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保护装置论文-班国邦,谈竹奎,徐玉韬,谢百明,袁旭峰

数字化保护装置论文-班国邦,谈竹奎,徐玉韬,谢百明,袁旭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化保护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EC,61850,智能配电网,装置建模,SCL编辑工具

数字化保护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班国邦,谈竹奎,徐玉韬,谢百明,袁旭峰[1](2018)在《基于IEDScout的数字化保护装置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EC 61850标准为解决智能电子设备间的互操作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近年来其应用领域也不断得到扩展,但由于配电网络线路复杂、设备数量巨大,IEC 61850标准在配电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以智能配电网为研究环境,以具体的数字化配电保护装置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IEC 61850基本体系和信息模型。然后按照IEC 61850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对数字化保护装置进行了功能定义和分解,并利用标准中的信息模型对其逻辑节点及逻辑设备进行了建模。最后利用SCL编辑工具建立保护装置IED模型文件,IEDScout测试工具与保护装置进行通信,Wireshark网络分析软件捕获报文,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8年21期)

王培秀[2](2017)在《数字化保护装置设备数据模型的智能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CD文件)中包括变电站所有装置的信息,后台监控系统保存的是整站SCD文件;智能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装置)配置文件是从SCD文件中拆分出和工程相关的实例化的装置配置文件。某些情况下,有些厂家由于装置功能的改动而修改了装置配置文件,全站SCD配置文件也会有多个版本,可能导致装置的配置文件和监控系统使用的全站SCD配置文件不一致,当后台监控系统通过网关对间隔层的各智能电子装置进行操作时,对应的响应可能不正确,这样会使整个变电站系统紊乱。本文研究数字化保护装置设备数据模型智能测试平台,在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自动测试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描述了装置设备数据模型文件的来源以及与SCD文件或“六统一”模型文件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引出设备数据模型智能测试的概念。针对设备数据模型中字符串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KMP算法的字符串比较算法,并以数据实例验证其在设备数据模型测试中的有效性。其次提出了一种面向设备数据模型的数据间关键字匹配算法。介绍了关键字库文件的建立方法,在逆向最大匹配算法(Reverse Directional Maximum Matchingmethod,RM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字符串分词的方法,在分词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设备数据模型字符串比较算法,对数据间的匹配度进行计算,根据匹配度选择匹配数据,完成数据间的关键字匹配。然后介绍了根据IEC 61850标准所建立的设备数据模型文件的组成;根据文件的结构特点并基于字符串比较算法、关键字匹配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词匹配的设备数据模型间智能匹配算法;阐述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介绍了算法的软件实现以及算法间的调用过程。最后介绍了设备数据模型智能测试系统的测试流程和测试界面整体框架设计;提出一种关键字库维护方法,开发了一种关键字库维护工具,详细介绍了该工具的使用方法;介绍了设备数据模型智能测试的软件开发过程,包括图形化设计、界面与后台程序的交互以及通过接口调用设备数据模型智能匹配算法的方法;以辽宁省500kV鹤乡变电站的PL5802A装置为例,对测试系统进行验证,实现了智能化测试,降低了测试工作量,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6-01)

刘佃国[3](2015)在《电力变压器数字化保护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变压器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充当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一次电气设备,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电网能否作可靠的工作,因此变压器保护装置就显得非常重要。变压器保护配置通常由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共同来实现对变压器的保护。常见的变压器故障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故障;内部故障主要有主保护进行处理,而外部故障主要主保护通常有后备保护进行处理,在主保护拒动时后备保护实现动作。本文主要对变压器的保护原理作深入的研究分析,并设计出基于DSP的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本文就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主保护的差动保护和差动速断及后备保护的过流及过负荷等。主保护的差动保护会因励磁涌流的产生而出现误动作,因此本装置对出现励磁涌流的产生及采取的措施作了详细说明。变压器在正常运行中会出现不平衡电流,本文就对励磁涌流与不平衡电流出现的原因及消除措施做了详细的说明。保护装置的判据定值是通过傅里叶变换算法而得到的,为此还具体列出了用24点傅里叶算法求出的基波、二次谐波和叁次谐波的值。本文重点在于对保护装置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并充分考虑设计了软硬件的抗干扰措施。装置的硬件系统采用广泛应用的插件式结构,保护的各个插件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本保护装置,实现了包括网络通讯在内的所有保护功能。硬件结构是以TI公司高性能的TMS320F2811为主控CPU搭建而成,具体实现了数据采集、逻辑输出、动作记录、人机交互及网络通讯等完整的微机保护功能。软件系统的开发是在CCS软件环境进行的,通过采用主程序与中断程序结合方式,利用DSP的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控制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功耗。DSP片内的外设资源丰富,完成了A/D转换及串口通信等功能,本文就对软件的程序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保护装置的速度、精度等满足微机保护的技术要求,为此特意做了包括网络通讯在内的各种现场调试实验,对其主要的功能做了实验进行验证,并对装置进行了现场调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5-25)

