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动力学论文-赵泽翔,王光庆,谭江平,崔素娟,武海强

稳态动力学论文-赵泽翔,王光庆,谭江平,崔素娟,武海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稳态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分布参数模型,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谐波平衡法

稳态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赵泽翔,王光庆,谭江平,崔素娟,武海强[1](2019)在《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时-频域动力学特性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系统参数对其时-频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等效磁荷法和拉格朗日方程及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分别建立了双稳态压电振动采集器的非线性磁力模型和系统分布参数动力学方程;基于谐波平衡法对双稳态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动力学响应特性进行了解析,并分别从频域和时域角度仿真分析了系统参数对采集器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有利于对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综合性能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涂响,廖海清,陈少华,宋永会[2](2019)在《紫外/芬顿过程中目标污染物降解拟一级稳态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紫外/芬顿法(UV/Fenton)深度处理丙烯腈生化尾水,选取尾水中5-苯并叁氮唑、3-氰基吡啶、7-氮杂吲哚、反丁烯二腈、1,3-间苯二甲腈作为目标污染物,建立拟一级稳态动力学模型对目标污染物降解进行拟合和预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实际废水对紫外/芬顿法降解目标污染物的影响,给出了拟稳态羟基自由基浓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模型拟合得到二价铁平衡系数。实验结果表明,UV/Fenton法对丙烯腈生化尾水中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拟一级稳态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对实际废水高级氧化深度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取和目标污染物的监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期刊2019-08-23)

