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混合胶束论文-李艳姣,刘慧敏,党晓芳,张硕峰,吴金英

葛根素混合胶束论文-李艳姣,刘慧敏,党晓芳,张硕峰,吴金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葛根素混合胶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葛根素,混合胶束,生物利用度,Beagle犬

葛根素混合胶束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姣,刘慧敏,党晓芳,张硕峰,吴金英[1](2012)在《HPLC方法研究葛根素混合胶束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Beagle犬口服葛根素原料药及自制葛根素混合胶束后葛根素的血药浓度, 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比较两者的生物利用度。Beagle犬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单剂量灌胃给予葛根素原料药与葛根素混合胶束, 于不同的时间点取血并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血浆药物浓度。HPLC条件: 色谱柱为DIKMA ODS C18柱 (150 mm×4.6 mm, 5 μm), 保护柱为DIKMA ODS C18柱 (8 mm×4 mm); 流动相甲醇-水 (25:75, v/v); 柱温30 °C; 流速1 mL/min; 检测波长250 nm, 内标物为茶碱。采用WinNonlin 6.1软件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葛根素原料药与葛根素混合胶束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61.48和202.91 min, AUC分别为515.96和2796.43 min·μg/mL, CL/F分别为232.58和42.91 mL/min/kg。Beagle犬口服葛根素混合胶束与葛根素原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542.0%。混合胶束制剂明显提高了葛根素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且减缓消除速率, 延长达峰时间, 起到了长效、缓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2012年04期)

何典鸿,韩立炜,王媛,倪健,杜守颖[2](2010)在《以胆盐/磷脂混合胶束制备技术提高葛根素溶解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葛根素混合胶束,以增加葛根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方法:以去氧胆酸钠和卵磷脂为辅料,采用正交试验制备混合胶束。以混合胶束的溶解度、形态、粒径等为指标,筛选葛根素混合胶束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摩尔比3∶2∶4的葛根素、卵磷脂及去氧胆酸钠,溶于甲醇-氯仿(1∶1)中,30℃旋转蒸发至干。最佳工艺所得混合胶束粒径为(64.8±13)nm(体积径);溶解度为0.811 1 g.L-1,是葛根素原料溶解度(0.0364 g.L-1)的22.3倍。结论:胆盐/磷脂混合胶束制备技术能显着提高葛根素的溶解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何典鸿[3](2008)在《以混合胶束制备技术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混合胶束系统不仅可显着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还可能提高药物疗效,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载体。该系统在国外广泛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增溶,而在国内研究得较少。葛根素药源丰富、疗效确切,但由于其口服吸收不佳,临床上主要以注射途径给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随着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的不断增多,开发生物利用度高的葛根素口服给药制剂或寻找毒性低的可注射用的辅料可能是降低或避免其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由于其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故而开发或改善葛根素制剂的难点在于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本文开展了以混合胶束制备技术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以期改善葛根素的溶解性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并为国内混合胶束系统的运用提供经验。方法:(1)葛根素混合胶束制备工艺的研究:以葛根素溶解百分率、混合胶束的外观、形态结构、粒径等,作为葛根素混合胶束制备条件的评估标准,对药物与辅料比例、辅料间比例、反应温度等因素按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同时测定其在水中的溶解度。(2)大鼠在体小肠吸收试验的研究:分别对葛根素原料药、葛根素混合胶束进行了大鼠在体小肠吸收试验,比较了二者给药后3 h葛根素的吸收率,并比较了体积测量法和洗净定容法两种体积校正方法对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的影响。(3)以葛根素注射液和葛根素原料药为对照,对葛根素混合胶束进行了Beagle犬体内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4)对葛根素混合胶束大鼠体内心、肝、脾、肺、肾、脑等主要组织的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1)确定葛根素混合胶束最佳制备工艺为:葛根素、大豆磷脂及去氧胆酸钠的投料比为3:2:4(摩尔比),30℃旋蒸至干。最佳工艺所得混合胶束粒径为64.8±13nm(体积径)。其在室温下水中溶解度>5.64g/100mL,比文献报导中的葛根素在水中的溶解度(0.462g/100mL)提高了12.2倍,明显改善了葛根素的溶解性能。(2)混合胶束在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中对葛根素的吸收促进作用不明显,提示葛根素可能存在其他部位的吸收。(3)葛根素原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4%;葛根素混合胶束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2.1%、与口服原料药相比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501.1%。统计矩结果为葛根素原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7%,葛根素混合胶束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9.9%;葛根素混合胶束与口服原料药相比的的相对利用度为708.5%。说明葛根素制成混合胶束后,药物的吸收得到了很大改善,明显提高了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4)初步研究显示葛根素混合胶束口服给药后在主要脏器组织中(心、肝、脾、肺、肾、脑)均有分布,且在各脏器中的分布量较原料药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制备葛根素混合胶束,可明显提高葛根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研究达到了课题设计的预期目的。(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5-01)

葛根素混合胶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葛根素混合胶束,以增加葛根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方法:以去氧胆酸钠和卵磷脂为辅料,采用正交试验制备混合胶束。以混合胶束的溶解度、形态、粒径等为指标,筛选葛根素混合胶束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摩尔比3∶2∶4的葛根素、卵磷脂及去氧胆酸钠,溶于甲醇-氯仿(1∶1)中,30℃旋转蒸发至干。最佳工艺所得混合胶束粒径为(64.8±13)nm(体积径);溶解度为0.811 1 g.L-1,是葛根素原料溶解度(0.0364 g.L-1)的22.3倍。结论:胆盐/磷脂混合胶束制备技术能显着提高葛根素的溶解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葛根素混合胶束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姣,刘慧敏,党晓芳,张硕峰,吴金英.HPLC方法研究葛根素混合胶束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英文)[J].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2

[2].何典鸿,韩立炜,王媛,倪健,杜守颖.以胆盐/磷脂混合胶束制备技术提高葛根素溶解度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

[3].何典鸿.以混合胶束制备技术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标签:;  ;  ;  ;  

葛根素混合胶束论文-李艳姣,刘慧敏,党晓芳,张硕峰,吴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