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机制论文-周彦榜,刘洪志

反转机制论文-周彦榜,刘洪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转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跨期决策,偏好反转,眼动,注意

反转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周彦榜,刘洪志[1](2019)在《跨期决策偏好反转机制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经济学基于理性人假设个体具有选择一致性,即决策中应选择其认为价值更高的选项。但有研究者发现,在风险决策中人们会表现出违背这一原则的异象,即偏好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现象,个体在二择一选择任务中选择较安全的选项,但却认为较冒险的选项具有更高价值。虽然风险决策与跨期决策在行为与过程机制上具有相似性,但这一效应尚未在跨期决策领域进行探索.本研究考察了跨期决策领域中的偏好反转现象,并用眼动技术考察其决策机制。具体来说,本研究采用被试内设计,被试需完成两个跨期任务:(1)选择任务,要求被试在一个小而近(small sooner, SS)的选项和一个大而迟(large later, LL)的方案中选择自己偏爱的方案;(2)出价任务,要求被试对一个跨期方案进行出价,表明自己愿意购买该方案所出的金额。研究结果发现:(1)被试在选择任务和出价任务中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反转效应,即选择任务中更多选择SS方案,而出价任务中对LL方案的出价更高。(2)注意偏好可以解释这种偏好反转现象,相较于选择任务个体在出价任务中对金钱维度的注意更多,从而为LL方案赋予更高价值。本研究结果发现,在跨期决策中存在同风险决策相似的偏好反转现象,且注意偏好可以解释这一效应。这一研究结果提示,不同任务形式会导致不同的跨期偏好,且注意偏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实践中可通过操纵决策形式和注意形式,以影响和干预决策的跨期决策行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钟庆涛[2](2019)在《基于5W模式浅析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以“清华女考生遭歧视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转新闻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一种"现象型新闻"。今年3月18日"清华女考生遭歧视事件"又一次将反转新闻带到受众面前。反转新闻使事实不能立刻呈现在公众面前,造成舆论的多次反转,这不仅对舆论生态造成影响,还破坏了传播媒体的公信力。针对反复出现的反转新闻,本文根据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以"清华女考生遭歧视事件"为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分析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以期促进媒体处理好此类新闻的报道,重塑公信力,同时使受众理性对待反转新闻,建立良好的舆论生态。(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9期)

万旭琪[3](2019)在《融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在反转新闻中的应对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融合环境下,融媒体格局逐步形成,在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谣言、煽动等传播弊病放大,造成新闻反转、舆论恐慌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本文以2017—2019年典型的案例为研究对象,从微观与宏观视角切入,探究主流媒体在反转新闻中采取的应对方式以及融媒体环境下多元媒体如何通过"有机运动"、协同合作完成信息的梳理整合,推动事实的反转澄清。(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14期)

杜明艳[4](2019)在《文化社会学视角下反转新闻的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将反转新闻看作一种具有自主性的、强有力的文化形式,关注个体情感和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反转的实质是媒体和受众共同参与形成的态度反转和情感表达。反转新闻类型多样、机制复杂,文章以"小凤雅事件"为个案,指出一种有效的反转机制:从"进步叙事"到"悲剧叙事"的框架选择。适用于事实不明晰或事实未能反转的情形下媒体通过悲剧叙事调动公众情感转向,从而实现反转。(本文来源于《文化与传播》期刊2019年03期)

