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疫苗候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轮状病毒,VP6蛋白,非复制型疫苗
疫苗候选论文文献综述
陈肖宏,闻晓波,冉旭华[1](2019)在《基于轮状病毒VP6蛋白新型候选疫苗的研发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对RV感染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接种疫苗是有效防控RV性胃肠炎暴发的重要措施。目前人商品化RV疫苗均为口服减毒活疫苗,存在散毒风险及潜在安全性等问题,且该疫苗在不发达国家的免疫效力较低,因此,非复制型疫苗很可能成为主要的候选疫苗。本文以RV结构蛋白VP6为基础,对该蛋白在RV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在RV非复制型疫苗的研发及防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成红颖,朱悦,章凯,袁妤,任经伟[2](2019)在《肠炎沙门菌C50041减毒疫苗候选株的构建与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肠炎沙门菌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该菌主要感染禽类,并通过污染的禽制品感染人类,引起人的胃肠炎。为开发用于养禽业防控该病的疫苗,以肠炎沙门菌感染鸡模型中体内表达的抗原基因为靶标,研制减毒疫苗候选株。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肠炎沙门菌C50041体内表达抗原编码基因SEN0039、SEN1650、SEN2573及SEN2804的单缺失株,并对野生株和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雏鸡致死率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株基因缺失株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征未发生显着改变,且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缺失株C50041ΔSEN0039对3日龄SPF雏鸡的LD_(50)与野生株相比,升高近80倍,具有开发成鸡肠炎沙门菌减毒疫苗的潜力。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研制禽副伤寒的减毒疫苗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孙一,李如梦,李军,马春喜,赵以恒[3](2019)在《表达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疫苗候选株的构建与免疫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防控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研制能够预防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的疫苗非常必要。研究基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构建并拯救了一株表达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蛋白(HA)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GD15H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免疫印迹试验鉴定结果表明rBac-GD15HA的HA蛋白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重组病毒细胞传代试验结果表明rBac-GD15HA在传代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病毒滴度,且遗传稳定;鸡的免疫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疫苗在一次免疫后即能诱导较高水平的针对H7N9 AIV的抗体应答,并能提供针对高致病性H7N9 AIV 100%的临床保护。因此,研究结果可作为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研发策略的参考,为其防控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也为今后广谱流感疫苗的研发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9年18期)
胡蕾,刘礼辉,杨圆圆,方伟,林强[4](2019)在《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弱毒疫苗候选株筛选及其免疫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一种安全、高效的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anas schubertii)弱毒疫苗候选株,通过鱼体攻毒实验筛选天然弱毒株,用筛选的弱毒株制备弱毒疫苗,对杂交鳢进行免疫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价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强毒株攻毒免疫的杂交鳢测定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age survival,RPS),综合评价弱毒株作为活疫苗侯选株的潜力。结果显示:筛选到一株舒伯特气单胞菌天然弱毒株OM170701,其对靶动物杂交鳢与非靶动物大口黑鲈均无明显致病性;该弱毒疫苗候选株能诱导杂交鳢肝脏中IL-8、IL-1β、补体C3表达量上调,免疫后72 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的4.95倍、5.57倍、3.94倍;免疫组IgM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第28天时免疫组IgM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7.26倍;攻毒后免疫组成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RPS为65%。结果表明,该弱毒株通过注射免疫能引发杂交鳢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并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9年05期)
李娜,胡光春,刘岚铮,杨月莲[5](2019)在《疟疾疫苗主要候选抗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蚊媒寄生虫病,随着多重耐药疟原虫以及抗杀虫剂蚊媒的产生,疫区的防治形势也变得非常严峻,因此,研制价格低廉并且安全有效的疟疾疫苗已经迫在眉睫。由于疟原虫在不同发育时期其所表达的特异性抗原也不同,因而疟疾疫苗研发的关键是寻找其有效的特异性候选抗原。近年来,随着恶性疟与间日疟输入性病例不断增多,对其候选抗原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文选择疟原虫叁个疫苗阶段有代表性的候选抗原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26期)
