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密度住宅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和方法

浅谈低密度住宅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和方法

中铁建工集团诺德房地产公司北京100070

摘要:在低密度住宅设计中,人的需求和行为是首要考虑的因素,需将人性化的理念渗入到规划、建筑产品、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从生理、心理、社会层面给住户营造一个充满关怀的居住环境。本文从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出发,结合中铁诺德房地产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人性化手法,阐述低密度住宅人性化设计的内涵及主要方法。

关键词:低密度;人性化设计;设计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住房已不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居住概念,而更注重在设计中注入人性关怀的内容,做到让住宅适合人,而不是人去适合住宅。低密度住宅区别于普通住宅就在于其不仅仅满足人们对居住的最基本需求,而且提供给人们更高需求的居所,以满足业主居住、休闲、度假或部分商务活动所需[1]。

1低密度住宅

低密度住宅中的密度指容积率,是相对于城区容积率较高的高层建筑而言的,这一类住宅以高绿化率、低容积率为主要特征,包括排屋、独立别墅、多层住宅及其派生产品[2]。

2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性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人性化的设计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3]。

低密度产品一般秉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谐的开发理念,以低楼层、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为主要特色。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经历了造房、造园、造生活、度假颐养(小镇)时代,目前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在规划设计阶段综合考虑及协调园区规划、景观规划、建筑单体和庭院景观等设计过程,通过形成合理的规划形态,留设适宜的空间尺度,将建筑和景观在空间、尺度、风格、形式、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统一协调,从居住的舒适性、空间的私密性、景观的相融性、产品的精致度等方面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园区,并对园区和设施、设备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人性化的生活场所,使客户既能享受高档次的物质生活,又能满足心理上的精神文化生活。

3人性化的设计方法

人性化的设计包括行为活动的物理空间需求和思维活动的心理层次需求。

3.1物理空间需求

物理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尺度宜人的空间;适度围合或开敞的空间;宜人的物理空间的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热环境等;安全、方便的活动设施;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设计无障碍设施、儿童游乐场、动静分区等等。

在规划设计中,行为活动的物理空间需求应在不断实践优化中精雕细琢,形成标准化或者内部默认的设计准则。比如园区下沉式广场,最初为了打破空间的空旷感和视觉的单一感,运用垂直高差的手法分隔空间,形成围合式的开敞公共空间,以取得空间和视觉效果的变化。但是,下沉广场的设置造成园区流线变少,反而占用了平面空间,使人觉得园区活动空间有限。因而,在园区设计中,下沉式广场设计手法应谨慎使用。

景观宜与规划同步介入,从出入口、视觉朝向、坡度高差等方面加强对景观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实现园区景观最大化。坚持造庭院与造社区并重,街道设计主次有序、层级分明,道路弯曲型设置,以尽端式为主,可以增强视觉效果,也可以有效控制车速。园区避免铺装道路,一是后期维修成本高,二是车辆通行时噪音大。园区景观顺应地形,高低错落,移步换景,便于营造丰富的景观空间变化。

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为了满足住户多样化的需求,园区在硬件上应该采取多种人性化的设施及服务,比如四点半学校,商业配套、菜场及配送服务,园区全覆盖WIFI等。

3.2心理层次需求

人心理层次需求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概括为归属感、安全感、私密性三个维度。

(1)归属感

社区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集中体现在对社区人与环境的认可和依恋。

“友谊”是能设计出来吗?几乎不可能,但可以确定的是有助于人们相识的集聚和会面场所及有助于交流的道路系统是可以设计出来的。休息亭、绿荫的草地、绿化道路的桌凳、公益性的学堂、社区的健身场所,它们是邻里相互作用的中心,友谊的中心。当人们自发的去接触交流,这种归属感会自发的产生,并逐步地加强。

提升社区归属感归结于核心就是依靠良好的公共空间和社区文化,从住户心理上营造人们对社区强烈的认可感和依赖感。诺德房地产多年的实践中,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比如儿童活动场地宜与成人(老年人)活动场地相连,在儿童游戏耍玩的过程中,家长也能更多的进行自己的活动与交流,增加社区情感;园区景观是公众交往、休闲活动的纽带,宜连成一片,不宜分片分段,增加人们在景观散步中相遇交流的机率。园区亭、廊增加休憩功能,多设置桌椅。

(2)安全感

社区安全感主要体现在社区资源给人在住、行、生活等方面带来的顺畅、舒适、和谐感。诺德房地产在规划设计中,主要从流线、道路、景观、灯光设置来增强社区安全感。人车分流,动静分开。车辆驶入小区后,直接通往地下车库,保障地面行人的绝对安全,同时减少了噪音和空气污染。社区保安门岗突出围墙面,保持开敞的空间,便于提高住户回家的安全感。园区内人行道路需要区别于景观道路,人行道路讲究安全性,需要绝对的平坦。地下车库入口处道路宜设置成弧形,不宜设置凸出地面的路墩。车库内应多设置指引标牌;地下入户大堂夜间灯光宜明亮,并设置保安值岗。景观不宜存在与地面标高相同的水系,在雨天分辨性差,容易将行人引入水中。园区内禁止设置人物雕像,防止在特定灯光和天气作用下,给人不愉悦的视觉感受。游泳池设置宜与会所相连接,不宜设置开敞性游泳池,且游泳池的入口不宜设置过多。

(3)私密性

私密性是人类对住宅功能的基本需求之一,私密性的满足与否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社区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在低密度社区中,公共景观空间与私密性景观空间(即私家庭院)的联系与区隔是重要的设计环节。可以通过矮墙、植物、高差变化、步行道转换等手法使前院与街景分离开,营造出入口的不同区域。通过改变入口通道形成前庭半私密空间或利用地势高差形成半私密的台地空间。

住宅建筑应尽量打破行列式的布局模式,通过错落或组团的方式,减少户与户之间窗户相对的机率,建筑和道路以尽端式为主,呈葡萄状设计。围墙高度宜为3.8m,并采用封闭式围墙,将园区内外视野隔开,增强领域感。下沉式庭院,可以通过路边景观灌木的设置,遮挡视线,增强私密性。通过楼幢四周水系将住区与园区景观分隔开,增加入户私密性。排屋相较于合院,私密性较差,通过在排屋间设置4.8米高围墙可以有效解决私密性问题,即高围墙可以遮挡二层看隔壁庭院的视线。

4结语

人性化设计应该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的方向,以协调规划、建筑、景观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无可挑剔的建筑和无可挑剔的景观,并不意味着设计就一定优秀。评判设计的优劣,要看人们是否乐意在设计的成果中进行自愿、愉快的共享与活动。因此在低密度住宅设计中,人的需求、人的行为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将人性化的理念渗入到规划、建筑产品、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给住户营造一个充满关怀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林颖.低密度联排式住宅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2]李欣.住宅产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J].城市.2007(04).

[3]管辉.城郊低密度住宅建筑探讨[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4(02).

标签:;  ;  ;  

浅谈低密度住宅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和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