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弹道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火工释放装置,火箭驱动,内弹道方程,数值计算
内弹道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徐汉中,焦胜海,张君发,潘文,吕蒙[1](2018)在《火箭驱动释放装置内弹道过程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发射筒侧壁开孔的特殊火箭驱动释放装置,根据实际释放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热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发射过程中的经典内弹道模型;根据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在大气和真空两种环境下筒内发射和筒外火箭助推整个驱动释放过程的内弹道参数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共同反映了筒内附加弹射力在真空环境下对物体最终释放初速有较大影响;火箭驱动释放仿真模型的建立,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分析手段。(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李春雷,王雨时,张志彪[2](2018)在《不同温度下无后坐炮内弹道过程多维随机变量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精确设计身管强度、弹体强度和精细分析引信解除保险性能,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在考虑药厚、火药力、药量、药室容积和弹丸质量随机性的基础上,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和无后坐炮经典内弹道学模型,随机模拟了不同随机因素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随机影响因素下的某无后坐炮内弹道膛压曲线轮廓,高温、低温、常温条件下最大膛压附近的膛压跳动最大值分别为14.088 8 MPa,5.660 3 MPa,7.749 8 MPa。该解算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膛内射击过程的变化规律,可用于精确设计身管强度、弹体强度和精确分析引信解除保险性能。(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丁传俊,张相炎[3](2015)在《基于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弹带挤进过程及内弹道过程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揭示弹带和身管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了弹炮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FEA)模型,采用Fortran子程序结合显式有限元方法对挤进过程以及随后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热力耦合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经典内弹道模型时,次要功系数随时间变化并存在极值;在挤进过程中,弹带表层受热软化对内弹道过程有显着影响;对于药筒定装式炮弹,计及拔弹力可以提高挤进过程及随后内弹道过程的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张博孜[4](2015)在《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子弹药的抛撒技术对于子母武器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打击精度至关重要,中心燃气式抛撒以其加载平缓、过程可控、结构紧凑等优势逐渐成为现代子母弹武器系统的优先选择,这种抛撒方式的作用过程十分复杂,包含了抛撒能量的产生和释放过程,以及热力学能向机械能的转换过程。本文针对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对能量转换室内部的燃气流场的流动、建压、推动能量转换装置和子弹运动做功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子弹的受力状态和运动规律对不同特征参数的响应规律,揭示了特征结构参数对子弹受力运动过程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设计了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定容阶段试验装置及试验研究方案,以2“小粒黑火药作为点传火药,以2/1樟制式火药作为抛撒药,通过测试抛撒试验装置特征位置的压力数据,初步探讨了能量转换室内的压力分布规律。采用相同装药方案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安全可靠,装药设计合理可行,试验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为开展抛撒过程变容阶段的试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2.结合燃烧学、内弹道学、气体动力学等相关理论,针对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定容阶段建立了数理模型。为便于对抛撒过程的建模和分析,根据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各模块的功能特性,将整个物理过程划分为3个计算区域,包括点传火管内的黑火药燃烧区域、中心管内的发射药燃烧区域、定容阶段能量转换室内的气固两相反应流动区域,分别针对3个区域建立了零维火药燃烧模型、一维轴向两相流模型和二维轴向、径向两相流动模型,并基于结构化网格和CE/SE算法编制了仿真计算程序。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研究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3.通过对数值仿真结果的分析,探讨了抛撒内弹道过程定容阶段能量转换室内部流场的流动特性和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流场上下两侧会先后形成涡旋现象,涡旋的存在导致流场压力分布出现局部的低压区域,而低压区会影响能量转换装置的受力状态。4.在抛撒内弹道过程定容阶段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抛撒内弹道全过程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案,其中一种方案中在能量转换室内增加了扰流板。通过测试抛撒试验装置特征位置的压力数据、子弹两端的过载数据,以及高速摄影拍摄得到的子弹运动过程,初步得到了抛撒装置典型结构参数对子弹受力状态及运动规律的影响特性。5.在中心燃气式抛撒定容阶段数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抛撒内弹道全过程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和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建立了能量转换室变容阶段的流动模型、能量转换装置的膨胀变形模型和子弹的受力运动模型。发展了适用于二维结构网格的高效动网格方法,并针对基于正交四边形网格的CE/SE算法,推导出适用于非正交四边形网格的CE/SE算法。通过仿真计算,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6.以中心管小孔的分布位置和不同形式扰流板的结构尺寸作为特征参数,通过仿真计算,系统性地分析子弹的受力状态和运动规律对不同特征参数的响应规律,揭示了特征参数对子弹受力运动过程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改善和控制子弹翻转运动的技术方法和有效措施。建立了对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理论分析方法。本文不仅可以为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的研究提供试验和理论方法,也可以为同类型抛撒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研究成果在丰富子母弹武器研究手段、提高子母弹武器研究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1)
