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焦虑心理的矫治个案(论文文献综述)
谢咏璠[1](2021)在《四川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特点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监狱服刑人员是个特殊的群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版)2018年刑事罪犯人数为1,428,772人,2019年为1,659,550人,近年来数量居高不下。监狱服刑人员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抑郁和焦虑情绪问题在监狱男性服刑人员中普遍存在。这些心理问题既影响服刑人员的身心健康,还对监狱的监管安全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稳定。因此,关注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研究其心理健康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探讨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策略,不仅能维护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还对监狱的监管安全稳定提供保障。本研究以某男性监狱的服刑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教育矫正模式,为监狱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心理干预提供参考。对象和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17年7月随机抽取四川某监狱3个监区共1000名男性服刑人员作为测试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自动思维问卷(The Automatic Thoughts Questionnaire,ATQ)和A型行为类型问卷(Type A Behavior Pattern Scale,TABP)作为测评工具,对被试的抑郁、焦虑情绪、负性自动思维和A型人格进行测评,分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抑郁、焦虑情绪、负性自动思维与A型人格的特点及抑郁、焦虑、负性自动思维和A型人格的关系,有效回收903份问卷,有效率为90.30%。结果1.监狱男性服刑人员抑郁情绪特点(1)总体特点:抑郁阳性检出率为68.77%,其中重度抑郁6.31%,SDS得分显着高于常模。(2)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抑郁情绪表现出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刑前职业、家庭收入、刑期、处遇等级和从事工种差异。2.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特点(1)总体特点:状态焦虑阳性检出率为86.93%,其中重度为19.27%,特质焦虑阳性检出率为83.06%,其中重度为16.95%。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得分显着高于男性常模。(2)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焦虑情绪表现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入狱次数差异。3.监狱男性服刑人员负性自动思维特点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负性自动思维表现出年龄、婚姻状况、已服刑时间和入狱次数差异。4.监狱男性服刑人员A型人格特点:(1)总体特点:监狱男性服刑人员A型人格比例为44.93%。监狱男性服刑人员CH得分低于常模。(2)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A型人格表现出婚姻状况、入狱次数和从事工种差异。5.监狱男性服刑人员抑郁、焦虑情绪、A型人格与负性自动思维的关系监狱男性服刑人员ATQ得分与SDS、SAI、TAI、A型人格得分呈显着正相关,ATQ得分随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A型人格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负性自动思维、特质焦虑和A型人格能预测抑郁和状态焦虑。负性自动思维和特质焦虑在A型人格对抑郁的中介效应显着。结论1.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阳性率为68.77%,状态焦虑阳性率为86.93%,特质焦虑阳性率为83.06%,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负性自动思维表现出明显的人群差异。2.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受负性自动思维和A型人格的影响,心理教育矫正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张锋学[2](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李慧[3](2020)在《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矫治研究 ——以合肥市X高校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常态。伴随着离婚率不断升高,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问题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离异家庭子女的偏差行为问题,不仅对其成长发展造成恶劣影响,还严重阻碍了其社会融入的进程。因而,从社会工作视角,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干预,业已成为社会工作研究者的重点关注领域。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对偏差行为的研究多是从儿童、青少年等群体进行研究,对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矫治研究较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离异家庭子女作为重要的社会存在,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受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他们所出现的偏差行为对社会的影响较大,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严重情况下会威胁社会和谐。及时有效的社会工作介入有助于离异家庭子女社会适应性得到提高,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生态系统视角出发,综合研究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从多个方面进行社会工作介入。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对合肥市x高校离异家庭子女的性格、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访谈记录进行整理总结。通过生态系统理论的搭建,主要从微观家庭层面,中观学校层面,宏观社会层面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离异家庭子女普遍存在主动进攻倾向和自我封闭倾向。主动进攻倾向中包括自我意识为中心的现象,严重情节下会产生暴力行为。自我封闭倾向主要是针对离异家庭子女情绪化产生影响,从而引发的偏差行为,包括敏感戒备,婚恋上的畏惧,以及逃学等行为。引起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家庭方面,经济功能的变化、家庭教育理念的淡化、亲子关系的不和谐;学校方面,同辈压力下的差别对待、自我认知的不明确、制度环境的相对压抑;社会方面,社会各方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政策落实的不够全面、社会机构力量的支持力度不够、社会专业人才的缺乏。综上,笔者通过收集相关资源,探析了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存在的多方面原因,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相关社会工作方法针对研究对象的偏差行为进行有效介入。