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数据库论文-韩琼,袁茂林,吴斌

特征数据库论文-韩琼,袁茂林,吴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特征数据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肿瘤,血管肉瘤,治疗,预后,计算生物学

特征数据库论文文献综述

韩琼,袁茂林,吴斌[1](2019)在《基于SEER数据库的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入组和排除标准从SEER数据库中下载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在纳入符合研究的166例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患者中,55.4%(92/166)发生于53岁以下女性,75.9%(126/166)诊断时未发生转移,97.0%(161/166)接受手术治疗,34.3%(57/166)接受放疗,31.3%(52/166)接受化疗。全组患者1年总体生存率为85.47%,不同年龄、不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不同肿瘤直径、不同手术方式以及单/多原发肿瘤患者间的生存率有明显差异(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多原发癌、手术方式、高肿瘤负荷是影响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肿瘤分化差、分期晚、多原发癌、肿瘤直径是影响血管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血管肉瘤预后差,早期诊治和手术干预可降低肿瘤的进展并改善预后;辅助放疗和化疗对患者预后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邢辉,邵一鸣[2](2019)在《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荣获预防医学领域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邵一鸣研究员为第一完成人的《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项目于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研究项目的合作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艾滋病性病》期刊2019年07期)

程志远,王俊男,闫枫尚,徐子恒,徐拯[3](2019)在《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初诊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发生和影响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SEER数据库中2010至2013年的4 202例结直肠癌器官转移的患者。通过卡方检验和二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比较肺转移组(894例)和非肺转移组(3 308例)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影响肺转移组预后的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的差别;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以得到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远期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卡方检验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种族、性别、原发部位、T分期及N分期。二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种族(OR:1.211,95%CI:1.040~1.411,P=0.014)、性别(OR:1.209,95%CI:1.042~1.403,P=0.013)、原发部位(OR:1.147,95%CI:1.067~1.234,P <0.001)、N分期(OR:0.907,95%CI:0.826~0.995,P=0.039)分别为肺转移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894例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1年生存率为65.2%,3年生存率为24.4%。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诊断年龄、原发部位、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放疗情况、CEA、淋巴结检出数及其他器官转移与患者生存情况有显着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诊断年龄(HR:1.631,95%CI:1.344~1.980,P <0.001)、组织学分级(HR:1.405,95%CI:1.194~1.652,P <0.001)、N分期(HR:1.253,95%CI:1.111~1.414,P <0.001)、CEA(HR:1.744,95%CI:1.306~2.330,P <0.001)、淋巴结检出数(HR:1.764,95%CI:1.408~2.208,P <0.001)及其他器官转移(HR:1.980,95%CI:1.578~2.483,P <0.001)是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种族、性别、原发部位、N分期分别为预测结直肠癌肺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诊断年龄、组织学分级、N分期、CEA、淋巴结检出数及其他器官转移是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程光德[4](2019)在《数据库中分布式大数据关键特征防篡改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价值与数据安全,防止数据及其特征被恶意篡改,针对现有数据特征防篡改方法中存在的防篡改攻击时间较短,加密与解密过程耗时较长等问题,提出基于加密验证的数据库中分布式大数据关键特征防篡改方法。根据分布式数据特征子集差异度与单项特征类间差异度计算结果,设定分布式大数据特征评判准则。结合基于稀疏分数的数据特征提取方法,与范数最小化方法完成分布式大数据关键特征提取。植入监控代码获取关键特征的实时状态,通过特征函数控制流的完整性来检验数据特征的完整性,并选择适当的密钥生成函数对数据特征进行加密,利用解密验证实现数据关键特征防篡改保护。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实验对比方法,所提方法的防篡改攻击时间明显增加,同时加密与解密的时间成本更低。(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6期)

刘斌[5](2019)在《河南“非遗”舞蹈区域特征解析和数据库建设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舞蹈艺术是中国舞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河南舞蹈艺术不仅种类丰富、风格多样,而且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目前,已有几十种民间舞蹈被收录到国家、省、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遗"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具有典范的代表性,而且研究价值十分重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对这些"非遗"舞蹈进行资料整理并构建出数据库不仅可以更好的进行保护,而且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构建出具有学术价值的数据库,不仅需要进行认真的田野采风调研,更需要对各种材料的认真分析考究,这些都需要清晰的研究思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6期)

