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发性输卵管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MRI图像,术前诊断
原发性输卵管癌论文文献综述
裘佳玉[1](2019)在《多序列MR技术对原发性输卵管癌征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输卵管癌是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0.14%~1.8%~([1])。以40~65岁居多,平均年龄52岁,超过60%的原发性输卵管癌发生于绝经后妇女~([2])。因少见且早期多无症状,体征多不典型,临床较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收集我院在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总结其MRI图像特征,以提高对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孙洺洺,包灵洁,易晓芳,徐丛剑,姜伟[2](2019)在《10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是女性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分析PFTC临床特点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01例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的PFT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对预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5~14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60.54个月,以年龄、绝经状态、生育史、输卵管结扎史、乳腺癌病史、临床症状、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术前影像学表现、腹水细胞学检测、临床手术病理学分期、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否为满意的瘤体减灭术(残余瘤直径≤1.0 cm)、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术后化学治疗的疗程作为变量。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并分析其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应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检验,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因素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联。结果:101例PFT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9.3%,平均OS为91.89个月(95%CI:81.90~101.88),中位OS为100个月(95%CI:93.94~106.07)。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1.6%,平均PFS为89.47个月[95%CI:78.80~100.14],中位PFS为98个月(95%CI:77.69~118.3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附件肿块(36.6%),其次是阴道流血(14.9%),无特殊症状患者占10.9%。85例(84.2%)患者获得满意的瘤体减灭术(残余瘤直径≤1 cm),16例(15.8%)患者获得次满意的瘤体减灭术。肿瘤组织学亚型主要为浆液型癌(91.1%)。术后诊断Ⅰ/Ⅱ期患者61例(60.4%),Ⅲ/Ⅳ期患者40例(39.6%)。至末次随访日,全组患者复发率为43.6%。单因素变量分析及多因素变量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P<0.001;HR=4.58;95%CI:2.361~8.882)、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P=0.002;HR=0.338;95%CI:0.170~0.673)及残余肿瘤情况(P<0.001;HR=4.655;95%CI:2.007~10.794)是显着的预后因素,而其他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FTC难以在术前得到明确诊断,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及发病机制仍处于研究当中,FIGO分期、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及残余肿瘤情况是影响PFT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癌症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孙鹏,续晋铭[3](2019)在《原发性输卵管癌2例及MR诊断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输卵管癌是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0.14%~1.8%~([1])。以40~65岁居多,平均年龄52岁,超过60%的原发性输卵管癌发生于绝经后妇女~([2])。因少见且早期多无症状,体征多不典型,临床较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收集我院在2018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例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RI图像、总结其MRI特征,以提高对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张雅慧[4](2019)在《1例老年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1例老年原发性输卵癌患者,在我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完善,手术顺利,患者平安出院。完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当代临床医刊》期刊2019年03期)
黄彦珍,赵风杰[5](2019)在《1例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病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为输卵管妊娠1例的病例报告,主要内容便是将此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分析,对检查内容进行二次研究。(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1期)
卢淮武,霍楚莹,林仲秋[6](2019)在《《2019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NCCN公布了《2019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简称新版指南)。基于LION和SOLO-1等研究结果,新版指南在卵巢癌手术方式、腹腔热灌注化疗和维持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更新,这些更新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模式。本文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因为篇幅所限,内容较多,相关讨论将放在相应条目中,文末不再单独进(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杨媛媛[7](2019)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与卵巢癌的MRI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与上皮性卵巢癌(EOC)的MRI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共纳入PFTC患者21例,EOC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PFTC和EOC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月经状态,阴道流血流液、腹痛、腹部包块及“叁联征”,肿瘤的FIGO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比较两组患者以下MRI特征:单侧或双侧病灶;肿瘤的横断面最大直径、构成、形态、实性成分的信号强度以及强化方式;是否伴输卵管积水、宫腔积液;比较不同形状的PFTC、PFTC与EOC两组病灶周围窄带状明显强化影的发生率以及完整性;比较PFTC和EOC两组实性成分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PFTC组的横断面最大直径是4.50±2.10 cm。PFTC组MRI表现为:21例(100%)为单侧病灶;2例(10%)为附壁乳头状结节,8例(38%)为腊肠型,3例(14%)为结节型,8例(38%)为不规则型;21例(100%)病灶的实性成分表现为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及DWI上呈高信号,10例病灶(48%)实性成分轻度强化,8例(38%)中度强化,3例(14%)明显强化;6例病灶(29%)伴输卵管积水,3例患者(10%)伴宫腔积液。PFTC与EOC两组在FIGO分期、肿瘤的最大直径、形态、实性成分强化方式、输卵管积水、宫腔积液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2、0.005、<0.001、<0.001、0.048)。