首先,家庭社会工作者可通过改善亲子关系,运用专业技巧改善家庭结构,加强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增能来矫治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其次,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沟通缓解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同辈压力,进行心理辅导,改善自我认知,倡导改善学校的制度环境来矫治其偏差行为;最后,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工作者可以倡导相关政策的落实,帮助研究对象挖掘其个人资源、促进其发展,还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壮大等专业方法来矫治离异家庭子女的偏差行为。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社会和谐,矫治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的任务刻不容缓。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工作方法,在对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的矫治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有效遏制了隐患社会问题的出现,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孟志宇[4](2019)在《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提出少年时期是人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有一些显着的特点,表现为自我意识的萌生,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拥有较大的自由,而且不会被各种规则所约束。但是少年的人格还没有发展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和相关常识,所以并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做出违反了社会规范的行为,也就是常说的偏差行为。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第一,以某少年为例,描述该少年偏差行为的基本表现;第二,分析该少年产生偏差行为的主要原因;第三,通过个案工作介入来矫治少年偏差行为的实践过程,评估、总结个案工作介入的效果。本论文中第一个研究问题是以某少年为例,描述该少年偏差行为的基本表现。通过调查,发现本论文中的案主的偏差行为主要体现在:家庭当中案主与父母对着干,不听父母的教育,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学校中,不接受学校的教育,扰乱正常的教学上课秩序等;案主由于在社会上接触到了不良社会群体,致使案主喜欢使用暴力处理事情,案主的行为也越来越离谱。本论文的第二个研究问题是分析该少年的产生偏差行为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分析,本论文中案主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个方面。在家庭和学校中得不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理解,同时学校既有教育方式的弊端也对案主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也正是由于此,案主接触到了不良群体,深受其害。这三方面原因互相影响,共同作用,导致案主产生偏差行为。本论文中第三个研究问题是通过个案工作介入来矫治少年偏差行为的实践过程,评估和总结个案工作介入的效果。本论文中,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案主本人及其关系群体进行了七次会谈。在个案介入过程中,分为四个阶段展开,一是问题在情境中再现阶段,二是培养信任关系阶段,三是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阶段,四是和谐氛围的营造阶段,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来矫治案主的偏差行为,最终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证明个案工作方法对于少年偏差行为的矫治是有一定积极效果的。在本次个案服务中,案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家庭亲子关系得到缓解,与家人的感情上升,积极投入到学校,避免接触不良社会群体和朋友,案主也重新认识了自己,自信心建立了起来,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本次研究,证明个案工作方法也能帮助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相关研究,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
杨舒然[5](2019)在《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压力,难免遭遇心理疾患。有研究表明,心理疾患多与情绪因素相关。因此,有效的情绪管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是他们顺利且优质完成学业,更好服务于社会的必要前提。研究选取了一个社工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的个案,通过实务操作反思与理论探索,认为社工人员必须具有伦理困境的合理抉择,尝试必要的后续关怀;运用西方社会工作中的优势视角理论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我潜能,增强情绪管理能力,但必须厘清优势视角与问题视角的主次关系,以问题解决视角找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合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生存智慧,根据案主实情多途径解决人的情绪管理,是社会工作的新课题;个案实务的工作模式与心理健康教育互为补充,才能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潜能开发与创造力培养。根据目前社会发展与高校的需要,建议积极培养打造高质量社工队伍,提倡在高校专业社工带领下的志愿者介入服务,同时开展多学科配合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等活动,将大学生情绪管理及心理健康服务落到实处。
周丽[6](2019)在《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以Y中学为例》文中提出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一时期,虽然中学生在生理上已经具备了作为成人的大部分功能,但心理上却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懵懂状态。近年来,不同主体的调研数据均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心理问题者持续增多。目前,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倡学校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本研究以Y初级中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学者俞国良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维度的划分,将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分为心理健康测评与档案管理系统、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四个部分,通过对Y中学服务体系内部各组成系统进行调研,以了解中学现阶段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开展现状。