曹思未,蔡随宝,杨洋,叶静怡[6](2019)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与创新特征分析——基于2016年广州市创新调查和Wind数据库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2016年广州市企业创新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当前广州市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无显着差异,但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具有更大的规模效应;同时,国有企业更注重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非国有企业更注重用技术引进、购买和并购。因此,下一步应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支持及增强考核约束,通过放松工资总额控制等改革,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活力;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机构布局的支持,搭建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和服务机制,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董晋琨,杨眉,吴志远,秦善,王雨薇[7](2019)在《系统矿物学数据特征分析及数据库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数据及信息共享时代,迫切需要构建系统矿物学数据库,为地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公众提供共享服务。本文通过系统矿物学理论和国家级数据库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系统矿物学数据中矿物种的分级、分类、编码和矿物名称、化学成分、晶体形态、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矿物的成因和产状等基本数据项的构建方法和规范;设计了用于建立数据库的数据字典、数据类型和功能模块;介绍了系统矿物学数据库发布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整体技术架构,并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实践;最后探讨了矿物学数据挖掘和维基理念与技术在矿物学大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姜国庆,赵梦,杨涛,彭如香,孔华锋[8](2019)在《基于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恐怖主义被称为现代人类社会之癌,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着的重大的挑战,应该引起全人类的重视。在使用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恐怖主义活动进行研究时,从高维数据中提取关键的特征,是反恐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特征的高维性、冗余性和数据不完整性的特点,分别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算法(mRMR)、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删除算法(SVM-RFE)和基于随机森林的特征选择算法进行特征筛选与提取。利用K-近邻(KNN)分类器其对上述特征选择方法进行降维结果分析和分类结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特征选择算法不仅能提高分类性能还能提高分类效率,并且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删除算法(SVM-RFE)选择的特征子集在预测恐怖主义活动时准确率更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9年04期)

苏佳杭[9](2019)在《基于数据库的乏燃料特征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国际核军控形势的变化,包含防扩散、防核恐及核安保的多边国际军控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核取证技术作为防扩散、防核恐及核安保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对涉核非法活动的威慑、阻止以及响应方面可起到很大作用,具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核取证学是通过对从核走私、核爆炸得到的样品的分析而进行溯源、归属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其应用场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对截获或发现的不明来源的核材料进行溯源分析,也称为爆前核取证学;另一类是对放射性脏弹、简易核装置等爆炸后产生的碎片进行溯源分析,也称为爆后核取证学。作为最有可能发生的核取证场景,爆前核取证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针对爆前核取证技术的研究也较多,主要集中于材料的表征和数据的解读。“表征”是为了确定放射性证据及相关证据的性质。基本表征给出放射性物质(包括主要成分、次要成分和微量成分)的全部元素分析结果。而“解读”则是将材料表征与生产历史进行关联的过程。核取证解读的目标是确定生产的方法和时间,从而确定这些材料的来源信息,是核取证学实验室的最终产品。相比较而言,表征多是应用成熟的实验室测量技术,而解读则涉及更为广泛的方法,也是目前爆前核取证研究的热门方向。解读所面对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铀矿石、黄饼、核燃料、乏燃料等等,这里面最具有潜在威胁的则是乏燃料。之前的许多研究中,一直试图通过寻找合适的乏燃料核素或核素对特征来表征未知乏燃料的来源信息,包括反应堆类型、初始装料、燃耗及冷却时间等,但一直没有取得成功,原因是理论上我们求出的差别很难在现实测量中给出高置信的结论。而随着IAEA推动核取证数据库的建立,基于数据库的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表征未知核材料来源信息的研究日趋活跃,其中也不乏针对乏燃料的研究。本文针对多元统计分析在乏燃料鉴别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不同的鉴别需求,我们选取了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回归分析等叁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乏燃料的鉴别,通过对不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与比较,分析各方法的适用性,并通过对各方法的组合提出了合理的乏燃料鉴别方案。与此同时,本文还针对特征核素进行了筛选研究。通过利用ReliefF程序的筛选我们发现,对于不同鉴别目的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特征核素组,这样可对乏燃料鉴别方案进行相应的优化。此外,本文还进行了用于燃料管理的真实乏燃料数据库SFCOMPO 2.0的适用性研究。基于此数据库针对不同的鉴别需求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该数据库的真实适用性有限。但通过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构建新的数据库,是可以满足目前核取证场景的需求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给出了利用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乏燃料鉴别的可行性评估。即在目前的条件的下,通过对不同反应堆类型、不同初始装料、不同燃耗的样品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其乏燃料中的铀钚同位素含量组成数据库,再与SFCOMPO 2.0中的真实数据相结合组成新的数据库,并通过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实际的未知乏燃料样品进行鉴别的方案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期刊2019-04-01)