付璇[3](2019)在《可调频双稳态压电俘能器的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能量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海浪冲击堤岸和各种工程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小到桥梁在车辆经过时产生的振动以及车辆本身产生的振动。如果将振动能量收集并进行转化,将具有十分可观的前景。由于振动能量的采集不会受到天气、温度、湿度和光线等外界因素影响,成为目前能量采集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当环境中的振动频率等于或接近俘能器的固有频率的时候,系统产生最大的振动幅值,此时输出电能达到最大。然而传统俘能器的固有频率是固定不变的,真实环境中的振动频率却不断变化。如果俘能器固有频率与环境振动频率不匹配,系统就不能达到有效的工作状态,输出的电量就会大大降低。如何保证俘能器在外界环境振动频率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达到共振状态,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解决环境振动频率匹配的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拓宽俘能器的工作带宽,使其在宽频激励的环境中能够有效的工作;根据外部激励环境的变化,调节俘能器的固有频率,使其与环境中的激励频率相匹配,从而达到共振状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调频双稳态压电俘能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给出了可调频压电俘能器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对系统进行运动分析并得到了系统的运动方程,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到了系统的电学方程。根据平衡点静态分叉分析得到了发生双稳态运动时的磁铁间距范围。对系统随激励频率变化依次进入的状态进行了分析。当外界环境激励频率变化时,调节磁铁间距从20mm到12mm的过程中,俘能频带向右移动,由17-25Hz变成了17-72HZ,俘能频带得到有效拓宽。(2)在仿真基础之上,设计制作了可调频双稳态压电俘能装置,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对第一章所得理论结果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随着激励频率增大,系统依次进入的状态。另外对系统进行了调频实验,调频前系统输出电压0.005V,调频后系统输出电压达到4.7V,调频效果很明显。(3)对俘能电路里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与选取。根据负载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对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进行了相关参数的计算与型取。根据负载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对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进行了相关参数的计算与型号选取,对滤波电容和限流电阻的取值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对所设计的俘能电路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交流电压经过俘能电路转化之后输出的是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电压大小在发光二极管的工作范围之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能之后,可以为LED供电使其正常工作。(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杨炯炯[4](2019)在《一种双稳态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这几年来压电发电技术的发展,利用环境中的振动能为系统供电成为目前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压电式发电装置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为使系统得到更好的发电效果。本论文将非线性弹簧与传统的双稳态压电式俘能系统相结合,提出了含非线性弹簧的双稳态压电式振动俘能装置,使系统更容易降低势垒做大幅周期运动,从而达到更好的动力学输出响应。本文利用MATLAB数值仿真法研究了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特性与各结构参数对系统输出响应特性的变化规律,利用实验验证系统的激励幅值、激励频率、磁梁间距、阻尼等对系统输出响应特性的影响。对该双稳态压电式发电装置的设计和实践应用具有科学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含非线性弹簧的双稳态压电式发电系统的数学几何模型,利用哈密顿原理、伽辽金法、泰勒级数展开得到了系统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简谐激励下激励强度、激励频率、磁梁间距、磁矩、阻尼发生变化时的系统的动力学输出响应,得到了以上各个参数对含非线性弹簧的双稳态压电式振动俘能装置振动情况的变化规律。同时与传统双稳态发电系统作对比,结果显示:含非线性弹簧的双稳态系统的动力学输出响应特性高于传统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2)在窄带随机激励下建立了压电系统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并利用数值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窄带随机激励幅值、磁梁间距、初始值、磁矩、相位角、阻尼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输出响应特性以及功率输出的影响。(3)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验证分析窄带随机激励下和简谐激励下各参数对系统的输出响应特性,得到激励强度的增大可以增加系统的输出电压;在合适的低频率发电且频带宽较大;在两种激励下阻尼越小输出电压越大;取合适的磁梁间距值时,发电效果最好。最后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相符合。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了含非线性弹簧的双稳态压电发电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特性,研究结果为非线性双稳态压电式振动俘能装置的深度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为非线性双稳态压电式振动俘能装置的深度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位强[5](2019)在《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减速带的广泛使用,汽车通过减速带时所产生的大量振动能未被合理利用。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能将这部分振动能进行收集并转化成电能,代替传统供电方式为小型用电设备提供可持续电源,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目前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多采用线性系统进行能量捕获,工作带宽很窄,发电效率较低。本文以提高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的发电效率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采用理论建模和数值仿真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不同激励条件下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根据车辆振动的简化模型,建立了车辆一减速带系统和双稳态发电系统的力学模型。