[6](2019)在《我国科学家创制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国农科院科研进展通报会获悉,由该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制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研究结果"令人鼓舞":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14期)
本刊[7](2019)在《我国科学家创制非洲猪瘟候选疫苗》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介绍,目前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主要取得(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9年13期)
朱腾飞[8](2019)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叁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候选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胞内细菌,它能突破人或动物的肠道、血胎和血脑屏障,进而引起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及流产等临床症状,死亡率可达20%-30%,是一种人兽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该致病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针对李斯特菌病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虽然国际上己对预防李斯特菌病的疫苗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至今尚未有用于临床的有效疫苗问世。针对Lm的胞内感染特性,具有较好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减毒活疫苗是具有研发前景的疫苗。本研究以引起绵羊李斯特菌病暴发的4b型李斯特菌NTSN菌株为研究材料,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缺失叁个相邻毒力基因actA、plcB和orfX的缺失株NTSN△actA/plcB/orfX,并以小鼠和绵羊作为试验动物模型,对疫苗候选株的安全性、保护性免疫应答特性以及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Differentiation of infected from vaccinated animals,DIVA)特性进行了研究。叁基因缺失的减毒李斯特菌活疫苗菌株的研究,能有效预防野毒李斯特菌的感染,可提高动物源性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大大降低人类患李斯特菌病的风险,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有力手段,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1、NTSNΔ actA/pΔcB/orfX的构建、鉴定及其稳定性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对LL NTSN基因组中相邻的叁个毒力基因actA、plcB和orfX基因进行了敲除,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和磷脂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缺失株丧失表达肌动蛋白聚集因子ActA、磷脂酶PC-PLC蛋白和OrfX蛋白的能力。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是疫苗株实用性的先决条件,为此首先利用体外传代实验对疫苗候选株NTSN△actA/plcB/orfX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第5代、15代和30代的菌株与原代疫苗候选株相比,菌株的形态、生化特性、目的基因序列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疫苗候选株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它的安全性及免疫应答特性奠定了基础。2、NTSNΔ actA/plcB/orfX在小鼠模型中安全性和保护性应答特性研究安全性是疫苗使用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本研究中我们以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接种的方式,对疫苗候选株的毒力进行了评价。LD5o测定结果显示,NTSN△actA/plcB/or说毒力比野生株NTSN下降了 794倍。疫苗候选株以高于野生菌株100倍的剂量对小鼠进行了腹腔接种,结果显示,该疫苗候选株在短时间内可被机体完全清除;而野生株接种组小鼠的脾脏和肝脏中仍定植有高于100 CFU/g的李斯特菌。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TSNΔac/AplcB/orfX免疫组肝脏、脾脏、心脏、肺和脑中无明显的病理变化,提示该疫苗候选株安全性显着提高。利用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免疫组诱导的抗体水平达到5× 104 U,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该疫苗候选株能诱导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此外,还利用间接ELISA,检测了血清中用于区分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的标志物IgG2a和IgG1的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组IgG2a水平显着高于IgG1,且IgG2a/IgG1大于1,表明NTSNΔactA/plcB/oryX能诱导小鼠产生偏向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分泌实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产生的IFN-Y、TNF和IL-6的含量显着提高,而IL-4的含量降低,进一步证实了NTSNΔ actA/plcB/orfX能诱导小鼠产生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对小鼠皮下加强免疫两周后,分别以致死剂量的4b型和1/2b型强毒菌株进行了攻毒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候选株不仅能免疫保护血清型4b的强毒菌株的攻击,而且也能免疫保护血清型1/2b强毒菌株的攻击。综上所述,疫苗候选株NTSN△actA/plcB/orfX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能激发良好的体液免疫和Th1型细胞免疫应答,不仅能免疫保护血清型4b还能交叉免疫保护1/2b型强毒菌株的感染。