现象有差别,菌液处理组中有明显的沉淀黄化死亡现象,而VC处理组中只有明显的沉淀现象;再通过对处理过程中全部藻细胞和悬浮藻细胞的计数,计算沉淀藻细胞数量的变化,发现菌液处理组中藻细胞沉淀死亡,进而减少,VC处理组中藻细胞沉淀后数量基本不变;对处理过程中藻细胞的电镜观察,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菌液处理组中藻细胞很快破裂,数量大幅度减少,VC处理组中藻细胞的状态和数量基本变化不大;通过对处理过程中藻细胞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的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处理组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推断两者对M. aeruginosa的溶藻机理有很大差别,菌液上清对藻细胞的作用,可能与活性氧和自由基的积累有关,在沉淀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死亡,而VC的作用与之无关,只能使藻细胞沉淀,并不能溶杀藻细胞。其胞外产物对H. akashiwo有溶藻活性,为了探索溶藻活性物质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稳定性、蛋白酶及核酸酶、透析、醇沉和萃取等试验,再通过HPLC和TLC结合,2种分离方法同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红外和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活性物质性质基本稳定,受温度和放置时间的影响较小;活性物质不是多糖、核酸和蛋白类;其分子量小于2KD;是弱极性的亲酯性物质;采用HPLC分离,通过分析参数的优化,确定了分离条件:EclipseXDB-C18柱,25℃,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300nm,流动相为V(水):V(甲醇)=60:40等度洗脱;采用TLC分离,确定了分离条件:展开剂V(乙酸乙酯):V(石油醚)=1:1,比移率Rf约在0.8033-0.927,再次展开,展开剂V(乙酸乙酯):V(石油醚)=4:1,得到较纯的溶藻活性物质组分;最后经过一系列鉴定,确定溶藻活性物质分子量约是260Da,其结构中不含N、P、S和不饱和键,可能至少含有Ar-,-OH,-C=O和-CH2-,约有11个C,15个H。(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溶藻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不断威胁着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污染物质浓度严重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上限,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铜绿微囊藻的爆发性增长引起蓝藻水华,针杆藻的爆发性增长导致硅藻水华。铜绿微囊藻具有体积小、生长周期短、可分泌微囊藻毒素及嗅味物质等特性,对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以及饮用水的生产及安全造成潜在威胁。针杆藻体型大、不易被絮凝,导致其在水厂水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滤池堵塞,增加水体的处理成本,并且影响出水的净化效果。本论文以微生物除藻为研究方向,利用实验室分离保藏的一株短波单胞菌为受试菌种,对铜绿微囊藻和针杆藻分别开展生物除藻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实验菌种进行种属鉴定,作为研究该菌株的基础,本论文同时测定了溶藻细菌的生长曲线,在此基础上优化其生长条件,实现菌种的快速生长,探究其溶藻方式,优化培养时间,为进一步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实验菌株为一株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sp.),其通过间接途径进行溶藻,最佳培养条件是pH=7,温度为30℃,培养到36h时溶藻活性最高。(2)从生理特性、活性状态等多方面探究了该短波单胞菌的生物除藻机理。首先,探究不同浓度溶藻物质的除藻效率;其次,探究M.aeruginaosa 和 S.acus细胞受溶藻作用影响下的生理状态变化;再次,探究溶藻作用对藻细胞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溶藻时间和增加溶藻物质的浓度能显着提升除藻效率,溶藻作用会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反应,激发细胞酶活性以消除细胞损伤,同时,降低了 Chlorophyll a的含量,破坏了正常的光合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出溶藻作用会诱导藻细胞程序性死亡,进而抑制水华藻的繁殖。(3)探究藻细胞表面电荷受溶藻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溶藻前期,由于铜绿微囊藻细胞分泌物的增加导致负电荷含量迅速增加,但随着藻细胞被破坏和细胞活性下降,表面电荷的值逐渐下降,而针杆藻表面电荷的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实验同时探究了溶藻作用对针杆藻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藻作用不仅可以抑制针杆藻的生长,而且还能加速针杆藻的沉降,主要是由于溶藻作用破坏了藻细胞表面结构,降低了表面电荷的绝对值,从而影响了藻液体系的稳定性。(4)为将溶藻物质投入到实践应用中,本论文开展了溶藻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等相关研究。通过乙醇沉淀、甲醇浸提、有机溶剂萃取、薄层色谱法分离、硅胶柱层析提纯等方法纯化溶藻物质,最终确定溶藻活性组分的RF值为0.342,透析法确定活性组分的分子量小于1KD,通过HPLC-MS检测RF=0.342的物质成分,结果显示其包含分子量为136、278、315和390的四种混合物质,由于分离手段及研究时间有限,目前没有获得单一纯品,但为下一步继续开展物质分离工作打下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藻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刘锦钰.溶藻菌BacilluslicheniformisSp34及其溶藻物质的溶藻特性与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马浩.一株短波单胞菌的溶藻特性及溶藻物质的分离纯化[D].山东大学.2017

[3].黄珺,黄洪辉,吴风霞,戴明,齐占会.嗜盐杆菌HSQAY1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物质特性[J].环境工程学报.2016

[4].杨秋婵.模拟自然水体中溶藻物质对棕囊藻溶藻及生态安全性评估[D].暨南大学.2015

[5].黄珺,黄洪辉,吴风霞,戴明,齐占会.嗜盐杆菌HSQAY1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物质特性研究[C].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6].王金霞,德雪红,刘静,罗固源.溶藻细菌胞外溶藻物质的分离方法和特性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崔亚青,马田田,赵化兵,杨兴明,沈其荣.水单胞菌CA滤液的溶藻特性及其溶藻物质[J].环境工程学报.2013

[8].田小方,刘伟.细菌F5-2溶藻物质的初步分离纯化[C].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2013

[9].袁婷.ANO2粉剂溶藻物质的分离与鉴定[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0].田小方.细菌F5-2溶藻机理的初步探索及溶藻物质的初步鉴定[D].华中师范大学.2012

标签:;  ;  ;  ;  

溶藻物质论文-刘锦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