在1/4和1/2车辆模型下,研究了减速带形状对系统的平均输出功率及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减速带形状;研究了车型对系统输出功率及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得出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系统的发电量随着车重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研究了负载电阻对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优负载电阻。研究了车型和车速分别符合正态随机分布时,均值和方差对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系统均方根功率的影响。在车辆类型呈正态分布时,研究了质量均值对系统均方根功率的影响,得出激励频率不变,激励幅值越大,发电性能越好;通过分析质量方差对系统发电性能的影响,得出质量方差越大,激励幅值变化越大,大型车辆增多,发电量增大。在车速服从正态分布时,研究了车速均值和方差对系统均方根功率的影响,得到了系统具有较好发电效果的车速范围。在车型和车速同时符合正态分布的基础上,研究均值和方差对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系统发电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速度方差下质量均值对发电性能的影响,得出系统的均方根功率随着质量均值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通过分析不同质量均值下质量方差对系统发电性能的影响,得出当通过减速带的汽车质量较小时,系统的均方根功率值会随着质量方差的增大而缓慢变大,但当汽车质量增大到一定值时,系统的输出功率又随着质量方差的增大而减小。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速度均值和方差对发电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系统最大均方根功率时的最佳车速均值。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得出了不同车速和车重对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为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王康,李欣业,张利娟,张华彪[6](2019)在《一种弹性支撑双稳态压电能量俘获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双稳态能量俘获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及现象,针对弹性支撑下具有双稳态的压电悬臂梁能量俘获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首先基于能引发双稳态现象的磁力模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建立了基础作简谐运动时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根据无量纲化后的控制方程,利用罗斯-霍尔维茨判据分析了平衡点的静态分岔。最后,利用Matlab数值仿真得出压电悬臂梁位移以及输出电压随系统参数和激励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分岔图。结果表明,系统的幅频特性呈现为硬特性,但压电悬臂梁的振幅随质量比及刚度比的变化却呈软特性,即在某些参数范围内,系统的简谐周期响应发生分岔并导致混沌运动,系统的运动既可以发生在零平衡点附近,也可以发生在非零平衡点附近,甚至是在不同的平衡点之间作大幅跃迁。因此,相同参数下,系统具有双稳态时比单稳态时具有更丰富的运动形式,可明显提高系统的电压输出和响应频带。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如何优化振动能量采集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俊,曹守启,吴根水,赵松庆,刘荣忠[7](2019)在《涡环伞降末敏子弹的稳态扫描动力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采取理论建模、高空自由落体试验及可视化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涡环伞降末敏子弹的稳态扫描动力学特性。基于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由弹体、降落伞、伞盘、摩擦盘、连杆所组成的五刚体动力学模型,并应用ADAMS、MATALB及VR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弹道计算和可视化仿真研究。通过在高空热气球上投放试验样弹的方法,得到了伞弹系统的运动图像、平均落速、转速等弹道数据。对比研究得出:涡环伞的运动稳定性良好,可使末敏子弹保持匀速旋转降落状态,弹体达到稳定后的落速约为13.5m/s,转速约为3r/s,稳态扫描角接近于弹体的静态悬挂角,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旭[8](2019)在《分数阶多稳态混沌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同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积分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为正在经历变化的系统建模提供了框架,并提供了推断数学模型预测的方法。分数阶微积分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概念,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比于整数阶微积分,分数阶微积分可以更准确的描述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以及事物的本质物理现象,并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生物化学,电子学,经济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近些年来,对于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量的新型分数阶混沌系统以及各式各样的分数阶同步控制策略被广泛提出,同时由于系统自身的复杂特性使其在控制系统领域以及保密通信领域内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在对于具有特殊动力学行为即为存在多稳态特性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而此类系统往往具有更为突出的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因此,针对上述这一现状,本文主要对具有此类特性的分数阶混沌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主要工作可概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一个新型自激多稳态分数阶混沌系统模型。通过系统平衡点稳定性定理来确定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稳定区间,从而来选取合适的分数阶阶次值,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和系统的相位图,分岔图,李雅普诺夫谱等非线性动力学工具来研究新型分数阶混沌系统随系统参数的相应变化所呈现的多稳态特性。之后利用Multisim软件搭建系统的电路模型来进行仿真实验,并且实现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实验,电路实验结果与其相应的数值理论分析达成一致,证明了混沌系统存在的意义以及电路设计的正确性。2.构建了一个新型隐藏多稳态的分数阶混沌系统模型。由于该分数阶混沌系统没有平衡点,因而不需要进行平衡点稳定性分析。通过利用控制变量法和非线性动力学工具来深入研究了系统参数对于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多稳态特性的影响。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即为偏移增量控制特性,从而使得该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具有更加广泛且实际的作用。最后,对分数阶混沌系统进行电路仿真实验和硬件电路实验,其结果与相应的理论分析相一致。3.同步问题一直是混沌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本文的工作中,首先对滑模同步理论以及有限时间同步理论进行简要地说明介绍,之后根据理论要求设计出合适的分数阶同步控制器,再将其分别引入到前文中所构建的两种分数阶混沌系统模型之中,从而来实现分数阶混沌系统同步。(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10)

