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赤叶斑病论文-王永崇

茶赤叶斑病论文-王永崇

导读:本文包含了茶赤叶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茶赤叶斑病,分生孢子器,叶点霉

茶赤叶斑病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崇[1](2019)在《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茶赤叶斑病及其防治图谱》一文中研究指出茶赤叶斑病在我国各主要茶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红褐色枯焦状的病斑面积大,传播速度快,严重干扰茶树的正常生理代谢,重发时造成大量叶片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树势,大大减少了树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往往造成大量落叶,既影响当年秋茶及翌年春茶的品质和产量,又降低了树体的抗逆性。(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7期)

武广珩,王东晓,傅仙玉,赵家儒,聂云春[2](2018)在《武夷岩茶赤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夏,在福建省武夷学院内的岩茶水仙品种中发现赤叶斑病。通过发病症状和致病性测定发现,水仙叶片分离的病原菌经人工接种离体叶片可引起典型的茶赤叶斑病表型。通过形态观察发现该病原菌CCYB1为真菌,初期菌丝为白色,产孢后平板呈黑褐色;孢子为红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略显粗糙。将CCYB1的rDNA-ITS扩增测序结果进行Blast和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同属一支。综上所述,我们从水仙叶片中分离的真菌CCYB1为塔宾曲霉,可引起武夷岩茶的赤叶斑病。(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杨丽丽,孙钦玉,杨云秋,高旭晖[3](2009)在《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内分离、纯化了茶赤叶斑病病原菌(Phyllosticta theicola),对舒茶早、白毫早、平阳特早、浙农113、福云六号等10个品种进行了离体接种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即茶树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病性。(本文来源于《茶业通报》期刊2009年04期)

杨丽丽[4](2009)在《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和茶尺蠖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通过对上梅洲、福云六号、乌牛早、龙井长叶、浙农113、农抗早、舒茶早、龙井43、平阳特早、白毫早等十个茶树品种进行了抗病性和抗虫性的鉴定。在抗病性方面,室内人工接种鉴定了各品种对茶赤叶斑病(Phyllosticta theicola)的抗性,并对病叶率、病情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测定了接种后各品种叶片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在抗虫性方面,研究了用不同茶树品种饲养的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arren)的发育历期、幼虫体长和体重、取食量、雌雄蛹重、化蛹率、羽化率以及成活率,并对被茶尺蠖取食后的各品种叶片中PPO、POD、PAL的活性变化进行测定;最后测定了各品种含水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多酚类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结果发现:1本试验采用病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人工保湿对茶赤叶斑病进行抗性鉴定,各品种的发病情况比较稳定。通过比较,十个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且差异显着。福云六号极易感病,白毫早次之,舒茶早、乌牛早、龙井长叶和农抗早对茶赤叶斑病的抗性较强。2对各试验品种接种后酶活的测定结果显示,PPO、PAL活性在接种后各品种都有所增强,活性较对照高,抗性品种的增强幅度一般大于感病品种。大部分品种PPO活性在接种后第7天达到峰值,而上梅洲在第9天活性最高,乌牛早、龙井长叶和福云六号在第5天活性最强。抗病品种的PAL活性较对照显着增强,感病品种活性虽然有所升高但幅度不大。接种后POD活性变化规律不统一。3对含水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多酚类以及氨基酸的含量与茶尺蠖发育历期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多酚类和氨基酸含量与茶尺蠖历期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和含水量则呈负相关。可以得出:多酚类及氨基酸含量越高,茶树抗性越强,可溶性糖含量越高抗性越弱。4对各品种被茶尺蠖咬食后的叶片进行PPO、POD、PAL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PAL活性增长幅度明显小于PPO和POD,可以证明在对害虫的抗性上PAL贡献远远小于PPO和POD;抗虫品种接种后叶片中的PPO和POD活性比对照大大增强,抗虫性弱的品种虽然较对照也有所提高,但是幅度不大。5综合试验结果,在十个供试品种中,抗茶赤叶斑病和茶尺蠖较强的品种是龙井长叶;易感病虫品种是平阳特早和福云六号;抗虫但易感病的品种是上梅洲。(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高旭晖,郭胜好[5](1999)在《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于1988~1994年对茶赤叶斑病(Phyllosticta theicola Petch)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室内培养表明,22、24、26、28℃等4个处理均适宜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离体插枝接种显示,品种间有抗性差异,且以晚间接种发病率高。该病流行程度与5~7月3个月的平均RH(X_1)呈正相关,与8月份雨日数(X_2)呈负相关,其综合影响的二元回归式为Y=-37.3842+0.6471X_1-0.7079X_2,r_(Y1.2)=0.8274,r_(Y2.1)=-0.8189,两因子对病害影响均达到了显着水平。田间不同品种抗性差异显着,骑马洲>福鼎>凤凰水仙,与室内接种一致。(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高旭晖[6](1997)在《茶赤叶斑病与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茶赤叶斑病(PhylostictatheicolaPetch)与茶树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容易侵染茶树新梢的嫩叶,在老叶(芽下四叶及其以下)表面则难以形成附着胞,即使侵入了,菌丝的分枝、生长也较缓慢;近平展着生的嫩叶及叶片伤口更易感染;茶树品种间因叶片角质层的厚度、栅栏组织层次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紧,其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角质层厚和栅栏组织层次多的品种发病率较低(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1997年01期)

胡淑霞[7](1993)在《茶赤叶斑病的危害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茶亦叶斑病(Phyllosticta theicola Petch)在我省各茶区都有,发生较普遍,局部地区则较严重,是一种危害茶树叶片的病害。以危害成叶为主,主要影响夏、秋茶的产量和品质。应引起充分重视。发生及危害:茶赤叶斑病在丘陵和平地茶园易发生。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以后随气温逐渐上升(5月下旬—6月中旬),病害迅速蔓延。此病是高温型病害,在高温干旱(本文来源于《茶业通报》期刊1993年01期)

茶赤叶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7年夏,在福建省武夷学院内的岩茶水仙品种中发现赤叶斑病。通过发病症状和致病性测定发现,水仙叶片分离的病原菌经人工接种离体叶片可引起典型的茶赤叶斑病表型。通过形态观察发现该病原菌CCYB1为真菌,初期菌丝为白色,产孢后平板呈黑褐色;孢子为红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略显粗糙。将CCYB1的rDNA-ITS扩增测序结果进行Blast和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同属一支。综上所述,我们从水仙叶片中分离的真菌CCYB1为塔宾曲霉,可引起武夷岩茶的赤叶斑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茶赤叶斑病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崇.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茶赤叶斑病及其防治图谱[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武广珩,王东晓,傅仙玉,赵家儒,聂云春.武夷岩茶赤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J].武夷学院学报.2018

[3].杨丽丽,孙钦玉,杨云秋,高旭晖.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J].茶业通报.2009

[4].杨丽丽.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和茶尺蠖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

[5].高旭晖,郭胜好.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J].植物保护学报.1999

[6].高旭晖.茶赤叶斑病与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J].茶叶科学.1997

[7].胡淑霞.茶赤叶斑病的危害与防治[J].茶业通报.1993

标签:;  ;  ;  

茶赤叶斑病论文-王永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