周海霞[10](2019)在《宁夏设施蔬菜土壤质量状况的区域特征评价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宁夏地区是我国冬菜北上、夏菜南下和无公害、绿色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为了对宁夏设施蔬菜土壤质量进行整体性评价,本研究通过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兴庆区、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平罗县、青铜峡市等14个市县31个不同乡镇7个不同种植年限(0、1~3、4~6、7~10、11~15、16~20、>20年)及2个土层厚度(0~30 cm和30~60 cm)的设施蔬菜土壤样品。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为基础,运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各评价因子及土壤综合肥力水平和污染状况进行等级评价分析;并利用Arc GIS Server开发技术,初步建立了宁夏设施蔬菜土壤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土壤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功能,为本区设施土壤的分级管理与改良建设提供了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表层(0-30cm)土壤容重、比重、总孔隙度和固相体积分数分别介于0.81~1.70g/ccm3、1.75~3.08 g/cm3、17.65~64.62%和 35.38~93.35%(变异系数分别为 11.01%、5.51%、12.81%和12.92%),相比30~60 cm 土层,表层土壤容重和比重较小,土壤总孔隙度和固相体积分数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分别呈现显着升高和降低趋势;(2)表层土壤 pH、EC、Na+和 C1-分别介于 7.61~9.32、0.11~1.81 mS/cm、0.03~1.16 g/kg和 0.06~0.79 g/kg(变异系数分别为 3.32%、49.06%、52.09%和 63.27%)0~30 cm 土层的 pH普遍低于30~60 cm 土层,EC正好相反,土壤整体呈碱性,表层土壤盐渍化现象明显;pH和EC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分别显着降低和升高,不同地区间的EC、Na+和Cl-差异较大;(3)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介于5.44~39.19 g/kg、0.17~1.24 g/kg、28~243.6 g/kg、12.08~426.20 g/kg 和 24.78-479.65 g/kg(变异系数分别为 40.82%、40.47%、43.25%、73.81%和54.18%),相比30~60 cm土层,表层土壤养分较高,且各养分含量均随种植年限增加而显着升高;(4)表层土壤铜、锌、铅、铬和锰含量分别介于2.74~39.09 g/kg、5.74~245.86 g/kg、3.28~124.59 g/kg、5.23~134.30 g/kg 和 165.84~986.95 g/kg(变异系数分别为 47.37%、47.56%、57.70%、36.91%和25.12%),相比30~60cm 土层,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且各重金属含量均随种植年限增加而显着升高;(5)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整体偏低,速效氮和速效钾为中等水平,速效磷含量极高,土壤重金属铜、锌和铬均为“洁净”水平,表层土壤铅“洁净”、“尚洁净”和“超标”水平分别占总取样数的62.68%、34.50%”和2.82%;土壤重金属综合质量为“洁净”,土壤综合肥力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综合指数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南部的彭阳和海原,中部的盐池,而中部干旱带大部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相对较低;(6)初步建立了宁夏设施蔬菜土壤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土壤信息管理、信息查询、质量评价、地图渲染和专题制图功能。(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9-04-01)

特征数据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邵一鸣研究员为第一完成人的《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项目于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研究项目的合作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征数据库论文参考文献

[1].韩琼,袁茂林,吴斌.基于SEER数据库的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

[2].邢辉,邵一鸣.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荣获预防医学领域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

[3].程志远,王俊男,闫枫尚,徐子恒,徐拯.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9

[4].程光德.数据库中分布式大数据关键特征防篡改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9

[5].刘斌.河南“非遗”舞蹈区域特征解析和数据库建设思路[J].中国文艺家.2019

[6].曹思未,蔡随宝,杨洋,叶静怡.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与创新特征分析——基于2016年广州市创新调查和Wind数据库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9

[7].董晋琨,杨眉,吴志远,秦善,王雨薇.系统矿物学数据特征分析及数据库建设[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8].姜国庆,赵梦,杨涛,彭如香,孔华锋.基于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

[9].苏佳杭.基于数据库的乏燃料特征多元统计分析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

[10].周海霞.宁夏设施蔬菜土壤质量状况的区域特征评价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D].宁夏大学.2019

标签:;  ;  ;  ;  ;  

特征数据库论文-韩琼,袁茂林,吴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