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玲(随州市中心血站湖北随州441300)
【中图分类号】R1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126-02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皮下瘀血预防
献血后献血者穿刺部位出现局部瘀血是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一侧前臂出现大的青紫和瘀血,同时会感到针眼周围肿胀、疼痛,献血者肢体活动受限,给献血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了献血者的正常生活,增加了对献血者的恐惧心理,再加上献血者的负面宣传,必然会影响到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1]造成局部瘀血和血肿的主要原因有工作人员静脉穿刺技术差,献血者血管差,拔针后献血者按压不正确。笔者对名皮下瘀血的献血者进行跟踪回访调查,提出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名。年龄18-55周岁,均符合无偿献血者体检标准。献血者静脉穿刺不顺利23名,按压针眼不正确63名,晕针16名,袖口紧5名,合计107名。
2方法用ACD-B采血袋,按操作规程采集200ml,300ml,或400ml全血。采血针16G。
二、结果
表一献血者手臂瘀血血肿情况(n,%)
原因按压方法不正确穿刺不顺利晕针袖口紧
例数6323165
三、讨论
献血者献血后穿刺不顺利,按压针眼不准确、晕针、凝血功能差是导致皮下瘀血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1)主要是新进采血工作人员较多,特别是团体采血,新员工心理比较紧张,穿刺失败率较高,针对这情况尽量加强采血工作人员的采血技术的培训,快、稳、准、好静脉穿刺顺利的前提。在根据献血者的血管条件,尽量选择笔直、有弹性、血液充盈的血管,增加穿刺成功率。在没把握的情况下,不要进行穿刺,可以寻求其他同事的帮忙。若穿刺不成功,不要用针尖部在皮肤上多次来回穿刺,避免伤及血管及神经。提倡穿刺方法:左手绷紧穿刺皮肤,固定穿刺血管。右手持采血针,针头和皮肤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快速刺入皮下,使针尖直达血管外壁,同时针尖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流畅后回固定针头。该穿刺技术可避免针头皮下潜行时引起的疼痛,缩短内外针眼的距离。(2)由于献血者按压方法不正确,导致局部出现大片的青紫和瘀血,针对这种情况我站采用自粘绷带按压法。[2]由于无菌棉球被绷带缠绕,再按压的时候,达到扩大压迫面积,就是以皮肤针眼为中心,沿血管走向按压,使皮肤、皮下、血管针眼同时受压,起到止血的目的。此种方法还可避免有些献血者不到时间反复拿开按压针眼的棉球查看,结果使刚要封闭的针眼再次出血致使局部血肿出凝血时间延长。本站采用自粘绷带按压法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使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即使偶尔发生,也非常轻微,最大限度地减轻献血者痛苦,投诉率明显下降,该措施受到广大献血者的欢迎。(3)献血后做好宣传及沟通工作,特别是首次献血者,采血护师应详细讲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努力消除献血者的恐惧感。[3]一旦发生晕针反应,在救助的同时,应及时给采血者针眼按好,直到清醒并能自己压迫。(4)如遇献血者袖口紧,劝其脱掉衣服再献血。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总结,采血护士需要有扎实的操作技术,并与献血者有效的沟通、细心、认真的态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瘀肿的发生或者减轻献血者的痛苦,有利于血站招募献血者,为发展一支固定的低危的献血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宝香,静脉抽血后减少皮下瘀血的方法与探讨,现代护理,2006年第12卷第10期.
[2]王红梅,自粘绷带在献血后皮下瘀血预防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2009,22(12):1016-1017.
[3]陈秀兰,薛维玲,无偿献血者献血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及预防,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