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制造业区域分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双重价值链分工,双重价值链参与模式,双重价值链地位
制造业区域分工论文文献综述
赵桐,宋之杰[1](2018)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双重价值链分工——基于区域总产出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并行背景下,拓展Wang等(2013)和李跟强等(2016)模型,构建区域总产出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从"供给侧—需求侧—紧密性"叁个维度评价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双重价值链中的参与模式,在统一框架中检验了区域装备制造业在双重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仍以"进口—加工—再出口"为流程的加工贸易为主嵌入全球价值链,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明显。国内价值链中,东部区域开始由全球价值链紧密型向国内价值链紧密型转变,总体上形成了以东部区域为主导,带动中西部区域发展的趋势,部分子行业形成了供需较为均衡的国内价值链体系。西、东、中部区域依次位于国内价值链的上、中、下游,但叁区域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均为负,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仍具有"低端锁定"效应。(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2018年11期)
毕学成,谷人旭,苏勤[2](2018)在《制造业区域产业专业化、竞合关系与分工——基于江苏省市域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产业专业化指数、竞合关系模型与产业分工指数测度了2001~2015年间江苏省制造业产业专业化、竞合关系与分工状态及其演进特征,同时运用随机效应函数分析了制造业区域分工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制造业专业化演进呈现出苏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减少,苏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增加的特征,整体竞合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但是局部竞合网络结构变化较大,江苏省制造业区域分工整体上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产业专业化与区域间的合作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但是当区域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时不利于制造业的区域分工,同时距离过近的区域间容易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关系,也不利于区域分工关系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10期)
苏周[3](2018)在《价值链分工下大湄公河次区域制造业企业升级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落后经济体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门槛”不断降低,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依靠自身比较优势嵌入全球生价值链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制造业吸引外资增加迅速,零部件产品进出口增长强劲,反映出该地区在价值链分工的大背景下,通过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在特定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与此同时,大湄公河次区域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价值链的分工过程中,往往在跨国企业的主导下,从事价值链环节上的简单组装生产等低附加值环节,而研发、设计和营销等核心环节往往掌握在主导企业手中,该地区制造业企业难以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面临被价值链中领先企业“低端锁定”的风险。因此,如何摆脱“低端锁定”,实现本地区制造业升级,是该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由众多制造业企业组成,制造业升级,从微观层面看,是大量制造业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价值俩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从宏观层面看,表现为一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增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宏观数据分析和ABM建模仿真该地区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制造业企业升级相关理论,提出了该地区制造业企业的升级路径,并结合实地调研企业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该地区制造业企业升级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第一,该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较大;第二,ABM仿真结果显示,该地区制造业企业内部联系日趋紧密,并未出现明显的聚集,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关联成本呈现上升趋势上升;第叁,落后经济体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反向的“A-U”模式,该地区制造业企业应重点选择工艺升级逐渐过渡到产品升级阶段,实现更高层次升级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升级需要制造业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支持。一方面,企业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提升自身在研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相应路径实现升级;另一方面,政府应主动作为,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鼓励创新。针对ABM建模演化特征,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推动本地区要素聚集,实现产业集聚,降低企业间联系成本。(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张杰斐,席强敏,孙铁山,李国平[4](2016)在《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与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1年至2009年京津冀区域182个区县制造业29个行业的数据,测算了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与转移的基本特征,并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得出:(1)京津冀区域制造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叁地制造业梯度分工格局正在逐步形成;(2)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在区域内部的转移主要从京津走廊向河北东部沿海的唐山、秦皇岛以及河北腹地的冀中南地区转移;(3)京津冀区域制造业的转移主要受到扩散效应的影响,在区县之间由分工的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从分行业来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受分工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受分工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6年04期)
徐曌,欧国立[5](2016)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间制造业分工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区域由于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的细分制造业方面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不同类型的制造业根据比较优势在不同区域集聚发展,通过区域间制造业产品的交换实现区域的分工和协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区域制造业分工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等相关理论,对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区域间制造业分工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利用中国2011年省级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促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铁路与水运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区域比较优势制造业人均产出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则有利于促进区域非比较优势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坚持不懈的加强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6年08期)
楚明钦[6](2016)在《长叁角产业区域分工与合作——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叁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上海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江苏和浙江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区域分工格局。利用长叁角2003~2011年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对长叁角装备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研发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对长叁角装备制造业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然而,上海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金融保险业对长叁角两省一市装备制造业都有一定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长叁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产业区域分工与合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朱雪梅[7](2015)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梯度分工及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的国家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叁大地带(长叁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受资源要素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区域间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形成了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腹地梯度发展的产业分工格局。