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技术实践论文-赵华栋,郑流爱

中国古代技术实践论文-赵华栋,郑流爱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古代技术实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史料实证,中国古代科技,胶泥活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技术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赵华栋,郑流爱[1](2019)在《文本阅读、证据概念和论证思维——基于“史料实证”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实践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史料实证"素养是"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1])按此,教师设计历史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期刊2019年06期)

田欣欣[2](2018)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传统学科,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现代化转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教师要积极探索课程改革路径。围绕"转型"这个关键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了多项改革,引导学生尝试"经典细读",采用"O2O"混合教学模式,推进集成教学资源建设,创新实践与应用环节。最终,将"文本细读"等先进教学理念付诸教学实践,取得可喜成果;建设课堂之外的课堂,中国古代文学互动平台初具规模;以经典研究与传承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8年23期)

秦明[3](2018)在《论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及其对技术实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自然"包含叁层含义:实物形态的"自然";特征描述的"自然而然";审美标准的"自然为美"。叁者密切相关,指出了"自然"的内容,描述了其变化过程,更提供了评价标准,即实物形态的自然按自身特性自然地演化发展,人类对这种变化持肯定态度。中国古人观察到自然的规则性变化,但并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这种普遍意识下,古人保持了对自然心怀敬畏,把"赞天地之化育"为技术实践方式的第一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大连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吴萌[4](2017)在《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中国古代书画的文化转译——故宫博物院数字《黄筌写生珍禽图》交互项目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技术对当今社会具有深远影响,其影响已经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艺术领域。以传统艺术收藏为主要藏品的故宫博物院一直致力于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传统艺术品的保护和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本文简单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转译"工作的努力,着重介绍了最新的端门数字馆内的一项以中国传统画为主题的数字交互项目,并以此为例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在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转译"工作方面的最新探索。(本文来源于《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期刊2017-05-01)

吴萌[5](2016)在《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中国古代书画的文化转译——故宫博物院数字《黄筌写生珍禽图》交互项目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技术对当今社会具有深远影响,其影响已经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艺术领域。以传统艺术收藏为主要藏品的故宫博物院一直致力于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传统艺术品的保护和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本文简单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转译"工作的努力,着重介绍了最新的端门数字馆内的一项以中国传统画为主题的数字交互项目,并以此为例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在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转译"工作方面的最新探索。(本文来源于《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期刊2016-09-22)

陈霞[6](2016)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探索——以必修Ⅲ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晋江市使用的初中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6本书。高中历史教材使用的版本是由岳麓书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本,选修6本。文化课的内容在初中较为分散,高中阶段相对集中。本篇文章基于上述教材版本进行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下面以历史必修Ⅲ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为例加以说明。一、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对照历史必修Ⅲ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本文来源于《2016年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期刊2016-05-01)

秦明[7](2010)在《中国古代技术实践的和谐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实践是人类生存的伴生物,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实践的发展,它给人类创造了各种便利,也引发了许多负面问题。为此,研究中国古代技术实践的和谐性可以为现代技术实践提供某些借鉴。和谐思想和技术实践是“中国古代技术实践的和谐性研究”的两个出发点。通过比较中西方理解和谐思想的异同,我们发现,中国古人的和谐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内容包括人的身心和谐(生理之和与心理之和),人与人的和谐(家庭之和与社会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叁个方面。中国古人认为,和谐以“不同”为前提,和谐状态是需要人类努力争取实现的,其实现方法是协调而不是斗争。技术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工具,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作用于直接或间接的自然材料(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对象可以按照主体的目的而有所改变,同时,主体自身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技术实践不是“技术”与“实践”之外的独立概念,而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实践”的概念。技术实践强调了技术本质的动态性、过程性、主客之间的相互作用性。在中国古代社会,技术实践的特点分散于“技”、“术”、“工”、“器”“匠”、“巧”等术语中。词源意义上的“和”与技术实践又具有某些相关性。“和”的两个古体字为“(?)”与“盉”,最初都代表技术实践制品。而且,“和”之“调”的动词释义以及“顺”的名词释义与技术实践的手段与目的相一致:前者与技术实践的“调试”方法相类似,后者与技术实践的目的相统一。中国古代技术实践的和谐性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主体对“天道”的追求反映出技术实践主体的理想和谐。他们期望通过技术实践,超越技术实践,从而企及“天道”。理想和谐是抽象的,形而上的,但却是普遍的,无处不在的。具体而言,理想和谐可以具体化为各相关因素间的和谐,包括技术实践主体与他人间的伦理和谐,技术实践主体与工具的互融性和谐,技术实践主体、工具、客体间的有机和谐,以及顺应自然的生态和谐与经世致用的社会和谐。中国古代技术实践具有和谐性的原因可以分为外因与内因。自然经济结构与社会等级体系具有外在强制作用,是技术实践产生和谐性的外因。古人的自然观与思维方式具有内在驱动作用,是技术实践产生和谐性的内因。中国古代技术实践之和谐性的困惑及意义。中国古代技术实践之和谐性的困惑主要表现为,在追求技术实践各要素间的和谐过程中,古人具有重“技艺的积累”轻“工具的变革”,重“经验的运用”轻“理论的提升”的倾向。和谐性既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中国古代技术实践在手工业水平上的辉煌,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技术实践在机器水平上的落后。然而,针对现代技术实践存在的问题,中国古代技术实践的和谐性可以为之提供某些参考。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人在技术实践过程中追求各相关因素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自身,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古代技术实践之和谐性的实现方式也是明确的,即调和各种关系,在调合中寻求最佳的组合模式。现代技术实践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并且以此确定其发展方向。一方面,现代技术实践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现代技术实践又需要直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0-04-29)

谢乾丰[8](2008)在《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实践中“和(合)”哲学思想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它源于实践,而又指导着实践。在中国古代冶金技术领域,也蕴涵着丰富的"和(合)"思想。本文从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具体实践出发,论述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中所蕴涵的"和(合)"哲学思想,表明正是在这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进步,并使得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成就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独领风骚。(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08年08期)

中国古代技术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传统学科,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现代化转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教师要积极探索课程改革路径。围绕"转型"这个关键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了多项改革,引导学生尝试"经典细读",采用"O2O"混合教学模式,推进集成教学资源建设,创新实践与应用环节。最终,将"文本细读"等先进教学理念付诸教学实践,取得可喜成果;建设课堂之外的课堂,中国古代文学互动平台初具规模;以经典研究与传承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古代技术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1].赵华栋,郑流爱.文本阅读、证据概念和论证思维——基于“史料实证”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学历史教学.2019

[2].田欣欣.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18

[3].秦明.论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及其对技术实践的影响[J].大连大学学报.2018

[4].吴萌.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中国古代书画的文化转译——故宫博物院数字《黄筌写生珍禽图》交互项目的实践[C].科学艺术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2017

[5].吴萌.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中国古代书画的文化转译——故宫博物院数字《黄筌写生珍禽图》交互项目的实践[C].科学艺术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2016

[6].陈霞.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探索——以必修Ⅲ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为例[C].2016年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6

[7].秦明.中国古代技术实践的和谐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8].谢乾丰.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实践中“和(合)”哲学思想管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

标签:;  ;  ;  ;  

中国古代技术实践论文-赵华栋,郑流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