笔者将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在Y中学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3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Y中学部分师生和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发现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心理健康测评机制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性;心理健康档案未实现数据化管理;毕业班心理健康课时数不足;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对象未包括教职工;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的制度不健全以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内部各系统间未形成合力等。通过对Y中学现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监管不到位、应试教育思想依旧根深蒂固以及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有限,这些客观上都阻碍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可见,Y中学作为在同类学校中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开展较为领先的学校,依然存在诸多不足。由个性见共性,在本研究的最后,笔者以Y中学为参照,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优化体系内部各组成系统、促进系统间合力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完善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同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王鹏文[7](2019)在《小学生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以定西市渭源县S小学Y学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社会及同辈群体在这一阶段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这一阶段孩子很多问题的产生往往与这个孩子背后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孩子的家庭结构不完整或者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产生诸如学习习惯差、性格暴躁、敏感自卑和行为习惯不规范等偏差行为。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社会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孩子的偏差行为可能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严重,进而从一般偏差行为发展到严重偏差行为。因此,如何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矫治小学生的偏差行为,是我们学校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运用个案工作介入的方法,结合行为疗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技巧对存在偏差行为的小学生进行个案工作介入。本研究当中的案主是定西市渭源县S小学的Y学生,笔者在此次个案工作介入的过程中首先采用访谈法对案主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了解和预估,接着从案主本身、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方面对其偏差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案主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和产生原因,制定了个案工作的介入目标和介入计划,最终经过八个阶段为期三个多月的个案工作介入在一定程度上矫治和改善了案主存在的偏差行为,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服务目标。通过此次个案工作的介入研究,笔者发现单亲或留守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其应对压力事件的能力较差,往往更容易产生偏差行为。同时,笔者也认发现个案工作介入小学生偏差行为的矫治有明显效果,行为疗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技巧对矫治小学生偏差行为有效。
马进疆[8](2019)在《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促进职务犯从自身深刻认识自己的犯罪根源,纠正以往习惯外归因,推卸责任的错误倾向。在职务犯的教育实践中,检验具有长远效果的人格矫治与人格塑造的新方法。弥补职务犯以往心理矫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深度不足、高度不够的问题。方法:首先对心性修养、内观、正念、禅修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语数据库对近20年文献检索整理。运用文化心理学、宗教心理学、解释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中国心学和中医内观认知疗法所涉及理论与技术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研究者自我体验不同的内观方法,加深对中国心学和中医内观疗法的认识。在广东省某监狱运用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进行心理矫治的社会实践研究。在心理矫治职务犯的过程发现问题,并随时对有代表性的职务犯进行质性访谈。结果:通过调查广东省某监狱,204名服刑职务犯平均年龄为54.0岁,其中83.8%在40岁到65岁之间。学历较高,74%的职务犯接受过高等教育,研究生比例竟然达到了12.7%。捕前绝大多数处于领导岗位。原判刑期较长,近70%超过了 5年。犯罪类型贪利类为绝大多数,贪利类为78.4%,若加上数罪并犯中核心罪名为贪利类的,那贪利类就达到90.2%。与全国常模组相比,职务犯组SCL-90总分(170.59±79.29)及个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职务犯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普通人群要低很多,尤其是躯体化、抑郁与强迫状态;在人格方面,运用卡特尔16PF量表测量职务犯发现职务犯人格特质的各项因子分均比普通人群要低;运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Scale)测量职务犯的归因方式发现职务犯有明显的外归因倾向。将纳入社会实验的职务犯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经过对实验组中国心学与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组空白对照。实验后发现对照组(1.94±0.60)与实验组(1.56±0.54)相比SCL-90总均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后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中16PF中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后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实验前(1.89±0.68)、后(1.56±0.54)相比实验组SCL-90总均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实验组的16PF中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实验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实验前(1.89±0.74)、后(1.94±0.60)相比对照组SCL-90总均分发生了并未明显的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对照组的16PF中的聪慧性、实验性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对照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可明显改善职务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可改善职务犯的某些职务犯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人格特征发生改变,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曾庆兵[9](2019)在《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状况及干预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X工读学校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工读学校始创于1955年,招生对象为12—17周岁行为偏差、心理偏常、家长难管、学校难教、不适应主流学校的的初中生(以下简称“工读学生”)。