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梯度分工关系,实现不同层次经济区域的系统协调发展,是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竞争力的关键。由于,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制造业梯度分工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以制造业为切入点,在定量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梯度分工及区域协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具体研究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梯度分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产业梯度分工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在理论上分析产业梯度分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在产业梯度分工对产业转出地、转入地的效应和对区域系统的效应两个方面。其次,本文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对长江经济带叁大区域制造业梯度分工的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及描述;运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及描述。再次,本文基于产业梯度系数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值,采用变参数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梯度分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梯度分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第一,长江经济带叁大区域的制造业产业梯度系数整体上趋于靠拢,其中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产业梯度整体呈现下滑趋势;长江中游地区呈现先缓慢下降再逐渐上升趋势;成渝地区制造业产业梯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第二,从长江经济带叁大区域的协调发展程度来看,长叁角地区最优,其次是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最弱;特别是长叁角地区对带动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第叁,从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梯度分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来看,长叁角地区制造业梯度分工对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作用不显着,但通过对第叁产业的大力发展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长江中游地区和成渝地区制造业梯度分工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但第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会减弱制造业梯度分工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财经大学》期刊2015-11-01)
鲁金萍,刘玉,杨振武,孙久文[8](2015)在《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同构现象再判断——基于分工视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分工视角对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同构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2013年,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最明确的为北京-河北,两地产业差异性大,未来两地制造业将实现差异化发展;天津-河北产业差异性相对较小,且2009年之后呈逐年缩小之势;北京-天津产业差异性最小,同构性较显着,2008年后有一定缓解。从制造业各行业分工格局来看,京津冀区域在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行业已形成较明确的分工,但在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领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现象。总体来看,区域的产业分工基本建立在资源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并不存在所谓的重复建设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分工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构建高层次协调机构等政策措施。(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5年07期)
李致平,孔令池[9](2014)在《区域制造业专业化、多样性分工及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泛长叁角一体化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0年—2011年泛长叁角地区叁省一市28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以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理论为分析框架,在经济一体化的视角下,对泛长叁角的工业结构关系、产业专业化(多样性)度的演变趋势以及产业空间结构的演进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泛长叁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U"型发展态势,其中安徽省与上海市的工业互补关系最为密切;浙江省的产业多样性发展在泛长叁角地区最为突出,上海市的产业专业化发展趋势最为强劲;产业空间结构的分工与协作的演变趋势明显,上海注重产业的优化升级,江苏与浙江不断扩大制造业大省的优势地位,安徽省加快承接上海、江苏与浙江的转移产业。(本文来源于《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于斌斌,金刚[10](2013)在《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业分工及空间格局的影响——基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通过测算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差异、地区专业化水平、产业竞争绩效的指标,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杭州转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信息都市型的少数产业;绍兴和嘉兴进一步推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并积极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工业,从而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湖州积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更明显,从而使其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在杭州都市圈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期刊2013年12期)
制造业区域分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产业专业化指数、竞合关系模型与产业分工指数测度了2001~2015年间江苏省制造业产业专业化、竞合关系与分工状态及其演进特征,同时运用随机效应函数分析了制造业区域分工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制造业专业化演进呈现出苏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减少,苏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增加的特征,整体竞合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但是局部竞合网络结构变化较大,江苏省制造业区域分工整体上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产业专业化与区域间的合作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但是当区域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时不利于制造业的区域分工,同时距离过近的区域间容易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关系,也不利于区域分工关系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造业区域分工论文参考文献
[1].赵桐,宋之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双重价值链分工——基于区域总产出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8
[2].毕学成,谷人旭,苏勤.制造业区域产业专业化、竞合关系与分工——基于江苏省市域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
[3].苏周.价值链分工下大湄公河次区域制造业企业升级路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4].张杰斐,席强敏,孙铁山,李国平.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与转移[J].人文地理.2016
[5].徐曌,欧国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间制造业分工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
[6].楚明钦.长叁角产业区域分工与合作——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
[7].朱雪梅.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梯度分工及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
[8].鲁金萍,刘玉,杨振武,孙久文.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同构现象再判断——基于分工视角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
[9].李致平,孔令池.区域制造业专业化、多样性分工及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泛长叁角一体化的视角[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
[10].于斌斌,金刚.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业分工及空间格局的影响——基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