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情险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CS300-MM图像采集,JPEG在线监测,低功耗
工情险情论文文献综述
陈向飞,林祥,白浪涛[1](2011)在《基于ACS300-MM的工情险情图像监测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基于低功耗数据采集器ACS300-MM的工情险情图像监测装置。通过使用低功耗采集控制器、实现摄像机供电、图像采集控制及合理的通信方式,监测装置实现了极低的功耗;通过设计的专用图像文件传输控制协议,监测装置实现了窄带信道中的图像文件快速可靠传输。(本文来源于《西北水电》期刊2011年S1期)
陈净[2](2011)在《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基于Web GIS(MapXtreme)和地图服务中间件,搭建了黄委地图服务平台。本文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发完成了Internet/Intranet版本的“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该系统基于Internet,把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采用中间件技术,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完成。文中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框架、逻辑结构和功能结构,介绍了数据库的设计,并对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最后利用实例分析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实现。该系统是结合现代网络条件和现有技术开发力量而开发建设的面向委、省、市、县四级的防汛应用系统。目前,系统已应用于实际的防汛工作中,基本实现了面向“数字防汛”抢险报险等环节的应用需求,为会商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最后,本文在第六章给出了该系统的主要创新之处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以提高防汛会商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为今后的工情险情会商工作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1-03-01)
侯晓婷,侯春光,许艳华[3](2009)在《黄河坝岸工程工情险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IE等技术,开展黄河下游坝岸工程工情险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了险情发现快速、准确,查险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提高了抢险的时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防汛抗旱》期刊2009年02期)
丁斌[4](2008)在《基于WebGIS的黄河下游工情和险情会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Java、Internet、地理信息系统(WebGIS)、中间件等业界主流技术,开发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基本框架、逻辑结构和功能结构,并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该系统已应用于实际的防汛工作中,实现了面向"数字防汛"抢险、报险等环节的应用需求,有效地支持了抢险会商决策.(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楚楠[5](2008)在《WebGIS技术在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在水利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基于GIS的C/S(Client/Server)结构模式的防汛应用系统在防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C/S结构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对空间数据的共享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出一套基于WebGIS的防汛应用系统满足防汛工作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以地理信息系统(WebGIS)为平台,以中间件等业界主流技术开发完成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基本框架、逻辑结构和功能结构,重点介绍了基于MapXtreme开发平台的WebGIS中间件体系结构、中间件模块设计等,并给予实例分析。用户访问该系统能直观地了解黄河下游防汛重点部位的实时水雨情、工情,具备基本地图放大、缩小、漫游等基本功能,可以进行雨量站、工程点等对象的汛情、工情查询,从而有效的支持了抢险会商决策。(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8-10-06)
徐艳杰,常利武,魏永强[6](2006)在《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构建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充分发挥黄河防洪工程的作用,实现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满足黄河下游的日常防汛工作,开发了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逻辑结构及系统框架,并在该系统的扩展和完善方面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煤矿现代化》期刊2006年05期)
[7](2005)在《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概况 该系统是基于INTRANET的面向工情险情会商的 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黄委为实现从传统防汛向现 代防汛的转变,以及适应防汛会商决策的需求,并且结合 现代网络条件和现有技术开发力量而开发建设的面向 委、省、市、县四级的应用系统。系统采用B/S的运行方 式,并依据水利业务系统的功能特点,分别采用JAVA、(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05年05期)
耿新杰,樊好奇,樊好河,李留刚[8](2004)在《黄河险工控导工程工情险情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险工控导工程工情险情实时监测系统"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系统利用现代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借助于工程内部埋设的传感器和工程外部安装的数字摄像机,对工程内部的运行状况及出险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监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现有黄河广域网和无线宽带网,实现了工程的网络化分级管理,为防汛指挥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04年07期)
祝杰,姚保顺,贺高帆,吴晖[9](2004)在《浅谈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的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对基于GIS的“山东防汛指挥系统”“河南黄河工情险情会商系统”和“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进行整合,以基于WebGIS(MapXtreme)和地图服务中间件(MIP)搭建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地图服务平台,开发完成了Internet/Intranet版本的“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系统在不同比例尺电子地图上实现了无缝自动漫游,具有水文信息查询,防洪工程基础信息查询,防汛部署基本信息查询,实时工情、险情信息上报和查询统计,实时险情信息报警、处理、滚动显示,险情批复,以及系统管理维护等功能。平台是按“数字黄河”叁层架构搭建的,可以满足更广泛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04年11期)
章志锋,樊好奇[10](2003)在《黄河工情险情实时监测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日前在河南省原阳县组织召开了“黄河险工控导工程工情险情实时监测系统”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 “黄河险工控导工程工情险情实时监测系统”于7月份在原阳黄河双井控导工程成功安装和运行。在今年后汛期黄河洪水运行过程中,采集了大量的图像和数据资(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报》期刊2003/11/08)
工情险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基于Web GIS(MapXtreme)和地图服务中间件,搭建了黄委地图服务平台。本文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发完成了Internet/Intranet版本的“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该系统基于Internet,把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采用中间件技术,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完成。文中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框架、逻辑结构和功能结构,介绍了数据库的设计,并对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最后利用实例分析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实现。该系统是结合现代网络条件和现有技术开发力量而开发建设的面向委、省、市、县四级的防汛应用系统。目前,系统已应用于实际的防汛工作中,基本实现了面向“数字防汛”抢险报险等环节的应用需求,为会商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最后,本文在第六章给出了该系统的主要创新之处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以提高防汛会商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为今后的工情险情会商工作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情险情论文参考文献
[1].陈向飞,林祥,白浪涛.基于ACS300-MM的工情险情图像监测装置[J].西北水电.2011
[2].陈净.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1
[3].侯晓婷,侯春光,许艳华.黄河坝岸工程工情险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应用研究[J].中国防汛抗旱.2009
[4].丁斌.基于WebGIS的黄河下游工情和险情会商系统[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
[5].楚楠.WebGIS技术在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中的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
[6].徐艳杰,常利武,魏永强.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构建与实现[J].煤矿现代化.2006
[7]..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J].中国水利.2005
[8].耿新杰,樊好奇,樊好河,李留刚.黄河险工控导工程工情险情实时监测系统研究[J].人民黄河.2004
[9].祝杰,姚保顺,贺高帆,吴晖.浅谈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的整合[J].中国水利.2004
[10].章志锋,樊好奇.黄河工情险情实时监测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N].中国水利报.2003
标签:ACS300-MM图像采集; JPEG在线监测; 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