为了促进其健康成长,学校采取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半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工读学生正处于12岁到17岁的青少年时期,不仅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一生中身心变化最为显着的时期,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同伴关系在其教育转化过程中有着教育者和家长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工读学生稳定下来接受教育,更可以促进工读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社会能力的提高;不良的同伴关系不仅会导致工读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出现超假、离家出走等恶性事件,甚至有可能会强化他对人性的负面认知和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肯定。本文以广州市X工读学校为背景,从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的个体感受与现实需求出发,结合文献研究、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经验总结及资料分析,对广州市X工读学校工读学生同伴交往深入调研,发现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现状不容乐观,在主体感受、交往对象、交往内容与行为、交往场所、异性交往、交往认知与情感、交往能力与技巧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问题的内因为工读学生个体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而家庭因素、社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教育、社会不良因素、伤害事件和特殊事件等则是问题的外因。鉴于现状及成因,结合我国工读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工读学生教育转化的现实需要,根据“人性化教育”、“关怀理论”、“优势视角”等理论,本文提出并实践探索了“六大优化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的干预策略”,具体是:第一,营造良好校风,创建正向交往氛围;第二,实施“亮点工程”,树立正向自评;第三,创设合作情景,增强合作动机,体悟合作技能;第四,提高法制、心理教育效能,澄清交往界限,学会情绪自控;第五,创新家校合作模式,营造立体干预网络;第六,加强生涯指导,提高交往动力。半年的实践改进数据表明,这些策略能有效优化工读学生的同伴交往状态。避免交叉感染,促进工读学生同伴良性交往,是工读学生教育转化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本文旨在通过对现状、归因和干预策略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工读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立体的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的现状,为工读学校一线老师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指引,以期能提高工读学生教育转化的效能,促进工读学生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陈伟洲[10](2019)在《G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毒品问题的治理,除了禁毒,戒毒也是同样重要。目前,虽然戒毒方法很多,但是戒毒效果却不尽相同,由吸毒人员的高复吸率而导致“一朝吸毒,终身戒毒”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研究管理模式对戒毒效果的影响,本文作者选定G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的戒毒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采用文献研究、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法,对G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现行戒毒管理模式下,强制隔离戒毒阶段和再社会化管理阶段的管理内容、管理特征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教育矫治和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的工作质量,是该所女性戒毒人员戒毒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直接影响着其戒毒后回归社会而又再次吸毒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戒毒工作来说,注重戒治实效,提升教育矫治质量,落实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等工作措施,是提高戒毒成效的关键所在。
二、考试焦虑心理的矫治个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试焦虑心理的矫治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四川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特点分析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调查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2.6 研究结果 |
2.7 讨论 |
第三章 研究总结 |
3.1 本研究的意义 |
3.2 监狱男性服刑人员抑郁、焦虑情绪、负性自动思维和A型人格特点 |
3.3 监狱男性服刑人员抑郁、焦虑情绪、A型人格与自动思维的关系 |
3.4 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心理教育矫正模式探讨 |
3.5 本研究的创新性 |
3.6 本研究不足之处 |
3.7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2)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实证分析法 |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文献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
一、人格概述 |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
三、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
一、道德思维概述 |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矫治研究 ——以合肥市X高校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五、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一)偏差行为 |
(二)生态系统理论 |
(三)偏差行为矫治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X高校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现状分析 |
一、X高校基本情况 |
二、高校离异家庭子女基本情况 |
三、X高校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表现 |
