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谢尔曼阿莱克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库乌雾,阿莱克西,原住民身份,原始宗教
谢尔曼阿莱克西论文文献综述
周芸芳[1](2017)在《阿库乌雾和谢尔曼·阿莱克西诗歌主题的现代转换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彝族诗人阿库乌雾和美国印第安诗人谢尔曼·阿莱克西(Sherman Alexie)在促使本族裔文化复兴的道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掀起了学界对他们研究的热潮。本文主要从他们诗歌创作主题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诗歌创作并不是简单地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而是融合了现代生存环境、文化语境和思想理念,把本族裔文学和文化推向新的阶段,真正实现了现代转换。为了详细探究中美两位少数族裔诗人的联系和差异,本文将从原住民身份、原始宗教和生态理念叁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挖掘他们在身份认知、宗教美学价值、自然观的现代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外文化与文论》期刊2017年02期)
黄润[2](2016)在《社会心理分析视域下美国印第安人身份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谢尔曼·阿莱克西(Sherman Alexie,1966-),美国当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是美国文学界升起的一颗新星,他以描写印第安人在当代美国社会的生存现状而闻名。阿莱克西在华盛顿州威尔普尼特镇的斯波坎印第安部落长大,保留地的生活和艰辛的成长道路,为阿莱克西的创作提供了源泉和灵感。他笔下的人物多是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找机会,建立身份,追寻传统﹑文化根源和历史事实。作品涉及传统﹑历史﹑身份﹑种族压迫﹑种族冲突等主题。半自传体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以下简称《日记》)是阿莱克西创作于2007年的一部力作,以日记体的形式叙述了14岁印第安少年阿诺德为改变命运离开保留地到白人中学求学的经历。该小说一经出版,就以其幽默的语言﹑新颖的卡通插图和真实的人物塑造打动了读者。该书曾获得200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2008年“波士顿环球报好书奖”﹑2008年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年度最佳图书等十多个奖项。本论文运用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和劳拉·尤巴少数民族身份形成五阶段模式,对《日记》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文以阿诺德为线索,从叁方面阐述,即阿诺德身份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阿诺德身份构建的因素、阿诺德兼职印第安人身份的形成阶段。青少年是个体形成自我身份的重要时期,保留地中贫困与死亡等种种危机让青少年阿诺德对保留地产生了种种怀疑,他选择离开保留地去白人学校求学寻找希望,历经整合、反思和融合叁个阶段,最终通过努力获得了白人为主的学校同学们的认可和保留地的理解,成为了一名“兼职印第安人”。阿莱克西在美国多元文化的语境下探索印第安青少年身份问题并展现建构过程,对印第安青少年应对身份危机有指引作用,对发现、解决青少年身份危机,尤其是少数民族背景的青少年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6-05-29)
王玲,普慧[3](2016)在《谢尔曼·阿莱克西对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的自我表征与身份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谢尔曼·阿莱克西通过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中的对抗表征,不仅颠覆长期以来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印第安人的殖民话语和刻板表征,而且批判许多其他美国印第安作家沿用和表现的"归家"范式,以及保留地为中心的部落保守主义,表明他对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真实形象与身份重构的新视角和立场。阿莱克西进而通过自我表征,真实重构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的新型身份——"兼职印第安人"和"现代游牧民",他们能自如往来于两种文化之间,既不单纯受限于印第安部落传统文化的预期,也不一味附庸白人主流文化的强权。小说为我们研究21世纪美国社会的跨文化接触和关系开辟了新视窗。(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6年03期)
张静[4](2013)在《昔日痴少年,今朝勇志士—解读谢尔曼·阿莱克西《飞逸》中的成长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谢尔曼·阿莱克西是美国当代着名印第安作家,《飞逸》是其四部印第安长篇小说中的一部。国内对该作品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的内容仅限于对种族问题的探讨。本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分析这部作品,阿莱克西以成长小说的模式,刻画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小主人公齐兹,让其通过时空旅行及换位思考产生了顿悟,明白了一个道理:愤怒、忌恨、暴力、战争不能够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产生仇视和敌对。人们需要忘记仇恨,学会以宽容为怀。小主人公最终接受了善意白人的帮助,与主流社会达成了妥协,实现了他从无知少年到成熟志士的蜕变。