因此,该疫苗候选株用于预防动物李斯特菌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其安全性和免疫应答特性,还有待通过田间实验进行进一步的转基因安全评价。3、NTSNΔ actA/plcB/orfX在湖羊模型中安全性、保护性应答及DIVA特性研究以湖羊为动物模型,进一步评价该疫苗候选株用于预防动物李斯特菌病的可行性。通过皮下注射免疫的方式,对该疫苗候选株的安全性、免疫保护性和DIVA特性进行了研究。体内感染动态试验结果表明,NTSN△actA/plcB/orfX在湖羊中的载量逐渐降低,在免疫后的第23d被宿主彻底清除。疫苗免疫组湖羊多个组织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的结果一致,疫苗候选株NTSN△actA/plcB/OrfX对羊组织未造成显着性的病变,提示该疫苗候选株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第二次免疫21d后,利用用野毒菌株NTSN进行了攻击,免疫组绵羊的存活率为78%,而对照组全部死亡。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NTSN△actplcB/orfX免疫后能显着减少野毒株NTSN对羊的组织损伤。由此表明,该疫苗候选株可以较好地免疫保护相同血清型野生毒株的攻击。颈静脉采集湖羊血清,以LLO作为包被抗原进行的抗体测定结果显示,疫苗候选株激发绵羊产生的LLO抗体水平与野毒株NTSN感染组没有显着性差异;而以PlcB作为包被抗原进行的间接ELISA测定结果显示,疫苗候选株不能激发PlcB抗体的产生,以上结果表明,该疫苗株中缺失的plcB基因可以作为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羊的血清学标记,而hly基因的表达产物LLO可用于测定体液免疫的检测抗原和细胞免疫的刺激物。上述结果表明,该叁基因突变株可能是一种安全的,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性并符合DIVA计划的李斯特菌疫苗候选株。(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20)
王艳琳,满成连,冯政,陈素娟,秦涛[9](2019)在《鸡白痢沙门菌减毒候选疫苗株的环境应激评价及主要生物学特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鸡白痢沙门菌减毒候选疫苗株对环境应激及消毒剂的抵抗力,本研究对S6702△rfaG△csgA、S6702△rfaL△csgA、S6702△rfaG△csgA△ompR和S6702△rfaL△csgA△ompR等4种鸡白痢沙门菌双基因缺失株和叁基因缺失株进行了生长曲线、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药敏试验、环境应激试验及消毒剂的灭活效果的测定。结果显示,4株缺失株均丧失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并保留了与亲本株相似的药物敏感性。多基因缺失株对pH为4.0和8.0的培养条件较野生菌株和单基因缺失株更为敏感,呈现微耐酸和不耐碱的特性;所有菌株对54℃热处理和紫外线处理均敏感。消毒剂对实验菌株的杀灭效果显示,野生菌株和各基因缺失株均对0.01%的聚维酮碘溶液敏感,基因缺失株相比野生菌株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更为敏感。因此,鸡白痢沙门菌减毒候选疫苗株对环境应激的抵抗力均有所降低,本研究为该菌后续候选疫苗株的进一步筛选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晨[10](2019)在《我国已创制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24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称哈兽研)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非洲猪瘟疫苗科研攻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非(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期刊2019年12期)
疫苗候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肠炎沙门菌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该菌主要感染禽类,并通过污染的禽制品感染人类,引起人的胃肠炎。为开发用于养禽业防控该病的疫苗,以肠炎沙门菌感染鸡模型中体内表达的抗原基因为靶标,研制减毒疫苗候选株。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肠炎沙门菌C50041体内表达抗原编码基因SEN0039、SEN1650、SEN2573及SEN2804的单缺失株,并对野生株和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雏鸡致死率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株基因缺失株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征未发生显着改变,且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缺失株C50041ΔSEN0039对3日龄SPF雏鸡的LD_(50)与野生株相比,升高近80倍,具有开发成鸡肠炎沙门菌减毒疫苗的潜力。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研制禽副伤寒的减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疫苗候选论文参考文献
[1].陈肖宏,闻晓波,冉旭华.基于轮状病毒VP6蛋白新型候选疫苗的研发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2].成红颖,朱悦,章凯,袁妤,任经伟.肠炎沙门菌C50041减毒疫苗候选株的构建与筛选[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3].孙一,李如梦,李军,马春喜,赵以恒.表达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疫苗候选株的构建与免疫效果评估[J].中国家禽.2019
[4].胡蕾,刘礼辉,杨圆圆,方伟,林强.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弱毒疫苗候选株筛选及其免疫效果评价[J].淡水渔业.2019
[5].李娜,胡光春,刘岚铮,杨月莲.疟疾疫苗主要候选抗原的研究进展[J].智慧健康.2019
[6]..我国科学家创制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7].本刊.我国科学家创制非洲猪瘟候选疫苗[J].农业知识.2019
[8].朱腾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叁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候选株的研制[D].扬州大学.2019
[9].王艳琳,满成连,冯政,陈素娟,秦涛.鸡白痢沙门菌减毒候选疫苗株的环境应激评价及主要生物学特性测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10].李晨.我国已创制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J].中国食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