(一)主动攻击倾向 |
(二)自我封闭倾向 |
第三章 X高校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致因分析 |
一、家庭因素 |
(一)家庭经济功能的变化 |
(二)家庭教育理念的淡化 |
(三)亲子关系的不和谐 |
二、学校因素 |
(一)同辈压力 |
(二)差别对待 |
(三)学校环境恶劣 |
三、社会因素 |
(一)社会刻板印象的存在 |
(二)社会力量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的矫治对策 |
一、社工介入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矫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一)社工介入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矫治的必要性 |
(二)社工介入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矫治的可行性 |
二、社工介入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矫治的生态系统构建 |
(一)微观:家庭方面 |
(二)中观:学校方面 |
(三)宏观:社会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文献回顾 |
(二)文献述评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 |
(一)少年 |
(二)偏差行为 |
(三)少年偏差行为 |
(四)矫治 |
二、理论工具 |
(一)越轨行为理论 |
(二)增权理论 |
(三)标签理论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案主偏差行为及其特征 |
一、案主概况 |
二、案主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 |
(一)案主的家庭及成长历程 |
(二)案主就读学校及在校表现 |
(三)案主交往的同辈群体 |
三、案主偏差行为的基本特征 |
(一)心理特征 |
(二)行为特征 |
第三章 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方案 |
一、接案 |
二、建立信任关系 |
三、需求评估 |
(一)案主的需求预估 |
(二)分析案主偏差行为的原因 |
四、介入模式的运用 |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二)人本治疗模式 |
五、治疗目标 |
(一)总体目标 |
(二)具体目标 |
第四章 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
一、问题在情境中再现阶段 |
二、培养信任关系阶段 |
三、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阶段 |
四、和谐氛围的营造阶段 |
第五章 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效果评估 |
一、结案 |
(一)结案的原因 |
(二)结案的处理方式 |
二、评估介入效果 |
(一)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 |
(二)学习兴趣的提高 |
(三)远离不良朋辈群体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二、反思 |
(一)个案工作介入存在的问题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情绪管理的研究成果 |
1.2.2 有关大学生情绪问题及干预方法的研究成果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个案访谈法 |
1.5.3 参与观察法 |
2 大学生情绪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 大学生情绪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 大学生情绪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2.2.1 生理与心理的交互作用 |
2.2.2 家庭关系的变化导致的心理与情绪失衡 |
2.2.3 学校环境的变化导致的适应障碍及情绪问题 |
2.2.4 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压力 |
3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应用研究 |
3.1 案例简介 |
3.1.1 案例来源 |
3.1.2 案主简介 |
3.1.3 接案阶段 |
3.2 个案工作介入前的案主预估与工作计划 |
3.2.1 资料收集与预估 |
3.2.2 制定目标 |
3.3 个案工作介入案主情绪管理的策略与过程 |
3.3.1 介入策略 |
3.3.2 介入过程 |
3.4 个案工作介入案主情绪管理的效果评估与结案 |
3.4.1 评估阶段 |
3.4.2 结案阶段 |
4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操作反思与理论探索 |
4.1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操作反思 |
4.1.1 复杂多变的伦理困境与社工人员的职业操守 |
4.1.2 服务对象获得的后续关怀不足 |
4.2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理论探索 |
4.2.1 对优势视角社工介入研究的实证补充 |
4.2.2 厘清优势视角与问题视角的主次关系 |
4.2.3 借鉴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丰富解决问题路径 |
4.2.4 发挥个案介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作用 |
5 对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建议 |
5.1 对个案介入的社会工作者的优化建议 |
5.1.1 提升社工人员自身专业素质 |
5.1.2 努力帮助大学生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5.1.3 尝试干预后的人文关怀与后续反思 |
5.2 对高校与社工协同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建议 |
5.2.1 积极打造高校社工队伍 |
5.2.2 提倡志愿者介入服务 |
5.2.3 多学科配合创设积极情绪的体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个案结束评估表 |
致谢 |
(6)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以Y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
(二)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已引起社会关注 |
(三) 学校正在向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转变 |
(四) 建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已成为时代趋势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不足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心理健康 |
(二) 心理健康服务 |
(三)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系统论对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启示 |
(二) 协同论对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启示 |
(三) 人本主义理论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 |
第二章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沿革 |
(一) 调查、呼吁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 |
(二) 尝试、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 |
(三) 探索、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世纪末期 |
(四) 推进、繁荣期——20世纪末期至今 |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政策演变 |