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作家的生平与作品、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该作品的研究现状,从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一章介绍了成长小说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分析了美国成长小说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该小说中蕴含的成长理论。为下文具体分析解读文本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揭示了主人公的成长背景,分析了他苦难的童年经历及其与寄养家庭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出小主人公离开寄养家庭踏上奇幻成长之旅的原因。第叁章主要论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分析了他从白人骗子贾斯蒂斯身上吸取的教训,从而使主人公能够区分诡诈和诚恳、善良和邪恶。贾斯蒂斯对主人公使用暴力的建议也给后者提供了时间旅行的工具,从而引出下文的神奇之旅。第四章集中探讨了主人公如何顿悟这一过程。齐兹在这个神奇的成长之旅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时空转换,这些经历让他重新思考历史,思考人生,从而获得了面对新生活的勇气与希望。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主人公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改变,突出了他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美好生活,最终完成了转变。最后一部分主要对前面几章内容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印第安青少年只有正视自己的身份,才能成功地融入主流社会。本文用成长理论探讨这部小说不仅拓宽了对《飞逸》的研究领域,也给人以启迪:暴力、战争、仇恨无助于解决问题,人们只有互相理解和包容才能达成妥协。(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3-05-01)
乔舒亚·纳尔逊,朱琼敏[5](2012)在《“幽默是我的绿卡”:对话谢尔曼·阿莱克西》一文中研究指出谢尔曼·阿莱克西(Sherman Alexie)是着名诗人、小说家、电影剧作家、电影导演、喜剧演员。他作为2010年普特博文学研讨会嘉宾,于3月份访问了俄克拉荷马大学校园。这段时间对他和俄大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在此期间,他得知自己最新短篇小说集《战舞》获得PEN/福克纳短篇小说奖。这本书,与他最新的诗集《脸》一样,延续了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他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孤独的守林人与天堂肉搏战》及诗集《梦幻舞蹈业》时特有的文体创新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这段多产的时期,他还发表了另外一些故事集,(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期刊2012年00期)
刘克东[6](2012)在《恐惧带来的思考——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后9·11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恐怖主义,尤其是9·11事件给各国民众带来了恐惧和创伤,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忌,进而引发了关于恐怖主义的思考。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在其短篇小说《我能找证人吗?》、《飞逸范式》及长篇小说《飞逸》中先借用了主流媒体的刻板思维,继而以族裔视角,对恐怖主义进行了"语境化"、"亲历性"处理,使作品中的人物对恐怖主义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关爱、友谊、信任、背叛等进行了深度思考,使他们获得人生的顿悟,意识到恐惧和制造恐怖事件都是不可取的行为,仇恨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能解决民族矛盾,只有爱心和宽容才是正道,从而使人物趋向理解、和谐与融合的成长方向,实现了心智的成长。(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2年02期)
刘克东[7](2011)在《谢尔曼·阿莱克西《保留地布鲁斯》中的种族联盟》一文中研究指出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保留地布鲁斯》反映了印第安人、非裔美国人及美国白人之间的联盟。阿莱克西借用苏族拉科塔部落的"鬼舞"将个别部落的历史普遍化,以实现印第安人部落之间的联盟,即泛印第安主义联盟。作品中斯波坎族、扁头族、拉科塔族成员组成泛印第安联盟。阿莱克西通过复活已去世的非裔歌手实现了非裔美国人和印第安人两个弱势种族的联合。阿莱克西暗示用"互补共存"的原则实现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的联盟,即两个种族平等、互补地共存。(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1年01期)