PFTC组病灶周围窄带状明显强化影较EOC更常见,连续性更好(p分别为0.002,0.002)。两组实性成分的最大ADC值、平均ADC值、最小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640,0.465,0.195)。结论:(1)附壁乳头状结节、腊肠型可直接诊断PFTC;(2)PFTC周围窄带状明显强化影较EOC常见,具有较好的连续性;(3)结节型病灶伴连续、均匀的窄带状明显强化影,PFTC容易诊断;(4)形态不规则时,窄带状明显强化影间断,结合其他MRI征象:输卵管积水或宫腔积液,应倾向于考虑PFTC而非EOC;(5)实性成分的ADC值对PFTC与EOC的鉴别无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邬向军,唐军,耿京,彭国印[8](2019)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 PFTC)的超声图像特征,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术前诊断及术后病理分期预测提供更多依据。方法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并以CA125检测为参考,评估原发性输卵管癌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回顾分析并总结2010年8月至2018年6月46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分组:A组:术前未发现附件区异常;B组:附件区管状囊性肿物、囊壁上可见乳头状结构、附件区囊实性或实性肿物,实性区内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C组:附件区形态不规则实性肿物,并伴有前后穹隆及大网膜增厚,盆腹腔积液,实性区内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A组术后病理Ⅰ期(100%,4/4);B组术后病理Ⅰ期(11%,3/28)、Ⅱ期(32%,9/28)、Ⅲ期(57%,16/28);C组术后病理Ⅲ期(71%,10/14)、Ⅳ期(29%,4/14)。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有特征性超声图像,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肿瘤标记物检测,经阴道超声检查对PFTC术前诊断及术后病理分期的预测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武萌,庄文婷,于世娇,赵淑华[9](2018)在《原发性输卵管癌肉瘤的相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输卵管癌是输卵管腺癌,而原发性输卵管癌肉瘤是十分罕见的,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 1%~0. 5%~([1])。癌肉瘤即一种恶性苗勒管混合肿瘤,是由恶性上皮成分(癌)和恶性间叶成分组成的恶性肿瘤。输卵管是癌肉瘤最不易发生的部位,因其少见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故临床诊断困难,由于其恶性程度高、转移迅速故预后不佳。现就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方面做一阐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23期)
徐秋红,郭红梅,黄映聪,洪小纯[10](2018)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诊断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是少见的女性生殖系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1%~1.8%[1]。本文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PFTC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现报告如下。例1,女,49岁,因"阴道间断出血伴月经量多3年"于2014年2月21日就诊。患者1年前行诊刮术,病检示子宫(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原发性输卵管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是女性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分析PFTC临床特点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01例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的PFT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对预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5~14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60.54个月,以年龄、绝经状态、生育史、输卵管结扎史、乳腺癌病史、临床症状、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术前影像学表现、腹水细胞学检测、临床手术病理学分期、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否为满意的瘤体减灭术(残余瘤直径≤1.0 cm)、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术后化学治疗的疗程作为变量。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并分析其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应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检验,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因素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联。结果:101例PFT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9.3%,平均OS为91.89个月(95%CI:81.90~101.88),中位OS为100个月(95%CI:93.94~106.07)。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1.6%,平均PFS为89.47个月[95%CI:78.80~100.14],中位PFS为98个月(95%CI:77.69~118.3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附件肿块(36.6%),其次是阴道流血(14.9%),无特殊症状患者占10.9%。85例(84.2%)患者获得满意的瘤体减灭术(残余瘤直径≤1 cm),16例(15.8%)患者获得次满意的瘤体减灭术。肿瘤组织学亚型主要为浆液型癌(91.1%)。术后诊断Ⅰ/Ⅱ期患者61例(60.4%),Ⅲ/Ⅳ期患者40例(39.6%)。至末次随访日,全组患者复发率为43.6%。单因素变量分析及多因素变量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P<0.001;HR=4.58;95%CI:2.361~8.882)、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P=0.002;HR=0.338;95%CI:0.170~0.673)及残余肿瘤情况(P<0.001;HR=4.655;95%CI:2.007~10.794)是显着的预后因素,而其他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FTC难以在术前得到明确诊断,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及发病机制仍处于研究当中,FIGO分期、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及残余肿瘤情况是影响PFT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发性输卵管癌论文参考文献
[1].裘佳玉.多序列MR技术对原发性输卵管癌征象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孙洺洺,包灵洁,易晓芳,徐丛剑,姜伟.10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9
[3].孙鹏,续晋铭.原发性输卵管癌2例及MR诊断复习[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4].张雅慧.1例老年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9
[5].黄彦珍,赵风杰.1例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病例报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卢淮武,霍楚莹,林仲秋.《2019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
[7].杨媛媛.原发性输卵管癌与卵巢癌的MRI鉴别诊断[D].重庆医科大学.2019
[8].邬向军,唐军,耿京,彭国印.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
[9].武萌,庄文婷,于世娇,赵淑华.原发性输卵管癌肉瘤的相关问题[J].中国妇幼保健.2018
[10].徐秋红,郭红梅,黄映聪,洪小纯.原发性输卵管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诊断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