(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件的出台 |
(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文件的出台 |
(三) 现阶段出台的心理健康服务文件 |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模式转化 |
(一) 医学模式 |
(二) 教育模式 |
(三) 服务模式 |
第三章 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以Y中学为例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工具 |
(四) 调查实施 |
二、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调查 |
(一) 心理健康测评与档案管理系统 |
(二) 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 |
(三) 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 |
(四) 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
第四章 Y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
(一) 测评机制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性 |
(二) 心理档案尚未实现数据化管理 |
(三) 课程的课时数与授课内容缺乏保障 |
(四) 辅导与咨询的对象及途径定位不准确 |
(五) 危机预警及干预制度不完善 |
(六) 心理健康服务内部系统未形成合力 |
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所存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 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监管不到位 |
(二) 应试教育思想依旧根深蒂固 |
(三) 校领导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有限 |
第五章 对完善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
一、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 |
(一) 建立三级组织保障机制 |
(二) 建立双重经费保障机制 |
(三) 建立师资队伍人员保障机制 |
二、优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内部各系统 |
(一) 健全心理健康测评与档案管理制度 |
(二) 改进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
(三) 拓展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对象及途径 |
(四) 加强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中的网络化建设 |
三、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系统间形成合力 |
(一) 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间组建数据链 |
(二) 心理测评与心理危机预警形成网络化 |
(三) 心理健康课程与团体心理辅导互为补充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小学生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以定西市渭源县S小学Y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偏差行为 |
(二)个案工作 |
(三)行为疗法 |
五、理论依据 |
(一)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 |
(二)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适用对象及特点 |
(三)行为疗法工作的基本过程 |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S小学Y学生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准备 |
一、案主基本情况及背景 |
二、接案 |
(一)确定服务对象 |
(二)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
三、预估 |
(一)案主偏差行为的表现 |
(二)案主偏差行为的原因分析 |
四、个案工作介入的服务目标与计划 |
(一)个案工作介入的服务目标 |
(二)个案工作介入的具体服务计划 |
五、个案工作介入的方法技巧 |
第二章 S小学Y学生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
一、澄清案主存在的偏差行为,明确矫治目标 |
二、构建案主支持系统,培养信任关系 |
三、梳理并肯定案主正向改变内容,强化其正向改变动力 |
四、引导案主觉察已产生的积极改变,增强改变的信心 |
五、寻找“榜样”力量,巩固矫治效果 |
六、进一步强化案主正向行为改变的效果并使其“习惯化” |
七、检视个案介入效果,做好结案准备 |
八、结案:处理离别情绪,肯定案主的成长 |
第三章 S小学Y学生偏差行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评估 |
一、方案评估 |
(一)介入方案的优点 |
(二)介入方案的缺点 |
二、过程评估 |
(一)建立关系阶段的评估 |
(二)个案工作介入阶段的评估 |
(三)介入过程中社工专业知识运用的评估 |
(四)结案阶段的评估 |
三、效果评估 |
(一)目标达成情况 |
(二)案主改变情况 |
(三)案主班主任的评价 |
(四)案主同学的评价 |
(五)后期跟进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专业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单亲且留守家庭儿童应对压力事件的能力较差 |
(二)个案工作介入对矫治小学生偏差行为有明显效果 |
(三)行为疗法对小学生偏差行为的矫治有效 |
(四)重塑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小学生偏差行为的矫治有重要作用 |
二、讨论与思考 |
(一)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
(二)引进学校社会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
三、专业反思 |
(一)专业关系在个案介入中所起作用的反思 |
(二)社会工作者角色的反思 |
(三)专业理论技巧运用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心理学本土化与民族文化现代化问题 |
1.1.2 对特殊人群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
1.1.3 职务犯罪心理矫治的发展趋势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对中医内观认知疗法的研究 |
1.2.2 “内观”修炼方法的机理研究 |
1.2.3 “内观”在全球促进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
1.2.4 中国心学研究与应用 |
1.2.5 职务犯的心理矫治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工作假设 |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工具 第二章 职务犯犯罪心理、自我、社会认知分析 |
2.1 职务犯犯罪心理 |
2.2 职务犯的自我认知 |
2.3 职务犯的社会认知 第三章 中国心学与中医内观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 |
3.1 节欲制情,以德养生 |
3.2 道法自然,畅神怡情 |
3.3 心主神明,五脏藏神 |
3.4 动静结合,以静为养 |
3.5 病不愈者,神不使也 |
3.6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3.7 身心同治,调神养形 |
3.8 调息静坐,养心修性 第四章 职务犯心理矫治的实施过程 |
4.1 技术路线图 |
4.2 阶段一前测过程 |
4.3 阶段二经典诵读 |
4.4 阶段三专题教育 |
4.5 阶段四内观练习 |
4.6 阶段五后测过程 |
4.7 个案访谈 |
4.8 实验过程中获得的部分资料 第五章 研究结果 |