曹江琴[5](2019)在《利用XY性反转雌性小鼠研究性腺分化及生殖细胞发生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动物性别控制和繁殖效率的提升依赖于性腺分化和生殖细胞发生机制的研究,同时这也是畜牧研究的热点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其确切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性腺分化和性别决定是一个受多种因素调控的复杂过程,主要取决于性染色体(X、Y),其中Y染色体占主导作用,Y染色体上Sry基因的表达与否决定了性腺向睾丸或卵巢的分化。而精子和卵子的产生是由性染色体主导下的性腺微环境所决定。本研究以B6.XYTIR小鼠为基础,建立了 XY性反转雌性小鼠的繁育和鉴定方法,结合XO雌性小鼠,初步分析了其生殖能力丧失的可能原因,并筛选了性腺分化和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1.XY性反转雌性小鼠和XO雌性小鼠的繁育和鉴定本实验室从加拿大引进了一种能产生性反转后代的B6.XYTIR小鼠。这种B6.XYTIR雄性小鼠与野生型B6雌性小鼠自然交配,其后代中会出现部分XY性反转雌性。通过肛殖距的观察和性腺解剖结构来确定其性别表型;同时提取组织DNA后,扩增Y染色体上Zfy基因的部分片段,来确定其基因型,以此来鉴定XY性反转雌性小鼠。考虑到XY性反转雌性小鼠中X和Y染色体有可能存在不配对的情况,同时利用XO雌性小鼠来进行研究。B6.XPafY雄性小鼠与野生型B6雌性小鼠自然交配,提取后代仔鼠DNA扩增Zfy基因,提取RNA检测Xist基因的表达,鉴定基因型,结合表型鉴定,得到XO雌性小鼠。Xist基因是一个重要的长链非编码基因,当两条X染色体同时存在时(基因型为XX)才表达,因此通过Xist基因的表达与否及Zfy基因的存在与否可决定其基因型为XX、XY或XO。结果表明,B6.XYTIR仔鼠经表型鉴定后,部分雌鼠DNA中可以扩增到一条大小为618 bp的目的基因条带,表明该小鼠为XY性反转雌性小鼠,同时B6.XPafY后代中部分雌鼠中没有扩增到Zfy基因和Xist基因,表明获得XO小鼠。本研究旨在繁育并鉴定XY和XO雌性小鼠,为小鼠发育过程中性别决定相关研究提供动物模型。2.XY性反转雌性小鼠的初步分析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和石蜡切片等方法对XY性反转雌性小鼠的性腺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了性腺分化过程中睾丸支持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布。利用全组织免疫荧光方法,用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Tra98和睾丸支持细胞特异性蛋白Sox9对性腺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野生型XY雄性胚胎中生殖细胞完全由睾丸支持细胞包裹并成管状排列,XX雌性胚胎中无睾丸支持细胞且生殖细胞均匀分布于性腺。而XYTIR雄性性腺中,睾丸支持细胞在13.5 dpc时不能完整包裹生殖细胞,性腺分化不完全,而在15.5 dpc和17.5 dpc时才逐步建立正常的细胞分布模式,这可能提示其性腺发育较野生型晚。野生型XX雌性生殖细胞数量在性腺发育过程中不断减少,只有少部分生殖细胞保存到出生,这个过程称为卵母细胞消退。对XY雌性小鼠的初步分析发现,其拥有一套完整的生殖系统,卵巢中可产生卵泡,通过超排可得到卵母细胞,但随着日龄增长,卵泡和卵母细胞数量会急剧下降至消失,而在性腺发育过程中,其卵母细胞消退程度比野生型更剧烈,说明XY雌性小鼠还可作为卵母细胞消退研究中的动物模型。3.性腺分化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功能预测以XO卵巢、野生型XX卵巢、野生型XY睾丸为对照,对XYTIR卵巢和XYTIR卵睾复合体进行转录组分析,旨在筛选性腺分化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预测。通过维恩图和层级聚类分析筛选到的差异基因经GO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通讯负调控、性腺发育、性别分化和第一性征的发展等生物过程。KEGG Pathway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卵巢类固醇生成、Wnt信号通路、皮质醇合成与分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合成与分泌等代谢途径。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繁育得到了 XY雌性小鼠和XO雌性小鼠,并建立了简单、高效的鉴定方法,对其生殖系统的分析也有助于对这一特殊动物模型的深入了解,为深入研究性腺分化、生殖细胞发生和卵母细胞消退(卵巢早衰)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同时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到了一系列与性腺分化和生殖细胞产生相关的基因,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包毅刚,蔡敏,马帅,郑连文,代晓微[6](2019)在《男性性反转患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不育与性分化障碍正在成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的重大医学问题。然而男性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域中有决定睾丸组织的分化及功能,这个性别决定区域被成为睾丸决定因子(testis-determining factor)TDF,TDF被认为是只存在于男性,并推算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是一种锌指蛋白基因,并将其命名为ZFY(ZincfingerproteinY)。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Y染色体中高度特异的基因命名为SRY,并认为其就是睾丸决定因子。46,XX男性性反转的出现常常是由于其继承了父亲的X染色体,并且该X染色体中含有TDF。因在减数分裂中,X染色体与Y染色体进行部分互换,且互换的区域含有TDF。有10%-20%的46,XX男性没有Y染色体上的任何基因片段,第一个原因是46,XX男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在某些特殊的常染色体或是X染色体上,这些患者常是Y(-)并且性别不明确,这些性别决定基因可能位于TDF片段的下游,目前仍没有研究可以明确定位到这些基因片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的表型与TDF有很大的差别。第二个原因是含有X染色体和隐藏的Y染色体所组成的嵌合体也可以对Y(-)46,XX的男性进行解释。总之,46,XX男性性反转至少可以被以下机制所解释,即Y染色体中的性别决定基因,Y-X交换学说,常染色和X染色体决定学说,嵌合体学说等。本文就对现阶段46,XX,男性的发病机制进行以下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刘敏[7](2019)在《舆情反转事件中微博语言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其治理——以“河南眼癌女童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南眼癌女童事件"为个案从传播环境、微博用户的心理、行为视角,探讨微博主体基于围观、转发与评论的微博"话语式存在",普遍社会道德焦虑作用下的消极道德判断,谴责型道德情绪推动激进群氓的非理性盲从等舆情反转事件中微博语言暴力的生成机制,提出抑制微博谣言的传播、消解微博用户的谴责型道德情绪、屏蔽微博言论中的脏话和詈骂、提高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等治理策略。(本文来源于《新媒体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叶涛,韦阿娟,鲁凤婷,胡志伟,孙哲[8](2019)在《渤海海域西南部前新生代反转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西南海域前新生代发育多种类型的反转构造,不同类型的反转构造对研究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钻井及叁维地震资料,总结了研究区前中生代反转构造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正、负两期反转,其中负反转构造以反转断层为主,根据反转断层在新生代是否活动,将其进一步划分为长期活动型反转断层与短期活动型反转断层;(2)受控于早期断层的规模及刚性基岩的差异支撑作用,不同的反转断层具有差异的活动时间及其走向;正反转构造则以反转背斜为主;(3)两期反转构造是对华北板块燕山运动的有效记录,其中早期负反转构造记录了燕山运动Ⅰ幕、Ⅱ幕造山运动后岩石圈的裂解过程,而正反转构造则是燕山运动Ⅲ幕太平洋板块NW向俯冲的持续响应。(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田宇,傅琳雅[9](2019)在《自媒体促成舆论事件反转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自媒体发展迅猛,自媒体环境下的舆论事件反转现象频发,公众面对舆论事件时,往往容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忽视舆论事件本身的真相,随后又因事件真相的曝光而发生舆论大反转,并随之引发了大规模的次生舆情讨论。在重大的舆论事件发生后,自媒体对探究、揭露事件真相并造成舆论事件反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事件中扮演着引导公众舆论的角色。本文主要探究自媒体对舆论事件反转的影响,从自媒体舆情研究的角度出发,针对自媒体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其对舆论事件反转的影响机制,为自媒体更好地揭露舆论事件真相、引导次生舆情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摇篮》期刊2019年01期)