张玉中,姬希娜,张超永,刘沛,李天泽[4](2015)在《数字化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字化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程度,在对现有测试软件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装置研发测试实际需求和原理出发,设计出一套能同时支持多台数字化装置的自动测试系统.该软件最大限度的继承现有自动测试软件优点,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和模块化设计思想,充分运用现有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实现多台装置闭环自动测试.实践证明,该软件在继电保护装置研发测试中的应用,能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的充分性,进一步保证装置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5年04期)

佟国威[5](2015)在《数字化保护装置时钟同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不断迈进的步伐,传统的变电站越来越少,数字化变电站占领了绝大部分的份额,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随之成了热门。相对于传统的变电站,数字化保护装置是一种新事物,其显着的变化主要有通信接口和信号传输方式的变化。本文浅析了IEC61850数字化变电站对时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时钟误差的根源,并提出一种比较通用的时钟同步软件设机构想,并在硬件层面上做了简单的设想,使之能使用与大部分的数字化变电站。(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5年02期)

赵新明,张杭,任胜兰[6](2014)在《符合IEC 61850标准的数字化保护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数字化保护装置的实现方法。为了兼容传统微机保护,采用了保护与通信分开的设计模式,在原有传统微机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一块通信管理板,实现IEC 61850-8-1通信服务功能及GOOSE通信功能。(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4年15期)

王伟[7](2013)在《智能变电站数字化保护装置检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保护装置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创新而不断向前迈进,在智能变电站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数字化保护装置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数字化保护装置检修技术是智能变电站保护的重要环节,数字化保护装置可靠性和安全性逐步完善,其检修技术也要紧跟步伐,逐渐提高。1智能变电站核心技术应用1.1分布式母线保护(本文来源于《农村电气化》期刊2013年10期)

周华良,姜雷,夏雨,张宏波,张哲[8](2011)在《数据硬实时交换技术在数字化保护装置中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高效、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是实现智能数字化保护装置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数字化保护装置及其相关设备对数据传输处理的基本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系统的用于数字化保护装置内部多板卡间数据共享的高速多通道同步串行数据硬实时交换技术。详细论述了该技术在数字化保护装置中的设计与实现,并指出了在硬件可靠性设计方面的具体措施。采用该技术的数字化保护设备已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并且此技术可以推广至其他数字化设备的应用中。(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1年23期)

李志坚,姜利华,陈丽红,李蔚,嵇翔[9](2011)在《数字化保护装置时钟同步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地分析了IEC61850数字化变电站对时系统结构的主要特点和时钟误差的主要来源,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时钟同步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和捕捉时钟差值回填晶振计数的方法,修正外部时钟源和保护装置晶振造成的时钟误差。基于上述软件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硬件设计,能够满足各种对时网络的需求。通过工程应用例子和各种对时方式的误差测试结果,证明了本软硬件对时方案适用于数字化保护装置和其他需要高精度时钟同步的应用场合。(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1年07期)