5.1 职务犯人口学基本描述 |
5.2 职务犯SCL-90、16PF、I-E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 |
5.3 入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
5.4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
5.5 实验前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
5.6 实验前后对照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
5.7 典型个案 第六章 讨论分析 |
6.1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理由 |
6.2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6.3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人格特征的影响 |
6.4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归因方式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职务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建议 |
7.2.1 增加道德矫治,致良知的新目标 |
7.2.2 树立守敬忠信,勿忘初心的信念 |
7.2.3 运用内省慎独的道德自律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内观使用材料 附录二 职务犯学习体会 附录三 访谈节选 附录四 自编练习手册 附录五 开展活动照片 附录六 心理测量量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状况及干预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X工读学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相关文献综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难点 |
第二章 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现状调查 |
2.1 调查设计 |
2.2 研究过程 |
2.3 调查结果 |
第三章 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现状的归因分析 |
3.1 工读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 |
3.2 家庭教育失范和社区环境侵染 |
3.3 班集体建设不利于和谐同伴关系建立 |
3.4 学校课程设置和学校的评价体系指向单一 |
3.5 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社会规范认同 |
3.6 伤害事件和特殊事件引发心理突变 |
第四章 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的干预策略 |
4.1 工读学生及其教育的特殊性 |
4.2 工读学校同伴关系干预策略的理论基础 |
4.3 工读学校同伴关系的具体干预策略 |
4.4 工读学生同伴交往干预策略效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同伴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附录B 《广州市X工读学校学生成长经历调查表》 |
附录C 对工读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D 对工读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E 对工读家长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10)G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参与式观察法 |
1.4.3 访谈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综合干预理论 |
2.2 行为改变阶段理论模型(SCM) |
2.3 公共治理理论 |
第3章 G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分段管理模式 |
3.1 我国戒毒事业的发展历史 |
3.1.1 劳动教养戒毒 |
3.1.2 强制隔离戒毒 |
3.2 G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概况 |
3.2.1 机构设置 |
3.2.2 收治戒毒人员基本情况 |
3.2.3 管理特点 |
3.3 强制隔离阶段的管理方法 |
3.3.1 “三三六”戒毒简介 |
3.3.2 “三三六”戒毒工作内容 |
3.4 再社会化阶段的管理方法 |
3.4.1 出所教育 |
3.4.2 社会帮教 |
3.4.3 社区康复 |
3.4.4 戒毒康复中心 |
第4章 G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戒治方法及其成效 |
4.1 主要教育戒治方法 |
4.1.1 生理脱毒 |
4.1.2 矫正教育 |
4.1.3 体能康复 |
4.1.4 心理矫治 |
4.1.5 心理危机干预 |
4.1.6 劳动习艺 |
4.2 强制隔离阶段的管理成效 |
4.2.1 毒害认知教育 |
4.2.2 体能康复管理 |
4.2.3 心理矫正训练 |
4.3 再社会化阶段的管理成效 |
4.3.1 戒毒康复中心 |
4.3.2 社区戒毒 |
第5章 G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分段式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 管理规范与基础研究的滞后 |
5.1.1 执法思想转型不彻底 |
5.1.2 教育矫治工作形式化 |
5.1.3 心理矫正难以满足需求 |
5.2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
5.2.1 体能训练设施量少质差 |
5.2.2 医疗与教学资源紧缺 |
5.2.3 信息化建设落后 |
5.3 再社会化的困境 |
5.3.1 出所教育欠缺 |
5.3.2 职业技能培训不足 |
5.3.3 戒毒人员主观问题 |
5.3.4 延伸帮教部门“各自为政”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6.1 建设女性戒毒特色的管理模式 |
6.1.1 发展教育矫治优势项目 |
6.1.2 创新综合教育戒治方法 |
6.1.3 完善心理矫正评估体系 |
6.2 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 |
6.3 建设多部门共治共管的长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考试焦虑心理的矫治个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特点研究[D]. 谢咏璠.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子女偏差行为矫治研究 ——以合肥市X高校学生为例[D]. 李慧. 安徽大学, 2020(08)
- [4]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孟志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的研究[D]. 杨舒然. 西华大学, 2019(02)
- [6]中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以Y中学为例[D]. 周丽. 扬州大学, 2019(02)
- [7]小学生偏差行为矫治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以定西市渭源县S小学Y学生为例[D]. 王鹏文.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8]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D]. 马进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状况及干预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X工读学校的研究[D]. 曾庆兵. 广州大学, 2019(01)
- [10]G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模式研究[D]. 陈伟洲.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