刘克东[8](2010)在《重塑印第安新形象——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阿莱克西是美国目前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借用并解构流行文化中有关印第安人的思维定势和刻板形象,重塑当代印第安人的新形象。他边缘化了白人人物,使印第安角色重新回到文化的中心。他跨越多种界限,自由地穿梭于多种文体与文化之间。(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邱清[9](2009)在《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作品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伴随着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出版,人们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起来。大多数后殖民理论家认为,后殖民文学源于殖民统治下被殖民民族的经历,涵盖自殖民统治起直至当今的整个进程,其发展历经殖民帝国统治下的早期写作、想象之中文化历史的再创造和跨越边界与文化杂合的成熟阶段。所以,在最近的几十年间,虽然许多美国印第安作家仍然遵循回归传统的写作模式,但是他们不再提倡单纯的复原印地安往昔的传统,在创作中,他们既表达了对印第安文化和精神的认同,同时也强调印地安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通过表现认同与融合,他们试图找寻印地安人在美国主流社会当中的位置,探求新的印地安生存模式。谢尔曼·阿莱克西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崛起的年轻一代印第安作家,被誉为“年轻一代印第安作家先锋”。他在作品中具有典型的后殖民性,他着力展示当代美国印第安人彼此间隔绝,迷失自我的精神状况,进而探索从这种状况中解脱出来的途径。本文将阿莱克西的短篇小说集《寂寞游骑兵与印第安人东托在天堂博斗》和长篇小说《保留地布鲁斯》置于后殖民理论框架中,剖析了斯波坎印第安人在“内部殖民”统治下的生存境况,揭示了白人殖民统治对印第安人的迫害,白人主流文化与印第安本土文化的较量与冲突.。以后殖民主义文化的杂和理论为依据,本文还分析了阿莱克西是如何消除主流社会对印第安人民的误解,如何运用杂和思想进行新的本土身份构建,如何改变印第安人处于社会边缘的“他者”地位。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目的,对美国当代印第安文学的发展脉络有所叙述,并概述了对印第安文学的研究状况。在论文的主体部分,笔者从多种角度并紧扣后殖民这个理论背景,对阿莱克西的两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结语中表明只有不断发展印第安文化,使其与主流文化相结合,对印第安传统生存模式进行重塑,印第安文化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美国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在美国社会中的少数族裔处于“内部殖民”统治,如亚裔美国人,非裔美国人等,其处境与印第安人非常相似,同处于后殖民语境。他们对自身民族文化和身份的诉求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发展和壮大也为其他少数族裔文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在后殖民语境下,一味地死守本土文化或者完全被同化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赋予它新的意义和使命,在变化的社会中用杂和的思想进行新的身份构建将为少数族裔带来一条新的生存之路。(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9-06-01)
刘克东[10](2008)在《趋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小说主题发展轨迹》一文中研究指出谢尔曼·阿莱克西是美国文坛上一颗新星。他年轻、大胆、想象力丰富,且富有幽默感,深得众多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不过,阿莱克西也受到一些评论家的批评,批评他笔下的人物印证、强化了白人眼中“消失过程中的高尚野蛮人”的印第安人刻板形象,夸大了保留地的绝望气氛。对此,阿莱克西以他所刻画的积极向上的印第安人形象及种族融合主题进行了正面回击。综观阿莱克西的四部小说,其主题均涉及种族关系,历经文化压迫、文化对抗、被动融入,最终指向种族融合,并规律性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阿莱克西的泛印第安主义、种族联盟及种族压迫。阿莱克西借用苏族拉科塔部落的“鬼舞”来实现泛印第安主义联盟。阿莱克西坚持认为1890年在伤膝谷被白人军队屠杀的200多名印第安人(实际均为拉科塔人)中包括了每一个印第安部落,从而将个别部落历史普遍化,实现了泛印第安主义联盟。本章所分析的作品《保留地布鲁斯》(1995)中,斯波坎族、平头族、拉科塔族成员组成泛印第安联盟。阿莱克西还让1938年就已经逝世的着名非裔布鲁斯歌手罗伯特·约翰逊神奇地出现在斯波坎印第安保留地上,从而实现了两个弱势种族的联合。至于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的关系,阿莱克西暗示了“互补共存”的原则,即两个种族平等、互补地共存。然而,这种理想受到残酷现实的挑战:白人通过新的方式压迫、剥削印第安人。在《印第安保留地》中这种压迫、剥削体现在白人“骑兵唱片”公司扼杀印第安青年乐队“郊狼跳跃”的发展机会,拒绝与他们签约,反而让白人歌迷模仿印第安人组成乐队,从中牟利。第二章论述了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的正面冲突。白人媒体的种族主义言论、白人学者对印第安文化遗产的侵占、白人作家对印第安文化的扭曲激怒了正在努力寻找自己文化根源、形成自己种族身份的印第安青年,导致了这些印第安人和白人的正面冲突。在《印第安杀手》中双方冲突有正面暴力冲突、言语挑衅和游行示威等形式。印第安青年受到印第安民族主义(分裂主义/本土主义)的影响。双方似乎势均力敌,但是,由于白人掌握了电子媒体、印刷媒体和课堂等传播信息、影响大众的媒介,印第安青年的努力并未见可观效果。阿莱克西继而试图通过“鬼舞”来驱赶白人统治者。本文认为,对抗虽没能最终解决种族问题,却反映了弱势族群的声音和力量。第叁章阐述了印第安青年被动融入主流社会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暴力、战争、仇恨、愤怒不能够解决种族问题,人们需要忘记仇恨,以宽恕为怀。这样,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才会停止敌对,相互融合。笔者以成长小说的构架分析了《飞逸》中主人公通过时间旅行、换位思考产生的顿悟,最终接受了善意白人的帮助,和主流社会达成妥协,融入社会的成长模式。笔者研究发现此篇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与前人总结的规律不尽相同。