潘殿坤[9](2019)在《双稳态混杂层板动力学行为及其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无线监测传感器等微电子设备逐渐向低功耗方向发展,从机械振动中收集能量而为电子设备供电的供给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此种方式可以降低电子设备对电池等外部电源的依赖性,从而实现自供能,使电子设备在长时间内不间断地工作。与电磁式和静电式振动能量收集技术相比,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无电磁干扰,易于加工制备和可实现机构的微小化、集成化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传统线性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只有当振动频率与其共振频率接近时才有效,但振动能的频率是随机的或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线性压电能量收集器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实现宽频能量收集才更具有实际意义。得益于非线性动态响应,双稳态结构成为实现宽频能量收集颇具前景的选择之一。双稳态复合材料层板是一种典型的双稳态结构,在跳变过程中可实现大变形,且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丰富的非线性动态响应,这使其成为实现宽频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的潜在方案之一。本文以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技术为背景,结合一种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设计并研究一种新型的双稳态宽频振动压电能量收集器,主要工作如下:为了获得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的稳定构型特点,首先对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的稳定构型进行预报。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自由边界下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的曲率及中心面应变分布规律,基于此规律建立了稳定构型的预报模型,说明其双曲率和曲率分布均匀的特点,并分析了铺层和几何尺寸对构型的影响。考虑实际应用的情况,建立了悬臂边界下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的稳定构型预报模型,并结合有限元模型和实验分析了铺层方式和几何条件对此种边界下稳定构型的影响。为了了解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构型转变过程中的大变形和非线性特性,通过有限元模型和实验研究了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在四点支撑和悬臂边界下的跳变行为,发现其跳变过程的载荷位移曲线具有与初始构型相关的两个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悬臂边界下层板铺层和几何条件对跳变行为的影响;通过构型预报结果,选取了叁种构型差异较大具有不同铺层的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利用有限元模型和实验分析了叁种层板在跳变过程中的应变变化,同时确认应变分布的均匀性,并以此作为判断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动态响应的依据。为获得叁种层板的固有属性,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悬臂边界下的一阶线性固有频率和模态,并进一步建立有限元动态模型模拟层板的振动响应。通过实验监测层板的叁个位置在两个方向的应变获得叁种层板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非线性动态响应,通过应变值来确定层板是否发生跳变,从而确定单阱振动和阱间振动,并进一步通过应变变化规律判断阱间振动的类型。通过以上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为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根据双稳态混杂对称层板的构型特点,设计了四种具有不同铺层方式和压电陶瓷形状的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的稳定构型和压电陶瓷的应力状态。实验制备这四种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通过充电性能测试获得了由构型所致的初始电压并与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比,测试了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在往复跳变情况下的输出功率,并与相同设置的线性压电能量收集器进行了对比。利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铺层方式、混杂宽度以及压电陶瓷几何尺寸对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的纵向曲率和初始电压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压电陶瓷的应变与初始电压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基本特性。实验验证了叁种因素的影响规律,分别测量了所制备的五种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的稳定构型和初始电压,并进一步测量了在一定激励水平下五种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动态响应,获得了往复跳变过程中和不同振动响应类型下的输出功率。设计并制备了更适合于能量收集的小尺寸且低纵向曲率的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并同时设计了叁种相同几何尺寸的线性压电能量收集器来说明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和叁种线性压电能量收集器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比较了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和线性压电能量收集器的输出响应,结果表明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具有更高输出电压和功率,得益于非线性响应,其有效频带更宽。分析了加速度、频率、压电陶瓷数量以及压电陶瓷位置对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输出功率的影响趋势,并进一步说明了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所具有的宽频带和可充分利用压电陶瓷的特性。针对双稳态压电能量收集器低固有频率且激励需求高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双稳态能量收集器的全铝混杂新铺层,并利用有限元模型和实验验证了此种铺层下的双稳态能量收集器的稳定构型以及动态响应。通过附加质量降低此种双稳态能量收集器的固有频率和激励需求,并根据其回复力特征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集总参数理论模型用于预测具有附加质量的双稳态能量收集器的动力学响应。(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邱海,方虹斌,徐鉴[10](2019)在《多稳态串联折纸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折纸结构和折纸力学超材料由于其无穷的设计空间、出色的变形能力、超常规力学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最近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地,某些折纸结构单胞由于具有独特的双稳态特性而获得深入研究.注意到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通常由多胞构成,但多胞结构的多稳态特性及其诱发的动力学行为尚不清晰,相关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在双稳态Miura-ori堆迭结构单胞的基础上,研究由两个异构双稳态单胞基于力平衡串联而成的结构.静力学分析指出,双胞串联结构具有4个定性不同的稳定构型,呈现出多稳态特征.动力学分析指出,双胞串联结构在4个稳定构型处具有显着不同的固有频率特征.逐渐增大激励幅值,双胞串联结构的多稳态特性诱发出类型丰富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包括亚谐、超谐甚至混沌的阱内和阱间振动.根据幅值特征,我们将稳态动力学响应分为九类,并开展了动力学响应的吸引盆和吸引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动力学响应的吸引盆稳定性(即出现概率)显着不同,且与激励幅值密切相关.本文得到的多稳态双胞串联结构的静力学特性、动力学响应的分类,以及吸引盆稳定性相对于激励幅值的演化规律,对深入认识多稳态折纸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调控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稳态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紫外/芬顿法(UV/Fenton)深度处理丙烯腈生化尾水,选取尾水中5-苯并叁氮唑、3-氰基吡啶、7-氮杂吲哚、反丁烯二腈、1,3-间苯二甲腈作为目标污染物,建立拟一级稳态动力学模型对目标污染物降解进行拟合和预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实际废水对紫外/芬顿法降解目标污染物的影响,给出了拟稳态羟基自由基浓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模型拟合得到二价铁平衡系数。实验结果表明,UV/Fenton法对丙烯腈生化尾水中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拟一级稳态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对实际废水高级氧化深度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取和目标污染物的监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稳态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赵泽翔,王光庆,谭江平,崔素娟,武海强.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时-频域动力学特性及实验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9

[2].涂响,廖海清,陈少华,宋永会.紫外/芬顿过程中目标污染物降解拟一级稳态动力学模型研究[C].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2019

[3].付璇.可调频双稳态压电俘能器的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4].杨炯炯.一种双稳态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5].位强.双稳态减速带振动能量捕获器动力学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6].王康,李欣业,张利娟,张华彪.一种弹性支撑双稳态压电能量俘获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9

[7].张俊,曹守启,吴根水,赵松庆,刘荣忠.涡环伞降末敏子弹的稳态扫描动力学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19

[8].张旭.分数阶多稳态混沌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同步研究[D].湘潭大学.2019

[9].潘殿坤.双稳态混杂层板动力学行为及其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10].邱海,方虹斌,徐鉴.多稳态串联折纸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J].力学学报.2019

标签:;  ;  ;  ;  

稳态动力学论文-赵泽翔,王光庆,谭江平,崔素娟,武海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