赵智俊[10](2011)在《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保护装置测试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EC61850作为变电站通用的国际标准,在国内的广泛推广应用给数字化变电站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借助IEC61850标准可以方便的进行站内的信息共享,使设备的功能得到大大的提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符合IEC61850的多功能智能电子设备(IED)及电子式互感器的大量接入都极大的提高了变电站系统的运行效率,推动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变电站系统发生重大变革的同时也给继电保护测试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化变电站中,信息自身性质、传输介质、传输方式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结构、运行等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保护测试方法已不再适用,迫切需要一种适应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保护测试系统。因此,深入研究数字化继电保护的测试方法,开发新的保护装置测试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包括:IEC61850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技术;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断路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的通信机制,并主要分析了符合IEC61850-9-2标准的采样值传输机制。随后介绍了WinPcap网络开发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分析了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微机保护装置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变电站保护测试系统的方案,并采用PSCAD数字仿真系统与基于WinPcap数据包开发的接口转换单元构建了纯软件保护装置测试系统,实现了对继电保护的静态测试。其主要特点是能够模拟多间隔合并单元向保护装置发送数据,并且可以在不改变仿真参数的情况下自由控制故障发生时间。最后通过实验对测试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包括基于IEC61850-9-2标准的采样值发送以及GOOSE报文的接收与解析。测试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1-03-01)

数字化保护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CD文件)中包括变电站所有装置的信息,后台监控系统保存的是整站SCD文件;智能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装置)配置文件是从SCD文件中拆分出和工程相关的实例化的装置配置文件。某些情况下,有些厂家由于装置功能的改动而修改了装置配置文件,全站SCD配置文件也会有多个版本,可能导致装置的配置文件和监控系统使用的全站SCD配置文件不一致,当后台监控系统通过网关对间隔层的各智能电子装置进行操作时,对应的响应可能不正确,这样会使整个变电站系统紊乱。本文研究数字化保护装置设备数据模型智能测试平台,在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自动测试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描述了装置设备数据模型文件的来源以及与SCD文件或“六统一”模型文件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引出设备数据模型智能测试的概念。针对设备数据模型中字符串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KMP算法的字符串比较算法,并以数据实例验证其在设备数据模型测试中的有效性。其次提出了一种面向设备数据模型的数据间关键字匹配算法。介绍了关键字库文件的建立方法,在逆向最大匹配算法(Reverse Directional Maximum Matchingmethod,RM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字符串分词的方法,在分词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设备数据模型字符串比较算法,对数据间的匹配度进行计算,根据匹配度选择匹配数据,完成数据间的关键字匹配。然后介绍了根据IEC 61850标准所建立的设备数据模型文件的组成;根据文件的结构特点并基于字符串比较算法、关键字匹配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词匹配的设备数据模型间智能匹配算法;阐述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介绍了算法的软件实现以及算法间的调用过程。最后介绍了设备数据模型智能测试系统的测试流程和测试界面整体框架设计;提出一种关键字库维护方法,开发了一种关键字库维护工具,详细介绍了该工具的使用方法;介绍了设备数据模型智能测试的软件开发过程,包括图形化设计、界面与后台程序的交互以及通过接口调用设备数据模型智能匹配算法的方法;以辽宁省500kV鹤乡变电站的PL5802A装置为例,对测试系统进行验证,实现了智能化测试,降低了测试工作量,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化保护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班国邦,谈竹奎,徐玉韬,谢百明,袁旭峰.基于IEDScout的数字化保护装置建模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8

[2].王培秀.数字化保护装置设备数据模型的智能测试研究[D].东南大学.2017

[3].刘佃国.电力变压器数字化保护装置的研制[D].山东大学.2015

[4].张玉中,姬希娜,张超永,刘沛,李天泽.数字化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

[5].佟国威.数字化保护装置时钟同步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

[6].赵新明,张杭,任胜兰.符合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保护装置的研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4

[7].王伟.智能变电站数字化保护装置检修技术[J].农村电气化.2013

[8].周华良,姜雷,夏雨,张宏波,张哲.数据硬实时交换技术在数字化保护装置中的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

[9].李志坚,姜利华,陈丽红,李蔚,嵇翔.数字化保护装置时钟同步的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

[10].赵智俊.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保护装置测试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标签:;  ;  ;  ;  ;  

数字化保护装置论文-班国邦,谈竹奎,徐玉韬,谢百明,袁旭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