吴珍云,尹宏伟,汪伟,杜业波[10](2018)在《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来自地震剖面及沙箱模拟实验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区域地震剖面解析和沙箱模拟实验,探讨分析了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Bongor盆地中发育叁种典型的反转构造类型:挤压反转单斜构造、挤压反转向斜构造和挤压反转背斜构造。该类反转构造一部分具有反转断层相关褶皱样式,主要沿高角度边界断层和基底地垒边界断面发育,形成演化与断裂活动息息相关,另一部分呈散花状背斜构造样式,属于地层纵弯上拱褶皱,主要发育于斜坡断阶带之间;(2)区域剥蚀作用对盆地反转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对盆地内深部地层反转褶皱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为深部构造圈闭形成提供条件,而对浅部地层的反转褶皱发育则表现出阻碍或破坏作用,不利于浅层构造圈闭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反转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反转新闻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一种"现象型新闻"。今年3月18日"清华女考生遭歧视事件"又一次将反转新闻带到受众面前。反转新闻使事实不能立刻呈现在公众面前,造成舆论的多次反转,这不仅对舆论生态造成影响,还破坏了传播媒体的公信力。针对反复出现的反转新闻,本文根据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以"清华女考生遭歧视事件"为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分析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以期促进媒体处理好此类新闻的报道,重塑公信力,同时使受众理性对待反转新闻,建立良好的舆论生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转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周彦榜,刘洪志.跨期决策偏好反转机制的眼动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钟庆涛.基于5W模式浅析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以“清华女考生遭歧视事件”为例[J].视听.2019

[3].万旭琪.融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在反转新闻中的应对机制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

[4].杜明艳.文化社会学视角下反转新闻的机制探析[J].文化与传播.2019

[5].曹江琴.利用XY性反转雌性小鼠研究性腺分化及生殖细胞发生机制[D].扬州大学.2019

[6].包毅刚,蔡敏,马帅,郑连文,代晓微.男性性反转患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

[7].刘敏.舆情反转事件中微博语言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其治理——以“河南眼癌女童事件”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

[8].叶涛,韦阿娟,鲁凤婷,胡志伟,孙哲.渤海海域西南部前新生代反转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J].地质学报.2019

[9].田宇,傅琳雅.自媒体促成舆论事件反转的作用机制[J].摇篮.2019

[10].吴珍云,尹宏伟,汪伟,杜业波.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来自地震剖面及沙箱模拟实验的证据[J].高校地质学报.2018

标签:;  ;  ;  ;  

反转机制论文-周彦榜,刘洪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