此前,有学者归纳了欧洲和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模式,认为欧洲成长小说呈线形发展,最终主人公成功融入社会,美国成长小说情节多呈圆形,主人公经常不能成功融入社会。阿莱克西的笔下的这篇成长小说情节呈圆形结构,并最终以主人公成功融入主流社会结局。可见这一范式与前人总结的规律有些偏差。笔者认为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受作者态度影响。族裔青年成功融入主流社会须具备两个条件:友善的主流社会和成长主体健全民族身份的形成。第四章笔者通过分析《一个半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中的主人公主动跨越界限的经历得出结论:种族融合需要印第安人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这样他们才能在主流社会得以立足。他们应该熟知自己的民族传统(且应知道传统也要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具有在主流社会生存的能力。抱负、理想、冒险精神和坚强毅力,加上印第安大家庭互助互爱的传统造就了一个新时代印第安人,他打破了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思维定势,跨越了政治界限,自由穿梭于两个族裔之间。阿莱克西在本部作品中解构了白人模拟的印第安刻板形象,重塑了积极、乐观、成功的新印第安形象。阿莱克西从智力、勤奋、耐力、体育运动等方面塑造该形象,其中篮球运动赋予主人公力量,帮助他赢得白人社会的认可,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在人物身份确定和新印第安形象的重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简言之,阿莱克西作品的主题按照从被压迫到对抗,到被动融入,到主动融入的规律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最终实现种族融合。(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8-12-01)
谢尔曼阿莱克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谢尔曼·阿莱克西(Sherman Alexie,1966-),美国当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是美国文学界升起的一颗新星,他以描写印第安人在当代美国社会的生存现状而闻名。阿莱克西在华盛顿州威尔普尼特镇的斯波坎印第安部落长大,保留地的生活和艰辛的成长道路,为阿莱克西的创作提供了源泉和灵感。他笔下的人物多是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找机会,建立身份,追寻传统﹑文化根源和历史事实。作品涉及传统﹑历史﹑身份﹑种族压迫﹑种族冲突等主题。半自传体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以下简称《日记》)是阿莱克西创作于2007年的一部力作,以日记体的形式叙述了14岁印第安少年阿诺德为改变命运离开保留地到白人中学求学的经历。该小说一经出版,就以其幽默的语言﹑新颖的卡通插图和真实的人物塑造打动了读者。该书曾获得200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2008年“波士顿环球报好书奖”﹑2008年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年度最佳图书等十多个奖项。本论文运用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和劳拉·尤巴少数民族身份形成五阶段模式,对《日记》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文以阿诺德为线索,从叁方面阐述,即阿诺德身份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阿诺德身份构建的因素、阿诺德兼职印第安人身份的形成阶段。青少年是个体形成自我身份的重要时期,保留地中贫困与死亡等种种危机让青少年阿诺德对保留地产生了种种怀疑,他选择离开保留地去白人学校求学寻找希望,历经整合、反思和融合叁个阶段,最终通过努力获得了白人为主的学校同学们的认可和保留地的理解,成为了一名“兼职印第安人”。阿莱克西在美国多元文化的语境下探索印第安青少年身份问题并展现建构过程,对印第安青少年应对身份危机有指引作用,对发现、解决青少年身份危机,尤其是少数民族背景的青少年具有积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谢尔曼阿莱克西论文参考文献
[1].周芸芳.阿库乌雾和谢尔曼·阿莱克西诗歌主题的现代转换探究[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7
[2].黄润.社会心理分析视域下美国印第安人身份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6
[3].王玲,普慧.谢尔曼·阿莱克西对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的自我表征与身份重构[J].思想战线.2016
[4].张静.昔日痴少年,今朝勇志士—解读谢尔曼·阿莱克西《飞逸》中的成长主题[D].郑州大学.2013
[5].乔舒亚·纳尔逊,朱琼敏.“幽默是我的绿卡”:对话谢尔曼·阿莱克西[J].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2012
[6].刘克东.恐惧带来的思考——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后9·11书写[J].当代外国文学.2012
[7].刘克东.谢尔曼·阿莱克西《保留地布鲁斯》中的种族联盟[J].国外文学.2011
[8].刘克东.重塑印第安新形象——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述评[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
[9].邱清.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作品解读[D].东北大学.2009
[10].刘克东.趋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小说主题发展轨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