张博孜,王浩,王珊珊[5](2015)在《含扰流装置的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扰流板对子母弹抛撒过程中子弹翻转角速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二维两相流模型对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对流场结构和推弹装置受力状态的对比分析表明,当燃气发生器小孔集中于扰流板上侧时,提高扰流板位置可以有效增大推弹装置受到的翻转合力矩。可为同类型抛撒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5年02期)
张博孜,王浩,王珊珊[6](2015)在《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子母弹翻转速度优化控制的研究中,提高子母弹抛撒过程中子弹的翻转角速度有利于子弹在复杂的激波场中顺利抛出。对于中心燃气式抛撒,一般通过增加扰流板调节子弹翻转角速度,即增加了抛撒系统的复杂程度又提高了系统的附加质量。现提出一种通过改变燃气发生器小孔轴向分布位置,调节子弹翻转角速度的方法。对抛撒内弹道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与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得到了小孔位置变化对子弹翻转角速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角速度的产生机理。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选择燃气发生器的小孔位置有助于提高子弹的翻转角速度,分析结果可作为中心燃气式抛撒机构的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5年01期)
王亮,许厚谦,薛锐[7](2014)在《基于内弹道过程的膛内燃烧产物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供弹丸出膛口后流场计算的初始数据,在内弹道计算的基础上引入了发射药燃烧产物组分的计算。内弹道计算采用经典内弹道计算模型,发射药燃烧产物组分的计算采用最小自由能法。在最小自由能法中,使用实际气体的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采用剩余性质法计算实际气体的Gibbs自由能。通过计算,得到了膛内火药燃烧产物组分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该文的计算结果可以作为弹丸出膛口后流场计算的初始数据。(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肖元陆[8](2013)在《叁级轻气炮内弹道过程数值仿真与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轻气炮是进行高速撞击试验的超高速发射技术之一,它的弹丸出炮口的速度直接影响材料撞击时的高压、高应变率、高温状态,轻气炮的几何尺寸和发射参数等是影响其内弹道过程和弹丸最终速度的主要因素。本文以超高速发射轻气炮为背景,分析了它的内弹道过程,对二级轻气炮和叁级轻气炮进行了数值模拟。具体工作如下:a)分析二级轻气炮和叁级轻气炮发射原理和内弹道过程,建立了轻气炮火药室经典内弹道模型,并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编制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建立轻气室内二维轴对称非定常可压缩模型,并采用Spalart-Allmaras单方程湍流模型,通过基于有限体积法的AUSM+差分格式进行数值模拟;最后对Fluent进行二次开发,将经典内弹道程序耦合进UDF,最终实现从火药室到轻气室的整个内弹道过程的耦合模拟。b)计算分析二级轻气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药室压力、活塞运动、轻气室压力、弹丸运动、激波传播情况等变化规律;改变二级轻气炮的几何尺寸和发射参数如活塞质量、弹丸质量、初始注气压力、泵管直径、弹丸启动压力等条件,分析比较各个因素对内弹道过程和发射性能的影响。c)计算分析叁级轻气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药室压力、活塞Ⅰ运动、活塞Ⅱ运动、一级轻气室压力、二级轻气室压力、弹丸运动、激波传播情况等变化规律;改变叁级轻气炮的几何尺寸和发射参数如活塞Ⅰ质量、活塞Ⅱ质量、弹丸质量、初始注气压力、二级泵管直径、弹丸启动压力等条件,分析比较各个因素对它的内弹道过程和发射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3-12-01)
程山,马忠亮,宋修赞,刘佳[9](2013)在《含硝酸铵发射药内弹道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不同硝酸铵含量的发射药的能量示性数,在φ30 mm火炮装填条件下,采用传统的经典内弹道模型,模拟计算出不同硝酸铵含量的七孔火药发射药的膛压、弹丸初速等弹道参数,研究硝酸铵含量对硝酸铵发射药内弹道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酸铵含量的增加,膛内压力和弹丸速度先增加后降低,硝酸铵含量存在一个最优点使二者达到最大值。(本文来源于《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期刊2013年05期)
罗乔,张小兵[10](2013)在《整装式弹药超高射频武器内弹道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整装式弹药超高射频串联发射武器内弹道性能,建立了整装式弹药超高射频武器的经典内弹道模型,给出了发射过程中的能量平衡方程、药室状态方程和辅助方程,编制程序分别模拟了3发弹丸单独发射、低频发射和高频发射时的情况。结果显示:第2发及后续弹丸的内弹道性能受前面药室的影响较大,且越靠后发射的弹丸受到的影响越大;高频发射时,相邻弹丸之间的影响较大,严重影响武器安全性;装填条件相同的各发弹丸,其初速一致性较差,需对装填条件进行调整,使初速一致。(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内弹道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精确设计身管强度、弹体强度和精细分析引信解除保险性能,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在考虑药厚、火药力、药量、药室容积和弹丸质量随机性的基础上,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和无后坐炮经典内弹道学模型,随机模拟了不同随机因素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随机影响因素下的某无后坐炮内弹道膛压曲线轮廓,高温、低温、常温条件下最大膛压附近的膛压跳动最大值分别为14.088 8 MPa,5.660 3 MPa,7.749 8 MPa。该解算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膛内射击过程的变化规律,可用于精确设计身管强度、弹体强度和精确分析引信解除保险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弹道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徐汉中,焦胜海,张君发,潘文,吕蒙.火箭驱动释放装置内弹道过程仿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8
[2].李春雷,王雨时,张志彪.不同温度下无后坐炮内弹道过程多维随机变量数值模拟[J].弹道学报.2018
[3].丁传俊,张相炎.基于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弹带挤进过程及内弹道过程的仿真研究[J].兵工学报.2015
[4].张博孜.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
[5].张博孜,王浩,王珊珊.含扰流装置的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15
[6].张博孜,王浩,王珊珊.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内弹道过程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5
[7].王亮,许厚谦,薛锐.基于内弹道过程的膛内燃烧产物的计算[J].弹道学报.2014
[8].肖元陆.叁级轻气炮内弹道过程数值仿真与参数优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3
[9].程山,马忠亮,宋修赞,刘佳.含硝酸铵发射药内弹道过程数值模拟[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3
[10].罗乔,张小兵.整装式弹药超高射频武器内弹道过程数值模拟[J].弹道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